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 第159章 飞梭织布机立项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159章 飞梭织布机立项

    望着乔师望的队伍缓缓远去,程处默这才松开捂着尉迟宝林嘴巴的手。

    “处默,你干嘛不让我骂他啊。”

    尉迟宝林气呼呼的,满脸通红。

    他太想进步了!

    殿下好不容易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居然还有人给他使绊子。

    这不骂上几句,他就觉得憋屈的慌。

    “他们还没走远,要不你再追上去骂一顿?”

    程处默指着缓缓远去的使团,努了努嘴道。

    “你当我傻啊?”尉迟宝林幽幽道。

    这时候再追上去,不是妥妥的找打嘛!

    “不然你以为呢?”程处默白了他一眼。

    薛仁贵嫌弃地往旁边退了几步,眼色有些古怪。

    咦~这俩货,一看就一对儿!

    ……

    就在乔师望率领队伍离开定襄城那一刻。

    郡守府内的李恪也收到了来自系统的馈赠。

    【叮,任务完成,飞梭织布机全套工艺已发放】

    【鉴于宿主深得百姓爱戴,让对方深感震惊,额外奖励:羊毛清洗剂配方】

    李恪笑了笑,欣慰地从系统中取出制作工艺资料。

    “万事俱备,集羊毛清洗—纺纱—织布为一体的流水线可以建起来了。”

    大唐的百姓们的衣服大多用麻布制作,而王族贵胄们则穿的衣服是用丝绸制作。

    两者都有个共性,不但抗寒能力差,价格也不低。

    究其原因,就是纺织效率并不高所致。

    因此,绢帛在唐代往往可以充当货币使用。

    而纺纱织布流水线的出现,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项。

    虽然目前是春天,羊毛衣的制作与生产尚且不急。

    但麻布和棉布的生产也可以率先排上日程。

    这又将是蜀王府的一个收入大项,对北疆的建设只有利没有弊。

    “何时,陪我去作坊区走一趟。”

    收起飞梭织布机的资料,李恪抬腿就朝着作坊区域走去。

    “殿下,又有新项目了?”何时两眼顿时冒精光。

    李恪微微颔首,微笑道:“没错,大项目!”

    “这回需要多少工匠?都是什么类别的?”何时问道。

    “铁匠、木匠…先各来两个小组吧。”

    微微顿了一下,李恪便脱口而出。

    “好。”

    何时一边回答,一边在本子上勾勾画画。

    ……

    作坊区。

    李恪先是把飞梭织布机的木质部分给安排了下去。

    这些木匠一看图纸便明白要制作的是织布机,倒也不需要他多费口舌。

    “殿下,这里原先就是打铁作坊,不过荒废好久了。”

    “经过一番修复,咱们蜀王府直接征用了。”何时指着打铁铺介绍道。

    李恪之前吩咐过,唐军不能强行侵占百姓的公共财产。

    生怕李恪误会,何时这才解释一番。

    “嗯,若是原主回来了,补偿记得给到位。”李恪嘱咐道。

    “诺,谨记于心。”

    在何时的安排下,14名铁匠已经在打铁作坊集合完毕。

    “殿下,这是蜀王府的王铁匠,打铁手艺相当不错。”

    何时指着其中一位中年工匠介绍道。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李恪见到了那所谓的王铁匠。

    全身都是腱子肉,手上老茧特别厚,是打铁一把好手。

    “老王,这是图纸上的物件你们需要负责的部分。”

    李恪没有耽搁,直接将他们负责的图纸递上。

    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只让他们负责了一部分。

    以此来避免铁匠知道整个飞梭的构造,复制出完整的飞梭织布机来。

    后世这种情况再寻常不过,他可不敢赌人性。

    “先看看,有什么不清楚的现在就问。”

    接过图纸,王铁匠为首的七人小组迅速开始研究起来。

    十几分钟过去。

    王铁匠小心翼翼地将图纸收好,“殿下,没有问题,您多久需要?”

    “最好在一周之内。”

    “好,保证完成任务。”

    老王信誓旦旦地保证过后,便带领小组成员离去。

    他们离开后,眼前还剩下7名打铁匠。

    何时再次介绍,“殿下,这位是来自墨村的老曹。”

    李恪微微颔首,将剩下的图纸递了过去。

    “老曹,这是你们负责的部分。”

    “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弹簧,你先看看图纸。”

    老曹接过弹簧图纸,只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无它,这叫‘弹簧 ’的东西,他实在是没见过。

    “殿下,这把精铁弯成一圈一圈的,就是所谓的弹簧?’”

    “不是,这玩意儿能用来干啥啊?”

    来自墨村的匠人喜欢钻研,上来喜欢先问为什么。

    李恪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淡淡道:“记住,蜀王府有一条行事准则。”

    “不要问为什么,先做了再说,做着做着就知道了。”

    老曹被噎了一句也没生气,只是点了点头。

    “那我们先做弹簧吧,做的不对的地方望殿下指点。”

    “好说!”

    得到指令,老曹便不再啰嗦,按照图纸开始制作弹簧。

    他先将一块精铁烧红了,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

    随着老曹的不断捶打,精铁被锻成细绳一般粗细的铁丝。

    然后他又用钳子夹起铁丝,将其一圈一圈地缠在一根粗铁棍上,做成弹簧模样。

    经过加热、缠绕,总算将弹簧给缠绕均匀。

    最后,他将缠绕均匀的弹簧放在水中淬火。

    “尺寸上勉强能算合格,咱们检测一下弹力。”

    李植拈起弹簧看了一番,倒也还像那么回事儿。

    就是弹力是否合格,还需要经过测试才知道。

    检测弹簧是否合格的标准很多,但以大唐现在的情况来看,能检测的并不多。

    例如:材质验证、载荷测试、硬度测试、载荷测试、金相检测等都无法完成。

    目前能检测的只有外观检查、尺寸粗测、弹力粗测、耐久性测试等。

    而李恪只试了几次,就发现了很大的缺陷。

    “不行,弹力不够,而且很快就产生塑性形变了。”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弹簧的材质不对所致。

    后世的弹簧都是用专门的弹簧钢做的,而现在用的是铁。

    用铁做的弹簧根本不符合要求,更何况这铁貌似还不是精铁。

    “老曹,你不要用铁来做这个,换成精钢来做!”

    老曹愣了愣,“殿下,会不会太奢侈了?”

    在大唐,能配得上用钢来制作的,也就是武将们使用的武器了。

    李恪却坚定地说道:“就用精钢,费用问题不需要你来操心。”

    目前建筑钢筋的还没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奢侈。

    一旦炼钢技术得到突破,钢材的问题便不是问题。

    似乎怕是想到什么,李恪补充道:“你等会儿把钢丝弄细一些,大概是刚才的一半即可。”

    本来想再劝说一番,但想起刚才的警告;

    老曹便点了点头:“好!那便依殿下的。”

    他又鼓起风箱,取出一块精钢,丢进锅炉里烧红。

    铛铛铛—!

    大概敲了一刻钟,那块精钢被锻打、缠绕成弹簧模样。

    经过淬火,一个钢制弹簧呈现在众人眼前。

    李恪再次试了试那钢弹簧,发现效果比刚才强多了。

    不过他并不就此满足,又让工匠们齐齐上阵。

    有的改变缠绕角度,有的改变钢丝粗细,有的改变淬火工艺,愣是做了十几个不同的钢弹簧。

    最后经过反复试验,从中找出弹力最大的一个,这才作罢。

    “嗯,这弹簧的参数、工艺等你们记一下,暂时就按照这一版的。”

    “另外,沉栏、导轨等部件也加紧赶制,那些的要求就简单一些。”

    “材质也不需要用钢,用铁就行。”

    指点一番过后,李恪带着合格的钢制弹簧离开。

    安排完飞梭织布机,还得安排珍妮纺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