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第339章 浣衣的少女放下洗衣桶听曲看舞
曹操曾得到了袁绮绮写给孙权的两封家书,其中两篇是游记。
游记中,袁绮绮既不称自己是 “江东老辕”,也不以孙权正妻的身份自傲,低调谦虚到了极致,只自称 “小袁”,写她与百姓、军士一同采青蒿制药汁,将糟粕豆腐做成美食。
曹操深知,孙权与这位袁夫人的组合,绝非寻常夫妻可比。
曹操从未奢求儿子们能及得上孙权十分之一的稳重与老谋深算,也不指望儿媳妇们有袁绮绮那般的聪慧圆滑。毕竟袁绮绮少时经历的人生苦难,常人难以体会,曹操也不再强求。
曹操到了这把年纪,一旦发怒,手段便格外狠辣,他毫不留情地赐死儿媳妇崔氏,全然不顾曹植与之的夫妻情分。
曹植为此久久无法从忧郁伤心中走出来,直到某一日听说江东袁夫人的游记已卖到许都,这种情绪才稍稍转移。
后来,曹植又听闻江东建业城有寻常百姓与达官贵人都能买票观看的舞蹈演出,他心里多想去散散心。离开这乌烟瘴气、被父亲一手把控、空有其名却早已衰败的东汉朝廷,离开许都,离开邺城,离开父亲的打压限制,离开哥哥曹丕投在他身上的阴影!
是的,曹植已经接受了现实。
曾经,曹植因文采出众备受父亲宠爱,身边还有丁仪、杨修等人辅佐,父亲也多次想立他为接班人,他自己也曾以为能像江东孙权那般聚贤任能、施展抱负,守住父亲创下的基业。
可冰冷的现实让曹植明白,他终究不适合。他没有哥哥曹丕那般堪当大任的沉稳,也没有曹丕那样的凝聚力,能成为建安才子们的中心领袖。
“我生来便是如此!性情坦率、自然,思路敏捷,谈锋健锐,我注定只能过优游宴乐的贵族公子生活,成不了一统天下的统帅,更成不了执掌乾坤的王者!”
曹操许是知道曹植的落寞,但他已经不再在意。
曹操只是听说了这阵子江东的热闹情景,那是独属于建业城文化娱乐特色:
吴钩歌舞团的姑娘们一登台,银钗随舞步飞旋,裙裾扫过地面时,能带起三分水汽。她们跳《破阵乐》时,踢腿如扬鞭,鼓声震得台板都发颤;转跳《采菱曲》时,指尖拈着绢帕轻点,又柔得像能拧出江南的雨。
乐师的笛子吹得比黄莺还脆,说书人讲起孙策大战太史慈,唾沫星子溅到前排观众脸上,反倒惹来一阵哄笑。
最奇的是那售票的木牌,写着 “一文钱听一曲,十文钱看全场”,连挑着担子的货郎都能撂下扁担,浣衣的少女也能放下洗衣桶,挤进去听段快板儿解乏。
这股子新鲜劲儿顺着长江漂,一时间竟让建业城成了天下人眼里的 “乐土”。
曹操新得了一幅从江东捎来的舞姬图。图上五个姑娘并肩而立,身后注着 “下月新演《铜雀台赋》,建业城西戏台连开十日”。大家都说,江东看表演不用递帖子,也不用主人家邀请,只需揣着几枚铜钱就能坐前排,看领舞的姑娘身姿婉转,和台下观众隔空对唱,连卖茶水的老妇都能哼上两句腔调。
“孙权治下的江东,竟有这等自在?”
曹操把图卷了又展,他所治理的许都和邺城,跟那建业比,算什么!
而曹植,也不管父亲曹操喜欢不喜欢,他心里早盘算起水路行程。他不想待在这让他憋屈和痛苦的地方,他想过淮南下扬州,想去长江以南,想去孙权治理的地方看看,也许还有机会看到吴钩歌舞团姑娘们的谢幕舞曲。
“父亲既然已经舍下了我,那我就此做个闲散富贵公子!我离他远远的,让他眼不见心不烦。我不在权利的中心,也免得祸害了人家姑娘!”
可见,曹植心中,始终怨恨父亲曹操对崔氏痛下杀手。
而在江东,一直有一双幽怨的眼睛注视着孙权夫妻的一举一动。
建业城的飞檐下,江东望族顾氏的边缘子弟,名唤顾彦,他喜欢缩在茶楼最暗的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没人知道,他就是 “建业老苟” 曾写下《夫人彪悍》一书讽刺袁绮绮,挑衅孙权。
顾氏一族在江东历来颇有名望,祖上可追溯到越王勾践,顾彦自认若论血脉纯正,他比孙权家这外来户 “根正苗红” 得多。
“老苟” 这两个字,是顾彦给自己取的笔名。
“哼!流落江东的袁氏女都能叫镇江老辕,我堂堂顾氏望族子弟,不过避忌先祖名讳。”不然,他会取笔名“老勾”。
可是,实际情况是顾氏主家的子弟见了顾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带着施舍般的笑意与他一句 “阿彦,你整日只知道读书!不见那陆家陆伯言已经弃了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改为陆逊,一心只为孙权奔走?再不然,学学咱们那远房堂兄顾雍,他不是入了孙权的幕府做教书先生,当孩子王了?”
那语气里的轻慢,比直接啐在人脸上还难受。
面对如此嘲讽,顾彦不过隐忍度日,心想:“哼,一样的 “顾氏宗亲”,大家和我这 “老苟”一样,骨子里都是一路货色,不过是踩着祖上的荣光,在孙家的屋檐下苟活罢了。”
顾彦憎恨孙策。恨那个提着枪杆子从江北杀过来的 “小霸王”,恨他凭什么踏平江东?当年顾氏主家为了保全权势,早早向孙策屈膝,把他们这些旁支的田产、商铺献出去大半,美其名曰 “助军”。
顾彦亲眼看着族长抱着祖传的越王剑,在祠堂里一夜白头,那剑上刻着的 “勾践” 二字,仿佛在嘲笑他们这些后裔,连守住家业的本事都没有。
孙策入驻吴郡那天,顾彦躲在巷尾,看那个红袍将军纵马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溅了他一身,也溅碎了他心里最后一点本土贵族后裔的骄傲。
顾彦更恨孙权。孙策再是不可一世,也得了报应,早早死了。而这个比孙策年轻几岁的继承者孙权,他的手腕比孙策更阴柔,也更狠辣。
游记中,袁绮绮既不称自己是 “江东老辕”,也不以孙权正妻的身份自傲,低调谦虚到了极致,只自称 “小袁”,写她与百姓、军士一同采青蒿制药汁,将糟粕豆腐做成美食。
曹操深知,孙权与这位袁夫人的组合,绝非寻常夫妻可比。
曹操从未奢求儿子们能及得上孙权十分之一的稳重与老谋深算,也不指望儿媳妇们有袁绮绮那般的聪慧圆滑。毕竟袁绮绮少时经历的人生苦难,常人难以体会,曹操也不再强求。
曹操到了这把年纪,一旦发怒,手段便格外狠辣,他毫不留情地赐死儿媳妇崔氏,全然不顾曹植与之的夫妻情分。
曹植为此久久无法从忧郁伤心中走出来,直到某一日听说江东袁夫人的游记已卖到许都,这种情绪才稍稍转移。
后来,曹植又听闻江东建业城有寻常百姓与达官贵人都能买票观看的舞蹈演出,他心里多想去散散心。离开这乌烟瘴气、被父亲一手把控、空有其名却早已衰败的东汉朝廷,离开许都,离开邺城,离开父亲的打压限制,离开哥哥曹丕投在他身上的阴影!
是的,曹植已经接受了现实。
曾经,曹植因文采出众备受父亲宠爱,身边还有丁仪、杨修等人辅佐,父亲也多次想立他为接班人,他自己也曾以为能像江东孙权那般聚贤任能、施展抱负,守住父亲创下的基业。
可冰冷的现实让曹植明白,他终究不适合。他没有哥哥曹丕那般堪当大任的沉稳,也没有曹丕那样的凝聚力,能成为建安才子们的中心领袖。
“我生来便是如此!性情坦率、自然,思路敏捷,谈锋健锐,我注定只能过优游宴乐的贵族公子生活,成不了一统天下的统帅,更成不了执掌乾坤的王者!”
曹操许是知道曹植的落寞,但他已经不再在意。
曹操只是听说了这阵子江东的热闹情景,那是独属于建业城文化娱乐特色:
吴钩歌舞团的姑娘们一登台,银钗随舞步飞旋,裙裾扫过地面时,能带起三分水汽。她们跳《破阵乐》时,踢腿如扬鞭,鼓声震得台板都发颤;转跳《采菱曲》时,指尖拈着绢帕轻点,又柔得像能拧出江南的雨。
乐师的笛子吹得比黄莺还脆,说书人讲起孙策大战太史慈,唾沫星子溅到前排观众脸上,反倒惹来一阵哄笑。
最奇的是那售票的木牌,写着 “一文钱听一曲,十文钱看全场”,连挑着担子的货郎都能撂下扁担,浣衣的少女也能放下洗衣桶,挤进去听段快板儿解乏。
这股子新鲜劲儿顺着长江漂,一时间竟让建业城成了天下人眼里的 “乐土”。
曹操新得了一幅从江东捎来的舞姬图。图上五个姑娘并肩而立,身后注着 “下月新演《铜雀台赋》,建业城西戏台连开十日”。大家都说,江东看表演不用递帖子,也不用主人家邀请,只需揣着几枚铜钱就能坐前排,看领舞的姑娘身姿婉转,和台下观众隔空对唱,连卖茶水的老妇都能哼上两句腔调。
“孙权治下的江东,竟有这等自在?”
曹操把图卷了又展,他所治理的许都和邺城,跟那建业比,算什么!
而曹植,也不管父亲曹操喜欢不喜欢,他心里早盘算起水路行程。他不想待在这让他憋屈和痛苦的地方,他想过淮南下扬州,想去长江以南,想去孙权治理的地方看看,也许还有机会看到吴钩歌舞团姑娘们的谢幕舞曲。
“父亲既然已经舍下了我,那我就此做个闲散富贵公子!我离他远远的,让他眼不见心不烦。我不在权利的中心,也免得祸害了人家姑娘!”
可见,曹植心中,始终怨恨父亲曹操对崔氏痛下杀手。
而在江东,一直有一双幽怨的眼睛注视着孙权夫妻的一举一动。
建业城的飞檐下,江东望族顾氏的边缘子弟,名唤顾彦,他喜欢缩在茶楼最暗的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没人知道,他就是 “建业老苟” 曾写下《夫人彪悍》一书讽刺袁绮绮,挑衅孙权。
顾氏一族在江东历来颇有名望,祖上可追溯到越王勾践,顾彦自认若论血脉纯正,他比孙权家这外来户 “根正苗红” 得多。
“老苟” 这两个字,是顾彦给自己取的笔名。
“哼!流落江东的袁氏女都能叫镇江老辕,我堂堂顾氏望族子弟,不过避忌先祖名讳。”不然,他会取笔名“老勾”。
可是,实际情况是顾氏主家的子弟见了顾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带着施舍般的笑意与他一句 “阿彦,你整日只知道读书!不见那陆家陆伯言已经弃了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改为陆逊,一心只为孙权奔走?再不然,学学咱们那远房堂兄顾雍,他不是入了孙权的幕府做教书先生,当孩子王了?”
那语气里的轻慢,比直接啐在人脸上还难受。
面对如此嘲讽,顾彦不过隐忍度日,心想:“哼,一样的 “顾氏宗亲”,大家和我这 “老苟”一样,骨子里都是一路货色,不过是踩着祖上的荣光,在孙家的屋檐下苟活罢了。”
顾彦憎恨孙策。恨那个提着枪杆子从江北杀过来的 “小霸王”,恨他凭什么踏平江东?当年顾氏主家为了保全权势,早早向孙策屈膝,把他们这些旁支的田产、商铺献出去大半,美其名曰 “助军”。
顾彦亲眼看着族长抱着祖传的越王剑,在祠堂里一夜白头,那剑上刻着的 “勾践” 二字,仿佛在嘲笑他们这些后裔,连守住家业的本事都没有。
孙策入驻吴郡那天,顾彦躲在巷尾,看那个红袍将军纵马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溅了他一身,也溅碎了他心里最后一点本土贵族后裔的骄傲。
顾彦更恨孙权。孙策再是不可一世,也得了报应,早早死了。而这个比孙策年轻几岁的继承者孙权,他的手腕比孙策更阴柔,也更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