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忠勇侯 > 第421章 十问破虚妄,二祖定乾坤

大明忠勇侯 第421章 十问破虚妄,二祖定乾坤

    黄义明表演完了之后,回了房间,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换了一身行头,去了书房。

    书房内仅有三人,王二喜,李岩,赵靖,三人见黄义明进来了,目光齐刷刷地看了过去。

    黄义明面带笑容让大家都坐下,“赵靖啊,你马上派人将太祖显灵发下的旨意,和乃块石头,派人送往京师,交给陛下!”

    赵靖还没说话,王二喜就问道:“侯爷,这旨意里面连大印都没有,这、这……”言外之意这不是假的吗,刚才院子里面人太多,就没当众拆穿。

    “王公公,您的意思是说本侯假传太祖旨意?”

    “咱家、咱家、咱家……”王二喜一时间有些语塞,但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在问,你说呢。

    “王公公,这份旨意是真是假,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得陛下说了算。反之,能把新政推行下去,那它就是真的;能让大明走向中兴,假的也得是真的。”

    王二喜这下子算是明白了,这黄义明是用太祖、成祖来攻破九莲菩萨的事情,并且高举太祖拥护新政,简直就是把法理的正当性给抢了过来,这招真是玩绝了,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

    赵靖一脸钦佩地看着自家侯爷,高明啊,当即拿起旨意,出去安排人,送往京城。

    黄义明嘿嘿一笑:“要不了多久,太祖成祖显灵的事情,就会传遍大江南北。现在就等着陛下的旨意,在旨意到来之前,本侯还要再做一件事。”

    王二喜、李岩异口同声发问:“何事!”

    黄义明站起身来,背手而立:“本侯要为陛下出口恶气,将这恶灵之事彻底粉碎,什么狗屁九莲菩萨。”说着回到桌前,提笔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下数百字,堪称灵魂质问。

    写完之后,两人凑上去一看,暗自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侯爷,这、这……”

    “侯爷问得好啊,这番话要是传出去,还不得彻底将那些人给气死。”

    “有劳两位,连夜带人抄写,越多越好,本侯要贴遍整个江南,让那些动不动就拿狗屁神灵出来放狗屁的人,全都把嘴给我闭上。”

    “是。”王二喜和李岩拿着原稿,走了出去,连夜带人抄写。

    而此时的秦淮河畔,侯方域正在李香君的屋内,做着诗词。

    自从新政被逼停之后,他就如同精神焕发一般,很是高兴,吃的也好了,睡得也好了,也有心情作诗词了。

    直至九莲菩萨被搬出来,要弄死黄义明,给他激动得不得了。

    “妖风漫江南,菩萨自天诛。

    清流遭贬斥,宵小竟欢呼。

    尺土强搜刮,铢税苦追呼。

    抚台膏血溅,属吏骨成枯。

    老臣遭足践,鸿儒受溺污。

    凶徒操柄日,天地近号呼!”

    写完之后,侯方域点了点头,还暗自得意地念了一遍,很是满意。

    李香君走近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朝宗,你,你这是干什么?”

    “干什么,你说干什么?今夜外面大雨倾盆,正如同那黄义明即将覆灭啊,哈哈哈!

    钱老乃是文坛领袖,却遭到落水;巡抚属吏说杀就杀!强抢士绅土地,放火杀人,我作诗骂上一骂有何不可?”

    “朝宗,唉,你最好不要再掺和这件事。我知道你家也是士绅阶层,可这变法之事乃是利国利民的事情,眼下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这……”李香君话语间带着一丝无奈。

    这番话立马就让侯方域很是不爽了,指着李香君质问:“上次我就奇怪了,这次你又为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说话,你是不是成了他的姘头!是不是背着我见过他!还有这分明是恶政,你一个女人,你懂什么!”

    话说到这,李香君摇了摇头,心中满是悲伤,居然怀疑我,也不辩解什么了,走到床边坐下:“我累了,你回去吧。”

    “什么?你这是在赶我走?好,我走!”侯方域拿着做好的诗,就走了出去,寻找好友,炫耀新诗。

    这首诗被文人们传来传去,当天夜里就开始发酵,不少文人都觉得,嗯,这侯方域当真是才高八斗,很快就传开了。

    天亮之后,这首诗就传到了黄义明的耳中,还被抄录了下来。

    同时被传开的还有太祖成祖显灵一事,降下旨意,就连旨意的内容也逐渐被传开。

    最初昨夜见证了这一件事的官兵,他们口口相传,没多久就传开了。天明后,也逐渐在城中传扬开来。

    百姓们对太祖和成祖显灵一事,那也是半信半疑,但听着传出来的消息还挺玄乎,可信度还挺高。尤其是得知太祖要降罪九莲菩萨,并支持新政,这段旨意传出来后,城中的舆论出现了两极反转。

    从原先的九莲菩萨要处死黄义明,到太祖要降罪九莲菩萨,支持新政,众多百姓都信了,欢呼啊。新政不推了,那就没田了,只能做佃户,继续被盘剥。如今太祖都说继续推,那谁还敢继续阻拦。

    议事大厅内,黄义明当着众将的面,朗朗诵读,念得还颇有感情:“瞧瞧,瞧瞧,侯公子给本侯做的这首词,当真不错啊,本侯喜欢。”

    阿巴泰不懂汉人那一套,但听着觉得像是在骂主子,就开口问道:“主子,这诗词是不是在骂您啊!您怎么还如此高兴。”

    博洛也忍不住问道:“是啊,阿玛说得不错,主子,这小白脸敢骂我们,要不要我去收拾他,剁了他提笔的手。”

    “不、不、不,不用。这诗不仅是骂我,还顺带着把勇卫营也给骂了,说你们这些将军都是只知道杀人的莽夫。

    有人骂,是一件好事,正所谓欲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猖狂。”黄义明看向李岩,“李公子,一夜准备的怎么样了,赶写了多少?”

    李岩赶忙站了出来:“回侯爷,已近抄录了八百份,是否再等等,毕竟昨天后半夜才开始抄录。”

    “不用,你立即带人去四处张贴,留下人继续赶写,写得越多越好,边贴边写。一定要安排好人看好告示,并且要有人宣读,让不识字的百姓知道,本侯写的是什么!”

    “是,李某这就去。”

    大厅内的其他人都狐疑地看着黄义明,不知写的是什么,好像还挺急。

    “行了,都散了吧,写的是什么,你们很快就知道咯。”说着黄义明先行快步离开,带着亲卫,出了行辕,往大街上去。

    李岩来到东大街,这里是金陵城中百姓较多的地方,繁华程度一般,大多都是朴实的百姓买买菜、喝个小茶的,拉拉呱的地方。

    一张张布告被张贴开来,很快就吸引了无数的百姓上前围观。

    一队二十人的勇卫营士兵站开,维持秩序。

    李岩站在告示前,看着被吸引过来的百姓,张口大喊,他喊一句,二十名官兵就跟着喊一句。

    “百姓们,这是忠勇侯质问九莲菩萨的言辞,李某给大家念念。”

    一听是忠勇侯问菩萨的话,现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

    “问:天下百姓贫苦!菩萨在哪!”

    “问:天灾不断,饿殍遍野,菩萨知否!”

    “问:己巳之变,后金军突入关内,烧杀劫掠,震动京畿,菩萨那时你又在哪!”

    “问:崇祯九年秋,清兵再次入关,攻陷昌平,震惊陵寝,那时菩萨你又在哪!”

    “问:崇祯十三年至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关乎国运,菩萨你又在哪?你不是整天都在天上看着大明吗,难道你是没看见吗!”

    “问:陛下掏空了国库、内帑,可征剿之银两,却相差甚多,只因向武清侯借十万两银子,却遭到你的降罪,你是何居心!”

    “问:如今国家刚有中兴之象,只因士绅勋贵利益受损,你却再度跳出来,难道你能看见的只有这类人,而无大明天下吗!”

    “问:关外,大明将士血洒疆场,最终却屡屡战败!你不是菩萨吗,为何不保佑我大明军队,反败为胜!”

    “问:关内,烽烟四起,战火不断,你若真是菩萨,为何不保佑大明国祚延绵,四海升平!”

    “最后一问:若以上国难、民难,你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士绅勋贵,那么崇祯十四年,闯军破洛阳,你若真是神灵,你孙子老福王又为何会被闯军生擒活捉?

    你贵为祖母,却对此视而不见,你又是哪方神灵呢!孙子被抓你都看不见,怎么士绅勋贵比你孙子还亲,你一下子就看见了!”

    李岩指着告示一字一句念着,这惊魂十连问,加之太祖显灵称九莲菩萨乃是妖魔、要降罪于她,百姓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

    二十名官兵跟着大声复诵,每一句都像重锤砸在人心上。

    无数百姓听完这振聋发聩的十连问,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对!你算个什么菩萨,你是哪里的菩萨,你都保佑大明了什么啊!”

    “就是!侯爷问得好啊,你是什么菩萨,百姓受苦受累、北方大乱,她就看不见!”

    “不错!一个连自己孙子被闯军抓到的人她都不保佑,偏偏保佑士绅,怎么士绅比她孙子还要亲!”

    “狗屁的菩萨,我看就是个狗屁!太祖爷都看不下去了,因此才显灵的吧。”

    “对!太祖爷赶紧收了这个狗屁菩萨!”

    在场百姓指着告示大骂九莲菩萨,人群中混杂着一些士绅的家奴,见此等情况,赶忙灰溜溜地跑出去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