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糟了!李家穿来两个大力士 > 第449章 新路线

糟了!李家穿来两个大力士 第449章 新路线

    自李云溪走后,陈老汉和陈姥爷着手雕刻,当晚,陈安明和陈安礼就把牌匾送来。

    李云泽见了,不再哼哼,跟李云溪商量如何定价。

    事实上,不是商量,是一人说,一人听。

    “禹都县下属七个镇,去每个镇的价格都不一样,除了石岗镇,这个镇最近,一天能来回,算200文一车,其他地方至少400文,若货多,要的板车多,你就少收个10-20文钱...要是进山,就得加价...还有路程...”

    李云泽鼓着眼,盯着桌上的纸,半晌没反应。

    突然不想学说话了。

    “哥,听懂没?”

    李云泽揉眼:“懂了。”

    “对了,货物一定要核实清楚,不然会被人坑。”

    “坑?”

    李云溪解释:“如他要送陶瓷,本来是坏的,非说到你手里是好的,等你送到目的地,打开一看,却是坏的,要你赔钱,这事以前码头那些商贾可没少干。”

    “打!”

    李云溪白了一眼:“打坏了,以后谁找你做买卖?”

    李云泽:???

    “我们要以德服人,先检查清楚,若发现有坏的,就先打一顿。”

    李云泽眨眼,神色茫然。

    “算了,明日我给大蛋说,大蛋你知道吧?张大柱儿子,他现在有名了...”

    次日,陈氏跟李云溪来到东大街时,商会牌匾已经挂好了,李云泽与沐阳一左一右,蹲在门口,充当门神。

    李大牛领着张大父子、大蛋清扫铺子。

    铺子不大,在禹秀阁斜对面,两间大开间,内堂是个一进院落,门口左侧还有个仅容马车通过的小道,想来是钱师爷特意选的。

    正念着钱师爷,他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

    “李东家,恭喜恭喜呀,云...泽商会,这是要重开?”

    李大牛抱拳回礼,僵硬笑着:“云泽开着玩的。”

    “哦---”钱师爷眼一亮,后退到门边,朝李云泽抱拳:“云泽少爷,你怎坐这里?今日你可是少东家,咱不兴坐门口。”

    李云泽瞥了他一眼,继续看着对面禹秀阁,他在等买卖。

    钱师爷嘴一僵,阔步进入大堂。

    “李东家,商会还是做搬运的活计?”

    “嗯,云泽想做。”

    钱师爷了然,难怪昨日定铺子,今日就开门,也不请个期,朝里看了眼,发现李云溪出来,惊讶道:“李姑娘,你也在呀?”

    “嗯,你怎来了?”

    “听说你们开了铺子,我来看看,有没有用到我的地方。”

    “不用,只等打扫干净,摆几张桌子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嗯,商会呀,搬货的商会,有个坐的地方就行,对了,你的商税、粮食算好了吗?”

    钱师爷尬笑一声,“还没,就这几天弄好。”

    “那你赶紧回去弄,出来晃什么晃,别等着收二茬玉米,你稻谷还没统计出来。”

    “是是是...”钱师爷抹了一把汗,赶紧溜了。

    李云泽没等来买卖,却等来竹言。

    “李姑娘,安大公子来了,来要粮。”

    “...”

    本想蹲在门口,继续等买卖的李云泽,跟着妹妹一起来到萧府。

    安大公子:“李姑娘,这是你哥哥,李云泽?”

    “嗯。”

    “哼!”

    一声哼,安文煜怔住,不明白何意,慌忙看向萧老太傅。

    萧老太傅适时开口:“文煜,坐下说话。”

    “是~”

    “李姑娘,之前约定六月在断头崖交粮,见你们许久未出现,我这才寻来的。”

    “你带了多少人来?”

    “三百余人。”

    “你打算带多少粮走?”

    “若可以,我想要三千担粮。”

    听了这个数,李云溪倒吸气:“一担粮100斤,你就三百人?想带走粮食,莫非这三百人全是大力士?肩扛1000斤?”

    安文煜悻悻一笑:“自然不是,届时希望李姑娘这边能派人帮忙送下粮食。”

    李云溪冷呵一声,朝门外招呼:“竹言,进来。”

    门外竹言急忙进来,朝众人行礼:“李姑娘,有何吩咐?”

    “去年,你给我们准备了多少吃食?”

    八百人、三百匹马,一路上总不能不吃不喝,为了这个,竹言还特意去伙房询问过,“玉米准备了一千两百担,马料三百担。”

    李云溪身子微微向前倾,看向安文煜,“你听听,这送三千担粮,成本都去了一半,尽管他们不送粮,也要吃饭,但两者消耗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是说不送,只是觉得这样太费粮,不知禹都县到赤州可有水路?或者近道?”

    安文煜听了沉默着,山路不好走,这次他仅带了一千担羊毛,牵了一百头羊来,路上都折了人,听三弟说,冬日的路更难行,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来这里。

    “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不清楚是否有近道。”

    “要不你们先看看,有没有近道?这事,但凡只这一次,我都不会推辞,若能找到近道,省下几百担粮食,那也是救命粮,如今外面乱了,今日能安稳种地,那明日呢?”

    安文煜重重地点头:“李姑娘,你说的极对,若没有近道,我们自己开近道。”

    李云溪白了他一眼。

    “你带了什么来?”

    “羊毛和羊。”

    “这点东西可换不了三千担粮。”李云溪顿了顿,看向竹言:“你一会把我们的盐给他抓一把,让他瞅瞅。”

    竹言领命离去。

    这时,李云泽出声:“羊在哪?”

    “西城门。”

    话落,李云泽已拔腿离开。

    望着李云泽的方向,安文煜好奇:“他这去哪?”

    萧老太傅笑着解释:“去抓羊,文煜,你要不派人去支一声,省得你的人与云泽起了冲突。”

    安文煜一愣,三弟只同自己提过李姑娘各种事,甚少提及李云泽,只说他力大,是个傻子。

    抓羊?

    尽管迷糊着,他还是让侍卫赶去西城门。

    “太傅,你有禹都县的舆图没?我手里只有赤州的,我想重新寻一条路线出来。”

    萧扶云:“有,我这就去拿。”

    李云溪对研究路线没什么兴趣,跟萧老太傅聊了会,听着远处的动静,便起身回家。

    果然,李云泽牵了两头羊回来。

    见他三两下把羊弄晕,准备砍肉,李云溪赶紧跑过去,拦下他:“哥,你不要羊皮啦?”

    “要!”

    “要的话,就住手,你这样乱砍,羊皮都被你剁烂了。”

    李云泽将刀递给李云溪,示意她剥皮。

    “呵呵,我也不会剥皮,你等会。”李云溪朝廊下大喊:“小丫,小丫,让金兰去杏花巷,请我大伯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