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 第12章 齐国公,请犁地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12章 齐国公,请犁地

    “舅舅,你堂堂国柱,不会说话不算话吧?”李恪玩味一笑。

    空气,再次安静…

    长孙无忌脸一阵青一阵白,愣是说不出话来。

    这会儿他怎能不明白,自己分明是着了李恪的道儿了。

    最膈应人的是,房玄龄和魏征两个老货搁那儿眉来眼去的,心里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咱。

    “走,去实践去!”李世民及时站出来解围。

    他在一旁看得分明,再这样下去,要糟!

    毕竟是自己大舅哥,总不能让人家下不来台。

    “喏。”王德忙附和道。

    在皇帝跟前待久了,这点眼力见儿还是有的。

    长孙无忌这才松了一口气,心底不断默念:要忘记,最好忘记,一定要忘记!

    现在,他只希望等会谁也想不起来这破事儿,不然他还真的没脸找借口推脱。

    让他堂堂一介司空去拉犁,那画面太美,不敢看啊…

    在王德的带领下,众人很快来到皇庄的农田前。

    “父皇,这是之前大家使用的直辕犁。”

    “等会儿就来个对比实验,想来效果更加直观。”

    来的时候,李恪特地让人准备了一套直辕犁。

    没办法,在这个不兴用数据说话的年代,直观效果显然更有说服力。

    他脑海中已经出现等会儿长孙无忌拉着犁,咬牙切齿犁地的绝美画面了。

    “好,还是恪儿考虑周到。”李世民笑了笑。

    现在越看这便宜儿子越是满意,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不愧是朕的种!英果类我啊!

    至于耕牛,王德已经差人拉来了,就等套上梨铧就可以开始了。

    “可以开始了。”李世民宣布道。

    王德点了点头,立马开始安排。

    在李恪的授意下,他一共找了四位农夫。

    一组两人,分成两组,实验组的两人使用贞观犁,对照组使用原本的直辕犁。

    至于牲畜,王德已经按照李恪的要求,尽量挑选个头差不多的耕牛了。

    “开始!”王德扯着嗓子喊道。

    啪啪—!

    四位农夫在同一起点线上,同时挥动手中的小皮鞭,抽打在牛屁股上。

    “哞!”受惊的耕牛立马往前跑,拖着犁铧前进。

    试验才刚开始,就已初见端倪。

    实验组的牛以极快的速度推进,而对照组的牛除了跑出不到一丈的距离,速度便是慢了下来。

    “咦?”

    “嚯!”

    房玄龄和魏征齐齐惊呼。

    他们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两人的惊呼,落在长孙无忌耳中,显得格外刺耳…让他直接红温了!

    他脑海中全是:齐国公请犁地~犁地~地~地~

    半个小时后,对比结果更加明朗,曲辕犁的优势直观呈现在大家眼前,根本不需要李恪再解释什么了。

    李世民嘴角比AK还难压,大笑道:“哈哈哈,好!好一个贞观犁!”

    “父皇,区别可不仅如此,我们不妨走近看看。”李恪率先走了过去。

    “哦?”李世民的好奇心成功被勾起。

    也跟在李恪身后走了过去,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众人都疑惑,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其它的奥秘?

    直到大家蹲下来仔细观察了一番,这才发现,这贞观犁耕过的地,明显要比传统直辕犁的更深一些。

    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明显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

    至于什么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之类的专业术语,唐代人还不懂那么多。

    “陛下,臣也想试一试。”

    一旁的治书侍御史也兴致勃勃,想要一展身手。

    这位侍御史自幼就穷苦家庭出身,耕地当然不在话下。

    见到这种神器,自然想亲自上手试试,也好做记载。

    “好,那爱卿就来试一试!”李世民自然不会拒绝。

    李恪让农夫赶紧把牛给牵过来,若是可以,他还想让工部尚书和民部尚书也亲身体验一番。

    毕竟,接下去贞观犁的普及,才是重中之重。

    而想要普及,就离不开工部尚书和民部尚书的支持与配合。

    很快,治书侍御史已经兜了一圈回来,脸上的喜色怎么都按捺不住。

    连额头上满是汗水了也毫不在意,脚上更是粘满了泥土。

    还来不及清理,就直接向李世民躬身行礼,大声祝贺道:

    “陛下,这贞观犁确实省力快捷,若是能迅速推广,定可解燃眉之急。”

    “而且此时正是春耕之时,正好可以用上。”

    “蜀王殿下果然大才!臣替天下万民感谢蜀王殿下,感谢陛下!”

    他也是饿过肚子的,深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

    因此,在亲自试验过后,才会如此失态。

    李世民见他这般兴奋,心痒难耐,也亲自下场,尝试了一番。

    李恪无奈只好跟着,老子都下地干活了,儿子在边上看着好像也不太好。

    一旁的房玄龄和魏征也不嫌事大,直接开始说起了悄悄话。

    房玄龄:“老魏啊,等会儿要不要打圆场?”

    魏征:“你在说什么啊?”

    房玄龄:“你懂的,别给我装傻!”

    魏征:“他犁任他犁,与我有何干?”

    房玄龄:“也是,反正丢人的又不是我!”

    长孙无忌:“……”老夫还在这待着呢,你当我是空气啊?

    你俩冷嘲热讽的,点谁呢?

    说好的咱可是革命战友,你们现在居然抛弃咱?!

    哼,老夫羞与你们为伍!

    等和李世民兜了一圈,李恪已经有些喘气了,不过看李世民那兴奋劲儿,也没说什么。

    同时,他也是感慨不已,大唐能被后人称颂为贞观之治,还真并非没有道理。

    不仅仅是李世民一人治国有方,这一批心系天下百姓的官员同样功不可没。

    “父皇,推广贞观犁的工作刻不容缓,不然容易耽误春耕。”

    “同时,推广工作量巨大,恐怕还得工部尚书和民部尚书的配合。”李恪提醒道。

    话音刚落,李世民就大喊:“王德,王德!”

    “陛下,老奴在。”王德一直在旁边候着,不敢怠慢。

    “宣工部尚书、民部尚书进宫,去太极殿…”

    话还没说完,就急忙改口道:“哦不,让他们来这里!也得让他们也亲自体会一下。”

    “喏。”

    见状,一旁的长孙无忌也上前恭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有了这贞观犁,春耕牲畜之力匮乏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去年蝗灾带来的影响也总算能冲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李恪自然知晓他是什么意思,哼,说几句好话就想我放过你?

    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不待李世民说话,李恪抢先接过话茬:“齐国公真是忧国忧民呢,既然如此,齐国公,请犁地!”

    房玄龄和魏征对视一眼,都快绷不住了,捂嘴直抽抽。

    不过,他们的眼睛却是格外明亮。

    似乎是想要把这段高光时刻烙印在脑海中,以后也可以留个念想不是?

    若是他们手中有手机,这会儿估计手都放到快门上,就准备‘咔咔’来几张了,再发个朋友圈了。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