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糟了!李家穿来两个大力士 > 第486章 披盔戴甲

糟了!李家穿来两个大力士 第486章 披盔戴甲

    “云溪,开门!”

    听到陈氏的叫声,李云溪翻了个身,冬天的被窝太诱人,她不想动,更不想离开。

    “云溪....”

    “来啦...”

    犹豫了片刻,李云溪起床,随手抓起一件披风下了楼,见陈氏跟小丫抱着好些衣服,一脸惊喜:“娘,这些都是我的?”

    见女儿穿着单薄的里衣,披风也是斜挂在身上,陈氏蹙眉:“你就披了一件衣服?小丫,快把门关上,别进了风。”

    李云溪抢先合上门,“娘,小丫抱着衣服呢,她手没空。”

    小丫细声说:“姑娘,我的脚可以关。”

    “....”

    “快上来试试衣服,不合身我这会给你改!”

    “哦...”

    李云溪揉了揉眼,再次上楼,在陈氏啧声中,穿上一件粉白背心,“娘,你们怎么想到用细线织背心的?”

    “从瑶画的图,我想着做成里衣贴身穿着一定暖和,就试着织了一件,她们都说好,就给你做了两身,赶紧穿上袄子,仔细进了风。”

    李云溪麻溜穿上葱白色的对襟厚袄,胡乱套上罗裙,转了个圈:“娘,不紧,刚刚好,你瞧我长高没?”

    陈氏笑意盈盈递上另外一套衣裳:“嗯,高了,确实长高了,快脱下来,试试这身,一会你别锁门,我还勾了些窗花和帘子,等会来挂上。”

    李云溪惊讶:“勾?是用羊线做的?”

    “嗯,用粗羊线勾的。”

    李云溪来了兴致,“小丫,你去取来我看看。”

    田小丫应声离去,没过多久,提了个竹篮上来。

    看着竹篮中三种颜色做的福结以及帘子,李云溪不禁夸赞:“娘,这个真好看,娘,除了福字,还有什么?”

    听到女儿的夸奖,陈氏掩嘴笑道:“除了福,还有喜,寿、禄字还在摸索。”

    “真厉害!放在铺里卖了没?娘,你们怎么想到这个?”

    “前头不是云杰成亲吗,我接了做喜被的活,当时带去织坊做,看到她们在勾衣裳,突然就想到用毛线织来试试。

    结果这一勾,当天就成了,你二哥家的喜字全是毛线做的,比红布艳,隔天我就放了十个喜字在禹绣阁,一摆上全被人买走了。”

    “娘,我就说你会做买卖,这样的花样都能想出来,还能趁热打铁赚一波,不错!不错!今年是不是赚了很多钱?”

    陈氏被女儿夸得耳边有些红:“也没赚多少钱,除掉一应开销,落了一百多两。”

    李云溪凑近一点,抓着陈氏的胳膊晃了下:“娘,你已经很厉害啦,比我厉害,我今年一分钱没赚,还花了不少出去。”

    女儿做的事,哪是她能比的,但能赚到钱,尤其靠自己的想法赚到钱,陈氏眉梢都透着乐:“从瑶说,若这些花样放在扬州那些地方卖得更好,更别说毛线跟羊线,也不知何时商路能通。”

    “娘,很快就会通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做些新鲜花样出来,等路一通,我们拉一船去卖,保证给你带一船银子回来。”

    这大饼,陈氏可吃不消:“我可没那想法,只想着通了路,赚点钱给你打点首饰,备些嫁妆,这儿的金饰,都融过几次,娘想给你打新的。”

    “娘,我不爱带那些,你先安心多做些样式。”

    “那是自然,现在我们几个都不勾衣啦,每日专门研究各种钩织方法,除了这些喜字,帘子,我打算勾些花呢。”

    “娘...”李云溪正想说话,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跑步声,想起昨日答应钱师爷的事,“娘,哥呢?”

    “吃过饭就出了门,没说去哪,怎么了?”

    李云溪一边整理罗裙,一边问:“爹今日怎么没出去呀?”

    陈氏叹了口气:“还不是以前那偷粮贼闹的祸,你不是去了绣山镇嘛,你爹就带着你哥将林家庄的玉米拉了回来,足足堆了三间屋,他这会连羊都不管了,整日跟沐阳守着玉米。”

    李云溪听了,努力压着唇,“娘,守仓库这事,应该让哥哥来做,他把县衙仓库守得耗子都进不去,让他来守玉米,保证一粒米都不落下。”

    陈氏豁然明了:“哎!还真是,这事就该你哥来做,等你哥回来我跟他说说。”

    说着话的功夫,贺阳已经走到廊下,大喊着,“姑娘,钱师爷找你!”

    “娘,我先去忙了。”

    “嗯,中午回来吃饭吗?”

    李云溪抬眼看向窗外,“不回来,你们自个吃!”

    “嗯…”

    初十这天,李云溪很忙,先去了卫所,往几个边界各派了三队人,又领着两队人马,赶到码头。

    看着停在码头上的两艘船,李云诚微眯着眼,“他们这架势,可不是去京都接人,云溪,我若出了事,你定要帮我报仇。”

    李云溪白了他一眼:“只是监视他们是否离开禹都县,哪来的危险?怎么?你还想跟着去京都?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两队人你得给我还回来,他们要是少了一个,你最好祈祷你还活着。”

    李云诚揉了揉鼻子,悻悻一笑:“万一他们中途上岸想抢粮呢?”

    “你是觉得他们脑子有病?要么你回去,要么现在上竹排。”随后,李云溪扭头对另一带队的小队长林世安说:“他们离开后,你们沿河巡逻,吃食去各个哨点取。”

    林世安抱拳:“是!”

    李云诚还想说点什么,被李云溪一句‘滚!’吓得跳上竹排,随着小兵撑起竹竿,竹排跟随商船缓缓移动,但他还是回头大声说:“我若出了事,你别忘了帮我报仇呀!”

    “滚!”

    “好勒...”

    而后,李云溪回到县衙,在等人的途中,翻了下账簿,“去年剩了九百多两,这些钱,呃...钱师爷,拿去给小兵和衙役换身衣裳吧。”

    钱师爷默默算了一笔账:“姑娘,县衙105人,营里大概有3500多人,这点银子可不够,而且城中怕没哪家布坊有这么多的成衣,就算现做,也不是一两日能做好的,而且一身棉衣,成本都要400文钱,布纺也不能白干活不是?”

    李云溪抬眸:“你怎这么清楚?”

    钱师爷干笑一声:“我看过他们的账簿....”

    李云溪顿了顿,接着说:“我是这样想的,九百两银子用来买布,至于缝制我们找人做。”

    “找谁?”

    “优先让寡妇做,然后再找些妇人姑娘,各个村长不是给你交了人丁黄册吗?就在那上头选,等她们做好衣裳,我们也收了这个月的税,不就有钱给了?

    若不要钱,换成粮食、盐、布料也行。

    嗯...以后士兵的衣服也这样安排,不说一年几身衣服,好歹春季、冬季各一身吧,总不能别人的兵披盔戴甲,我们的兵穿破了口还没人补的衣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