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 第414章 是不是在这点我呢?/ 琴艺的最终用途,歪了十万八千里

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第414章 是不是在这点我呢?/ 琴艺的最终用途,歪了十万八千里

    得到满意回答的年轻人,这才满足地“哼”了一声,摇头晃脑,得意扬扬的指尖一转,再次用手指闹起了“天宫”,弹起旋律明快,节奏感强的《一个师傅仨徒弟》。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

    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

    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

    护送师徒朝西去~~

    ……

    这可是吴歧上辈子的童年记忆,哪个和他同龄的小孩儿不会唱几句?就是这辈子,节目也一直在央妈台播放呢。

    不过,要不是吴歧在看到解连环时,眼咕噜一转,把这首原本由三首歌组成的组曲,结尾临时无缝衔接上了另一首,让在座各位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不到十分钟的弹奏,还是很完美的——至少解连环这么认为。

    咱就是说,侄子你一边弹“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断肠也无怨”,一边微微笑地看着我,是几个意思?

    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这笑容明显没憋好主意,是不是在这儿点我呢?

    要不说,连环叔还真了解自家皮孩子,他刚这么想,就听吴歧的心声说:

    【嗨呀,连环叔你怎么不唱啊?】

    【你不觉得这曲调儿特别耳熟,特别适合你吗?】

    【“西湖的水,连环的泪”什么的,赶紧唱起来啊?】

    【气氛都到这儿了,不来一个,合适吗?】

    【我可是用千年的古琴给你伴的奏,出场费多贵啊?你别不识抬举!】

    解连环嘴角抽了抽:“……”我还得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呗?这熊崽子,果然没憋好屁!

    同样听到吴歧心声的熊崽子家长·二白,撑着自己额头,揉揉眉心:“……”哎~~

    完全无视叔叔们心绪的吴歧,见自己不管怎么暗示,连环叔都装聋作哑不接茬,也只好狠狠瞪了解连环两眼,郁闷地作罢了。

    三爷见侄子半真半假生起了闷气,就挪着屁股坐过来,哄了哄。

    他看看吴歧腿上的琴,又看看坐在孩子另一边,面容依旧沉静的二哥,有些纳闷儿地问吴歧道:

    “这可真是奇了,你要说你二叔,想培养你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些都很正常;但你要说,他能坐这儿安安静静听完一首摇滚,还没什么反应,那还真是出人意料。”

    尽管这摇滚乐里,搭配了古琴等传统乐器的声音;尽管吴二白本身也是留过洋的人,可看他平时的习惯爱好,简直华国的不能再华国,谁能看出这人有留学背景,也是在外面正儿八经上过学,念过书的?

    连环叔说的这事儿,要不是吴歧之前,在国香酒店的总统套房里,有过一次给二叔弹贝斯的经验,说不定也会同样诧异。但正因有了上次的经验,他这次才会选择用摇滚乐,配合古琴的丝弦声,给吴二白弹组曲——因为他知道吴二白不讨厌这种风格。

    所以这会儿听解连环这么说,他就带着些比连环叔更早、更深入了解到二叔的某些秘密,那种矜持中却又不失骄傲得意的表情,对连环叔说: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别看某些人张口“规矩”,闭口“体统”,古板得像个小老头儿似的,但其实也分情况啦。”

    “像上次,我在酒店里,给二叔弹过一回贝斯。我本来以为他不会很感兴趣,甚至会觉得很吵闹,但他居然一听一个不吱声。我都弹完好几首,不想弹了,人家还一副意犹未尽,想再来一首的样子。这你能信?”

    “哼,反正我一直觉得,二叔闷骚得很,面上装得一本正经,其实很多事,他也不是不能接受,说不定还很喜欢呢!”

    解连环:“……”原,原来是这样吗?感觉自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对二哥加深了了解。

    但是……虽然侄子不拿他当外人是好事,可二哥闷骚、装正经什么的,侄子敢说,他是真不敢听啊……

    当叔叔的摸摸额头上的虚汗,对侄子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而在一边旁听的吴二白,则淡淡扫了眼,说话不把门的年轻人的后脑勺,对宝宝的话,不置一词。

    对其他人,他或许酌情分情况;但在吴歧这儿,他分人。

    不过有些事,实在没有必要说出来,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所以吴二白假装没听到孩子“大逆不道”的言辞,继续安静地听皮孩子和蠢表弟说话。

    这时他听吴歧又说:“不过二叔真的好厉害啊,叔。真不愧是我欣赏的人!”

    “虽然弹琴是我喜欢,我才愿意学的,但二叔怎么没告诉我,学古琴还能和鬼……和祭司交朋友?他要早告诉我,我一定更加、更加努力学,勤学苦练,争取学得更好!”

    听到侄子这话,又想到侄子进入这间寝殿后,和祭司“以琴会友”模样的解连环,脸皮抽了抽:“……”孩子,你想多了。估计你二叔压根儿没想过,弹琴还能有这作用。他要知道,估计就不让你学了。

    吴二白闻言也是一阵沉默。

    又让孩子夸了,好事;但在这么奇怪的地方,被孩子夸奖(虽然是误会),还真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以及,他现在都不知道早年请老师教孩子弹琴,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谁能想这孩子琴艺学得不错,但琴艺的最终用途,却和正常人能想到的用途,歪了十万八千里……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但还没等得出什么答案的二爷,从深深地思考中挣脱出来,就听吴歧接着对解连环说:

    “叔,你说我二叔,到底留学的时候,都在外面学了什么啊?该不会国外还有什么mAGRm或者mAtEm之类的学位吧?唔……?也有可能是doctor(博士)”

    (mAGRm:master of Advanced Grave Robbery ma,高级盗墓学管理硕士,现实中并不存在)

    (mAtEm:master of Advaomb Exploration ma,高级古墓勘探管理硕士)

    “真有这种学科,我哥应该很感兴趣吧?”

    “你看他成天窝在自己那小铺子里,不是在翻爷爷的笔记,就是在翻爷爷的笔记,那笔记都快叫他翻烂了,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他这么日翻夜翻,考虑过笔记的感受吗?笔记本要有《劳动法》,高低得告他,还得告到“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吴歧言之凿凿道。

    “哎哎,乖乖,你可别说了。哪儿有你说的这种学历、学位,还什么笔记本的法院啊?你可真想得出来。”解连环无奈道:“而且就算有这种学科,家里也不可能叫你哥去读的。”

    这学科听名字就很“刑”,万一再有点儿什么实操之类的,情节较轻,三年以下;情节一般,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再往上,上不封顶也不是没可能。

    吴歧一想也是,且以他的身份,和叔叔聊这个,也是不妥。所以他就着解连环的话头“哦”了一声,改口把话题引向其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