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377章 鱼讯

大唐混子生活 第377章 鱼讯

    即便亩产不高,但是平均每人有十亩地,所以这收成还是非常可观。

    因为官府提供牲口和工具,所以今年的产出,官府要拿三成,府兵分一成,即便如此,剩下的六成,也有两千斤粮食,这还没有计算蔬菜和豆子,高粱。

    多少年了,没有收入这样高,百姓可是乐得不行,搬迁来的百姓很羡慕,也很期待。

    忙完秋收,又开始忙修房子,以前那些空房子,都已经年久失修,有些破烂,至少房梁和屋顶要重新处理,有的房子墙壁也得重新处理。

    今年营州不用交税给朝廷,官府的税收用于安置搬迁的百姓,所以财政还是相对宽裕。

    搬迁过来就发粮食,发农具,听说还会发婆姨,这可让搬迁过来的人万分期待。

    足够吃两年的精盐,铁制的农具,这些都是家底,比起以前的破家可好多了。

    秋收之后,组织百姓伐木,府兵先进山狩猎,把大型野兽猎杀,以免后面的百姓被偷袭。山里的野果,药材,也会被采集起来。

    大家都在忙碌,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忙活。

    从江南来的十艘船已经改装完成,主要是加装收网的架子。

    固定一个木架子在甲板,加装一些滑轮,起网的时候会更轻松。

    挑选风平浪静的日子,船只向着大海驶去。

    没有急着下网,而是倾倒了不少鱼头和内脏之类的东西下去。

    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渔船开始下网。

    百米长的大网,慢慢的滑落海里。

    船只拖着渔网在海里航行了一段距离,随后开始收网。

    光着膀子的壮汉,用力的拉动着麻绳,即便有滑落,依旧需要很大的力量。好在设计有绞盘,不用担心手滑,让绳子滑落。

    渔网逐渐浮出水面,已经见到不少鱼在网中跳动。

    “有鱼!好多鱼!”有水手兴奋的喊了起来。

    “用力拉呀!”

    “嘿哟!”

    “用力拉呀!”

    “嘿哟!”

    号子声在大海上响起,压下了海浪涌动的动静。

    “好多鱼!”

    “哈哈哈哈!”

    随着鱼网上船,有人放声大笑。

    “注意放鱼了!”把头大声喊道。

    几个人共同努力,拉开了渔网下端。

    “噗!噗!噗!”大量的鱼掉落在甲板上,不停的扑腾着。

    不用担心鱼跳回海里,因为甲板很宽大,还有船舷。

    船舱的木板早就打开,甲板上的鱼推下去就是。

    “这得有两三百斤吧?”有水手估算着说道。

    “差不多,三百斤有点悬,两百斤肯定不止。”

    “快点收拾好,再下几网。”

    有了收获,动力就更强,众人努力的清理好渔网,随后再次放网。

    ………………

    船只向码头行驶过来,远远就在大声喊着:“收鱼咯!”

    听水手兴奋的声音,薛玖就有种感觉,鱼获定然不错。

    船只靠岸,搭上木板,薛玖就带着等待的人,走到船上。

    整理好的船舱,已经堆满了鱼,因为水少,表面的鱼都已经翻了白。

    这是近海捕鱼,所以不用担心鱼放坏,不过以后是大船,不可能如此频繁回来,所以得多弄几个船舱,把一些鱼分开放,里面多弄一些海水,至少可以让鱼活着到码头。

    心里记下这个问题,回头得告诉工匠。

    一天时间,或者说大半天时间,十艘船,捕捞万斤鱼,把所有人都乐得欢笑不已。

    万斤鱼,说来很多,其实真没有多少,去掉鱼头和内脏,也就七千斤不到。

    一百斤处理好的鱼,还是鲜鱼,也就装一麻袋,晒干了还会轻不少。

    最关键一点,用了两百人,一天时间才收入这点,让薛玖不满足,毕竟后世一个小鱼塘,都能起上万斤鲜鱼。

    除了薛玖,其他人是很高兴的,就算五千斤干鱼,按照人头算,那也有二十五斤。

    当然,这不会按人头分,这属于官府财产,百姓能得到粮食,布匹,也能吃一部分鲜货。

    这里是海湾,海水比较平静,适合小型渔船捕鱼,也适合码头停靠船只,木材已经陆续运送过来,很快就要开始建大船,以及更大的渔网。

    薛玖知道,以如今的技术,海里捕鱼,最主要还是看运气,毕竟没有科技手段探测鱼讯,好在如今海里的东西是真的很多,打了窝子的情况下,每一网都是有收获的。

    或许是老天眷顾,第三天的时候,就遇到了鱼群,每一网都是满满当当的,薛玖都在亲自帮忙搬运。

    幸好把赶海的人调集了过来,不然都忙不过来,即便两千多人干活,还是挑灯夜战。

    同样是大半天时间,掐头去尾居然有二十万斤出头,即便非常疲倦,所有人都发出巨大的欢呼。

    薛玖今天是真的很高兴,这才是大收获,能在全人工的情况下,一天收获二十多万斤的鱼,这就是惊喜。

    收获虽然大,不过还是没有乱吃,只是把鱼头拿来煮了。

    鱼头汤,锅边贴饼子,鱼汤蒸汽侵入饼子,又鲜又柔。

    大鱼头随便吃,鱼汤随便喝,所有人都在揉肚子。

    今天不止是鱼多,而且是以大黄鱼和狗鱼为主,这些东西,放在后世都是很值钱的鱼类,而且近海已经非常稀少,大家伙也不常见。

    鱼讯持续了十天,虽然不是每天都那么多,却一直维持在十万斤以上。

    等到恢复了每日万斤,薛玖宣布放假两天,一来是让大家休息一下,二来是修补渔网。

    “好家伙,这么多鱼,哪有那么多麻袋来装啊!”杨恭仁听得消息,亲自来到海边,见到满村挂着的咸鱼,忍不住发出惊呼。

    渔村能晒鱼的地方,全都晒上了,没有足够的地方,干脆在地上铺稻草,随后鱼丢在上面就是。

    为了防止海鸟偷鱼,还组织了守卫,拿着弓箭一直巡逻。

    鼻息充满了咸鱼味道,薛玖觉得自己肯定被腌入味了,不过心情是极好的。

    “不用麻袋装,直接放马车上固定就是了,就是没有足够的马车运送,这让人头疼。”薛玖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