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372章 回长安

大唐混子生活 第372章 回长安

    “嗯,以后你得喊我兄长!”

    “好吧!”尉迟宝琳无奈的答应,谁让自己有把柄被抓住呢。

    当然,这是因为薛玖的能力让他佩服,喊兄长也能接受。

    “今年关中不是受灾了吗?为何还是郁郁葱葱的?”狄知逊好奇的问道。

    “这是补种的,你们看地里,全是豆子。”薛玖指着右侧说道。

    狄知逊伸着脖子,眼睛半眯着眼睛看。

    薛玖哑然失笑,这年月近视眼,他可没有办法,或许是散光,幸好不严重,所以他只是提醒,让狄知逊晚上不要再看书。

    “还真全是豆子!能补种就好。”狄知逊感叹道。

    薛玖点点头,看得出来,今年关中的蝗灾伤害不轻,路上的树木,很多都没了叶子,或者只有一些刚长出不久的嫩叶。地里庄稼也是补种的,主要是豆子萝卜,还有一些高粱。

    只要有希望,百姓就不会绝望,勒紧裤腰带,在地里干活。

    知道关中受灾,众人心情沉重了不少。

    薛玖知道,幸好这次是关中,朝廷更加重视,救助也更及时。

    进入关中,心里升起一股迫切感,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

    又行了十天,长安城在望,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笑容,唯有白耀祖一行,神色变得忐忑。

    因为早就给长安传递了消息,距离长安还有十里,就来了一队武侯。

    “李崇义奉命前来,护送诸位入城。”

    李崇义严肃的行礼,不过眼神却带着笑意,还对薛玖眨了两下。

    “好家伙!居然是你来接我们,真是让人受宠若惊啊。”薛玖咧嘴笑道。

    “知道你回来了,我不得来接啊。”李崇义笑着道。

    “废话少说,这些东西送到哪里去?”薛玖问道。

    “跟我来吧!”李崇义招呼一声,随后带着人向长安而去。

    有他们领着,城门那里自然不会检查。

    进城之后不久,队伍一分为二,运送货物的则去了酒楼,其他人一路来到皇宫。

    宫里来马车,自然是要接受检查的,看着一箱箱财宝,检查的禁军也震惊了。

    “薛长史,人呢,交给我吧。”乙速孤神庆走过来说道。

    “就是他们!”薛玖看向一边,进入宫中,白耀祖一行就被围起来,以防他们捣乱。

    见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白耀祖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本以为,自己最多交给大理寺,这怎么送货进皇宫,就交给皇宫吗。

    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

    刚把求救的目光看向薛玖,就被一群禁卫拿着刀围着,推搡着向一边走去。

    “陛下说你们一路辛苦,回去好好休息,改天再召见你。”乙速孤神庆笑着道。

    “好的!”薛玖一听顿时高兴起来。

    “走吧,我请你吃饭,长安刚开了一家胡人酒楼,那里的烤肉很有特色。”李崇义招呼道。

    “不去!我要回家。”薛玖说完就大步向宫外走去,玉狮子还在宫门口呢。

    “你们也回去好好休息吧,我回家去了。”跨上玉狮子,薛玖就催动它小跑着前进。

    “郎君回来了!”刚敲开大门,看门的护卫就惊喜的喊了起来。

    “照顾好玉狮子!”把缰绳抛给护卫,薛玖向后院走去。

    “郎君!”

    “见过郎君!”

    “嗯,娘子在哪里?”薛玖脚步不停,嘴里询问着。

    “娘子在后院。”

    “你们继续做事,我这不用管。”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李双双,薛玖心里就像着火一般,他在前面走,侍女都得跟着跑才能追上,听到不用跟着,这才停下来。

    “当!”大乔瞪大眼睛,忍不住伸手去揉,连手里的茶杯掉了都没在意。

    “啊!”李双双尖叫一声,几乎是跳起来,冲向薛玖。

    “小心!”

    “噗!”话音未落,李双双就摔倒地上,幸好是草地,她马上就爬起来了,脸上还挂着笑容。

    “摔疼没有!”抱起李双双,薛玖关心的问道。

    “没有!”李双双搂着薛玖的脖子,连连摇头,眼中带着欣喜的泪花。

    薛玖低头,轻轻的吻了上去。

    李双双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大脑,也不顾有人在侧,热烈的回应着。

    作为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眼色,自然没人会打扰他们。

    “还是回家的感觉好。”躺在家里大床上,薛玖懒洋洋的说道。

    “郎君你这次回来不会走了吧?”李双双无力的伏在薛玖胸口,喃喃的问道。

    “朝廷没有调令,还是要过去的。”

    李双双有些失望,脑袋像猫一样蹭了蹭。

    “这次跟我一起过去。”薛玖伸手拍了一下,感受着那惊人的弹性。

    “真的吗?”李双双猛的抬头,欣喜的抬头问道。

    “当然是真的,没你我也不习惯啊。”

    “我也想你得紧。”

    薛玖觉得自己差点变成了空虚公子,在家待了两天,就出门去拜访。

    首先当然是房玄龄,汇报了一下营州的工作,提了一下阴弘智的事情。

    “此事心里有数就行,没有证据,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房玄龄说道。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说一下我是让老师你知道,这家伙是个小人。”

    “看来让你去营州还真是发挥了你的长处,短短一年,营州已经大变样。”房玄龄欣慰的看着学生,这可是最省心的学生。

    “老师你过奖了,营州想要发展起来还早得很,人口就是最大的制约。”薛玖摇摇头道。

    一个州,十万人口不到,这找谁说理去,即便薛玖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多大的办法啊。

    “人口这点我也没有办法,那地方太远了,迁移人口等于发配,会惹来民怨。”房玄龄摇摇头道。

    “没事,奚人和契丹人口不少,我想办法弄一些就是,不过府兵得多给一些。”薛玖说道。

    “府兵?那边还要府兵做什么?难道契丹还不安稳?”房玄龄眉头一皱,严肃的问道。

    “是我没有说清楚,那些伤残府兵,还有年龄大的可以调到营州来屯边,只要过来就给他们发婆姨。”薛玖急忙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