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的平凡人生 第24章 特护的一天2
热门推荐: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网球王子之三世纠缠
厥木惟乔厥草夭
海外风云之枭雄路途
混沌之龙:龙帝纪元
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
剑仙被遗忘,我转职剑仙震惊全球
从终极笔记开始遇见沈星回
卡塞尔毕业后,我改行去盗墓了
方忆 修改于7.16
下午的雾化时间定在两点,此时的她已经疲惫不堪,眼皮沉重得仿佛随时都会合上。给丈夫翻身拍背时,她不得不像前两次那样,将膝盖顶在床板上,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才艰难地把他翻了过来。而拍背的手,也因为过度用力而不停地颤抖着。
如今只有她一个人,每拍几下,她就会气喘吁吁,不得不扶住床头,停歇半分钟,然后继续。这时候她就会想起身体比她壮士不少的黎远山舅舅家的二姑娘。每次她只需跟她搭把手翻身,拍背的事都是人家的事。
四点多的时候,她把牛奶里掺入了些许蜂蜜给他打了些。她记得,黎远山以前并不喜欢喝纯牛奶,总是抱怨喝着味道“太腥”。或许给他加些蜂蜜后,味道就会好一些吧。
随后小美打开录音机,这盘磁带是他从前最爱听的评书。“啪”的一声,单田芳那独特的声音在病房里弥漫开来。她瞥见黎远山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下,心中忽地一紧,赶忙凑近前去查看,然而,却又没了丝毫动静。
傍晚六点的鼻饲水打完,她开始收拾晚上的饭。把中午冰着的鸡汤倒进小炖锅,和早上剩的粥一起热,咕嘟咕嘟的声响里,她忽然瞅见点滴快打完了,赶紧跑过去按铃。
护士来换瓶时说:“你这盯着比我们监护仪还准。”她笑了笑,其实她哪敢走神,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六点,输液管里的液滴像沙漏里的沙子,每一滴都牵着她的神经,生怕回血了,或者药水输完了没及时换。
下午打完点滴,小美又一次给丈夫翻身拍背,这次感觉比前面那两次要累。但还是完成了。另外没打瘦肉粥,黎远山的排便总算正常了。不过每天还得观察尿液,计数。
晚上八点的鼻饲是鸡汤粥,过滤一遍,温度刚好能打。小美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准备明天的早饭。把第二天早上要打的南瓜,或者是山药乌鸡蛋菜粥在小炖锅煮上,160瓦的小炖锅到明早八点前也能喂到他嘴里。
她记得护士说过“鼻饲的东西一定要干净”,所以步骤是不容忽视的,洗完菜还得烫一下,做好后还要经过细纱网过滤一遍,不然不好打鼻饲。
忙碌了一天,小美根本没多少时间与黎远山说说话,只好把录音机放到了他耳边,有没有用处也只能这么做了。她听李大夫说,即便埋管手术做好能引流,他也未必能醒,因为左脑扇不光是积液了。。。
夜渐渐深了,病房里的寂静被仪器的滴答声打破,每一声都像敲在她空荡的心上。小美关了灯,刚把被子往身上拢了拢,黎远山喉咙里突然滚出一阵浑浊的痰鸣,像被堵住的风箱在暗夜里挣扎。
她几乎是弹坐起来,黑暗中不用睁眼也能准确摸到他床头的吸痰器——那冰凉的塑料外壳早已被她的手心焐热过不知多少次。
月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淌成一汪汪浅银。小美借着这点光旋开接口,管子探进去时,黎远山的喉结轻轻动了一下,她立刻放柔了动作,指尖稳得没有一丝颤抖,嘴里反复呢喃:“没事了,没事了,睡吧。。。”其实她也不知道这声音能不能钻进他紧闭的意识里,只是这病房除了仪器太静了,她总得说点什么,让这满屋子的机械声里,掺进点活人的气儿。
抽出的痰带着细密的泡沫,在玻璃管里泛着淡淡的白。小美对着月光看了看,比白天那两次稀了些,心里稍稍松快了半分。
等她把管子冲洗干净,放回消毒盒时,指腹触到盒底的刻痕——那是前阵子二姑娘陪床时,有时闲得无聊用指甲划的,还打趣说等她大哥好了,就把这盒子当针线盒用。
小美坐在床边略微喘了口气,窗外的月光刚好漫过床沿,落在黎远山的脸上。他的眉毛还微微蹙着,像以前两人拌嘴时,那副想骂又张不开口的模样。
小美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他的眉骨,以前她手刚抬起来,他准会拍开她的手背,笑她“毛手毛脚,别把我眉毛薅秃了”。
可现在,她的手稳得能穿绣花针,却再也没人跟她拌这句嘴了。指腹下的皮肤凉丝丝的,她忍不住多停了会儿,像要把自己掌心的温度匀给他一些。
太静了,静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小美摸索着打开床头柜上的录音机,磁带“咔哒”转了半圈,熟悉的旋律漫出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不知听了多少遍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黑鸭子组合的和声,柔得像浸了水的棉花。
这套“流淌的歌声”磁带,是小美上一年在新华书店买的。那时黎远山,有时傍晚散步回来,就把录音机开着听一会儿歌。有次听到这首歌,他突然停下手里的按摩球,说:“我小时候在乡下,秋收后躺在谷堆上听伙伴唱这个,嗓门亮的都能传到村后。”
小美听着听着,眼角就湿了起来,赶紧别过脸,现在录音机里播放的这首老歌歌,不知能不能顺着耳道,淌进他混沌的梦里。
屋角的小炖锅里,正慢慢熬着南瓜粥,锅盖缝里透出点微温的气,她想,让它慢慢炖着吧,等明早过滤两遍,刚好能顺着鼻饲管打进去。
黎远山以前总嫌她熬粥太稀,说“跟喝白开水似的”,现在的粥熬得稠稠的,就是不知道不经过口腔他还能不能尝出味道。
点滴瓶里的药还剩小半瓶,药液顺着管子往下滴,滴答,滴答,和仪器的声音叠在一起。黎远山的呼吸比刚才平稳了些,胸口起伏的幅度也匀了。小美返回自己床上躺下后,把录音机的音量调小了点,怕吵着两边隔壁屋的病人。
一边听一边心里又开始盘算明天的事:雾化的药得提前配好,生理盐水放久了不行;外甥送来的鱼汤要分一半冰起来,晚上那顿用冰块镇着,热的时候要热透;下午翻身时得多拍会儿背,左边肺叶那地方,上次护士说“得用点劲拍,痰才能松动”。
下午的雾化时间定在两点,此时的她已经疲惫不堪,眼皮沉重得仿佛随时都会合上。给丈夫翻身拍背时,她不得不像前两次那样,将膝盖顶在床板上,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才艰难地把他翻了过来。而拍背的手,也因为过度用力而不停地颤抖着。
如今只有她一个人,每拍几下,她就会气喘吁吁,不得不扶住床头,停歇半分钟,然后继续。这时候她就会想起身体比她壮士不少的黎远山舅舅家的二姑娘。每次她只需跟她搭把手翻身,拍背的事都是人家的事。
四点多的时候,她把牛奶里掺入了些许蜂蜜给他打了些。她记得,黎远山以前并不喜欢喝纯牛奶,总是抱怨喝着味道“太腥”。或许给他加些蜂蜜后,味道就会好一些吧。
随后小美打开录音机,这盘磁带是他从前最爱听的评书。“啪”的一声,单田芳那独特的声音在病房里弥漫开来。她瞥见黎远山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下,心中忽地一紧,赶忙凑近前去查看,然而,却又没了丝毫动静。
傍晚六点的鼻饲水打完,她开始收拾晚上的饭。把中午冰着的鸡汤倒进小炖锅,和早上剩的粥一起热,咕嘟咕嘟的声响里,她忽然瞅见点滴快打完了,赶紧跑过去按铃。
护士来换瓶时说:“你这盯着比我们监护仪还准。”她笑了笑,其实她哪敢走神,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六点,输液管里的液滴像沙漏里的沙子,每一滴都牵着她的神经,生怕回血了,或者药水输完了没及时换。
下午打完点滴,小美又一次给丈夫翻身拍背,这次感觉比前面那两次要累。但还是完成了。另外没打瘦肉粥,黎远山的排便总算正常了。不过每天还得观察尿液,计数。
晚上八点的鼻饲是鸡汤粥,过滤一遍,温度刚好能打。小美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准备明天的早饭。把第二天早上要打的南瓜,或者是山药乌鸡蛋菜粥在小炖锅煮上,160瓦的小炖锅到明早八点前也能喂到他嘴里。
她记得护士说过“鼻饲的东西一定要干净”,所以步骤是不容忽视的,洗完菜还得烫一下,做好后还要经过细纱网过滤一遍,不然不好打鼻饲。
忙碌了一天,小美根本没多少时间与黎远山说说话,只好把录音机放到了他耳边,有没有用处也只能这么做了。她听李大夫说,即便埋管手术做好能引流,他也未必能醒,因为左脑扇不光是积液了。。。
夜渐渐深了,病房里的寂静被仪器的滴答声打破,每一声都像敲在她空荡的心上。小美关了灯,刚把被子往身上拢了拢,黎远山喉咙里突然滚出一阵浑浊的痰鸣,像被堵住的风箱在暗夜里挣扎。
她几乎是弹坐起来,黑暗中不用睁眼也能准确摸到他床头的吸痰器——那冰凉的塑料外壳早已被她的手心焐热过不知多少次。
月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淌成一汪汪浅银。小美借着这点光旋开接口,管子探进去时,黎远山的喉结轻轻动了一下,她立刻放柔了动作,指尖稳得没有一丝颤抖,嘴里反复呢喃:“没事了,没事了,睡吧。。。”其实她也不知道这声音能不能钻进他紧闭的意识里,只是这病房除了仪器太静了,她总得说点什么,让这满屋子的机械声里,掺进点活人的气儿。
抽出的痰带着细密的泡沫,在玻璃管里泛着淡淡的白。小美对着月光看了看,比白天那两次稀了些,心里稍稍松快了半分。
等她把管子冲洗干净,放回消毒盒时,指腹触到盒底的刻痕——那是前阵子二姑娘陪床时,有时闲得无聊用指甲划的,还打趣说等她大哥好了,就把这盒子当针线盒用。
小美坐在床边略微喘了口气,窗外的月光刚好漫过床沿,落在黎远山的脸上。他的眉毛还微微蹙着,像以前两人拌嘴时,那副想骂又张不开口的模样。
小美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他的眉骨,以前她手刚抬起来,他准会拍开她的手背,笑她“毛手毛脚,别把我眉毛薅秃了”。
可现在,她的手稳得能穿绣花针,却再也没人跟她拌这句嘴了。指腹下的皮肤凉丝丝的,她忍不住多停了会儿,像要把自己掌心的温度匀给他一些。
太静了,静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小美摸索着打开床头柜上的录音机,磁带“咔哒”转了半圈,熟悉的旋律漫出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不知听了多少遍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黑鸭子组合的和声,柔得像浸了水的棉花。
这套“流淌的歌声”磁带,是小美上一年在新华书店买的。那时黎远山,有时傍晚散步回来,就把录音机开着听一会儿歌。有次听到这首歌,他突然停下手里的按摩球,说:“我小时候在乡下,秋收后躺在谷堆上听伙伴唱这个,嗓门亮的都能传到村后。”
小美听着听着,眼角就湿了起来,赶紧别过脸,现在录音机里播放的这首老歌歌,不知能不能顺着耳道,淌进他混沌的梦里。
屋角的小炖锅里,正慢慢熬着南瓜粥,锅盖缝里透出点微温的气,她想,让它慢慢炖着吧,等明早过滤两遍,刚好能顺着鼻饲管打进去。
黎远山以前总嫌她熬粥太稀,说“跟喝白开水似的”,现在的粥熬得稠稠的,就是不知道不经过口腔他还能不能尝出味道。
点滴瓶里的药还剩小半瓶,药液顺着管子往下滴,滴答,滴答,和仪器的声音叠在一起。黎远山的呼吸比刚才平稳了些,胸口起伏的幅度也匀了。小美返回自己床上躺下后,把录音机的音量调小了点,怕吵着两边隔壁屋的病人。
一边听一边心里又开始盘算明天的事:雾化的药得提前配好,生理盐水放久了不行;外甥送来的鱼汤要分一半冰起来,晚上那顿用冰块镇着,热的时候要热透;下午翻身时得多拍会儿背,左边肺叶那地方,上次护士说“得用点劲拍,痰才能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