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忠勇侯 > 第395章 侯爷舌如刀,文臣血溅袍

大明忠勇侯 第395章 侯爷舌如刀,文臣血溅袍

    黄义明走到陆明澄的身边,身上多年来征战沙场的气势一下子就展露了出来。

    这股气势压得一众官员只觉得如临大敌,纷纷后退数步,叫嚷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殿外广场上,四排文官整齐站立,纷纷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殿内动静。

    “这武夫好大的胆子!”一位年长御史皱着眉头,压低声音说道。“成何体统!竟然敢在朝堂上如此放肆!”

    旁边的翰林也忍不住出声。“此等武夫,嚣张跋扈,真是,真是”。

    “黄、黄义明,你要干嘛?难不成你丧心病狂,还想当众殴打本官不成!”陆明澄开口质问道,心中也是有些慌乱。

    “陆大人,你是不是收了晋商的钱了?”

    “没、没有!你别胡说污蔑本官,本官两袖清风,从不收取他人钱财。”

    “那你刚才为何为晋商开脱,还叫得那么欢实?”

    “本、本官身为朝廷御史,弹劾不法乃是职责所在。东厂番子行事不明,本官也是为了将事情搞清楚,直言上奏,乃是本官的职责。”

    “陆大人出过京师吗?”

    陆明澄愣了一下,不知这黄义明为何问自己有没有出过京师,但还是回道:“本官身为御史自然是出过京师,本官还去过北直隶,怎么了?”

    黄义明一听这话,点了点头,在场官员也都看向这一对的交锋。

    “各位大人,陆大人说他出过京师,还去过北直隶,那我就要问问陆大人了,你刚才说弹劾不法,直言上奏,是你的职责。

    那么北方大旱,中原大旱盗贼蜂起,陆大人有没有上奏啊?倒在大雪堆里被冻死饿死的百姓,陆大人有没有上奏啊

    鞑子多次破关入塞,陆大人有没有上书为朝廷出个什么计策打退虏寇啊?”

    陆明澄一下子就傻了,脸色涨得通红,硬是说不出来一句话。

    崇祯看的兴致盎然,开了这么多年的朝会,就属这次最舒坦。

    不由得在心中给女婿打气:怼死他,这些狗东西,动不动就拿圣人之言来绑架自己。

    朕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成天用训孩子的口气来教朕怎么做事!该上奏的不上奏,不该上奏的天天叫个不停。

    “怎么了,陆大人没话说了?本侯三年前勤王之时,沿途亲眼所见,乃至到了京师更是触目心惊。

    大雪天里,灾民得不到赈济,饿死、冻死者无数。

    女人们怀里抱着孩子,哭喊着老天爷;有的女人身上连一块布都没有,怀中的孩童更是哭个不停。

    那个时候,陆大人在哪儿?还有你们这些御史、清流又在哪,你们谁的府中腾不出一间房子,一碗粥来,天天高喊百姓,百姓,百姓真有难的时候你们在哪!”

    轰的一声,黄义明的话句句如刀,扎进每一个在场文官的心里,有人羞愧地低着头。

    有的人则是随波逐流,觉得那是朝廷的事,与我何干。

    陆明澄更是摇摇晃晃,快要坚持不住了。

    崇祯右手五指抓紧龙椅扶手,目光盯着下面的这些言官,心中对这些官员失望到了极点,同时在心里给女婿再次打气,这老家伙快不行了,怼死他。

    “陆大人,你不是圣人门徒吗?你不是总是引经据典地批评朝政吗?只怕这个时候陆大人坐在书房喝着茶、烤着炉子吧?

    哦,对了,陆大人还喜欢指点江山,听说从前有不少吃了败仗的将军,都是因你弹劾而被罢官下狱,不知是否确有此事啊?”

    “不错,确实如此!将军们作战不利,丢城弃地,丧师辱国,本官就是要弹劾他们,怎么了!就算是你,若是作战不利,本官也一样弹劾你。”陆明澄色厉内荏地强装硬气,实则已经有些快站不稳了。

    黄义明都被气笑了,点了点头:“陆大人不愧是国之重臣啊!没有上过战场,不知情况,只因前线将领吃了败仗,就提笔各种弹劾,怎么,你是比将军们更懂打仗吗?”

    “我、我、我……我是不懂兵,但是,但是打了败仗就应该罢官夺职,如此才能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民心?你连被冻死,饿死的百姓看都不看一眼,你也配提民心!

    你不懂兵,你还说个屁啊!满嘴的屁话,似你这般纸上谈兵者,除了会参这个、参那个,你还会什么?啊!

    你还会什么?陆大人这么会参,你怎么不去前线啊?死在京师里面,混吃等死,你这种废物连我军中一个守门的小兵都不如!”

    黄义明这番话说得可谓是字字诛心。陆明澄“噗”的一声,一口老血就吐了出来,两眼一黑,“扑通”一声倒了下去——被怼吐血了。

    “陆大人!陆大人!”殿内文官们顿时骚动起来。两个小太监匆匆将陆明澄抬出去

    立刻就被殿外官员围了个水泄不通。“陆大人,你怎么样了?”

    “陆大人,陆大人!”围绕的官员呼喊着,然昏过去的陆老头眼皮一动不动

    “武夫乱政,朝廷纲纪何在!”愤怒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好、好啊!好!怼得好!侯爷牛逼!侯爷厉害啊!”

    一直被文官压制的武将们,站在右侧班列中,今日这一幕,够他们回家吹一辈子的牛逼了。见这些文官被怼昏死过去,甭提心中有多舒坦了,打起仗来胡乱指挥,活该。

    李建泰朝着右侧狠狠一瞪眼,叫好中的武将们,立马就把嘴又给闭上了。

    接下来,周清岳、姜墨轩轮番上场,都被怼得哑口无言,昏死倒地被小太监抬出离大殿。

    每次小太监抬着人出去,殿外就会响起一片惊呼与怒骂。“周大人!坚持住!”

    “这黄义明必须严惩!”

    “我等定要参他一本!”文官们义愤填膺,看着一个接着一个同僚被抬出来,眼中满是愤怒。

    李建泰一看这可不行,皇帝坐在上面一言不发,明显是看戏,内阁几个老不死的也闭口不言,看来本官得动用杀手锏了,当即朝着右脚往前挪了挪。

    苏明渊,李建泰的第一嘴炮王,看见靠山的举动,立马站了出来:“忠勇侯,本官不与你争吵,本官就想问问你,你一个武夫,行军打仗才是你的事。

    变法乃是大臣们的事情,这可不归你管!而且,如今四海升平,民生安乐,国家无内忧,变法岂不是要致陛下于不孝?”

    在弹劾的事情上搞不定你,就在你提出的变法上弄你,这就成了苏明渊拿捏黄义明的重点。

    “尽放狗屁!”黄义明把头一扭,不想再听屁话。

    苏明渊一下就怒了:“匹夫!你敢骂本官?吾等自幼饱读圣贤书,尊孔圣,岂容你侮辱,真是粗鄙!”

    “骂你?这要是在战场上本侯还要杀你呢!天下哪里太平?剿贼战争是打完了,可谁能保证,流贼不会死灰复燃?

    吃不上饭的百姓比比皆是,你却说天下太平,你不是放屁又是放什么?哪里来的民生安乐,连饭都吃不上,谈何安乐!”

    “陛下!黄义明在朝堂之上,口出污言秽语,还威胁臣要杀臣!而且,还说流贼还会死灰复燃,分明就是仗着手中军权要挟朝廷,分明就是有异心!

    好像朝廷要是不按照他的意思去变法,就会有刁民继续作乱。臣恳请陛下,收回军权,撤掉此人,举行廷推,另选贤能来统领勇卫营!否则,这种人继续担任主将,臣恐怕有朝一日,此人会威胁到我朝的安危呀!”

    苏明渊的话一落下,大批文官躬身附议,要是能卸了这个匹夫的军权,那就再好不过了。

    崇祯没说话,就静静地看着,眼神就像是在看傻子。撤掉女婿换其他人?其他人要是有本事早就把流贼剿灭了,真要是换了人,勇卫营很快就会成为从前那个吃空饷的三大营,还廷推,好换成你们的人是吧。

    见崇祯没说话,黄义明冷笑两声才开口:“苏明渊,我做不做军中主将不重要,有没有这个侯爵的尊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官,是一种耻辱!

    在朝廷上活蹦乱跳,有能耐你去民间和你口中说的那些刁民去叫嚷去,你跟他们说‘宁可饿死,也不能从贼’啊!

    最好你现在就去一趟辽东,用你口中的圣人之言,说服鞑子立刻投降,赔偿我大明的损失!

    你怎么不去?你去啊!成天就像是一条哈巴狗一样,咬起自己人来汪汪叫,遇见鞑子,立马吓得跪下求饶!

    耻辱!败类!你连人都不配做,你就是一条狗、狗、狗,迂腐的老王八,给我滚出去!”

    苏明渊身子一颤,眼一翻,大概是被戳中了痛处,怒火攻心,倒了下去。

    “苏大人!苏大人!苏……”一众官员围绕叫喊,怎么叫都没有反应,门前两个小太监,再次进来将人抬了下去。

    黄义明扫视在场文官,面向,一众反对派,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谁阻挡变法推行,谁就是朝廷的罪人,因为只有罪人才会阻拦我大明再次强盛起来!”

    至此,崇祯总算是开口说话了。他心中对女婿今天连续怼吐血了好几个“乌鸦”的场景,感到十分舒畅。

    二十年了,从来就没有开过这么舒服的朝会。“今日的朝会就到这吧,至于朝廷是否实行变法,着内阁,散朝后可仔细商议。”

    “臣等恭送陛下!”大臣们躬身而应。

    说完,皇帝起身离开了,走起路来都精神了不少,显然就像是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舒坦啊,出气了啊,真过瘾,这就是此时朱由检心中的感受。

    今日的朝会结束后,消息也被散了出去,民间和官场呈现出两种反应。

    百姓们大声叫好,大骂狗官说屁话、不务实事;对侯爷的变法,目前透露出来的消息不多,诸多百姓还不是很清楚,但想来能把狗官们气晕过去、怼得哑口无言,对百姓们应该是好的变法。

    而不少官员都给黄义明贴上了“嚣张跋扈、拥兵自重、不尊圣人”的标签。

    士子们在酒楼作诗作词,拐着弯骂黄义明干涉朝政,什么“暗无天日”了,什么“违背祖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