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之官场笔记 > 第472章 三把火(11)

重生之官场笔记 第472章 三把火(11)

    陈涛作为分管治安大队的副局长,虽然在排名上落后于分管刑侦大队和禁毒大队的副局长李宁春,但是“钱力”可一点不少。

    在陆东县,别说开酒店娱乐场所一类,就是开个发廊,没治安大队的“许可”,马上就会被扫荡。

    于是乎,陈涛在陆东县黑白两道也颇为有面。如今因为“无妄之灾”被调整分工,他也是一肚子火!

    而此时,陆东县发生的新情况,也让县公安局的工作重心迎来重大转变。

    县公安局党委扩大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晨雾还未散尽,路灯在渐亮的天色中显得有些黯淡。

    散会后,陈俊博安排县局办公室马上编写了案情说明和党委会材料。

    八点一刻,还没上班,陈俊博就拿着材料赶到县委大楼。

    提前到徐勃办公室门口等着,八点半见到徐勃跟杨国方到来,他立即上前一步,面色凝重地说道:“徐书记,昨天晚上事情发生后,县公安局连夜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已经部署下去了。”

    “县公安局将在县委和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开展平安陆东的春雷行动,围绕黄赌毒开展彻底整治工作…”

    县公安局的反应之快,还是大出徐勃预料的。看陈俊博的脸色,徐勃确信他大概率还真是一夜没睡。

    走进办公室后,徐勃走到办公桌后坐下,“俊博同志,打击违法犯罪本就是县公安局的本职工作和职责所在,像这样的专项行动,政法委领导县公安局按章程推进就行……”

    徐勃这话,乍一听没什么,但是一细想,就知道他对陆东县公安局得工作有多不满意了!

    本就一夜没睡的陈俊博,此刻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俊博看着端坐在党旗旁边的徐勃,瞬间有种错觉,眼前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尽管徐勃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笑容,然而却让陈俊博不自觉地有些压迫感。

    “徐书记,县政法委也是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所以我想请您做出相关指示。”

    闻言,徐勃面带微笑说道:“俊博书记,县公安局能接受县委的领导,这是好事嘛。”

    ……

    随即,徐勃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俊博书记,口号喊得震天响,材料写出花来,意义不大,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县委县政府最看重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成果,需要的是让陆东的老百姓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平安,体会到心安……”

    徐勃说完,杨国方看准时机走了进来,提示道:“徐书记,展县长已经到了县委楼下,等着您一起去工业园区呢。”

    ……

    陈俊博今天是真憋屈,已经态度明确的来找徐勃“服软”,奈何徐勃压根不接。

    本来陈俊博想着主动递出橄榄枝,徐勃应该会接招,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次“危机”化解。

    陈俊博心里有种不好预感,徐勃还是要拿公安局“做文章”。

    ……

    陈俊博回到三楼政法委的办公室后,立即给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唐跃生打去了电话。

    陈俊博跟唐跃生的关系相当交好,所以说话也比较直接:“唐局,近期哪天时间方便,想请您到陆东县公安局来指导下工作。”

    “好啊,我听说徐勃到陆东县主持工作了,还没来得及恭喜他呢。”

    唐跃生的话隔着电话传到陈俊博耳中,他立即意识到唐跃生跟徐勃不但熟识,并且关系还不错。

    “唐局您跟徐书记认识啊,那感情好,我刚从徐书记办公室汇报完工作,您要是能代表市局到陆东县指导工作,那陆东县公安局得工作就好开展了……”

    唐跃生一听这话,猜到了陈俊博的意思。

    “老陈,咱俩关系不错,徐勃年轻有为,你在县里配合好他的工作后,不会吃亏。”

    “徐勃在富水县工作期间,也兼任过县公安局局长,在那期间,富水县公安局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徐勃这个人,凡事都讲原则,讲规矩。老陈,遇到一个这样的领导,也是机遇,你该把握好……”

    “据我了解,跟徐勃配合不错的人,发展也都不错。”

    “老陈,展平安现在是你们陆东县的县长吧,之前他在富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时候,可是跟徐勃同志的关系不一般呐。”

    “还有现任市委组织部孙洁部长,刘文学……”

    唐跃生的话虽然较为委婉,但是已经很直白了。如果这说到这陈俊博还听不懂,那也就说明他“官商”有问题了…

    陈俊博回到办公室后,他一直就站在办公室窗户跟前,唐跃生说这话的时候,他正好看到徐勃跟展平安从县委大院乘车离开。

    “谢谢唐局关心,您来陆东县指导工作的事,还得抽空提上日程啊。”

    “好,我下午给你答复。”

    …

    挂完电话后,陈俊博依旧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陈俊博心里很矛盾,理智告诉他,应该主动做出改变,跟县委保持步调统一。

    但是跟张爱国和杨奇胜多年的“铁三角”盟友关系,让他倍感为难。

    陈俊博担任陆东县公安局局长这么多年,虽然在县公安局大搞一言堂,并且陆东县的治安环境较差,但是他本人在廉洁和生活作风问题上,没有大问题。

    虽然这不值得歌颂跟表扬,但是陆东县乃至当下的贪腐盛行和声色犬马的“主流”官场环境下,已然难能可贵!

    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平庸”,跟陆东县的大环境有关,同样也跟他自身的学识和阅历有关。

    陈俊博从纺织厂保卫科工人开始,30年不到的时间成为了陆东县公检法司的“一把手”,权力带来的权威,大搞“一言堂”也就不难理解。

    陆东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县城,除去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其余干部大多数都是“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

    既然是本乡本土,那自然就是关系套关系。从古至今,我国就是人情社会,官场也是讲究“人情世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