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 第334章 命令(一)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第334章 命令(一)

    杨峰虽未主动对日军发起进攻,但一刻也未曾闲着。他将防区内形形色色的抗日组织逐一梳理清查。那些打着抗日旗号,实则干着坑害百姓勾当,挂羊头卖狗肉的组织,他毫不留情,通通予以剿灭或者遣散;而对于那些尚有挽救余地的,他则进行收编整合。

    在这一番铁血手腕的整顿之后,整个防区顿时焕然一新。不仅如此,杨峰还对防区内那些不称职的官员采取了行动,或是解职,或是劝离。这劝离手段可谓是软硬兼施,一手拿着利益诱惑,一手则是强硬威慑。

    百姓们对杨峰的这些举措拍手称快,可那些平日里仗势欺人的地主劣绅却坐不住了,他们纷纷逃到别处,四处告状,试图抹黑杨峰。蒋长官本就对杨峰心存偏见,不太待见他。因此,这一年多来,即便杨峰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取得了诸多显着战果,蒋长官却始终对此不闻不问,既没有给他补充过一颗子弹,也未曾拨发过一文钱。

    然而,杨峰对此并不在意,在他心中,只要能实实在在地打击日寇,其他的都无关紧要。所幸,蒋长官并非一手遮天。刘长官为人正直,秉持公正,对杨峰的抗日行动给予了一定支持,使得杨峰并未因蒋长官的刁难而受到太大影响,能够继续在抗日之路上坚定前行。

    杨峰怎么也没想到,第7纵队的司令孟朝阳竟亲自率领着抗敌剧团,风尘仆仆地来到他的防区进行慰问演出。这一举动,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淌入杨峰的心间,令他感动不已。他当即组织战士们和百姓们,一同前来观看这场难得的演出。

    当形式新颖的节目在众人面前拉开帷幕,战士们和百姓们都被深深吸引,杨峰的部队更是感到无比新奇。人群中,杨小毛兴奋得眼睛发亮,拼了命地鼓掌,那双手都拍得通红。他对其中一些演员尤为熟悉,之前还曾多次向杨峰提议组建类似的剧团,可杨峰一来觉得缺乏专业人才,二来战事繁忙,实在没有闲心去操办此事。

    如今,亲眼目睹孟朝阳组织的抗敌剧团的精彩演出,杨峰内心深受触动,对孟朝阳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赶忙安排人手,带着这支抗敌剧社在自己的防区内四处巡演,让更多的战士和百姓能够领略到这份别样的精神鼓舞。而他自己,则陪着孟朝阳,两人一起喝酒聊天,相谈甚欢。

    这段时间李桭北的伤刚好痊愈。在与孟朝阳的交谈中,杨峰愈发觉得此人谈吐文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储备极为广博。这与外界所传孟朝阳是放牛娃出身的形象大相径庭,杨峰隐隐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他心里甚至暗自揣测,孟朝阳会不会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穿越人士。

    然而,这份疑惑他始终藏在心底,并未贸然开口询问。孟朝阳在杨峰这里只短暂停留了一天,便要返程。至于抗敌剧团,他托付给了刘松仁副司令,参谋长刘建飞则留在纵队司令部处理事务。离别之时,杨峰亲自将孟朝阳送到江边,看着他登船远去,这才转身返回。

    随着抗日热情在民众间高涨,不断有百姓踊跃参军,加之杨峰收拢了一些零散的抗日武装,他的部队规模渐渐扩充,兵力又增加到将近6000人。与此同时,川口持续为他输送物资,使得部队的装备与补给得到极大改善,力量得到又一次提升。

    而更让杨峰倍感欣喜的是,青龙山的道士初尘道长为方菲开的药疗效显着,方菲竟然怀孕了。这个消息让黄四狗欣喜若狂,整个人都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之中。

    杨峰对这位出尘道长钦佩不已。出尘道长年逾古稀,已七十好几,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身着一袭紫色道袍,虽因多次洗涤有些褪色,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杨峰与道长交谈过几次,深感其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满怀爱国情怀。出尘道长的道观里仅有四个徒弟,可在这方圆一带却颇有名望。

    出尘道长对杨峰同样敬重有加,只是目光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意味,透着一种莫测高深。杨峰见状,心中虽有疑惑,却也不敢贸然追问。毕竟他自己身负秘密,而道家向来神秘,行事高深莫测,他实在拿捏不准,出尘道长那看似意味深长的眼神里,是否窥视到了自己隐藏的奥秘。

    杨小毛脚步匆匆,手里紧握着一封电报,火急火燎地冲进杨峰的办公室,大声禀报道:“司令,九战区司令长官命令!”杨峰闻言,立刻放下手中事务,伸手接过电报。展开一看,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原来,长官部下达指令,要求他率领部队与国军的一个师协同作战,目标是攻下六安。原因是六安的飞机场已然建成,日军战机频繁在此起降,对重庆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命令杨峰的部队全力配合作战,务必将机场炸毁,以消除这一严重威胁。

    杨峰看到与之配合的师长名字时,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这支部队的名声简直臭名昭着,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与日军交锋时,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一触即溃;可对待起老百姓来,却如狼似虎般凶狠。听闻他们在河南时,甚至还与当地百姓发生了激烈火拼。

    杨峰只觉得脑袋瞬间大了几圈,满心无奈。这样一支队伍,居然还是那位蒋长官的得力部下。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懊恼地说道:“我宁愿自己单枪匹马去攻打六安,也实在不想跟他们合作。真担心他们到时候拖后腿,成为猪队友啊!”

    杨小毛有些不解,试图宽慰道:“不能吧,好歹他们这个师有七八千人呢,这么多人,总能起点作用。”

    杨峰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能是人数的问题吗?关键是他们的作风和战斗力,遇上事儿指不定给咱们捅出多大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