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 第117章 又何谈一统天下?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第117章 又何谈一统天下?

    端坐于地,扶苏微微颔首,低声说道:“江师,请您放心。”

    “学生保证一定保持镇定,一定会冷静聆听您的教导。”

    听罢,江辰未置一词。

    “昨日我已告知你今日的课题。”

    “题目是《论民众对国家统治稳定的作用》,让你就这个题目标目深入思考。

    你有何见解?”

    闻老师此言,扶苏顿时苦笑不已,拱手回应:“回江师。”

    “学生愚钝,未能理解您所指的民众究竟是谁。”

    “是指大秦的宗室贵族、朝臣和武勋,还是已经归附六国的旧贵族?又或者是指那些意图颠覆秦国政权的顽固势力?”

    相邻密室里的嬴政听得这些,目光锐利起来。

    扶苏提出的疑问也是他在章台宫中思考了一夜的问题。

    父子俩思索许久却没有得出结论。

    如今,看到儿子将这疑惑说出,他对江辰的回答充满了好奇。

    嬴政紧紧注视着石床上的江辰。

    听后,江辰冷笑一声,摇了摇头。

    “你错矣,全都错了。”

    他继续道:“我所说的民众,与上述之人无涉。”

    闻此,扶苏和嬴政不由愕然。

    “那……江师所说的‘民众’到底是……?”

    “我所说的民众。”

    “既不是大秦的宗室贵族。”

    “也不是朝堂上的大臣或武将。”

    “更不是野心勃勃的六国旧贵。”

    “我说的民众。”

    江辰缓缓上移视线,仿佛穿越厚墙,望着蔚蓝天空之下的百姓。

    扶苏也被带动,但未能窥见同样的景象,只因为他的阅历尚浅。

    然而,这也让扶苏心存困惑:“江师……您所说的农户与普通百姓,他们对统治有何作用吗?”

    隔壁的密室中,嬴政因之前的一番言语蹙眉,此刻听得扶苏的疑问更为不快。

    他忍不住喃喃一句: “愚不可及!”

    “若没有这些占人口绝大多数却仅享少许资源的底层农 ** 妇。”

    “哪来的粮食供应?”

    “王公贵族、乃至你自己的锦衣玉食又是如何维持的?”

    “再者,若是少了这些勤劳的农民,”

    “大秦何处来得如此勇武的将士,能横扫千军?又何谈一统天下?”

    “扶苏,你怎么会提出这样无知的问题?”

    “这说明你根本不了解底层百姓对大秦的重要性。

    你实在是令朕非常失望!”

    嬴政说得越多,心里越发不悦。

    最终他冷笑一声,猛地拂袖而去。

    此时,他已经暗暗决定,未来可能要让扶苏去体验一下底层的生活,增长一些实际阅历。

    听到扶苏的问题,江辰瞥了一眼眼前那个即便穿着囚服依旧英气勃勃的少年。

    他冷冷一笑,道:

    “你能问出这样的话,还是因为你的出身局限了你的视野。”

    “生来就享受荣华富贵的你,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也缺乏足够的经历和见识。”

    “因此,你无法理解这些农民和普通百姓对于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

    扶苏听罢立刻愣住了。

    从老师的语气中,扶苏清晰地感受到了无比深刻的失望。

    但扶苏并未反驳,因为在他的心中,老师永远是对的。

    毕竟,事实一再证明这点。

    待他缓过神来,面上露出了一丝羞愧之色,低头朝着稻草上的老师拱手说道:“学生错了。”

    看着眼前的这位低着头认错的学生,江辰的心情逐渐平复。

    轻叹一口气,他知道刚才确实有些冲动了。

    按理来说,经过百世轮回、历经无数磨难,心智早已磨练得如同坚冰的他,本应不会如此易动感情。

    但是,江辰终究是个凡人,有喜怒哀乐。

    刚才扶苏那句话明显的轻视底层百姓的话语令他忍无可忍。

    不论在哪一世,他都亲眼目睹过这些农民们的艰辛,为了自己与家人能吃得饱、穿得暖,付出无尽的努力。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却一边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底层人的供养,一边肆意嘲笑他们,把百姓当蚂蚁看。

    虽然面对其他事情可以保持冷静的心态,但对于轻视或蔑视百姓的行为和言论,尤其来自自己的学生,江辰绝不能容忍!

    寄生于他人身上吸血的生物又有何资格轻视提供养分的宿主?不过好在,扶苏从心底里敬重江辰,即使被责备,也没有半句抱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

    江辰一边懊悔自己的情绪波动,一边也在内心感慨,尽管扶苏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在尊敬师长这一点上,确实值得表扬。

    于是他挥挥手,轻声说:

    “起来吧,我刚才有点情绪失控了。”

    见老师主动承认错误,扶苏眼里泛起泪光,望着江辰的眼神更加崇敬,想起了儒家经典中的句子——

    曾子曰:每日多次反省……

    左传中也有云:知道改正错误是最好的德行。

    真正的以身作则是怎样的表现呢?这就是了。

    刚刚老师就是在亲身示范啊!

    扶苏刚想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却被江辰抬手制止了。

    “时间宝贵,不要浪费在无用的言语上。”

    江辰淡然说道:“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课题上来。”

    扶苏听到这话,自然不敢违背老师的意思,连忙低头拱手表示遵命。

    江辰接着说:“华夏文明从部落制时代起,就已经分出了不同的阶级。”

    “掌握权力的阶层,他们不从事生产也不劳作,全靠底层的老百姓——农夫和奴隶们来供养。”

    “这种现象从部落时代到封建奴隶制,再到如今大秦的高度集权时代,始终未变。”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个国家里,是制定政策的统治者重要,还是生产粮食的底层百姓重要?”

    这个问题若是放在以前,扶苏可能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回答。

    但刚才江辰已经透露出对底层农户和百姓的重视,他自然不想犯傻。

    当下扶苏立即拱手道:“当然是负责生产粮食的百姓们更为重要。”

    江辰扫了他一眼,似乎看出他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并未多说什么。

    他只是摇了摇头,说:“错了。”

    扶苏愣住了,自己怎么会又错呢?

    难道跟着老师刚刚的逻辑还会错?

    江辰继续说道:“统治者与负责生产粮食的百姓都很重要。

    只不过,国家可以没有统治者,却绝不能没有那些生产粮食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