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 第737章 柄利剑直指苍穹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第737章 柄利剑直指苍穹

    待首长一行离开后。

    林枫立即召集罗山、陈怡、萧雅和李正等核心干部到会议室,准备召开会议。

    会议室内,林枫环视在座众人,神情严肃地开口道。

    \"今天召集大家,是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八路军总部已正式决定进驻我们红山镇根据地!\"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从今日起,红山镇将成为总部新的驻地。

    首长、参谋长等总部领导已经秘密转移到了我们这里\"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陈怡、萧雅、罗山、李正等人都挺直了腰板,神情专注地聆听着。

    \"总部安全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林枫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

    \"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让上次的总部危机重演!\"

    众人的目光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纷纷郑重地点头表示认同。

    林枫转向罗山:\"罗山,你和伍百里率领的步兵6团、7团是红山镇防卫的中坚力量。

    从现在起,你们两个团要进一步加强根据地的安全防卫工作,特别是总部驻地的安保部署\"

    罗山立即起身,铿锵有力地答道。

    \"请旅长放心!我们一定加强警戒,确保总部绝对安全!\"

    林枫的目光缓缓移向陈怡和李正,神情凝重地说道。

    \"你们两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确定总部的具体选址\"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强调道。

    \"选址必须满足两个核心要求。

    一是必须在红山镇防空塔的火力覆盖范围内,确保总部核心区域的安全。

    二是要便于构建应急通道\"

    \"选址确定后,\"林枫继续部署,\"立即着手修建两条战略隧道。

    第一条直通红山镇防空塔,作为紧急转移通道。

    第二条通往红山镇后山,作为备用逃生路线。

    这两条隧道必须高标准施工,确保在任何突发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

    陈怡和李正对视一眼,郑重地点头应道。

    \"明白,旅长!我们马上组织人手,尽快完成选址和隧道工程\"

    林枫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深知,总部设在红山镇,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担子,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正看出了林枫的担忧,坚定地说道:\"旅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不过修建两条隧道这样的工程,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林枫摆摆手,语气沉稳地说道。

    \"选址的事情先定下来,让总部尽快安顿办公。

    隧道工程可以后续逐步完善\"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

    \"以目前特战旅的威慑力,小鬼子轻易不敢进犯我们红山镇,安全方面还是有保障的\"

    陈怡和李正对视一眼,郑重地点头应道:\"明白,我们这就去办\"

    在详细交代完陈怡、萧雅、罗山等人的具体任务后。

    会议室很快只剩下林枫和李正两人。

    林枫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问道。

    \"政委,对总部搬迁到红山镇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李正沉思片刻,谨慎地开口:\"旅长,虽然我们根据地相对安全。

    但随着人口增加,人员构成也日趋复杂。

    我担心这可能会对总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他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指着核心城区说道。

    \"总部驻地绝不能设在最繁华的城区中心,那里人流量太大,安全隐患多\"

    他的手指移向地图另一侧:\"我建议将总部设在3号训练场附近。

    那里位置相对独立,既方便警戒,又便于快速转移。

    而且距离防空塔和后山都不远,完全符合旅长提出的安全要求\"

    李正详细阐述道:\"3号训练场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背靠后山。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组织总部人员撤入山区。

    同时,这里距离红山镇防空塔仅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便于我们修建地下通道\"

    他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比划着。

    \"最重要的是,3号训练场周边本就是军事管制区,普通百姓不得随意进入。

    这为总部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

    林枫听完,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

    \"好!我决定在军事管制区内再设立一个军事禁区,实行双重防护\"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说道。

    \"军事管制区限制普通百姓进入,但允许军人通行。

    而军事禁区则更为严格,只有总部人员和经过特别审批的军人才能进入\"

    \"这样层层设防,\"林枫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同心圆。

    \"就能最大限度确保总部安全,政委,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李正认真思考后点头赞同:\"这个双重防护体系设计得很周密,我完全赞同\"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就总部安保工作的各项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

    从哨卡设置到巡逻路线,从应急预案到通讯保障。

    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而在午饭后,首长、参谋长及八路军总部的一行人。

    在伍百里的带领下开始了对红山镇根据地的实地考察。

    甫一踏入根据地核心区域,众人就被眼前繁华的景象所震撼。

    这与他们印象中的敌后根据地截然不同。

    随着考察的深入,首长们越发惊叹于红山镇的发展成就。

    整个根据地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商业体系,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集市上人声鼎沸。

    最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百姓个个精神饱满。

    百姓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完全不需要依赖救济度日。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首长忍不住对身旁的参谋长感叹。

    \"老伙计,你看这红山镇,哪里还像个敌后根据地?

    简直是个兴旺发达的小城镇了!\"

    参谋长深有同感地点头。

    \"是啊,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处处透着安居乐业的祥和气氛。

    能在战争年代营造出这样的景象,实在难能可贵\"

    首长望着街边嬉戏的孩童和忙碌的商贩,欣慰地连连颔首。

    他们注意到,就连最普通的市井小贩。

    一样穿着汉服、言谈举止间都透露着自信与尊严。

    这与国统区百姓那种惶惶不安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多时,考察队伍来到巍峨耸立的红山镇3座防空塔之一的前面。

    高达20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巍然矗立在根据地。

    和另外2座防空塔犹如3柄利剑直指苍穹,气势恢宏。

    首长仰望着这座庞然大物,不禁感叹。

    \"红山镇的基建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他环顾四周拔地而起的各类防御工事和建筑,继续道。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这些竟是出自我们''土八路''之手?\"

    参谋长也由衷赞叹:\"有了这样的防空塔,小鬼子的飞机确实不敢轻易来犯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特战旅的建设成就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