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359章 冻货

大唐混子生活 第359章 冻货

    “明年羊毛应该还能增加不少,但是需求量太大了,还得想其它办法啊。”薛收感叹道。

    “恐怕明年羊毛增加不了多少。”房玄龄摇摇头道。

    “你是说世家!我居然忽略了他们,看来明年确实增加不了多少。”薛收摇摇头道。

    “你们忘了还有棉花!羊毛虽然不足,但是明年棉花会更多。”杜如晦提醒道。

    “最近太忙了,脑袋都不清醒,自家东西都忘了。”薛收拍拍太阳穴,摇摇头笑道。

    “我听说崔家在种植棉花,然后换取布匹?”杜如晦问道。

    “是的。”

    “我家也帮着种植,你觉得如何?”

    “哈!你家能种植那就太好了,开春之后我让人带着种子过来,不过棉花去籽这事,还得看小玖的意思。”薛收笑了笑,歉意的说道。

    “不用问,不用问,你这一问,落衡肯定会答应的,反而显得我是故意的。”杜如晦连连摇头道。

    “问一下也无妨,小玖说过,他不想传出去,是因为百姓种植棉花太少,传开了也受益不多,甚至可能被剥削,而不是不愿意传开。你们几家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薛收想了一下说道。

    房杜理解的点点头,他们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棉花产量低,种植麻烦,百姓种粮食都来不及,再去种植棉花,这肯定会让粮食减产,所以还是由世家种植最好。

    “小玖这孩子,虽然生财有道,却不看重利益,而且很心善,这很难得。”房玄龄眉开眼笑的夸奖着学生,对于这个学生,他可是非常满意。

    不说其它的,收了这个学生,家里就没有买过肉菜,酒更不用说,就没有缺少过,好几种放在家里呢。以前还只有药酒,今年果酒好几种,比西域的葡萄酒更好喝的葡萄酒,居然用木桶装了两桶。

    孝顺!在这个年月,就是最大的美德,何况薛玖还招收诸多贫困家庭的妇人进厂。

    没错,纺织厂的女工,除了宫中遣散的宫女,其她人的要求就是贫困家庭优先。

    长安和洛阳的小镇,都有一个市场,允许百姓贩卖家里的蔬菜这些,而且是免费的,这些事情都让他们这些亲戚朋友自豪。

    “放心,棉花的那些技术,绝对不会从我杜家泄露。”杜如晦拍着胸口保证道。

    “我当然相信你,而且这也不是多重要的事情,迟早都会全面推广。”薛收笑着道。

    “营州那边送来的海货,小玖不会亏吧?”房玄龄关心的问道。

    海产品一部分送到宫里,一部分薛玖收购了,主要是其他人也没有销路,至于皇家,那就不是做生意的地方,真全部交给他们,七八成都会被宫里吃掉,剩下两三成,还不够运费的。

    “应该不至于亏,至于赚多少我就不清楚了。”薛收摇摇头道。

    “海里的那些东西,味道还是不错,就是太咸了。”房玄龄笑着道。

    “走吧,今天去酒楼,尝尝酒楼的味道。”薛收邀请道。

    咸鱼的做法,即便反复洗,那味道也是偏咸的,不过海货有个特点,喜欢的人越吃越有劲,就像牛肉干一样,慢慢咀嚼,会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就在他们三人到达酒楼的时候,一个车队也到了酒楼外面。

    “这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多?”薛收好奇的问道。

    “收叔,这是辽西送来的海货。”一个薛家的人回答道。

    “不是说天气冷就不弄了吗?”薛收不解的问道。

    “只是没有夏天那么大规模的弄,天气好还是会去捡一些。冬天就可以不用做成咸鱼,这次弄回来的,都是冻肉,解冻以后,就与鲜货一样。”

    “新鲜的啊!今天可得好好尝尝。”房玄龄笑着道。

    “房公那一车是玖叔给你准备的,等下要不你让人带回去?”薛家人指着一辆马车说道。

    “好!”房玄龄满意的点点头,对身边护卫看了一眼。

    护卫顿时咧嘴一笑,上前接过马鞭。房玄龄不是苛刻的人,薛玖送回来的咸鱼,护卫都吃过不少,这么大一车,这次又能吃不少了。

    马车上稻草盖着,但是堆得高高的,四周用木板围着,还用麻绳固定,看不到里面,但是东西肯定很多,马匹拖着都有些吃力。

    卸下来的货物,全部都是冰疙瘩,能看到冰里面,冻着的不少贝壳,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鱼。

    不少食客都在围观,对着冰冻的鱼指指点点。

    “这是鲜货啊!快点弄一份来尝尝。”

    “海里的东西,长得就是不一样。”

    “快给我们来两份。”食客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吆喝起来,到百味楼吃饭的人,可不缺钱。

    “诸位贵客,这些海货要解冻,还得处理,只能晚上再供应了。”薛道义对围观的人说道。

    “薛掌柜,我们不着急,你慢慢弄,不过等会得来一份。”

    “好说!好说!”薛道义只能答应下来。

    咸鱼那玩意做法不多,即便清蒸,也得和一些蔬菜一起,才能减少咸味。

    这些鲜货还有些陌生,不过可以当河鲜一样做,而且薛玖也特意交代过一些做法。

    这季节想吃鱼类可不容易,何况还是千里之外的海货,即便味道也就那样,食客还是非常满意。

    房家有一车,李双双自然更多,还全是一些好的。

    “你家郎君对你真好。”看着一筐筐海货送进冰窖,韦海棠忍不住感叹道。

    “你喜欢等会带一些回去就是了。”李双双笑得很开心。

    “娘子你看这条鱼!好大啊!”乔雨兴奋的喊道。

    “这是鲟鱼!居然这么大!”韦海棠仔细看了一下,忍不住惊呼道。

    如今鲟鱼不是保护动物,因为味道鲜美,深受勋贵喜欢,不过一百多斤重的可是极其少见的,毕竟如今想弄大鱼可不容易,即便渔网抓住,都难以弄上岸。

    “今天就吃它了。”李双双嘴角也忍不住流下泪水,毫不犹豫的说道。

    闻讯而来的初一十五等人,也加入了寻宝的活动,不断看着冰块中的各种海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