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181章 紫阳惨案

梦回春秋当大王 第181章 紫阳惨案

    紫阳镇,汉江拐角处。

    姬伯安的两万巴军,果然在此地设伏。他们提前一天抵达,利用地形修筑了简易工事,并在两侧山坡上埋伏了弓弩手。

    “将军,斥候来报,庸国军主力距离此地不足十里!”一名副将匆匆赶来汇报。

    姬伯安目光冷峻,缓缓点头:“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与此同时,麋卢率领的庸国军正沿着汉江疾行。

    “报——前方紫阳一带,发现巴军踪迹!”一名斥候浑身浴血,飞马来报。

    麋卢心头一震,立刻勒马止步:“全军停止前进!”

    “召集所有统领以上将领来我这里集合!”麋卢冷冽的对着身边亲卫说道。

    没一会,数名将领乘着战车,赶到了麋卢身边。

    “姬伯安竟然在此设伏!”麋豹咬牙道,“他这是要在此地截击我们!”

    麋卢沉思片刻,目光凝重:“若继续前进,必遭伏击;若停留太久,后方汉军逼近,前有狼,后有虎,此战危矣!”

    另一名副将建议:“不如分兵两路,一路佯攻牵制巴军,另一路绕道疾行,逃回安康!命安康守军出城攻击姬伯安,为大军解围!”

    麋豹摇头:“不可,我军兵力虽多,但连日行军疲惫,若分兵,只会被各个击破,而且安康守军,未必会出城援救!”

    “姬伯安在此地设伏兵力必然不会太多,此子应该是想借汉军之手击溃我们。”麋卢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对战况有了自己的预测。

    “为今之计只能集中力量,殊死一搏,打穿巴军防线,方有一线生机。”麋卢拍板决定,众将应诺。

    麋卢抬头望向两侧山峰,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全军,生火做饭,午后出发!今日唯有死战,方能突围!”

    午后,庸国军整顿完毕,前军斥候收缩,后军斥候散开,监视后方汉军动向。

    前军以方阵行动,左右配备盾牌兵,中间以长兵器为主攻,向巴军阵地杀去。

    看到庸军攻来,站在半山腰上的一处突出的石头上了望战场的姬伯安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姬伯安一声令下,身后号角齐响,汉江庸军正面的弓手躲在盾牌兵的身后,满弓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即便早有准备,庸国军前阵士兵依旧纷纷中箭。

    庸军顶着箭雨强行顶上,两军距离五十步!

    随后埋伏在山坡上的侧面巴军弓手居高临下,弯弓速射!箭雨如蝗,再次射倒大片庸国军士兵。

    庸国军前锋军在将领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大吼着全部顶了上去,冲击巴军本阵。

    庸国军前锋如此不要命的打法,倒是让姬伯安有些吃惊,毕竟在他的印象里,庸国军在江州可是被姬长伯打的全军被俘。

    为何此时却有如此战力?难道是主将的问题?

    来不及思考,姬伯安只能指挥弓手,加大攒射力度,哪怕手中箭矢射光,也要压住庸国军的冲击。

    “盾牌手上前!稳住阵脚!”麋卢怒吼着指挥,身后鼓手,号角开始下达命令,用固定的节奏,发出军令。

    两军在狭窄地形交战,就如同狭路相逢的两名剑客,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气势,只要压过对方,就能形成势,一旦势成,兵败则如山倒,勇者便能胜!

    庸国军气势如虹,顶着箭雨,冲击巴军本阵,两军短兵相接。

    然而,巴军早有准备,埋伏在山坡上的伏兵杀出,直冲庸国军侧翼!

    “杀——!”震天的喊杀声中,两军短兵相接,血肉横飞。

    长矛在后捅刺,青铜短刀互相砍伐。

    两军绞杀在一起,姬伯安看着庸国军一鼓作气的气势,自然知道他们在怕什么,后面的汉军追兵就在眼前,两面夹击,庸国军插翅难逃!

    仿佛是为了印证姬伯安的想法,就在此时,庸国军后方尘烟滚滚——汉军追兵到了!

    “报——汉军已至我军后方!”庸军斥候惊慌来报。

    麋卢脸色惨白:“竟然这么快?!”

    姬长伯立于战车之上,远远望见前方战场,嘴角微扬:“姬伯安果然在此设伏,倒是省了我们一番功夫。”

    褒英上前道:“王上,是否立刻进攻?”

    姬长伯摇头:“不急,姬伯安不是算准了我们会配合他们么?那我偏不如他意,让他们先消耗一阵。传令全军,列阵待命,堵住庸国军退路即可。”

    邓麋疑惑:“王上,我们不趁机歼灭庸国军吗?若是姬伯安兵败,庸国军返回安康……”

    姬长伯呵呵一笑:“凭庸国军那三万人,就能冲垮姬伯安的防线?你也太小看巴军了。”

    邓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庸国军面对前有巴军伏击,后有汉军堵截的现状,军中已经有谣言传出,士兵们士气低落,甚至有些兵士已经开始往山中逃窜。

    麋卢见状,转头看向身边副将,“谁能领一队刀斧手上山,给我把那群逃兵和那些巴军弓手砍了!”

    麋豹上前一步,“我来!”

    麋豹领命,迅速集结一队刀斧手,皆是悍勇之辈,很多人甚至赤膊上阵,一手铜刀一手石斧,杀上山去。

    一群逃兵被刀斧手赶上,一阵砍杀,止住了中军和前军的溃败之势。

    随后麋豹又带人向山坡上的巴军弓弩手冲去。

    巴军弓弩手发现有人来攻,立刻停止射箭,转而抽出短刀,准备迎敌。

    麋豹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左砍右杀,很快就冲破了巴军的防线。

    然而弓手毕竟不擅长近战,几个回合就被麋豹的刀斧手杀得抱头鼠窜。

    此时庸国军在弓手的射击下,死伤惨重,虽然击退了巴军的前排盾牌防线,巴军一退再退,但是始终杀不穿巴军本阵。

    麋卢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僵局,冲过去,全军都将有覆灭的危险。

    当他看到山坡上的巴军弓箭手被清理,残余的弓手退往巴军本阵。

    突然,麋卢灵机一动,下令让庸国军弓手沿着麋豹的登山路线,登上山坡,居高临下射击巴军阵地。

    此举顿时稳住了前军战局,前军战线将巴军向后压去,直到巴军的挖的临时战壕前才堪堪停下。

    姬伯安见此,心中一叹,庸国军如此疯狂的进攻,显然其身后的汉军猜到了自己借刀杀人的打算,既然计划落空,那就只能执行备用方案了。

    很快,姬伯安的身影,从半山腰的石台上消失。

    庸国军攻势已成,巴军难以抵挡,一步步溃退。

    麋卢大喜过望,在紫阳这里阻击的,果然是一只偏师!姬伯安主力并没有全部压在这里。

    然而没等麋卢开心多久,在彻底击溃这支巴军阻击部队之后,庸国军成功打开了通往紫阳的道路。

    全军立即行进,距离安康也只有一日的行程,只要回了安康,自己等人就能摆脱身后的汉军,自己等人就安全了。

    然而当他们抵达紫阳时,眼前的一幕让庸国军绝望!

    只见整个紫阳,已经成了一片泽国!

    这个数千人聚集的小镇,此时已经被汉水淹没,到处都是漂浮的尸体,有男有女,牲畜家禽的尸体也混杂在一起,四处飘荡。

    浓浓的尸臭,从紫阳散发出来,让庸国军上下弥漫着一丝绝望的气息。

    “姬伯安!这个畜生!我誓要杀汝!”麋卢目眦欲裂,眼前的惨状实在是触目惊心。

    姬伯安分出一只偏师阻击庸国军的同时,主力已经先行一步,前往安康,同时他们还掘开了紫阳镇的汉江大坝,上游连日暴雨,已经让水位涨了上来。

    此时掘开大坝,汉江瞬间一泻千里,直接将整个紫阳淹没,变成了一片死地!

    没了去路的庸国军,只能向西走,寻着山路绕行,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安全返回安康的路。

    而姬伯安此时站在一艘小船上,早在刚刚的战斗中,姬伯安看到庸国军突破战壕的时候,就已经悄悄退去。

    坐上早就准备好的小船,顺着汉江向下游安康驶去,船上还有几名副将和亲卫。

    所有人看着紫阳镇的惨状,皆脸色发白,于心不忍,他们虽然也杀人无数,但是一手造成这么凄惨的结果,心中不免都有些动摇。

    姬伯安则面无表情,“战阵难免是要死人的,为了君上,为了巴国,别说牺牲一个小小的紫阳镇,就算是十个紫阳镇也在所不惜!”

    身后军士只能躬身应诺,他们心中纷纷腹诽,有些腹诽被抛弃在紫阳的巴军同僚,有些腹诽姬伯安没有人性。

    但是没有人敢站出来直接反对他,毕竟是巴军主帅,而且他的策略也确实极大阻挡了庸国军回援的进度。

    等庸国军绕路离开紫阳之后没多久,汉军先锋部队,数千骑兵在邓麋的率领下,也抵达了汉江边。

    看到眼前的惨状,邓麋作为一个曾经的山中猎户,想起自己那些被蛮夷屠戮的童年挚友们,心中的怒火腾的一下点燃了。

    就在他准备挥师紧随庸国军追上去的时候,滔滔江水中竟然传来了微弱的呼救声。

    邓麋侧耳倾听,作为猎户出身,他的听觉,嗅觉,目力皆是一等一的好。

    “快,快找些船来!”邓麋急忙说道。

    “将军,王上的命令是追击监视庸国军,我们在此耽误,若是贻误了军机,王上怪罪下来……”一旁副将出声提醒。

    邓麋没等对方说完,便纵马回头,往后军方向疾驰。

    既然王令不可违,那自己就去求王令,哪怕舍了这一身将服,也要为紫阳镇的幸存者求一份生机。

    姬长伯此时正在与公子棋商量,大军南下,一路走来,后勤补给困难,而且山路难行,只能从汉中征调江船运送辎重南下。

    正在商议接下来东进安康的部署时,侍卫来报。

    “前锋,左庶长邓麋求见!”

    姬长伯和公子棋一愣,邓麋?

    他不是率领骑兵先行一步,追击庸国军去了么?

    “让他进来!”姬长伯心中疑惑,莫不是姬伯安又有什么诡计,阻挡了庸国军?

    “末将邓麋,拜见大王,末将有要事禀报。”邓麋一进来,就是一个跪礼。

    春秋时代,没有后世儒家那么多君君臣臣,更多的是一种君子之交的平等关系。

    平时君臣之间,最多就是躬身一礼,邓麋这一上来就是跪礼,倒是让姬长伯一怔。

    “邓将军有话请说,不必如此。”

    邓麋抬起头,眼中满是急切:“大王,我率前锋至汉江紫阳段时,见紫阳已成泽国,惨不忍睹。江中有百姓呼救,我想救援,可副将提醒王命在身,不敢擅自行动,特来求大王准许救援百姓。”

    姬长伯眉头微皱,思索起来,公子棋闻言在一旁说道:“大王,我军虽有追击庸国军之命,但百姓亦是我褒国治下子民,若见死不救,恐寒了民心。”

    姬长伯点点头:“邓将军所言甚是。我倒不是犹豫是否救援,而是在考虑如何救援。”

    又思索了一阵,姬长伯对邓麋道,“本王命你继续率部追击庸国军。”

    邓麋面色一白,当即还要开口恳求姬长伯。

    姬长伯却是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救助紫阳民众之事,就交给公子棋吧,恰好汉中的辎重船舶即将抵达,顺江而下,完全来得及救援。”

    邓麋大喜,叩首谢恩:“谢大王!末将定不辱使命。”说罢,邓麋起身匆匆离去。

    姬长伯望着邓麋离去的背影,公子棋在一旁感叹道:“王上,邓麋将军此举,可见其心怀仁义。”

    闻言,姬长伯淡淡一笑,邓麋可以算是自己一路培养起来的,弓马娴熟,谋略眼光也皆是上上之选,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不识字吧。

    邓麋返回紫阳之后,立即率领麾下骑兵,向着庸国军方向追去。

    而公子棋这边,则迅速调集船只,从溃口处进入紫阳镇,一路搜寻。

    紫阳镇上,确实还有不少幸存者,大多是年岁不大的孩童。

    他们被父母长辈托举着爬上草棚、茅屋的房顶,在洪水中麻木的等待死亡的降临。

    但是随着一艘艘救援的商船,从汉江驶入紫阳镇,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挥手喊叫着。

    船上的商人小厮们看到房顶的孩童,心中大喜,连忙驾船驶了过去,小心翼翼的从房顶上,将孩童们接上船。

    生怕一个不小心,导致孩童们掉入江中,被洪水吞噬。

    很快,一艘艘小船,满载着这些孩子,回到了岸边。

    从溃口驶回汉江是不可能的了,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螺旋桨,全靠手摇船桨、风力和江水顺流。

    溃口水量太大,他们只能在紫阳附近靠岸,将孩童们送上岸。

    姬长伯来到江边,看着这些瑟瑟发抖的孩童,大多与自己差不多年岁,此时皆茫然麻木的看着周围,即便刚刚获救,也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而哭泣这种消耗体力的事情,他们更是没有心情,毕竟眼泪早就已经流干了。

    “天灾,人祸。”姬长伯摇摇头,心中感慨,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生火做饭,给这些孩子们也准备一份吧。”姬长伯下令,身边侍从应诺。

    公子棋事后统计了一下,这次获救的人有八百多人,其中孩童六百多,而整个紫阳镇原有三千多人。

    姬长伯将他们送往汉中,交给海伦的教会和姒好负责的汉中宫城卫,一起妥善安置。

    经此一事,姬长伯对自己这个长兄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真是的心狠手辣之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