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未婚妻悔婚,我封王你别哭 > 第250章 安民告示

未婚妻悔婚,我封王你别哭 第250章 安民告示

    “得嘞!抄家!”

    徐一刀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得像两个铜灯笼,口水都快下来了。

    “王爷,这活儿我熟啊!您就瞧好吧,我亲自带队去王家,保证给它掘地三尺,连老鼠洞里的私房钱都给它掏出来!”

    秦风看了他一眼,没多说。

    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徐一刀嘿嘿一笑,连忙收敛了些,拍着胸脯保证。

    “王爷放心,规矩小的都懂,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绝不给您添乱!”

    ……

    临安城,东门。

    “开门!快开门!”

    “咱们降了!别打了!”

    城门内侧,乱糟糟挤着一团士兵,许多人连兵器都丢了。

    只顾着用肩膀、后背,拼命撞击着那扇隔绝生死的厚重木门。

    沉闷的撞击声混杂着粗重的喘息和哭喊,透着一股绝望。

    几个先前还耀武扬威的王家亲信。

    此刻早已不见踪影。

    不知是溜了还是藏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溃兵涌向东门,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加入了撞门的行列。

    “那边,拉门栓!”有人嘶哑地喊道。

    一群人手忙脚乱地扑过去,合力拉拽那根粗壮的门栓。

    木头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门栓被一点点地、艰难地抽离。

    “吱呀——哐当!”

    一声巨响,尘土飞扬。

    临安城的东门,终于向外敞开。

    清晨的阳光猛地灌了进来,刺得门内众人一阵眼花。

    光线中,一张张面孔清晰起来,有的挂着死里逃生的庆幸,有的因前途未卜而茫然。

    更多的则是对城外那支未知军队的深深恐惧。

    他们下意识地后退,让开了通道。

    城外,旷野之上。

    秦风的大军早已列阵完毕,黑压压一片,肃杀之气弥漫。

    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流,在看到城门洞开的瞬间。

    开始向前缓缓推进,步伐整齐,带着沉重的压迫感。

    队伍最前方,徐一刀和他麾下的骑兵早已按捺不住。

    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响鼻。

    “王爷有令,前军入城,控制四门!”传令兵的声音刚落。

    徐一刀猛地一夹马腹,手中马刀向前一指,声若洪钟。

    “弟兄们,头功是咱们的!跟我冲!把城门给老子牢牢钉死!”

    他心里想的却是王爷后面那句“府库里的东西,金银细软”,口号喊得却冠冕堂皇。

    “嗷嗷——”

    他身后的骑兵们发出一阵兴奋的呼和。

    马蹄卷起漫天尘土,如同一道黑色的利箭,直射入洞开的城门。

    守在门内的溃兵们见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纷纷向两侧躲避,唯恐被马蹄踩成肉泥。

    徐一刀一马当先,冲进城门。

    看着那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的守军,咧嘴大笑:“哈哈哈,王家的龟孙子们,你徐爷爷来了!”

    笑声在城门洞里回荡,带着一股蛮横的得意。

    秦风立马于阵前,并未立刻跟进。

    他看着自己的军队如同精准的机器一般,有序地通过城门,开始执行预定的任务。

    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江南,这片富庶之地,从今日起,便要刻上他秦风的印记了。

    王家?

    曾经不可一世,如今不过是他脚下的一块垫脚石。

    甚至算不上一块像样的绊脚石。

    他的目光越过城墙,投向更远的南方。

    心里盘算着。洪文选那个老狐狸送来了王宗源,算是识时务。

    但这远远不够。

    江南的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哪个不是人精?

    想在他秦风和朝廷之间两头下注,左右逢源?

    做梦。

    跟着他秦风,才有活路,才有肉吃。

    若是心存侥幸,还想观望,甚至暗地里使绊子……

    秦风眼神骤然转冷。

    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将他们连根拔起,让这江南的水,彻底清一清。

    他要的,是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江南。

    “王爷,想啥美事呢?嘴角都咧到天上去了。”

    徐一刀贱兮兮地凑过来,挤眉弄眼,“是不是惦记着江南的姑娘了?”

    秦风赏了他一脚,笑骂道:“滚犊子,老子是那种人吗?”

    “老子惦记的是江南的银子,是江南的粮,是江南的人心。”

    “这次南下平叛,可不光是为了给老子捞点好处,还得替朝廷解决问题,安抚百姓。”

    徐一刀撇撇嘴,小声嘟囔:“信你才怪。”

    临安城,洪府。

    洪文选正襟危坐,手里摩挲着一串檀木佛珠,闭目养神。

    老管家洪福急匆匆走进来,神色凝重。

    “老爷,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咱们的人已经控制了西门,王宗源也被抓住了。”

    洪文选缓缓睁开眼,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秦王那边,怎么说?”

    洪福小心翼翼道:“秦王似乎对咱们很满意,只是让咱们安分守己,没说别的。”

    洪文选捻动佛珠的动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安分守己?呵呵,那位秦王殿下,可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吩咐下去,全府上下,紧守规矩,不得有任何逾越之举。”

    “另外,备一份厚礼,送到城外秦王大营,一定要悄悄送到城外,别送到城内。”

    “就说老夫要亲自拜会秦王殿下,感谢他为江南除害。”

    “是,老爷。”洪福躬身退下。

    洪文选望着窗外,眼神闪烁不定。

    秦风啊秦风,你这只猛虎进了江南,是福是祸,还真是说不定呢。

    只希望,你别把这江南搅得天翻地覆才好。

    城内百姓,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透过门缝,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支传说中的平叛大军。

    想象中烧杀抢掠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士兵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只是默默地维持着秩序。

    这让百姓们稍稍安心了一些。

    但依旧不敢出门。

    秦风骑在马上,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微微皱眉。

    “徐一刀,传令下去,安民告示贴出去,就说本王奉旨平叛,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让百姓们都出来,该干啥干啥,别他娘的都躲在家里,搞得跟鬼城似的。”

    “得嘞。”

    徐一刀应了一声,立刻派人去办。

    很快,一张张盖着秦王大印的安民告示,贴满了临安城的大街小巷。

    “奉旨平叛,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真的假的?”

    “秦王说话算数吗?”

    百姓们围在告示前,议论纷纷,将信将疑。

    这时,一个胆大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试探着问道:“这位军爷,告示上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真的没事?”

    一个士兵笑着说道:“老人家,您就放心吧,秦王殿下说话,那可比圣旨还管用,只要您没犯事,就啥事没有,该做买卖做买卖,该种田种田,啥都不耽误。”

    老者闻言,顿时喜笑颜开。“好好好,那就好,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