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 第430章 祭祀文化的含义和历史 / 祭祀舞怎么跳 / 小歧,注意影响

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第430章 祭祀文化的含义和历史 / 祭祀舞怎么跳 / 小歧,注意影响

    说起西王母国的祭祀舞,大致可分为请神、驱鬼和超度众生三种类型,而祭司想让吴歧帮忙跳的,正是最后一种。

    琴鬼使用神通,随手招来两张矮几,又递给吴歧两卷竹简,想让吴歧跽坐到矮几后,先翻阅竹简,了解一下何为祭祀、祭祀舞的由来,以及如何跳祭祀舞。

    所以吴歧见其中一卷竹简,全是西王母国的古文字,应该是祭祀、祭祀舞的记载、介绍;另一卷则有大量人形动作图案,配以文字,应该是祭祀舞的具体跳法。

    祭司大人很贴心,但奈何……吴歧作为一个现代人,又没专门研究、学习过这些古文字,实在是……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完全看不懂啊。

    年轻人看看书简,又看看祭司文气俊秀的脸,搔着头,对祭司露出含蓄又不失礼貌地微笑。

    祭司大概从吴歧的笑和动作中,察觉到问题所在,也未多说什么,就主动给吴歧讲解起来。

    从祭司的讲述中,吴歧大致了解到一些,关于西王母国祭祀文化的含义和历史。

    因为西王母国是崇尚祭祀,以所谓“神权”(精神统治)辅佐王权(政治统治)进行统治的国家,所以“祭司”这个,能帮助君主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帮助臣民驱鬼治病、祈福消灾的“通神之人”,地位就非常崇高。

    这种崇高,意味着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成为祭司的资格和潜质。其必须严格遵守极为复杂的行为规范,包括外貌、言行、品德、仪态等,皆不可有错,否则就会有“大祸”降临到整个国家和族群;

    其次,必须有通达的智慧。也就是说,成为祭司的人必须够聪明,否则无法学会诸如天文、地理、算学、几何、医药、卜筮、阴阳,及其他祭司应该掌握的方术、杂学;

    再次,祭司必须“身心一体”,能感悟到世间“气”(也就是某些神秘现象),与自然运行规律的存在,而非“肉灵两分”。也就是说,祭司在“通神”这方面必须有天赋,且必须同时拥有肉体和灵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通达神明”的作用。

    只有肉体不行,只有灵魂也不行——这也是祭司如今无法自己完成祭祀舞,而要找吴歧代替他的原因:他的肉身已经消散,只有灵魂还在;且他认为吴歧的灵魂与旁人不同,是能感悟到“气”的存在。

    又及,祭司必须时刻保持理性、客观和诚恳,切不可冲动或感情用事,否则会导致占卜、演算结果出错,甚至与实际情况完全相悖;

    最后一点,是祭司没有直言,但吴歧自己悟到的,那就是——祭司必须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因为祭司说到底,是为君主服务的,是君主统治国家和国民的手段,其世俗性和实用性非常明显。所以祭司虽然“超脱世人”,却也要懂得体察君主之心。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和君主对着干。

    说完成为一个祭司,所需的资质,这时再提祭祀舞的一些概念,似乎就好理解很多。

    祭司作为可以感应到“神灵”的人,在跳祭祀舞过程中,会达到一种“如神附体”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无声,却功效自呈”的意境。它有点儿像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梦,却无法摆脱梦境,也逐渐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好像身体里有另一个“人”,在代替自己,操纵自己的身体一样。自己所见的场景,也都既模糊又真实。但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说,玄之又玄,奥妙无穷。

    听祭司讲完,吴歧又仔细将那份祭祀舞怎么跳的竹简看了几遍,觉得西王母国的祭祀舞,很有巫舞与傩舞、萨满舞结合的意味,其中又不乏古典舞、街舞中的动作。

    舞蹈时需舞者根据需要,或戴或拿着指定的面具,身穿祭祀服,手持人皮鼓、铜铃等“法器”。

    鉴于吴歧稍后所跳之舞,目的是祭祀、超度亡魂,所以只需吴歧手持一面方脸长耳、吊睛圆眼、嘴唇紧抿下压,戴着四方官帽,一派威严正直、不苟言笑,判官模样的青铜面具即可,而不需要额外再拿别的“法器”。

    听祭司说,这青铜面具有将人或自然物“神格化”的作用,能帮助祭祀舞者更好地“通达神明”,达到与“神灵”和天地万物沟通的目的。

    舞蹈时,吴歧还需头戴,由五个直径约一指半粗的玉质圆环,和四条飘带装饰(左右各一条,后面有两条),且后两条彩带垂于身后,长度及地的尖顶帽子;穿无领宽松彩袍,束腰带,腰带上有和帽子上一样的圆环形扣饰;但不能穿鞋袜,需裸腿跣足,以示对“神明”的赤诚与恭敬。

    穿戴这些倒还好说,跳之前可以让祭司帮忙看看,以免自己有什么错漏,但这支祭祀舞的动作、步法和节奏,就完全需要靠自己认真学、认真练,把动作不连续的分解练熟后,还要在乐师俑们的吹奏和打击乐声中“彩排”一下。

    尽管这支祭祀舞不注重炫技,但有极强的神秘、灵异气息。他需要在某些乐师俑的吹奏和打击乐器的配合下,根据一定节奏和韵律,完成整支舞蹈,中途不可有一步跳错,或舞动节奏与器乐不合;且这支祭祀舞一旦开始跳,中途不可半途而废,如若不然,他会被“神明”认为不敬,遭到祭祀仪式和祭祀舞所度亡魂的反噬。

    这是要命的事。他可不敢赌万一他跳错,或和乐师俑在节奏上没配合好,还有没有重启人生,回到爸爸(二叔)身边的机会!

    而且这种超度亡魂的祭祀仪式,通常在子夜十二点进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他气势冷凝,绷着脸就框框一顿学。什么二叔、连环叔、小哥之流,通通不记得了,端的是一副“生人勿近、熟人勿扰”、“万般皆下品,唯有学舞高”、“谁都别来打扰本少爷,我心如磐石、不动如山、遁入空门……”的模样。

    不过这其中,也不是全然没有好事。琴鬼知道吴歧身上有伤,为了避免伤口影响到吴歧的发挥,祭司大人为吴歧在伤口处,涂了一种叫“琥珀膏”的东西。

    其物晶莹剔透,好似芦荟胶,确号称能治愈万物,尤其是各种如割伤、擦伤之类的外伤,还能缓解内伤引起的疼痛,迅速渗透皮肤、直达病灶。

    这等神奇之物,若非是祭司所给,吴歧万不敢信。但等吴歧又把祭祀舞的舞步尽数看过一遍,又站起来把这些动作,略显潦草地比划了一遍(可不敢在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前,认真比划),就觉得自己腰腹处的伤口确实不疼了,甚至还有点儿痒。

    这是伤口逐渐愈合,长出新皮肉的感觉。吴歧知道。

    他心中大定,又把动作练习几遍,感觉没问题了之后,才撩开衣服下摆一看,腰腹处的皮肉竟已恢复如初,皮肉紧实、又细又白,完全看不出这处受过伤的样子。

    他大喜,屁颠屁颠跑到吴二白和解连环跟前,撩着衣服和二叔、连环叔炫耀。

    两位叔叔自然也惊奇侄子能遇上这好事,除了一定要侄子帮忙跳祭祀舞这事儿不提,那祭司看上去对侄子还不赖。

    长辈们遂安心不少。

    但比之解连环,吴二白显然多了丝计较。他金丝镜后的眼睛,落在吴歧撩开的衣服下摆处,看着那处莹白如玉的腰杆,就顶着不动如山的壳子,默不作声“帮”孩子又把衣摆放了回去,并告诫吴歧:“小歧,注意影响。”

    别总这么大大咧咧的。

    说着,他不动声色瞥了眼不远处,怀抱黑金古刀的闷油瓶小哥,眼中闪过一道厉芒——这姓张的,在看小歧。

    吴歧听到二叔的话,有些疑惑地歪歪头,满目不解:影响?什么影响?

    吴二白也不欲与这会儿少根筋的年轻人多说,见吴歧不明白,就改口又说了句:“当心着凉。”

    这下吴歧就明白了,笑着对二叔说了句“好”。

    吴二白转而问道:“舞学得怎么样?”

    “嗯,八九不离十吧。”吴歧说。说罢,他就抱住心爱的老男人,和二叔哼哼唧唧撒了个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就再见不到二叔了……”

    【不要不要!还想在爸爸怀里待一百年!】

    吴二白原本就心情沉重,听到这话和心声,更是心中一恸。

    可他不敢在吴歧面前表露分毫,怕影响吴歧情绪,只好勉力忍住眼里的担忧,回抱住吴歧,无声摸摸年轻人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