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纵横诸天从三国开始 > 第22章 登基(上)

纵横诸天从三国开始 第22章 登基(上)

    洛阳,皇宫,后院。

    刘芒走进另一座小院。

    凉亭里。

    琴声优雅的传来。

    一个女子背对着他弹琴。

    是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女子。

    她的头发很长,很直,很黑,很漂亮。

    她的背影很好看。

    她弹的琴很好听。

    让人心情很舒服,也很安静。

    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世界。

    一个独立自处的小世界。

    琴声停,而琴意犹在,让人回味无穷。

    刘芒扫描了一下女子的信息。

    姓名:甄宓

    年龄19岁

    体力:70

    智力:80

    魅力:95

    友好度:70

    评价:月宫仙子,天下少有。

    “姑娘,琴弹的不错,很好听”。

    “妾身甄宓,多谢大将军王夸奖”。

    “甄姑娘,可会舞蹈”?

    “会一些,大将军王,可是要看”?

    “嗯,有劳甄姑娘了”。

    “大将军王,客气了,妾身献丑了”。

    “好”。

    甄宓缓缓起步,转动身躯,左右摇摆,双手一上一下,晃动脑袋,踮起脚尖,快速的旋转了起来。

    舞姿轻盈,身材纤细,灵活多变。

    步伐优美,美目笑嘻,牵动吾心。

    “甄姑娘,真乃月宫仙子也”。

    甄宓闻言,脸上一红,恭敬的行了一礼。

    “大将军王,妙赞了”。

    “为人还很谦虚,不错,今夜可否和本王,一起赏月”?

    “妾身遵命”。

    刘芒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今天的夜晚,来的比平常快很多。

    刘芒和甄宓,一起在凉亭里,赏月。

    谈天说地,有说有笑。

    喝茶吃糕点,不知不觉中,刘芒拉着甄宓的手,回到房间。

    烛光下,甄宓更加明艳动人。

    “宓儿,我们休息吧”?

    “嗯”。

    一夜驰骋坑道,不知不觉中天亮了。

    洛阳,皇宫,朝堂。

    刘芒端坐在龙椅上。

    下面站着刘三,刘四,刘五和陆康。

    “尔等有何事”?

    刘五上前一步。

    “大将军王,刚才探马来报,刘备趁我军,攻打洛阳的机会,已经打下了徐州,汝南,寿春”。

    “哼,跳梁小丑而已,曹魏已经被本王消灭,那些镇守各地的太守,肯定不会安分,毕竟那些地方,现在算起来,是他们自己的地盘,肯定会和刘备拼命”。

    “刘备就算打下来,也算是伤筋动骨了,没有几年的时间,休想恢复,不过,他以为本王会给他,那么多时间嘛”?

    “大将军王,高明,末将佩服”。

    刘五说完,退了回去。

    陆康站了出来,双手抱拳,行了一礼。

    “大将军王,如今我们的地盘扩张过快,很多地方,都没有我们自己的人治理”。

    “陆军师,本王封你为丞相,总管天下政务,官员还用从前的,不过从此刻起,出现贪官污吏,立即抄家,消灭三族”。

    “多谢大将军王,老臣遵旨”。

    “嗯,不过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班底,本王决定,立即开始科举制度”。

    “大将军王,何为科举”?

    “科举,分为武状元和文状元”。

    “武状元,就是参加射箭,打斗,举重,奔跑考试,样样第一的人”。

    “文状元,就是参加文学考试,按照题目来写文章,借此来发现优秀人才”。

    “凡是参加考试,得了前10名的人,本王都要亲自接见,并且授予官职”。

    “大将军王,奇思妙想,老臣佩服”。

    “这件事不急,丞相你就慢慢来吧”。

    “是,大将军王”。

    “嗯,丞相,你去忙你的吧”。

    “是,大将军王”。

    陆康恭敬的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刘五,何在”?

    “大将军王,末将在”。

    “速度传诏给刘大,命令他起兵10打汝南”。

    “是,大将军王”。

    “刘三,何在”?

    “大将军王,末将在”。

    “我命令你,率领10万黑甲军打寿春”。

    “是,大将军王”。

    “本王亲自统领30万金甲军,打徐州,刘五为先锋,刘四为副将”。

    “是,大将军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汉靖王刘芒,再次亲率大军征讨各个州郡。

    在强大的投石车攻击下,很多城墙不堪一击,大多数州郡,望风而降。

    天下尚未平定的地方,只有汝南,寿春和徐州,以及成都。

    不过,黑甲军悍不畏死,投石车攻城凶猛,再坚固的城墙,也只有倒塌的份。

    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

    刘芒亲自率领50万大军,收复了汝南,寿春,徐州和成都,终于一统天下,结束三国乱世,还给天下一个太平,休养生息。

    公元277年,刘芒第一次大会。

    洛阳,朝堂。

    刘芒端坐在上首龙椅上。

    下面站立着文武百官。

    “诸位,有何本可奏”?

    陆康闻言,上前一步。

    “大将军王,百官奏请,大将军王,有大功于大汉,功劳之大,堪比大汉高祖和大汉武帝,请大将军王,登基,即皇帝位”。

    百官闻言,一起跪下。

    “大将军王,再造大汉,功劳之大,古今少见,登基做皇帝,实至名归也,请大将军即皇帝位”。

    “诸位,这只是你们的意思,也不知道,天下百姓怎么看”?

    一个百姓代表模样得人,从末尾站了出来。

    “大将军王,天下13州百姓,读书人,有万言书呈上”。

    刘芒闻言点了点头。

    亲卫将万言书拿了过来,递给刘芒。

    刘芒打开一看,发现有很多人的名字。

    万言书的开头,有很真诚的奏请言语。

    “大将军王,自横扫反贼以来,每攻一城,都要关心百姓,亲自施粥,减免钱粮,古之贤君,不过如此也”。

    “今天下一统,望大将军王,早日即皇帝位,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想不到天下百姓,还想着我,本王甚为感动”。

    陆康上前一步,慷慨激昂的道。

    “大将军王,如今百官,百姓都如此说,请大将军王,勿要再推辞了,不然就是让百官失望,百姓痛心,此乃大将军王之罪也”。

    “嗯,丞相说的不错,不知将士们的意思如何”?

    刘大闻言,站了出来。

    “大将军王,三军将士,百万士兵,都要末将作为代表,奏请大将军王,即皇帝位”。

    刘芒闻言点了点头,站立了起来。

    “嗯,既然百官,天下百姓,三军将士们,都认可本王,做这个天下之主,那么本王就不客气了”。

    “丞相,立即查看那天是黄道吉日”。

    “大将军王,查过了,三天后,就是好日子,适合登基”。

    “好,丞相就由你全权负责,登基大典一切事宜”。

    “是,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