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爹抛妻弃子?我们吃肉你别馋 第301章 啥,都搬去镇上?
热门推荐:
灵耀逆世天尊之路
修仙从烧火童子开始
穿书后我多了个人形挂件
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
重生后,她要夺了这江山
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瞎眼神医,开局遇到圣女报恩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看见弹幕后,白月光公主她手撕剧本!
宋晚珍本来打算在镇上买个院子,可是思来想去,她还是觉得镇上的条件太差了。
县城的铺子是一定要开的,若是买房子就不如攒攒银子,后面在县城正了八经的买个好些的大院子。
所以镇上这边就不如租个宅子,最好房间多一些,把姥娘和姥爷也接过来,这样就方便两个舅母既能方便照顾他们,又能照顾两个孩子读书。
“啥,你是想让我们都搬到镇上去?”
宋晚珍点头。
“铃铛和二木要读书的话,得要人照顾,衣食起居离不了人,若是大舅母和二舅母都过来,那姥娘和姥爷就成了孤寡老人了,所以最好让他们一起也搬到镇上来,这边条件不比村里好多了。”
冯氏虽然惊讶,可是心里却是有些兴奋,那镇上的条件自然是比村里强多了,谁不想到镇上生活,那阿秀当初不就是为了嫁到镇上才弃了孙鹏。
“去了镇上就得租院子住了,那要很多银子吧?”
“租院子的银子你们不用管,这个到时候从铺子的账上给你们出,算是员工福利。”
“啊?”
冯氏惊讶了一瞬,竟然还有这好事,那她就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不太好吧,咋能让你给出银子那?”
冯氏口上客气了一下,心里却已经是乐开了花。
“大舅和二舅可是香喷喷的老员工,平日里他们干活最多,有这个待遇是应该的。
而且等到你们来了镇上,我还想给你和二舅母也安排一份活计。”
冯氏一听还有他们的活立马更来了精神,她就不怕干活,若是真跑到镇上来不干啥活,她跟老二家的两个人只伺候老的小的,那也太闲了,她是真闲不住。
“铺子里还缺个打扫卫生做饭的,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到时候你跟二舅母轮流干这个活,一人干一天,不上工的人就负责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工的人跟大舅和二舅他们一样,一天八十文。”
这话一出冯氏惊的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哎呀,娘呀,我的老娘啊,我也能一天赚八十文?”
见冯氏那样,屋子里几人都嘿嘿的笑了起来。
“大舅母咋不能一天赚八十文,妇女也能撑起半边天,你们平日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可不轻松,别以为女人就比不上男人。”
听宋晚珍这么说,冯氏连连点头。
“对对对,我们这些老娘们在家里可不轻松,照顾老的照顾小的,砍柴下地喂牲口,那是一刻都不得闲,那男人赚了银子来还好,有的赚不来银子的回家还要骂骂咧咧跟大爷似得的等着伺候。”
冯氏一面说着还瞪了孙长铁一眼,瞪的孙长铁一个激灵。
“你看我干嘛,我以前也没骂骂咧咧的等着你伺候吧?”
“有,还真有,大伯你记不记得有一次,你不但没赚到银子还在外面摔了一跤,回来就把气都撒在大伯母身上,最后让我奶两巴掌给你扇老实了。”
被孙大木揭了底,孙长铁立马羞的有些无地自容。
“哎,你个臭小子,你是不是男人啊,咋向着女人说话。”
屋子里的几人顿时哈哈哈大笑。
“人家大木哪里说的不对了,你说人家大木干啥。”
冯氏说完还佯装把大木拦在身后护着,吓得孙长铁不敢瞪眼,只嘿嘿的笑了起来。
“哎呦,以前不是实在赚不到银子,心里又气又急,难免就生出些火气来,我以后可不敢了。”
冯氏也没再说话,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前的日子太苦了,赚不来银子,吃不好喝不好,心里难免着急上火,不管是出去干活的男人还是在家照顾家的女人都不容易。
吃过晚饭,孙长铁就驾着马车把冯氏送回了孙家庄,马车速度快,来回也不用多久。
冯氏还是第一次坐马车,没想到马车的速度这么快,还没坐够就到了孙家庄。
孙家人听见动静便迎了出来,一看见大马车惊讶的不得了,孙铃铛当即就要坐到马车上让孙长铁拉着她溜一圈。
“今日太晚了,天都黑了,等着过些日子你们去了镇上,我再拉着你们好好逛逛。”
一听不能坐马车孙铃铛小脸一垮,可是听到说要去镇上立马露出一副惊喜之色。
“去镇上?爹要带我们去镇上?”
孙长铁拴好马车就进了屋子。
“对,过些日子你们就搬到镇上去,连你爷奶一起。”
孙老头手上的眼袋锅子差点掉到地上。
“啥,去镇上?”
孙老太也是一脸的惊讶。
“我们去镇上干嘛?”
孙长铁和冯氏把宋晚珍的想法说了一遍,一听说是为了孩子读书,老两口倒是没有反对让孩子和儿媳妇去镇上的事。
孙老太皱了皱眉,她实在有些不放心家里。
“去了镇上这家里的鸡鸭怎么办,再说我们要是跟着去了那花销可就大了,反正我们也没老到动弹不得的时候,我们老两口就留在村里吧。
你们隔三差五的回来一趟就行,现在日子也没这么难了,我们想要买什么东西,就拿点银子让村里的年轻后生给带回来就行。”
孙老头又裹了一眼袋锅的烟丝,抽了两口没吱声。
孙老太说完以为孙老头会跟自己是一个想法,转头看向孙老头,等着他拿主意。
孙老头抽了一口烟,脸上忽而露出一抹憨笑。
“去,干啥不去,在村里苦了大半辈子了还能活几年,儿女有这个孝心,咱们就去,再说了咱们去了也能帮着照顾下孩子,好让他们妯娌两个也有空多帮帮铺子里。”
孙老太还真没想到孙老头会这么想,这老小子在村里一辈子了,都快入土了野心还不小。
“哎呦,你这老头又来本事了,家里的鸡鸭,和地里的活怎么办?”
“娘,爹说的对,你们就放心跟我们去,鸡鸭能吃的吃了,不能吃的就带到镇上去,镇上又不是不能养,地里那活,就等着春耕秋收的时候回来忙两天就行了,又不用天天盯着。”
一天八十文谁还种地,谁愿意种谁种,冯氏只觉得种地种的够够的。
县城的铺子是一定要开的,若是买房子就不如攒攒银子,后面在县城正了八经的买个好些的大院子。
所以镇上这边就不如租个宅子,最好房间多一些,把姥娘和姥爷也接过来,这样就方便两个舅母既能方便照顾他们,又能照顾两个孩子读书。
“啥,你是想让我们都搬到镇上去?”
宋晚珍点头。
“铃铛和二木要读书的话,得要人照顾,衣食起居离不了人,若是大舅母和二舅母都过来,那姥娘和姥爷就成了孤寡老人了,所以最好让他们一起也搬到镇上来,这边条件不比村里好多了。”
冯氏虽然惊讶,可是心里却是有些兴奋,那镇上的条件自然是比村里强多了,谁不想到镇上生活,那阿秀当初不就是为了嫁到镇上才弃了孙鹏。
“去了镇上就得租院子住了,那要很多银子吧?”
“租院子的银子你们不用管,这个到时候从铺子的账上给你们出,算是员工福利。”
“啊?”
冯氏惊讶了一瞬,竟然还有这好事,那她就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不太好吧,咋能让你给出银子那?”
冯氏口上客气了一下,心里却已经是乐开了花。
“大舅和二舅可是香喷喷的老员工,平日里他们干活最多,有这个待遇是应该的。
而且等到你们来了镇上,我还想给你和二舅母也安排一份活计。”
冯氏一听还有他们的活立马更来了精神,她就不怕干活,若是真跑到镇上来不干啥活,她跟老二家的两个人只伺候老的小的,那也太闲了,她是真闲不住。
“铺子里还缺个打扫卫生做饭的,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到时候你跟二舅母轮流干这个活,一人干一天,不上工的人就负责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工的人跟大舅和二舅他们一样,一天八十文。”
这话一出冯氏惊的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哎呀,娘呀,我的老娘啊,我也能一天赚八十文?”
见冯氏那样,屋子里几人都嘿嘿的笑了起来。
“大舅母咋不能一天赚八十文,妇女也能撑起半边天,你们平日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可不轻松,别以为女人就比不上男人。”
听宋晚珍这么说,冯氏连连点头。
“对对对,我们这些老娘们在家里可不轻松,照顾老的照顾小的,砍柴下地喂牲口,那是一刻都不得闲,那男人赚了银子来还好,有的赚不来银子的回家还要骂骂咧咧跟大爷似得的等着伺候。”
冯氏一面说着还瞪了孙长铁一眼,瞪的孙长铁一个激灵。
“你看我干嘛,我以前也没骂骂咧咧的等着你伺候吧?”
“有,还真有,大伯你记不记得有一次,你不但没赚到银子还在外面摔了一跤,回来就把气都撒在大伯母身上,最后让我奶两巴掌给你扇老实了。”
被孙大木揭了底,孙长铁立马羞的有些无地自容。
“哎,你个臭小子,你是不是男人啊,咋向着女人说话。”
屋子里的几人顿时哈哈哈大笑。
“人家大木哪里说的不对了,你说人家大木干啥。”
冯氏说完还佯装把大木拦在身后护着,吓得孙长铁不敢瞪眼,只嘿嘿的笑了起来。
“哎呦,以前不是实在赚不到银子,心里又气又急,难免就生出些火气来,我以后可不敢了。”
冯氏也没再说话,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前的日子太苦了,赚不来银子,吃不好喝不好,心里难免着急上火,不管是出去干活的男人还是在家照顾家的女人都不容易。
吃过晚饭,孙长铁就驾着马车把冯氏送回了孙家庄,马车速度快,来回也不用多久。
冯氏还是第一次坐马车,没想到马车的速度这么快,还没坐够就到了孙家庄。
孙家人听见动静便迎了出来,一看见大马车惊讶的不得了,孙铃铛当即就要坐到马车上让孙长铁拉着她溜一圈。
“今日太晚了,天都黑了,等着过些日子你们去了镇上,我再拉着你们好好逛逛。”
一听不能坐马车孙铃铛小脸一垮,可是听到说要去镇上立马露出一副惊喜之色。
“去镇上?爹要带我们去镇上?”
孙长铁拴好马车就进了屋子。
“对,过些日子你们就搬到镇上去,连你爷奶一起。”
孙老头手上的眼袋锅子差点掉到地上。
“啥,去镇上?”
孙老太也是一脸的惊讶。
“我们去镇上干嘛?”
孙长铁和冯氏把宋晚珍的想法说了一遍,一听说是为了孩子读书,老两口倒是没有反对让孩子和儿媳妇去镇上的事。
孙老太皱了皱眉,她实在有些不放心家里。
“去了镇上这家里的鸡鸭怎么办,再说我们要是跟着去了那花销可就大了,反正我们也没老到动弹不得的时候,我们老两口就留在村里吧。
你们隔三差五的回来一趟就行,现在日子也没这么难了,我们想要买什么东西,就拿点银子让村里的年轻后生给带回来就行。”
孙老头又裹了一眼袋锅的烟丝,抽了两口没吱声。
孙老太说完以为孙老头会跟自己是一个想法,转头看向孙老头,等着他拿主意。
孙老头抽了一口烟,脸上忽而露出一抹憨笑。
“去,干啥不去,在村里苦了大半辈子了还能活几年,儿女有这个孝心,咱们就去,再说了咱们去了也能帮着照顾下孩子,好让他们妯娌两个也有空多帮帮铺子里。”
孙老太还真没想到孙老头会这么想,这老小子在村里一辈子了,都快入土了野心还不小。
“哎呦,你这老头又来本事了,家里的鸡鸭,和地里的活怎么办?”
“娘,爹说的对,你们就放心跟我们去,鸡鸭能吃的吃了,不能吃的就带到镇上去,镇上又不是不能养,地里那活,就等着春耕秋收的时候回来忙两天就行了,又不用天天盯着。”
一天八十文谁还种地,谁愿意种谁种,冯氏只觉得种地种的够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