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 第328章 江东女主人风范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第328章 江东女主人风范

    袁绮绮去见两位曹家小姐前,其实做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孙权安排给她的这个任务,她知道背后的利害关系。

    如果她选择推辞不作为,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孙权终究会将这两位曹家小姐安置在将军府内院,从此以后,她的婚姻里多了两个第三者。但如果她出手干预引导事态的发展,见机行事,再妥当处理,后面的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为了提防曹操使诈,袁绮绮甚至带了武将潘璋、文官吾粲。

    为什么选这两个人?

    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天性却放荡,喜欢喝酒。家里贫穷,还总爱赊账买酒,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这样的武夫人设,那两位曹家小姐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而主簿吾粲出身寒微,初任吴郡乌程县小吏,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过曲阿县丞、长史等职,以政绩闻名。谁能光凭外表就看出,他是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名的人才?

    如果不带随从前去,就袁绮绮和那两位曹家小姐见面,即便她做得再好再妥当,若曹家小姐故意生事、表示不满,袁绮绮有八张嘴、十张嘴也没法为自己辩白。但文官武将都带在身边,要讲规矩便有吾粲应对,要论强硬便有潘璋出面。

    因为陪同这两位曹家小姐住在驿站的,还有曹操派来的使节。

    这些搞外交的人,既不怕死,又能凭一张嘴胡搅蛮缠,为了目的可谓“不择嘴段”。她可得提防着他们,怕吃哑巴亏。

    走到驿馆门,袁绮绮沉沉稳稳,摆出的是江东的态度:管他什么权谋算计,眼下先做个合格的东道主。旁边的小葵丫头却紧张得深吸一口气,颇有些忐忑和紧张。

    因为驿馆大使不曾通传,袁绮绮走进去时,正看见那两位姑娘的模样态度:

    一个捧着《楚辞》念得入神,一个蹲在地上画水渠图,睫毛上还沾着点泥星子,倒像两只误入江东的雀儿,怯生生的,颇有些却藏不住灵动之感。

    这情景真可引用东晋时桓温家那彪悍夫人的话“我见犹怜,何况老奴乎?”

    可见,曹丞相在挑选人时,真的花了心思和功夫。

    袁绮绮看这两个曹家姑娘,她们年岁不大,定是生在曹家掌权之时,这些年在家中也许受尽宠爱。若不是忽然被曹操选中送来江东,这一生本该在富贵安乐窝里度过。

    但即便家世背景如此优渥,她们还是命不由己,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曹家横行的北方,来到这江东,往后的人生又是另一番境地。

    这两位曹家小姐很有教养,发现来人正是孙权之妻袁夫人时,赶紧整理衣衫仪容,调整姿态,不卑不亢且面带笑容,问候袁夫人安好。

    此时,主簿吾粲已经和曹操的外交使臣在院中洽谈起来,潘璋也带着手下侍卫把守着驿馆各处门户。

    这场面颇为正式,即便两位曹家小姐是曹丞相送来的人,在许都见过不少达官显贵,可这时人在屋檐下,也总得小心翼翼一些。

    两位曹家小姐开口问安之后,便垂手站立,不问袁夫人此来有何指教,只是等着袁夫人率先开口。

    她们始终相信,不管江东孙权及其袁夫人如何处置,自己背后有曹丞相,身边还有擅长辩论的使节,处境不会太难看。

    但袁夫人不曾发难,还给两位曹家小姐送来了温暖:不仅给驿站派了一位会做北方口味伙食的伙夫,又送来当地盛产的蔬菜鲜果和粮食。

    “两位小姐初来乍到,想来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还请不必拘礼,有什么需求只管告诉使节大人,遣人来说一声,我定会想方设法为两位小姐办好。”

    这袁夫人的行事做派很大气,江东女主人的风范毋庸置疑。

    来的路上,两位曹家小姐已想过自己未来的出路:

    可能直接被孙权纳入后院,被那大名鼎鼎的袁夫人针对,从此过上后宅争宠角斗的日子;

    也可能被孙权指给孙家宗室,在孙家人的监视中,过完囚笼般的后半生。

    但袁夫人却把她们当客人一样好好招待,客客气气地与她们谈论北方的人物气候,甚至还向她们打听远方的故人。

    众所周知,袁夫人的父亲袁术早年在洛阳名门望族中颇有声望,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有许多旧相识是必然的。

    “我家姑母嫁入四世三公的杨家,姑父姓杨名彪,家中还有个表哥叫杨修,据说聪明机警,还与曹家几位公子交好,陪同丞相出征各地,颇为得力。只是不知姑母年事已高,身体可还康健?两位曹小姐曾在宴会中见过我那位姑母吗?”

    这正是袁绮绮打破陌生人初次见面约束感的方式,不是为了谈话而谈话,而是以情动人。

    袁绮绮告诉两位曹家小姐,自己虽在江东,却也有牵挂留在北方。这种牵绊,一下子便触动了两位曹家小姐的心。

    果然,曹明漪往前靠近两步,笑着回答:“这么一说就对了!杨太公家的那位袁夫人,从面容上看与您还真有三分相似。几年前,杨太公告老归家,卸了朝中职务,但朝中关系仍在,人情世故一如既往。杨修公子如今可算接了杨太公的衣钵,继承了杨家的人脉,也颇受丞相重用。”

    有了共同的联系,一场本应陌生尴尬的谈话,变得融洽多了。

    不过,即便袁绮绮与两位曹家小姐畅谈了一下午洛阳故人、诗书故事,甚至说到长江水利、江南多水与北方干旱的差异,她也只字不提两位小姐的归宿问题。

    两位小姐再有文化,关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未来归属,总不好主动提出,只得腼腆着一张脸,送走了袁夫人。

    回头,两位曹家小姐和曹操的外交使节合计一番,最后面面相觑。

    外交使节和吾粲聊了一下午,也没辩出两位曹家小姐该如何安置。

    使节一再主张:“我们两位小姐知书达理、温柔美丽,你看,还带了那么多嫁妆,绝不会给你们孙将军丢脸!主簿大人,不知什么时候能将咱们两位曹小姐迎进将军府?袁夫人此来,是不是亲自来接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