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掠夺词条,皇朝遗孤 > 第193章 非转农,风向变了

四合院:掠夺词条,皇朝遗孤 第193章 非转农,风向变了

    只要还想保住工作,那些涉及到下放的家属,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贾东旭同样如此。

    江凡看着贾东旭连拖带拽地把棒梗拎出了家门。

    棒梗还使劲反抗,伸手往自家屋子的方向抓,哭声裹挟着尖叫:“救我!救我!”

    然而没有任何作用。

    贾家屋子里面的贾张氏和秦淮如,两人阴沉着脸,手里提着行李也往外走。

    想来应该是认命了。

    ……

    其余的人家差不多也是这样。

    南锣鼓巷外面比较宽敞的大路口,停放着一排带着车厢的解放牌大卡车。

    一些人正安排着人,有序登上卡车。

    江凡也跟着到了这里。

    在这里见到院子里面那群熟悉的人。

    此时一个个都像是鹌鹑一样,低着脑袋坐在车上。

    九十五号大院的人,足足坐满了两辆大卡车。

    阎埠贵和刘海中在车厢下面。

    阎埠贵:“没事,我肯定会准时把钱寄给你的,放心吧,乡下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难。”

    刘海中:“很快就能回来的,我托朋友打听过了,最多就一年半载,如果顺利的话,三五个月就能把你们重新接回来了。”

    同时,贾张氏带着棒梗在车上闹着要下车。

    “我有病!我等会就死在乡下了,你们就行行好,就当救我一命……再不放我下车,我去乡下把东西都给你们砸了。”

    “呜呜呜~~爸爸,你不要我了吗?你都是最疼我的,我不想跟妈妈去乡下。”

    虽说贾张氏的词条[生龙活虎]被掠夺了,但是她除了瘦了些,也没见到有多大的差别。

    反而是因为她懒,养尊处优之下,身体要比同龄人要好上不少。

    别人身上多少有些暗伤。

    贾张氏除了之前掉粪坑,被钩子弄到腿部感染,经常性会疼痛之外,并没有其他重大疾病。

    江凡看了一圈,没有发现易中海的身影。

    不过张翠兰却在车上。

    傻柱正跟她说着话呢。

    “一大妈,你放心,一大爷是有事忙去了,脱不开身,等会他可能会赶过来。”

    也不知道是安慰,还是真的如此。

    反正江凡从始至终都没见到易中海的影子。

    随着工作人员开始清点名单,确定没有遗漏的人选,他们便跑去拍拍车门,对司机喊道:“人齐了,可以走了!”

    江凡目送着卡车远离。

    那车厢内的一张张熟悉面孔,在此时都快泪崩了。

    要不是有两个人坐在最外侧守着,江凡怀疑肯定会有人想要跳车离开。

    见那些与平日里尖酸刻薄的嘴脸完全不同的凄惨模样。

    江凡心中没有任何一丁点的同情,只有痛快。

    ……

    院里突然就少了很多的人。

    当天夜里,就显得安静上许多,有几户人家,家中甚至连灯都没有开了。

    不仅如此。

    江凡下午出去逛了一大圈,基本上见到的人流比往常的要少上一半不止。

    与1957年的人数差不多都快接近了。

    家中的收音机,发出沙哑的声音。

    正在播报着今天下放的新闻。

    江凡还听到一个从未听过的消息,下放的人将由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也就是 “非转农”。

    同时不仅如此,现在又有一个新的政策,预计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下一步将要辞退从农村招收的2500多万职工,下放1957年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动员干部下乡参与农村整风整社。

    最重要的一点是。

    新闻上提及到了,接下来的动作是,来年春天将要有限度地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村市场。

    江凡在上面听出了第二层的意思。

    若是没有猜错,迎来的将是大规模压缩工业和基建规模。

    这措施确实是能利好粮食生产,不再让这饥荒再次重演。

    但对于他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就是一个不利的风向了。

    “我的进度得加快了,否则越拖延时间,就越是麻烦了。”

    江淼淼此时从他面前跑过,去到厨房:“妈妈,我作业写完了,我能不能先去睡觉了。”

    “记得刷牙!”江珍翠的声音传来。

    随后,江珍翠从厨房走了出来,在破布围裙上擦擦手:“小凡,你也赶紧去刷牙睡觉,都快九点了。”

    江凡摆摆手,回到书桌上:“我还要赶一些工作,你们先去休息吧!时间不多了……”

    就算有着那些词条辅助,江凡照样得抓紧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他心中清楚十有八九得挑灯夜战,基本上又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不眠夜。

    但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牛马,他就没怕过‘卷’这个字。

    ……

    时间往前推动几个小时。

    贾张氏她们崩溃了。

    看着面前屋舍低矮的秦家村,一家人很想重新爬上卡车,重新回到四九城。

    这是秦淮如的老家。

    这里距离四九城并不是很远,所以很多九十五号四合院的邻居都选了这个村子。

    然而,他们基本上都只听过名字,根本没有来过这里。

    包括贾张氏这个亲家,这是她第一次过来这边,发现与想象当中的村子,相差甚远。

    贾张氏踩了一脚烂泥,她埋怨道:“这种破地方,谁愿意来这里住啊?那些当官的,有没有一点良心,让我们来这种烂地方。”

    “奶奶,我以后当大官了,我也要让他们那些坏蛋住这个破地方。”棒梗哭喊道。

    贾张氏揉了揉棒梗脑袋,说道:“好棒梗!到时就看你的了。”

    说完,她又看向了秦淮如:“秦淮如,你们家的房子在哪里,赶紧带我们过去,这破地方三更半夜也不知道有没有狼。”

    秦淮如同样是满脸嫌弃。

    虽说她是这个地方出身的人,但在城里过了将近十年时间了,早就对老家看不起了。

    这么多年,她就回来过一两回。

    而旁边的杨瑞华,听到秦淮如婆媳两人的话,也凑了过来。

    “诶!淮如,贾家嫂子,你们之前是住在这里的啊?我们……”

    杨瑞华领着一大堆孩子,

    她的话还没说完。

    贾张氏就翻起了白眼:“你们什么你们,和你们有关系吗?自己找地方住去。”

    值得一提的是,下放职工家属通常需要在农村重新寻找住所。

    许多下放的家庭只能住在简陋的农舍或临时搭建的住所中,生活条件艰苦。

    杨瑞华的脸上出现尴尬,她讪讪笑道:“我们可以给钱的,不白住!”

    “给钱?多少!”

    “五块。”

    “一个月五块钱?不行,至少一人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