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 第323章 惨烈(二)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第323章 惨烈(二)

    宋老七本是那次投降的伪军,起初只当了个小小的排长。后来杨峰的部队迅猛扩张,这家伙表现还算不错,再加上跟司令部里的楚大炮私交甚好,得了楚大炮的大力推荐,便荣升为连长,手下管着140号人。这其中有40来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剩下的100人则全是被俘虏后收编的伪军。虽说这些伪军投降时间不长,纪律方面稍显松懈,但好在有老战士们时刻监督,倒也不敢胡作非为。毕竟老战士们虽说打仗时个个勇猛无畏,可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而宋老七虽说识字也不多,好歹还能认几个字,在队伍里也算是有点“文化优势”。

    苏府的大管家对此全然不知,只是遵照苏茂财的命令,带着20坛酒、一批粮食以及鸡鸭前来劳军。此时,孙河据点门口的炮楼已经重新修缮完毕,宋老七正认真负责地在据点里巡查,战士们也都全神贯注地密切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毫无异常。

    远远地,哨兵瞧见一帮人朝着据点走来。宋老七赶忙拿起望远镜望去,发现是苏府的管家。这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送物资了,宋老七也就没起什么疑心,大手一挥,让战士们把他们放了进来。

    苏管家满脸堆笑,迎上前说道:“宋连长,这是我们老爷特地给你们送来的一批酒水,还有些鸡鸭,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宋老七一听,顿时喜笑颜开,他平日里就好这口酒。

    一旁的副连长王大锤是个老战士,为人谨慎,见状不禁皱了皱眉,说道:“苏管家,我们要些粮食就足够了,怎么还送酒来了?”苏管家嘴巴跟抹了蜜似的,连忙解释道:“您不知道,我们老爷觉得你们太辛苦了,日日夜夜为我们站岗放哨,我们心里满是感激,所以特地备了些酒水和鸡鸭,还望你们一定收下!”

    宋老七早就等不及了,不耐烦地说道:“老王,人家苏老爷这是一片好意,咱就别推辞了。”说着,又笑着对苏管家说:“那就太感谢苏老爷了!”王大锤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人家打着劳军的旗号,自己也实在找不出强硬拒绝的理由 。

    苏管家和长工们把粮食和酒卸在地上后匆匆离去。炊事班的战士们干劲十足,笑眯眯地将鸡鸭宰杀洗净,放入大锅里开始炖煮。不多时,浓郁的肉香四溢飘散,引得众人垂涎欲滴,宋老七更是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中午时分,饭菜做好。宋老七迫不及待地招呼道:“老王,来,咱哥俩喝上一点这苏老爷送的美酒。”王大锤却一脸严肃,赶忙劝阻:“连长,还是别喝了。这大白天的,万一鬼子有什么动静,喝酒误事啊。”宋老七皱起眉头,满不在乎地说:“老王,你这人看着挺豪爽,咋这么婆婆妈妈的。这些日子,鬼子早就被咱们打得屁滚尿流,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来。就喝一点,能出啥事儿?”

    王大锤经不住宋老七再三劝说,最终还是喝了几口。吃着香喷喷的炖肉,宋老七赞不绝口:“还别说,这味道真是绝了!”可没过多会儿,两人就觉得脑袋发晕。宋老七还笑着打趣:“这酒劲儿可真不小。”王大锤却满心疑惑,他酒量向来不错,怎么才喝了这么点就头晕目眩,浑身绵软无力呢?更糟糕的是,战士们吃了鸡鸭肉汤后,也都纷纷感到身体乏力,眼皮直打架,昏昏欲睡。

    此时,在炮楼上放哨的战士因为值班还没吃饭。突然,他发现远处有一群人正快速靠近,立刻大声喝道:“什么人?站住!”对面的人高声回应:“别误会,我们是苏家庄苏老爷的人,刚才有东西落下忘了拿。”哨兵定睛瞧了瞧,其中有两个确实像是苏家的家丁,便放松了警惕,放他们过来。谁能想到,这些人一走到跟前,其中一人猛地从怀中掏出一把锋利匕首,狠狠捅进哨兵的肚子。紧接着,其他人迅速抽出武器,朝着据点内毫无防备、昏昏沉沉的战士们冲了过去,一场血腥的突袭就此展开 。

    原来,苏茂才老奸巨猾,事先给那些鸡鸭投喂了掺杂着麻药的粮食,这才使得据点里的战士们毫无防备地全部中招。鬼子们如饿狼般疯狂冲进据点,他们面目狰狞、凶狠异常,见人就杀。那140多名战士,就这样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被屠戮殆尽,鲜血染红了据点的每一寸土地。

    神山大佐带着后续部队趾高气昂地走进据点,随后,他指使一支日军换上国军的衣服。他特意安排几个汉奸跟着这支伪装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向溧水县进发,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紧紧跟在后面,同时派人迅速在孙河镇展开围捕,目标直指杨峰派来的所有工作人员。一时间,孙河镇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一场残酷的屠杀就此拉开帷幕。由于有汉奸做内应,杨峰派来的工作人员很快就被残忍杀害,无一幸免。那些平日里支持、拥护杨峰的商人和百姓,也没能逃过这场劫难,被鬼子和汉奸肆意屠戮,整个孙河镇哀鸿遍野,惨状惨不忍睹。

    溧水城门口,负责值守的战士们正认真检查着来往行人。突然,他们看见100多个身着军装的人远远走来,心中顿生疑惑。一名战士忍不住开口道:“这是谁的部队啊?看着眼生得很。”旁边的四个战士纷纷摇头,其中一人说道:“确实都没见过,不过他们穿的军装好像是三团的。”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汉奸,原是六安县保安团的人。他心里虽七上八下,但一想到日本人许下的重赏,便强装镇定,还老远就满脸堆笑地打招呼:“我们是从孙河据点回来换防的。”一个班长模样的战士警惕地回应:“我们怎么没有接到通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