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第400章 东极之东有紫麻,食之,目视鬼魅 / 打消解连环的疑问
热门推荐: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玄骨镇龙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鬼作家
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
修仙狂徒:穿越自带系统横扫七界
吴歧把木盒递给自家不知道在想什么,一脸傻呆呆的叔叔,顺势扯住叔叔的脸皮,让叔叔清醒一下。
“嘶——!”酸爽到直冲天灵盖的感觉,一下就让想入非非,显得有些呆愣的解三爷清醒了。
当叔叔的一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木盒,一边神情扭曲地,和侄子用眼神讨饶:已知错,求放过!
见叔叔认错态度好,吴歧也见好就收,同样用眼神示意叔叔,把木盒打开。
解连环有些狐疑地看着吴歧,不知道这孩子又想干什么,不过还是按侄子的意思把木盒打开了。
只见盒中铺满半盒形如粟,颜色却是紫色的……不知道是果实,还是粮食的东西。
“小歧,这是……?”解连环看看盒里的“粟”,又看看吴歧,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叔,你没听说过一种叫“紫麻”的东西?古籍有载:东极之东有紫麻,粒如粟,色紫,迮为油,则汁如清水。食之,目视鬼魅。”吴歧说。
这东西解连环是真没听说过,但他年轻时翻阅一些古籍,确实看到过一些传说吃了能产生特异功能的东西。
虽然这些传说真实性有待商榷,但他现在听吴歧这么说,也没说什么,只是好奇吴歧怎么知道,这盒中之物叫“紫麻”,这些“紫麻”又是从哪里来的?
看出叔叔的疑惑,吴歧也不瞒着,大大方方道:“嗯,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这是我身边这位贤兄给我的。他和我介绍了一下这个东西的用途,叫我把这东西给大家服用。”
吴歧的解释还算清楚,但又不禁引发出另一串儿问题,那就是:吴歧身边这位“贤兄”到底是谁?是不是祭司?如果是,他叫一行人到这儿来有什么目的?以及,这种叫“紫麻”的东西,在座除了吴歧身边这位看不见的“人”,有谁认识吗?如何能确保其功效,确实如“这人”所说,食之,目视鬼魅?
想到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可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解连环突然抖了个激灵,浑身直冒冷汗:
什么意思?如果这“紫麻”的功效是:食之,目视鬼魅,那侄子旁边这个看不见的“人”,其实就如同他们所想,是个……鬼魅?!
苍天啊~~不是吧?不是吧?
解连环做这行儿时间也不短了,但还是觉得……这题超纲了吧?
绝对超纲了!
“不是?侄子!”解连环一把握住吴歧的手,目光炯炯看着他:“你说的我听明白了,但我不明白的是……你可不可以先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身边这位……贤兄?”
说到最后两个字,三爷的神情又是一阵儿扭曲抽搐。
听到叔叔的话,吴歧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忘了。于是用另一只没被叔叔握住的手拍拍自己脑门儿,道:“哦——我忘了。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贤兄,是这个西王母国的祭司,琴鬼。”
吴歧用手和胳膊,作四十五度延伸状的现代介绍礼仪,对叔叔说。
“当然,这只是他现在的称呼,他生前叫什么名字,据他所说,他已经不记得了。”吴歧又补充道。
生……生前?
细思极恐的两个字。
解连环从侄子的介绍中找到一个“华点”,忙追问道:“侄子,你的意思是……是……这位祭司大人他死……他已经去世了吗?”
直接说人家死了也不好,话到嘴边三爷又驱动自己的词汇量,换了个稍微文雅一点的词。
“是的,叔。你可以这么理解。”吴歧非常干脆地说,表情坦荡的,就好像在和解连环说“我晚上想吃满汉全席”。
解连环嘴角又是一阵抽动:什么叫“我可以这么理解”?是“我只能这么理解”吧?
但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于是解连环又问:“孩子,你确定这个东西吃了之后,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无法控制的效果吗?”
介于看不见的“祭司”本人就在身边,解连环也不敢直言,这东西吃了之后,他们这些人不会直接go die或变异吧?
不怪解连环想得多:陌生人给的吃食尚且要掂量掂量,遑论现在他们遇到的,不仅是陌生人,还是不讲科学的人。这怎么能让三爷不心生疑虑?
吴歧明白叔叔的疑虑,这种疑虑他也不是没有,不过综合考虑之下,他还是愿意相信身边“人”一回。
但他现在无法提供什么有力佐证,来证明琴鬼这鬼,做鬼还是比较坦荡的。
于是他只说了句:“琴如其人,我观他的琴音不像心机深沉、作恶多端之辈。且叔想想,如果他真想对咱们做什么不好的事,直接叫人俑或鸡冠蛇们,或通过其他方式动手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请咱们到这儿来?”
解连环觉得吴歧说得也有道理,可照侄子这么说,又无法解释他们一行人,刚才为何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幻境了——这幻境应该是祭司特意给他们准备的吧?
看出叔叔的想法,吴歧又说:“叔叔对他有疑虑,难道他对咱们就没疑虑吗?人家是这里的主家,咱们才是未经邀请,就贸然前来打扰的外来户,难道他不该用些法子试试咱们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人吗?大家做什么工作,来这儿有什么目的单说,至少不应该是什么人品很差、作奸犯科的人吧?”
“所以你刚才进门时候提醒……”听侄子这么说,解连环立马想到侄子此前提醒大家管住嘴、管住腿,更要管住手,不要做不礼貌的事,原因在这儿吗?
可侄子又怎么知道这祭司,会用些法子来试验他们人品呢?
叔叔的话虽然没说完,可也给吴歧提了醒,让吴歧对身边的“虚无”又是一拜,“敢问贤兄,我们方才随女俑姑娘进门时,见门左右各有一人面鸟雕像,不知贤兄当时可也在场?”
吴歧这话,一方面是在解答解连环,可能心存疑问的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和琴鬼本鬼,确认自己进入青石板门时,那种感觉被人窥视的感觉,是否是自己多疑了。
经此一问,不管吴歧身边“人”,回答“是”或“不是”,都足以打消解连环仅存的疑问:原来刚进门时,侄子提醒大家那些话,和他想细问时,侄子又不说话的原因在这儿吗?
首先侄子自己不确定,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其次,侄子感觉到这里的主人,无法用常理来形容。如果不是又遇到现在这些事,侄子当时和他这么说,他信不信、信多少都不好说。搞不好还以为侄子又出现幻听幻视,人迷糊了呢。
现在事情大概清楚了,解连环再看手里,侄子递给他装着紫麻的木盒,防备之心倒是减轻了几分,但还不足以让他完全打消疑虑。
就在三爷还在犹豫时,一只手从他手中拿走了木盒。
解连环顺势而看——是潘子。
“嘶——!”酸爽到直冲天灵盖的感觉,一下就让想入非非,显得有些呆愣的解三爷清醒了。
当叔叔的一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木盒,一边神情扭曲地,和侄子用眼神讨饶:已知错,求放过!
见叔叔认错态度好,吴歧也见好就收,同样用眼神示意叔叔,把木盒打开。
解连环有些狐疑地看着吴歧,不知道这孩子又想干什么,不过还是按侄子的意思把木盒打开了。
只见盒中铺满半盒形如粟,颜色却是紫色的……不知道是果实,还是粮食的东西。
“小歧,这是……?”解连环看看盒里的“粟”,又看看吴歧,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叔,你没听说过一种叫“紫麻”的东西?古籍有载:东极之东有紫麻,粒如粟,色紫,迮为油,则汁如清水。食之,目视鬼魅。”吴歧说。
这东西解连环是真没听说过,但他年轻时翻阅一些古籍,确实看到过一些传说吃了能产生特异功能的东西。
虽然这些传说真实性有待商榷,但他现在听吴歧这么说,也没说什么,只是好奇吴歧怎么知道,这盒中之物叫“紫麻”,这些“紫麻”又是从哪里来的?
看出叔叔的疑惑,吴歧也不瞒着,大大方方道:“嗯,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这是我身边这位贤兄给我的。他和我介绍了一下这个东西的用途,叫我把这东西给大家服用。”
吴歧的解释还算清楚,但又不禁引发出另一串儿问题,那就是:吴歧身边这位“贤兄”到底是谁?是不是祭司?如果是,他叫一行人到这儿来有什么目的?以及,这种叫“紫麻”的东西,在座除了吴歧身边这位看不见的“人”,有谁认识吗?如何能确保其功效,确实如“这人”所说,食之,目视鬼魅?
想到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可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解连环突然抖了个激灵,浑身直冒冷汗:
什么意思?如果这“紫麻”的功效是:食之,目视鬼魅,那侄子旁边这个看不见的“人”,其实就如同他们所想,是个……鬼魅?!
苍天啊~~不是吧?不是吧?
解连环做这行儿时间也不短了,但还是觉得……这题超纲了吧?
绝对超纲了!
“不是?侄子!”解连环一把握住吴歧的手,目光炯炯看着他:“你说的我听明白了,但我不明白的是……你可不可以先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身边这位……贤兄?”
说到最后两个字,三爷的神情又是一阵儿扭曲抽搐。
听到叔叔的话,吴歧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忘了。于是用另一只没被叔叔握住的手拍拍自己脑门儿,道:“哦——我忘了。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贤兄,是这个西王母国的祭司,琴鬼。”
吴歧用手和胳膊,作四十五度延伸状的现代介绍礼仪,对叔叔说。
“当然,这只是他现在的称呼,他生前叫什么名字,据他所说,他已经不记得了。”吴歧又补充道。
生……生前?
细思极恐的两个字。
解连环从侄子的介绍中找到一个“华点”,忙追问道:“侄子,你的意思是……是……这位祭司大人他死……他已经去世了吗?”
直接说人家死了也不好,话到嘴边三爷又驱动自己的词汇量,换了个稍微文雅一点的词。
“是的,叔。你可以这么理解。”吴歧非常干脆地说,表情坦荡的,就好像在和解连环说“我晚上想吃满汉全席”。
解连环嘴角又是一阵抽动:什么叫“我可以这么理解”?是“我只能这么理解”吧?
但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于是解连环又问:“孩子,你确定这个东西吃了之后,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无法控制的效果吗?”
介于看不见的“祭司”本人就在身边,解连环也不敢直言,这东西吃了之后,他们这些人不会直接go die或变异吧?
不怪解连环想得多:陌生人给的吃食尚且要掂量掂量,遑论现在他们遇到的,不仅是陌生人,还是不讲科学的人。这怎么能让三爷不心生疑虑?
吴歧明白叔叔的疑虑,这种疑虑他也不是没有,不过综合考虑之下,他还是愿意相信身边“人”一回。
但他现在无法提供什么有力佐证,来证明琴鬼这鬼,做鬼还是比较坦荡的。
于是他只说了句:“琴如其人,我观他的琴音不像心机深沉、作恶多端之辈。且叔想想,如果他真想对咱们做什么不好的事,直接叫人俑或鸡冠蛇们,或通过其他方式动手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请咱们到这儿来?”
解连环觉得吴歧说得也有道理,可照侄子这么说,又无法解释他们一行人,刚才为何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幻境了——这幻境应该是祭司特意给他们准备的吧?
看出叔叔的想法,吴歧又说:“叔叔对他有疑虑,难道他对咱们就没疑虑吗?人家是这里的主家,咱们才是未经邀请,就贸然前来打扰的外来户,难道他不该用些法子试试咱们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人吗?大家做什么工作,来这儿有什么目的单说,至少不应该是什么人品很差、作奸犯科的人吧?”
“所以你刚才进门时候提醒……”听侄子这么说,解连环立马想到侄子此前提醒大家管住嘴、管住腿,更要管住手,不要做不礼貌的事,原因在这儿吗?
可侄子又怎么知道这祭司,会用些法子来试验他们人品呢?
叔叔的话虽然没说完,可也给吴歧提了醒,让吴歧对身边的“虚无”又是一拜,“敢问贤兄,我们方才随女俑姑娘进门时,见门左右各有一人面鸟雕像,不知贤兄当时可也在场?”
吴歧这话,一方面是在解答解连环,可能心存疑问的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和琴鬼本鬼,确认自己进入青石板门时,那种感觉被人窥视的感觉,是否是自己多疑了。
经此一问,不管吴歧身边“人”,回答“是”或“不是”,都足以打消解连环仅存的疑问:原来刚进门时,侄子提醒大家那些话,和他想细问时,侄子又不说话的原因在这儿吗?
首先侄子自己不确定,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其次,侄子感觉到这里的主人,无法用常理来形容。如果不是又遇到现在这些事,侄子当时和他这么说,他信不信、信多少都不好说。搞不好还以为侄子又出现幻听幻视,人迷糊了呢。
现在事情大概清楚了,解连环再看手里,侄子递给他装着紫麻的木盒,防备之心倒是减轻了几分,但还不足以让他完全打消疑虑。
就在三爷还在犹豫时,一只手从他手中拿走了木盒。
解连环顺势而看——是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