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誓不为奴,重生掀翻侯府 第288章 自说自话
热门推荐:
沉默的战神
重生之官场笔记
大明锦衣卫1
虫族在晶壁系世界
惊!娱乐圈花瓶重生去做学神了
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
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摆脱生子系统后她成了兽世主宰
断亲缘!成情缘!娇宠玄门小师妹
曹湛听了二皇子的话,吓了一跳。
“殿下,您千万别干傻事!您忘了晋国公府,是如何被查的了吗?”
想到晋国公府做下的破事,曹湛鄙夷不已,对有同样想法的二皇子,也少了几分耐心。
“那许御史之女许南音,被乐师构陷清白之后,尚且能说出终生不嫁的狠话。
有谢家撑腰的瑞嘉县主孟蕊,只要她不愿意,您不但占不到便宜,还会被陛下责罚,若因此失了圣心,就得不偿失了!”
“你竟将本皇子,与乐师那等下贱货色,相提并论?”
二皇子按捺着怒意,不满地瞪着曹湛。
“能被本皇子宠幸,是她的荣幸,没有女人会不愿意做皇子妃。”
“那纪家小姐就不愿意。”
曹湛快要受不了二皇子的厚颜无耻,直接反驳道。
“我们在永宁侯府的眼线禀报,纪小姐和孟二公子被赐婚之前,纪小姐曾与永宁侯夫妇大闹一顿,然后翻墙逃出府去。
我们的人虽没听到他们具体吵了些什么话,不过永宁侯府中的下人都知道,纪小姐不愿参加年后的皇子选妃。
且纪小姐离府后的第二日,谢大人就亲自去求了陛下,为纪小姐和孟二公子赐婚,纪小姐为了不嫁给二殿下您,连父母都能忤逆,足见她的决心。”
本来,曹家和纪家已经谈好,纪华筠嫁与二皇子为正妃,纪家的兵权顺理成章,被二皇子收入囊中。
但二皇子的生母淑妃,因为纪华筠小时候把二皇子手打伤的事,一直没松口,非说纪华筠性情暴躁,不堪为正妃,要为她的宝贝儿子举办选妃宴。
中途恰遇纪华筠离京半年,在曹太后的干预下,二皇子的选妃宴必须等纪华筠回京再办,无论正妃侧妃,曹家都有力促成纪华筠嫁给二皇子。
就算是这样,永宁侯府都没说什么,依然想要以联姻,与二皇子一系达成同盟。
可他们都没想到,纪华筠回京的第二天,谢清源就进宫求了赐婚圣旨,把曹家看好的皇子妃,定给了自己儿子。
而二皇子,失了永宁侯府的助力,只能另寻其他的兵权助力。
镇北王厉青鸿之妹,青城郡主厉青雪,就是曹家为二皇子看中的正妃第二人选。
这次雅集之前,曹太后专门亲自叮嘱二皇子,务必获得厉青雪的好感,以成亲事,进而获得北地镇北王的兵权支持。
二皇子迫于太后施压,即使不喜欢性情火爆的厉青雪,依然乖乖跟着曹湛来到雅集,想着为了大局他愿意讨好厉青雪,忍了这一遭。
但当他来到镇北王府,看到厉青雪和其他俊俏才子玩乐在一起时,心中准备好的计划,全都无法执行。
二皇子气愤地认为,厉青雪待字闺中,就与那么多男人寻欢作乐,若他真娶了她,岂不是要日日头戴绿帽,为人耻笑?
所以,在他又看到规矩守礼、貌美恬静的孟蕊时,再次动了心思。
“本皇子与纪华筠,从小就不和,她不想嫁我,很正常,本皇子还不想娶她呢!”
二皇子没把曹湛的话放在心上,自信满满地说。
“孟蕊是个性情温柔的,其父是父皇的心腹,管着父皇的钱袋子,其祖父谢太傅,是肱股之臣、文臣典范,母妃和太后娘娘都曾有心,指孟蕊做我的皇子妃。
待日后纪华筠嫁给孟瑜,财权和兵权皆是本皇子囊中之物,两全其美,是大大的美事。”
曹湛无语地看着二皇子,真不知道他从哪儿来的自信。
方才孟蕊对二皇子的躲避,和脸上一闪而过的厌恶,曹湛看得清清楚楚。
曹湛觉得,孟蕊那样一个还未找到亲生父母,就敢和安乐侯府公然叫板的勇敢女子,能把难搞的青城郡主牵着鼻子走的聪慧女子,绝不会是她表面看起来那般良善本分。
更何况,孟蕊还有曾经暴打皇子的娘,和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爹,两位兄长一文一武,都得陛下看重,二皇子要打孟蕊的主意,曹湛觉得难成。
“殿下想法很好,但切不可胡作非为啊!”
曹湛劝不动二皇子,只能尽量拦着他做离谱的事。
“要不您回去和太后娘娘、淑妃娘娘再商量一下?”
二皇子听曹湛这样说,以为自己说服了他,得意道:
“行了,你放心,本皇子又不是急色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出那等事来。”
曹湛松了口气,顺势夸了二皇子两句,心中却想着,回府后要赶紧将二皇子的决定,告诉父亲曹尚书。
二皇子不愿意娶厉青雪,厉家又没有其他女儿,那还可以从镇北王厉青鸿身上下工夫。
曹家没有嫡女,但曹氏族中适龄又貌美的女子还有几个,选出合适的调教好送去北地,不能上镇北王妃,做个侍妾拉进关系,还是可以的。
……
梅园中,孟蕊和吴宁清,一边观赏着梅花,一边缓缓走着。
行至一处无人的角落,吴宁清对随侍的婢女挥了挥手,让她们去周围守着,明显是有话要单独和孟蕊说。
孟蕊看着忧愁萦绕眉间的吴宁清,也让吟夏和吟秋退后,只剩她和吴宁清两人时,孟蕊开门见山道:
“刚才,多谢吴小姐为我解围,吴小姐找我过来,是有话要与我说?”
“孟小姐,你不必谢我。”
吴宁清看向孟蕊,凝结着愁绪的眼眸中,似有千言万语。
“方才,我不是为你解围,是为了我们吴家和三皇子的利益,不想你与二皇子亲近罢了。”
孟蕊一怔,她没想到吴宁清说话比她更直接,也诚恳道:
“无论吴小姐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帮了我,我该谢你的。”
“随你。”吴宁清苦笑,“我出身吴家,没得选,但不想更多人搅入夺嫡这摊浑水。”
听到夺嫡两个字,孟蕊没有接吴宁清的话,只淡淡微笑着,等待吴宁清把话说完。
“昨日我父亲得到消息,大理寺已查出晋国公府在外霸占良田,致死良民,无论晋国公是否卖官鬻爵,晋国公府都要保不住了。”
吴宁清语气冷漠,自顾自地说着,唇边苦笑更甚。
“大理寺查到的证据,是姜瑶想办法送出去的,她立了功,我姑母已经同意,为三皇子纳姜瑶为侧妃。”
“殿下,您千万别干傻事!您忘了晋国公府,是如何被查的了吗?”
想到晋国公府做下的破事,曹湛鄙夷不已,对有同样想法的二皇子,也少了几分耐心。
“那许御史之女许南音,被乐师构陷清白之后,尚且能说出终生不嫁的狠话。
有谢家撑腰的瑞嘉县主孟蕊,只要她不愿意,您不但占不到便宜,还会被陛下责罚,若因此失了圣心,就得不偿失了!”
“你竟将本皇子,与乐师那等下贱货色,相提并论?”
二皇子按捺着怒意,不满地瞪着曹湛。
“能被本皇子宠幸,是她的荣幸,没有女人会不愿意做皇子妃。”
“那纪家小姐就不愿意。”
曹湛快要受不了二皇子的厚颜无耻,直接反驳道。
“我们在永宁侯府的眼线禀报,纪小姐和孟二公子被赐婚之前,纪小姐曾与永宁侯夫妇大闹一顿,然后翻墙逃出府去。
我们的人虽没听到他们具体吵了些什么话,不过永宁侯府中的下人都知道,纪小姐不愿参加年后的皇子选妃。
且纪小姐离府后的第二日,谢大人就亲自去求了陛下,为纪小姐和孟二公子赐婚,纪小姐为了不嫁给二殿下您,连父母都能忤逆,足见她的决心。”
本来,曹家和纪家已经谈好,纪华筠嫁与二皇子为正妃,纪家的兵权顺理成章,被二皇子收入囊中。
但二皇子的生母淑妃,因为纪华筠小时候把二皇子手打伤的事,一直没松口,非说纪华筠性情暴躁,不堪为正妃,要为她的宝贝儿子举办选妃宴。
中途恰遇纪华筠离京半年,在曹太后的干预下,二皇子的选妃宴必须等纪华筠回京再办,无论正妃侧妃,曹家都有力促成纪华筠嫁给二皇子。
就算是这样,永宁侯府都没说什么,依然想要以联姻,与二皇子一系达成同盟。
可他们都没想到,纪华筠回京的第二天,谢清源就进宫求了赐婚圣旨,把曹家看好的皇子妃,定给了自己儿子。
而二皇子,失了永宁侯府的助力,只能另寻其他的兵权助力。
镇北王厉青鸿之妹,青城郡主厉青雪,就是曹家为二皇子看中的正妃第二人选。
这次雅集之前,曹太后专门亲自叮嘱二皇子,务必获得厉青雪的好感,以成亲事,进而获得北地镇北王的兵权支持。
二皇子迫于太后施压,即使不喜欢性情火爆的厉青雪,依然乖乖跟着曹湛来到雅集,想着为了大局他愿意讨好厉青雪,忍了这一遭。
但当他来到镇北王府,看到厉青雪和其他俊俏才子玩乐在一起时,心中准备好的计划,全都无法执行。
二皇子气愤地认为,厉青雪待字闺中,就与那么多男人寻欢作乐,若他真娶了她,岂不是要日日头戴绿帽,为人耻笑?
所以,在他又看到规矩守礼、貌美恬静的孟蕊时,再次动了心思。
“本皇子与纪华筠,从小就不和,她不想嫁我,很正常,本皇子还不想娶她呢!”
二皇子没把曹湛的话放在心上,自信满满地说。
“孟蕊是个性情温柔的,其父是父皇的心腹,管着父皇的钱袋子,其祖父谢太傅,是肱股之臣、文臣典范,母妃和太后娘娘都曾有心,指孟蕊做我的皇子妃。
待日后纪华筠嫁给孟瑜,财权和兵权皆是本皇子囊中之物,两全其美,是大大的美事。”
曹湛无语地看着二皇子,真不知道他从哪儿来的自信。
方才孟蕊对二皇子的躲避,和脸上一闪而过的厌恶,曹湛看得清清楚楚。
曹湛觉得,孟蕊那样一个还未找到亲生父母,就敢和安乐侯府公然叫板的勇敢女子,能把难搞的青城郡主牵着鼻子走的聪慧女子,绝不会是她表面看起来那般良善本分。
更何况,孟蕊还有曾经暴打皇子的娘,和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爹,两位兄长一文一武,都得陛下看重,二皇子要打孟蕊的主意,曹湛觉得难成。
“殿下想法很好,但切不可胡作非为啊!”
曹湛劝不动二皇子,只能尽量拦着他做离谱的事。
“要不您回去和太后娘娘、淑妃娘娘再商量一下?”
二皇子听曹湛这样说,以为自己说服了他,得意道:
“行了,你放心,本皇子又不是急色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出那等事来。”
曹湛松了口气,顺势夸了二皇子两句,心中却想着,回府后要赶紧将二皇子的决定,告诉父亲曹尚书。
二皇子不愿意娶厉青雪,厉家又没有其他女儿,那还可以从镇北王厉青鸿身上下工夫。
曹家没有嫡女,但曹氏族中适龄又貌美的女子还有几个,选出合适的调教好送去北地,不能上镇北王妃,做个侍妾拉进关系,还是可以的。
……
梅园中,孟蕊和吴宁清,一边观赏着梅花,一边缓缓走着。
行至一处无人的角落,吴宁清对随侍的婢女挥了挥手,让她们去周围守着,明显是有话要单独和孟蕊说。
孟蕊看着忧愁萦绕眉间的吴宁清,也让吟夏和吟秋退后,只剩她和吴宁清两人时,孟蕊开门见山道:
“刚才,多谢吴小姐为我解围,吴小姐找我过来,是有话要与我说?”
“孟小姐,你不必谢我。”
吴宁清看向孟蕊,凝结着愁绪的眼眸中,似有千言万语。
“方才,我不是为你解围,是为了我们吴家和三皇子的利益,不想你与二皇子亲近罢了。”
孟蕊一怔,她没想到吴宁清说话比她更直接,也诚恳道:
“无论吴小姐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帮了我,我该谢你的。”
“随你。”吴宁清苦笑,“我出身吴家,没得选,但不想更多人搅入夺嫡这摊浑水。”
听到夺嫡两个字,孟蕊没有接吴宁清的话,只淡淡微笑着,等待吴宁清把话说完。
“昨日我父亲得到消息,大理寺已查出晋国公府在外霸占良田,致死良民,无论晋国公是否卖官鬻爵,晋国公府都要保不住了。”
吴宁清语气冷漠,自顾自地说着,唇边苦笑更甚。
“大理寺查到的证据,是姜瑶想办法送出去的,她立了功,我姑母已经同意,为三皇子纳姜瑶为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