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第428章 咱,不做刀!是要做持刀人!
热门推荐:
求婚被拒249次,重生后校花跪求我别走
重生之退伍从政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
手下全是反骨仔,我成全军大反派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我,阴阳判官?本官断案死刑起步
系统都上交了,被国家宠不过分吧
收徒,为师真的和你天下第一好
全民领主:SSS级机甲兵团横扫异世界
“将军你看!”亲卫指着江心,“他们在砸冰!想把抢来的东西沉江!”
杨金豹眯起眼睛,看见几个女真士兵正用马刀砍砸冰面,木箱里的金银珠宝滚落在地,被慌乱的人群相互争抢。
“吹号!”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随我渡江!让弟兄们把赤红大旗扬起来——告诉那些女真蛮子,要么降,要么死!”
牛角号声撕破天际,梁山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漫过冰面。
南岸的女真部族顿时炸了锅,有人举起抢来的高丽瓷器砸向追兵,有人则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怀里的粮袋却死死护着——那是他们用命换来的“战利品”。
“该死的完颜部!”一个虬须大汉挥着铜锤冲来,“把咱们都给坑了,这时把咱们推到了火坑里,自己先跳出去了!”
杨金豹不躲不闪,待对方冲到五步之内,突然抛出套马索将其绊倒。
他翻身下马,靴尖踩住大汉后心:“要么投降,要么死!”
大汉挣扎着抬头,眼中满是血丝:“你以为老子会怕?女真男儿宁死不降!”
“哦?” 杨金豹冷笑,指了指不远处的粮车,“那你身后的妇孺呢?她们也宁死不降?”
大汉猛地回头,看见几个女真老妇正抱着孩子哭泣,身上穿着从高丽农户抢来的粗布衣裳。
他忽然想起出发前妻子的话:“别抢太多,够换冬衣就行。”
此刻却连回家的路都没了。
“我等……但求活命!”
“投降不杀!”
“你个孬种!敢投降,老子活劈了你!老子活劈了你!”被绑缚起来的首领也在鬼哭狼嚎,只是迎接他的,只有当头一刀!
开京城内,朱雀大街被猩红的绸缎裹得严严实实。
连平日里紧闭的商铺都被迫挂上了红灯笼。
李应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的大红花随着马身颠簸晃得人眼晕。
“庄主今日真是风光!”身旁的杜兴压低声音,铁甲下的嘴角却扯出揶揄的笑,“没想到庄主还能有这般风光的一天!”
“前面就是宣德门了,”杜兴兴奋的抬手一指,门楼上的赤红旗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过了这道门,公主的鸾驾就该到了。”
城头之上,吴用手中羽扇轻摇,他瞥了眼城下正在巡游的李应,红袍金带在暮色中格外扎眼,忽然压低声音:“郎君,为何要让李应迎娶高丽公主?若是郎君迎娶……”
“那咱可就成了董卓了!”姜齐望着李应身后亦步亦趋的高丽群臣,忽然轻笑出声,“虽说李应不是吕布,但那王俣……”他指尖轻点城砖,“很有做王允的可能啊。”
吴用目光一闪,“美人计加连环计?借贞慧公主离间李应与我等?”
“学究果然通透。”姜齐转身望向宫城方向,贞慧公主的銮驾正经过朱雀大街,轿厢上的鎏金凤凰在火光中展翅欲飞,“李应娶了公主,便是‘驸马将军’——在高丽人眼里,他比我更像‘自己人’。而且,高丽历史上,驸马为国君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在王俣看来,李应也更易招郎君忌惮。”吴用抚掌笑道,“王俣若想夺权,必先除李应,他想借郎君之手,除去李应!而郎君若娶了公主,李应心中多少有根刺,早晚与咱们撕破脸。到时候,他王俣坐收渔利。”
“正是此意。”姜齐摸出袖中密报,“你看,王俣和公主夜谈,随后,王俣消失不见!”
吴用忽然皱眉:“何不斩草除根?留着王俣和公主,终是隐患。”
“不可不防,但亦不可急防。”姜齐望向北方天际,“王俣可是个好靶子啊,借他之名,可以吸引不少对咱们不满的,平常看不出什么,但是,能借他的手把这些潜伏的浓疮拔出来,也能打扫干净高丽!贞慧公主留在开京,必结纳梁山军中的高丽旧部——这些,都是咱们将来入主高丽的‘引子’。”
他忽然压低声音,气息呵在吴用耳边:“学究可知,当年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养寇自重。”吴用瞳孔骤缩,“郎君是想让王俣做咱们的‘寇’?”
姜齐大笑:“学究妙解!若高丽太平,弟兄们难免思乡念旧;但若有个‘高丽王室’天天想着复辟,咱们在高丽的兄弟,也不至于疲敝放的太松——”
“更何况……”姜齐看着那顶轿子,眼中透出不屑之色,“高丽还是太小!一个高丽的公主,何德何能为咱的正妻?”
“郎君胸有丘壑,吴某佩服。”吴用抱拳,“只是这盘棋,何时该落最后一子?”
“待驱赶着女真铁蹄踏破全州,”姜齐看着满城的红色,“将那些鱼一网打尽,没了桎梏之后,也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夜风骤起,吹得城楼上的灯笼左右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城墙之上,宛如操纵提线木偶的戏师。
远处,李应的迎亲队伍拐进公主府。
“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吴用轻声念叨,“郎君这是要把三十六计,在高丽唱个遍啊。”
“不,”姜齐摇头,“咱们只用一计——”
他转身望向梁山赤色大旗,目光灼灼,“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天下大势,便是民心所向!”姜齐一震衣袖,“而民心,就在咱们手中!”
姜齐望着冲天的灯火,真正的高手,连一拳都不必打,只需让对手在大势中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明日早朝,该让贞慧公主‘不小心’透露李应私藏甲胄的事了。”姜齐呵呵一笑,“自作聪明的人啊!”
“学究,”姜齐忽然开口,“你说这天下大势,究竟是谁在推动?”
吴用望着姜齐被火光映红的脸,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 “大势”,不过是千万人求生存、求公平的心声汇聚而成,而梁山,正是这心声的执刀人。
“是天下人。”吴用轻声道,“而咱们,不过是顺应天意的刀。”
姜齐抬头,低声道:“咱,不做刀!是要做持刀人!”
杨金豹眯起眼睛,看见几个女真士兵正用马刀砍砸冰面,木箱里的金银珠宝滚落在地,被慌乱的人群相互争抢。
“吹号!”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随我渡江!让弟兄们把赤红大旗扬起来——告诉那些女真蛮子,要么降,要么死!”
牛角号声撕破天际,梁山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漫过冰面。
南岸的女真部族顿时炸了锅,有人举起抢来的高丽瓷器砸向追兵,有人则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怀里的粮袋却死死护着——那是他们用命换来的“战利品”。
“该死的完颜部!”一个虬须大汉挥着铜锤冲来,“把咱们都给坑了,这时把咱们推到了火坑里,自己先跳出去了!”
杨金豹不躲不闪,待对方冲到五步之内,突然抛出套马索将其绊倒。
他翻身下马,靴尖踩住大汉后心:“要么投降,要么死!”
大汉挣扎着抬头,眼中满是血丝:“你以为老子会怕?女真男儿宁死不降!”
“哦?” 杨金豹冷笑,指了指不远处的粮车,“那你身后的妇孺呢?她们也宁死不降?”
大汉猛地回头,看见几个女真老妇正抱着孩子哭泣,身上穿着从高丽农户抢来的粗布衣裳。
他忽然想起出发前妻子的话:“别抢太多,够换冬衣就行。”
此刻却连回家的路都没了。
“我等……但求活命!”
“投降不杀!”
“你个孬种!敢投降,老子活劈了你!老子活劈了你!”被绑缚起来的首领也在鬼哭狼嚎,只是迎接他的,只有当头一刀!
开京城内,朱雀大街被猩红的绸缎裹得严严实实。
连平日里紧闭的商铺都被迫挂上了红灯笼。
李应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的大红花随着马身颠簸晃得人眼晕。
“庄主今日真是风光!”身旁的杜兴压低声音,铁甲下的嘴角却扯出揶揄的笑,“没想到庄主还能有这般风光的一天!”
“前面就是宣德门了,”杜兴兴奋的抬手一指,门楼上的赤红旗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过了这道门,公主的鸾驾就该到了。”
城头之上,吴用手中羽扇轻摇,他瞥了眼城下正在巡游的李应,红袍金带在暮色中格外扎眼,忽然压低声音:“郎君,为何要让李应迎娶高丽公主?若是郎君迎娶……”
“那咱可就成了董卓了!”姜齐望着李应身后亦步亦趋的高丽群臣,忽然轻笑出声,“虽说李应不是吕布,但那王俣……”他指尖轻点城砖,“很有做王允的可能啊。”
吴用目光一闪,“美人计加连环计?借贞慧公主离间李应与我等?”
“学究果然通透。”姜齐转身望向宫城方向,贞慧公主的銮驾正经过朱雀大街,轿厢上的鎏金凤凰在火光中展翅欲飞,“李应娶了公主,便是‘驸马将军’——在高丽人眼里,他比我更像‘自己人’。而且,高丽历史上,驸马为国君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在王俣看来,李应也更易招郎君忌惮。”吴用抚掌笑道,“王俣若想夺权,必先除李应,他想借郎君之手,除去李应!而郎君若娶了公主,李应心中多少有根刺,早晚与咱们撕破脸。到时候,他王俣坐收渔利。”
“正是此意。”姜齐摸出袖中密报,“你看,王俣和公主夜谈,随后,王俣消失不见!”
吴用忽然皱眉:“何不斩草除根?留着王俣和公主,终是隐患。”
“不可不防,但亦不可急防。”姜齐望向北方天际,“王俣可是个好靶子啊,借他之名,可以吸引不少对咱们不满的,平常看不出什么,但是,能借他的手把这些潜伏的浓疮拔出来,也能打扫干净高丽!贞慧公主留在开京,必结纳梁山军中的高丽旧部——这些,都是咱们将来入主高丽的‘引子’。”
他忽然压低声音,气息呵在吴用耳边:“学究可知,当年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养寇自重。”吴用瞳孔骤缩,“郎君是想让王俣做咱们的‘寇’?”
姜齐大笑:“学究妙解!若高丽太平,弟兄们难免思乡念旧;但若有个‘高丽王室’天天想着复辟,咱们在高丽的兄弟,也不至于疲敝放的太松——”
“更何况……”姜齐看着那顶轿子,眼中透出不屑之色,“高丽还是太小!一个高丽的公主,何德何能为咱的正妻?”
“郎君胸有丘壑,吴某佩服。”吴用抱拳,“只是这盘棋,何时该落最后一子?”
“待驱赶着女真铁蹄踏破全州,”姜齐看着满城的红色,“将那些鱼一网打尽,没了桎梏之后,也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夜风骤起,吹得城楼上的灯笼左右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城墙之上,宛如操纵提线木偶的戏师。
远处,李应的迎亲队伍拐进公主府。
“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吴用轻声念叨,“郎君这是要把三十六计,在高丽唱个遍啊。”
“不,”姜齐摇头,“咱们只用一计——”
他转身望向梁山赤色大旗,目光灼灼,“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天下大势,便是民心所向!”姜齐一震衣袖,“而民心,就在咱们手中!”
姜齐望着冲天的灯火,真正的高手,连一拳都不必打,只需让对手在大势中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明日早朝,该让贞慧公主‘不小心’透露李应私藏甲胄的事了。”姜齐呵呵一笑,“自作聪明的人啊!”
“学究,”姜齐忽然开口,“你说这天下大势,究竟是谁在推动?”
吴用望着姜齐被火光映红的脸,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 “大势”,不过是千万人求生存、求公平的心声汇聚而成,而梁山,正是这心声的执刀人。
“是天下人。”吴用轻声道,“而咱们,不过是顺应天意的刀。”
姜齐抬头,低声道:“咱,不做刀!是要做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