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傀儡医 > 第168章 三件大案,梅花泣血

大唐傀儡医 第168章 三件大案,梅花泣血

    随着捷报传至长安,李灵桓与萧慕宸所率领的将士们自河西走廊而出,经金城,进入关中平原、过秦州,渐渐奔向了长安。

    此大败吐蕃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沿途城镇及整个大周。尤其是在收到吐蕃赞普遣人送来的投降书后,李显也甚为大喜,正琢磨要给李灵桓与萧慕宸什么样的嘉奖,这时,便有信使传来了一则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

    “陛下,大事不好了,听说咱们大唐的军队自安西归来的途中,不幸遇到了大风雪,有许多将士都不幸冻死在了途中……”

    “什么?”

    李显惊骇得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又跌坐了回去,好半晌都回不过神,而立于朝堂之上的崔湜禁不住唇角溢出一抹笑。

    这时,信使又将话锋一转,续道,“不过,安西节度使慕容桓还是率领少数生还的将士们回来了!”

    李显顿时又从失魂落魄中回过神来,不禁喜道:“快,准备凯旋仪式,朕要亲自迎他们回城!”

    ……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也传至了正在归途中的李灵桓与萧慕宸等人的耳中,令得卢十一郎等一众人都十分吃惊。

    “现在长安城中已发生了三件大案,第一,便是附马都尉王同皎谋反案!”

    “王同皎不就是在政变之时,将当时的太子李显抱上马,与李多祚一起,带兵进入玄武门的功臣吗?”卢十一郎惊讶道。

    李义续道:“确实是,但因梁王掌权,且肆意陷害功臣,王同皎又得知了梁王与韦后的私情,便想要暗杀武三思,但不幸的是,被一个人小人出卖了,所以他的暗杀计划还未实行,但被这个小人告密,反诬他谋反,听说圣人未作调查,便已将王同皎斩首,并大肆逮捕了许多同党。”

    “这个小人,又是谁?”

    李义将目光转向了萧慕宸,萧慕宸便答道:“宋之问!”

    “他呀!”卢十一郎不屑道,“那不就是一个挤破了脑袋都挤不进女帝之男宠中的酸腐文人吗?不过,不是听说宋之问与王同皎是同窗好友吗?”

    “不错,这王同皎吃亏就吃亏在,太过轻信了这位同窗好友,原本宋之问因谄侍于二张兄弟,已被当今的圣人流放岭南蛮荒之地,但这个懦弱的文人吃不了这流放之苦,便偷偷的跑了回来,就藏于王同皎的家中,他急于立功摆脱这种被流放的困境,不惜将自己的好友及恩人出卖,如今王同皎一家被抄斩,这个宋之问非但没有因为私自逃回而追究其罪,反而因告密有功而被提拔为了考功员外郎!

    而且这个人现在正被武三思所用!”

    “真是一个卖友求荣的小人!”卢十一郎义愤填鹰,狠狠的将拳头击在了案几上。

    “那第二件大事呢?”

    “是天津桥匿名信案!”萧慕宸接道。

    “这又是什么奇案?”谢紫峨疑惑道,“光从字面上听,好像不太理解。”

    “是这么回事!”李义又续道,“梁王与韦后的奸情现在不是已经成了为朝野上下以及长安城中公开的秘密了吗?但是这还不够……”

    “不够,是什么意思?”

    李义有些尴尬道:“因为有人写了一种告示,贴满了整个天津桥,这告示的内容大概便是公开揭露梁王与韦后种种不堪入目的秽乱行为,而且细致入微,描写生动绘色,应该可以称之为一个带有颜色的小话本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正在侧耳倾听不发一言的李灵桓,又红着脸续道,“而且话本的结尾处,直指韦后淫乱无耻,不堪为一朝之帝后,当废之。”

    “然后呢?”阿姝好奇的问,“引发什么大案了?”

    “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后果便是,圣人派人命人追查此事时,便追查到了一些功臣的头上,导致上一次宫延政变后的所有功臣都被流放、甚至抄家灭族。”

    “啊?怎么就与那些功臣有关了?”阿姝有些不能理解。

    “因为圣人有理由相信,是这些功臣想要通过韦后这件事情来控制他,所以宁可相信武三思所言,也不会相信这些功臣,说白了,也不过是敲山震虎,清除异己的一种手段罢了!”萧慕宸接道,说完,眼神中更加担忧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那庐陵王……不,现在的圣人竟然还有这般心思。”

    “是,所以,这也是他不处置韦后与武三思的原因,对他来说,最忌惮的还是扶持他上位的功臣,包括他的弟弟相王以及妹妹太平公主。”

    “那做他的功臣,也实在太可怜了。”阿姝不禁叹道,“那传出这件事情,在天津桥上贴满告示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猜,这个人应该就是武三思!”萧慕宸接道,“这应该就是他自己布局的一出戏罢了!”

    李灵桓也站起身来,接道:“不用猜,就是他干的!”

    “阿桓……”阿姝忍不住唤了一声,但当目光投到李灵桓脸上时,又禁不住垂下了头,暗道:现在的人还不是阿桓,都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阿桓真的不能再醒过来了吗?

    “那第三件大案呢?又是什么?”

    “是现任的太子李重俊之死!”李义神色凝重的接道。

    “李显登上帝位之后,其长子李重福已经被韦后排挤赶到了均州当刺史,理由便是曾经告密其嫡子李重润言语侮辱二张兄弟之事,之后李显便立了第三子李重俊为太子,不过,听说这个李重俊虽为皇太子,却屡屡被安乐公主及其附马羞辱,甚至骂其为卑贱之奴,无储君之表率,所以李重俊也谋反了!”

    “但李重俊谋反失败被杀之后,又发生了一件怪事,那便是他死的那一日,有异像出现,畏之梅花泣血!”

    “何为梅花泣血?”阿姝又好奇的问。

    李义解释道:“就是一夜之间,梅花盛开,有的梅花吐蕊,宛若泣血一般嫣红,所以谓之梅花泣血!”

    “那这又是什么征兆,吉还是凶?”

    “有吉又有凶?”

    “这话怎么说?”

    萧慕宸解释道:“梅花泣血,有两层含义,第一,那便是太子李重俊之死,被称之为天意,天意认为他不适合当储君,所以他的谋反必然是失败的,血溅梅花亦是他的下场。”

    “那第二层含义呢?”卢十一郎好奇的问。

    “除了梅花一夜盛开之外,现在长安城中还流传着一首童谣,那便是,梅花一夜开,天降储君来,神女当临世,盛世由此开!”

    “这首歌谣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造的这个谣,这是为了造什么势?”

    这时的李灵桓才答道:“造皇太女的势,既然李重俊已死,而且还将其死因归为天意不认可他为储君,那便有天意认可的人存在。”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了,齐声诧异道:“安乐公主李裹儿?”

    “所以这一切都是安乐公主李裹儿搞的鬼?”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有一件大事发生。”李灵桓再度沉声道。

    “是什么?”

    卢十一郎迫不及待的问,李灵桓又不说话了。

    慕容仙儿倒是恍悟道:“所以,这便是你为什么要传出唐军遇到大风雪死伤无数的消息,然后又让一部分人悄然回到洛阳。”

    “是,我若带着你们所有人回去,四万唐军虽未遇到大风雪而死,也有可能会死于当今皇帝的猜忌中,有武三思、安乐公主在长安操控朝政,我们必须得谨慎行事,先向他们示弱。”

    “明白了!”卢十一郎再次赞叹道,“小娘子虽然跟以前是有一点不太一样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明啊!”

    “不过说到这安乐公主……”卢十一郎玩笑般的对萧慕宸说了句,“对了,萧相,那个安乐公主不是看上你了吗?不如,你暂时委屈一下自己,出卖一个色相,帮我们去探一下情报如何?”

    他说完,却发现萧慕宸的脸色瞬间便沉了下来,他连忙举起手:“当我没说,当我没说!”

    但他的道歉并没有让萧慕宸的脸色缓和一点点,反而神情看上去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凄伤,转眼,他发现阿姝也是耷拉着头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句话也不说。

    “你们这是怎么啦?”

    “你还说!”李义狠狠的瞪了卢十一郎一眼。

    阿姝哭着跑了出去,而萧慕宸却是跟着李灵桓单独来到了一间驿站里的房间,将一碗煮好的银耳羹送到了她面前。

    而李灵桓也不拒绝,端起碗来打算快速吃干尽,却被萧慕宸制止了。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腹中的孩子着想,所以你给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只要你不担心将你的妻子养胖了就行。”

    “不过,萧慕宸,你也可以选择不帮我,我不会在意。”

    “你现在用的是阿桓的身体,你觉得我能置身事外吗?”萧慕宸反问。

    李灵桓点了点头,起身道:“也是,那我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尽量保住你们夫妻二人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