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303章 崇仁
热门推荐:
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这次我只想当一个综艺咖
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
村野孽乱
西游掠夺词条:从鬼卒到地道之主
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
快穿:替身女配上位攻略
艳遇的代价
昊良收到大姐提点,加快了吃面速度。姐弟俩吃的时候,王爷看了一眼婉宁,他以前在京城见到的小姑娘还有从前京中王府的王妃、侧妃都是吃得很少的,没有小姑娘像她一大早就能把一大碗面吃下去的,而且他一段时间不见小丫头,小丫头就要冒高了一大截,长得倒是快。难怪胃口好能吃。
不过这谢家大小姐也不是京中大家闺秀,她的小脸不同于京中闺中小姐的肤如白玉,长期在地里奔跑,让她的皮肤染上了充满活力生机带着阳光的小麦色。这次来,小丫头捂了一个冬天,一张精致的鹅蛋小脸居然也白皙柔嫩了,下巴没有了以往稚气的圆润,也变得尖尖的,眼睛仍是寒星般明亮耀眼,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狡黠机灵,开始绽放出惊人的美丽与灵秀。
婉宁想叶太医一来就赶紧走,免得耽误时间,等她和昊良抓紧时间吃完后,看了自己姐弟空了的碗底,抬头看到王爷在盯着她瞧,糟糕,她姐弟吃了个底朝天,清雅姐和娘只教她在别人家做客,菜不能吃完了,免得主家尴尬,这吃面不知道要不要留个碗底?看到王爷碗底的一筷子面,婉宁想到王爷看她是不是觉得她没规矩啊,忙红着脸小声道:“王爷我成日跟着祖母在乡下,乡下孩子吃饭都是要把碗底刨干净的,免得浪费粮食,臣女一时失了规矩……”
看着小丫头有些忐忑不安红着脸和自己解释,王爷笑道:“吃完了好。”军中士兵不打仗的时候除了过节,饭也不能敞开肚子吃的,小丫头吃不完是可惜。想缓解一下小丫头的紧张,王爷尽量用和蔼的语气道:“多吃点,长的快。”
婉宁也只能干巴巴的道:“那王爷您也快吃,免得汤凉了。您多保重身体。”婉宁最怕的就是王爷出事了,她家好几口子人命都得跟着王爷遭殃。
王爷愣了下,笑道“好。”他剩一口面不就是等着这姐弟俩么。
吃完饭,王爷看小丫头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心道:规矩还是不错的。也不知和这俩小孩说点啥,想到这是新年里,得给谢大人家俩孩子赏点啥,等到初九官员将领家孩子多,赏赐也不可能太多,正好谢大人家孩子来了,他得单独厚赏姐弟俩。
低声交代了亲兵去库房,等亲兵回来了,王爷赏了昊良一个婴儿拳头大的小金马,给婉宁的就多了,给了六个盒子,婉宁有些惊诧的望着王爷心道:王爷这是发财了?没有正月头给小孩一堆东西的啊,不都是一个荷包么?
王爷面色不变,征用了小丫头的粮,他还没付钱,银钱要留着政事上开支。去年在营州知州家里抄家的好东西不少,这不他看小丫头年纪大了,快到插钗的年纪了,提前趁着新年给小丫头,免得到了插钗时候他一个男子给也不合适。
叶太医略带不满的匆匆赶来,婉宁赶紧拉着昊良给叶太医行礼,王爷看小丫头着急的样子,挥挥手“家去吧。里面的有个长命锁是给你小弟的。”
婉宁恭敬道“多谢王爷。”赶紧带了叶太医急匆匆赶去师公家。
一进师公屋子,就见到裴家三兄弟都在,顾不上打招呼,忙把叶太医引到师公床前。
水生先生看到两个孩子带了叶太医来,有啥不明白的,费力的抬手向婉宁昊良招招手,婉宁忙带着昊良疾步上前,蹲在床边,握着师公的手,看师公一副欣慰感动的样子,眼角渗出泪来,忙掏出帕子,替师公擦了,轻声道:“师公别担心,出门天就要亮了,再说赶车的是爹爹随从有功夫又衷心,我和昊良身边有秋霜和红叶,两人功夫都好,路上不会出事。让叶太医给您好好瞧瞧。”
师公抬手摸了摸孩子头,费力道:“昊良,以后得听你大姐话。”
昊良这个时候只会顺着师公,使劲点头赶紧也握着师公手:“师公放心,以后听大姐话。”
叶太医上前,替水生先生号了号脉,二人以前在京中也是认识的,只不过当年水生先生位高权重,不过再位高权重的人也都看重太医的,毕竟是人都会生病,也都怕死。水生先生抽着气道:“麻烦叶太医跑一趟,你我到了辽东多年,最后能得旧友相送也是幸事。”
看来这李尚书对自己身子有数,叶太医点点头,“我替李尚书扎一针,你有什么话可以慢慢和家中孩子交代。”
清雅一听叶太医说“交代”背过身掩面而泣。叶太医随即安慰李尚书“李尚书也算是福气,谢大人对你好,你孙子仕途通达,孙女也有了好归属。”
李尚书知道叶太医是王爷专用大夫,亦是信任之人,“叶太医,我那学生最是憨厚老实,若是有不妥之处,老夫求你看在旧识一场,多提点一下他,他只会一根筋的苦干,不懂官场上的弯弯道道,若是有说错话的时候,还请你在王爷面前替他转圜一下。”
就是在有事的时候让自己在王爷面前帮着说几句话,人这谢大人能把官做得这么大,能是憨直的?无非就是官场险恶,希望有事能帮把手,叶太医道:“李尚书放心,王爷十分看重信任谢大人,若真用的上老夫的地方,老夫收了谢夫人不少人参衣料,也会替谢大人说几句好话的。”边说边给水生先生扎上针。“喝点参汤,和孩子们好好说说话。”
叶太医带着孙子去了外间,崇仁也带了崇青退出去,水生先生对清雅宏文道:“你俩给你谢叔谢婶跪下,以后要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他们,若是没有他们,你们姐弟不一定能活着。”起码宏文这种军户是上了战场只能做肉盾。
水生和小桃忙把两个孩子扶起来,小桃道“先生,您放心,清雅宏文都是好孩子,我和水生会看顾他们的。”
清雅宏文抹着泪道:“祖父放心。”宏文赶紧又跪在祖父床前,“祖父您不说我也会孝顺谢叔谢婶。婉宁妹妹和昊良昊昀还小,以后我也会看顾他们的。”
水生上前,哽咽道:“先生别担心我们。”
水生先生道:“宏文你的亲事让你谢叔和谢婶子做主,我走了你不是长孙你和谢叔都不用给我守孝,当好你们的差,宏文你这官职来之不易,这是边境,若是有了战事,你在家守孝,别人就能替了你去。你和谢叔都好好的,我才能放心走。”
水生没有应声,水生先生喘着粗气道:“水生我不许你糊涂,给我守孝。”水生怕先生气急攻心忙道:“我听先生的。”
“宏文的亲事不要在将领当中找,一个管粮草,一个掌兵,王爷怎会放心。替宏文找一家知书达礼的就行。宏文也能撑起家了。”
宏文泣不成声“都听祖父的。”
水生见先生上不来气,赶紧喂了小口参汤替先生顺着气,水生先生急促的喘息渐渐平复,浑浊的眼中似乎清明了一瞬,他用力回握了握孙子的手,目光扫过床前跪着的清雅、宏文,以及守在一旁、眼含热泪的水生小桃和婉宁昊良。
“水……水生”水生先生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释然,“都……安排好了……我便安心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婉宁和昊良身上,带着无限的慈爱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师公没法看着你们长大了。”
水生见先生气越来越弱,轻声道:“先生,再喝口参汤。” 小心地扶起先生,水生先生就着水生的手,勉强喝了几口。参汤的热力似乎暂时驱散了身体的冰冷,他精神略振,看向宏文,“宏文……你谢叔……待你如亲子……他的恩义……你要记得……凡事多斟酌和你谢叔商量……” 宏文含泪叩首:“孙儿明白,谢叔就是孙儿的再生父母,孙儿此生不忘!”
“清雅……” 水生先生的声音越发微弱,看向孙女的目光充满怜惜,“你跟着……祖父来辽东受苦了……好在你如今熬出来了,祖父也放心了。”又看着裴崇安“崇安,你要善待清雅。”裴崇安忙道:“祖父放心。”清雅早已泣不成声。
水生先生又转眼看着小桃,“以后宏文的事还得你操心,你办事我放心。”小桃上前握住水生先生枯瘦的手,声音哽咽却清晰:“先生,您就放心吧,宏文的亲事我会放在心上,有我和水生一日,定护他们姐弟周全,看着他们成家立业。”
水生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缓缓闭上眼睛,气息变得悠长而微弱,握着宏文的手也渐渐松了力道。
被叫进来的叶太医上前探了探脉息,对着众人沉重地摇了摇头。
水生忍了泪,叫了宏文赶紧趁着先生还是热的,给先生换了寿衣。小桃安排人送了叶太医回去。
水生一家要帮着操持丧事,就留下住在了水生先生家,虽然水生先生严令不许守孝,但作为至亲和弟子,必要的丧仪还是要办。
好在先生摆脱了罪臣身份,可以办得体面一些,停灵三日,供亲友吊唁。王爷得知消息,派人送来了奠仪,并特许了水生和宏文处理丧事期间不必点卯。边境和三州的官员将领都前来吊唁。清雅知道这都是看在谢叔面上,来给祖父体面。
丧事办完,已是初七。按照水生先生的遗命,宏文和水生脱下孝服,初九王爷宴请官员将领,家里有孝,水生和宏文自然不能去,宏文初十便回去了军营粮仓当差。
水生和宏文商量,他会在三州留意着适合宏文的人家。
水生初十回了边境以前的郡守府,王爷把这个宅子赏给了谢大人。
等回来了自己家,初十晚上婉宁吃过饭食后,拿了王爷给的压岁礼去爹爹书房,水生娘看了昊良婴儿拳头大的金马,高兴道:“王爷手里果真有好东西,马都有金的,老天爷,这得多少金子啊?以前在陵州老家见到有钱人家带副金耳环都觉得了不得,这么大个金马得打多少副耳环?昊良,你看跟着你大姐出门得了多大好处。”
这东西昊良也稀罕,他认真点点头,确实是跟着大姐才能得到,听说初九去王爷家的小孩,都是荷包里装两个二两的金元宝。他们师公才走了,初九不能登王府。他要不是跟着大姐去请叶太医,就得不了金马。
婉宁忙道:“娘,王爷说盒子里有个是长命锁是给昊昀的。”
小桃和水生看着一堆盒子有些隐隐不安,这给的也太多了,等盒子打开,一家人惊得呆住了。第一个盒子里是一套赤金镶红宝石的钗,做工极其精致,宝石虽不大,但色泽纯正,一看就不是营州能有的东西,倒像是京城或江南的工艺。这绝不是给小女孩的玩意儿,分明是及笄用的贵重首饰。
第二个盒子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水头翠绿,没有一点棉质。
第三个盒子是一支细腻如脂的珍珠钗,
第四个盒子是金长命锁,正是王爷口中给小弟昊昀的。
第五个盒子装着一支通透的白玉钗。
第六个盒子则让婉宁有些意外,里面是几本装帧考究的农书。
看着这些价值不菲的赏赐,婉宁的心怦怦直跳。不单盒子多,盒子里的东西也太值钱了些。
小桃和水生一脸凝重,崇安儿子和云谨初九去了王爷府上,都是给的两个金元宝,在闺女这里简直天上地下。
水生娘一看儿子和儿媳不安的神色,她倒是高兴得合不上嘴,她孙女以后去了京城也能像权贵人家一样头上的钗换着戴了。赶紧打听道:“小桃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婉宁也想知道。
小桃摇摇头“我也估不好值多少,但是这么些首饰没有七八千两买不着。”
水生娘也抽了口气,转头更高兴了“这两年的稻谷钱好歹收回来了一半多。哎呀,明年再去给王爷拜一次年,我们婉宁的稻谷钱不但收回了本,还能赚一些。”
小桃和水生闻言倒是松了口气,水生沉思片刻道:“这些东西应该就是营州知州抄家抄出来的,营州是大州,以前的知州主政营州多年,家底厚。让王爷一锅端了。银子王爷要留着发军饷和官员将领俸禄,还有军中开销。这些首饰估计王爷没想着带出辽东处理,知道小桃还有点家底,家里暂时不缺钱,赏首饰给婉宁大概就是拿来抵稻谷钱的,王爷哪里有账本。”水生这一说,小桃才把心落了下去,幸好闺女还小,大了王爷赏这些,只怕要吓死他们夫妻。
过完正月十五上元节,水生就要去沂州了,正月十二清雅一家人来看望谢叔一家,崇仁和崇青也来了。
水生娘看到崇仁吃惊了一下,怎么一段时间不见,崇仁长得比水生都略冒头了,由不得仔细打量了一番,穿着鸭青色锦缎袍子,身姿如松,虽说有些消瘦但是又带着硬朗,眉骨略高,鼻梁高挺,长相俊美,肤色带了些边境染了风霜的小麦色。水生娘暗道:这长得快和景宇有的一拼了。水生娘如今是进士娘,也搞清楚了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听说崇仁就是解元,有才学,长得好,关键是比景宇身体好啊而且现在也不是军户了,水生娘是越看崇仁越眼热,想到自己孙女虚岁才十二,人家崇仁十七了,肯定是要想成亲了。一想到崇仁头上没有娘,哎呀,水生娘越想越觉得这亲事打灯笼都难找,去哪里去找死了娘,有本事又长得好的男子,就是水生都比不上崇仁的条件,水生只是死了爹,人家崇仁可是爹娘都死了的,光是没有婆婆就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忍不住就给崇仁招手,崇仁早就看到谢老夫人在盯着他看,谢老人向他招手,他还是彬彬有礼带笑拱手道:“谢老夫人,叫晚辈可是有事?”
水生娘抓着崇仁手,看得不挪眼,想到是新年,要给压岁礼,可惜压岁礼都是儿媳在安排,她身上没有备着,这回大方的摸出身上的一荷包碎银子,起码六七两全塞在崇仁手里,崇仁眼睛含笑,恭敬道“多谢谢老夫人疼崇仁,只是晚辈大了,这压岁钱心意领了,老夫人留着买糕点吃。”
水生娘笑得一脸慈爱,“给你拿去卖糕点,你在军中当值饿了可以吃,对了崇仁,读书不能扔知道不,等着有了机会考状元……”她孙女最起码配状元郎是配得起的。话没有说完,在一旁早看不下去的婉宁赶紧过来打断祖母,把祖母荷包捏在手里,笑道:“糕点我们小孩子喜欢吃,崇青明儿我们去炤炤姐铺子里买糕点,这是我祖母给你和崇仁哥的压岁礼,你拿着我们明儿就阔一回,都买了点心如何?”说完把荷包放在崇青手里。祖母可真是行,崇青站一旁,分文未有关键是把荷包都取了全给了崇仁哥。
崇青正要推迟 ,婉宁狡黠的给崇青眨眨眼,小声道:“我祖母轻易不给我买糕点,你拿着这个压岁礼请我好么?”
崇青笑道:“婉宁姐,我也有钱的,明儿我二哥休沐,叫他一起我们请你和昊良吃。”
“你有钱是你的,这是压岁礼收着。”不由分说的塞在崇青手里。
水生娘心道六七两呢,哪能给个小孩这么些,不过看了眼崇仁觉得既然是崇仁弟弟,她也还是舍得。
祖母看崇仁哥就像看金元宝不挪眼,婉宁只得去把崇仁哥救出来,赶紧笑道:“崇仁哥,正好我爹爹在家,你读书上有不甚明白的地方,正好爹爹能给你讲讲。”
水生娘还是抓着崇仁不松手,笑道:“不用去让你谢叔讲,我到时候让周大人给你讲,他是榜眼,讲得更好。对了崇仁我看你个子长得快,你看我们婉宁也是长得快。”心道,你但凡长眼看看我孙女就知道我孙女有多好。
不过这谢家大小姐也不是京中大家闺秀,她的小脸不同于京中闺中小姐的肤如白玉,长期在地里奔跑,让她的皮肤染上了充满活力生机带着阳光的小麦色。这次来,小丫头捂了一个冬天,一张精致的鹅蛋小脸居然也白皙柔嫩了,下巴没有了以往稚气的圆润,也变得尖尖的,眼睛仍是寒星般明亮耀眼,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狡黠机灵,开始绽放出惊人的美丽与灵秀。
婉宁想叶太医一来就赶紧走,免得耽误时间,等她和昊良抓紧时间吃完后,看了自己姐弟空了的碗底,抬头看到王爷在盯着她瞧,糟糕,她姐弟吃了个底朝天,清雅姐和娘只教她在别人家做客,菜不能吃完了,免得主家尴尬,这吃面不知道要不要留个碗底?看到王爷碗底的一筷子面,婉宁想到王爷看她是不是觉得她没规矩啊,忙红着脸小声道:“王爷我成日跟着祖母在乡下,乡下孩子吃饭都是要把碗底刨干净的,免得浪费粮食,臣女一时失了规矩……”
看着小丫头有些忐忑不安红着脸和自己解释,王爷笑道:“吃完了好。”军中士兵不打仗的时候除了过节,饭也不能敞开肚子吃的,小丫头吃不完是可惜。想缓解一下小丫头的紧张,王爷尽量用和蔼的语气道:“多吃点,长的快。”
婉宁也只能干巴巴的道:“那王爷您也快吃,免得汤凉了。您多保重身体。”婉宁最怕的就是王爷出事了,她家好几口子人命都得跟着王爷遭殃。
王爷愣了下,笑道“好。”他剩一口面不就是等着这姐弟俩么。
吃完饭,王爷看小丫头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心道:规矩还是不错的。也不知和这俩小孩说点啥,想到这是新年里,得给谢大人家俩孩子赏点啥,等到初九官员将领家孩子多,赏赐也不可能太多,正好谢大人家孩子来了,他得单独厚赏姐弟俩。
低声交代了亲兵去库房,等亲兵回来了,王爷赏了昊良一个婴儿拳头大的小金马,给婉宁的就多了,给了六个盒子,婉宁有些惊诧的望着王爷心道:王爷这是发财了?没有正月头给小孩一堆东西的啊,不都是一个荷包么?
王爷面色不变,征用了小丫头的粮,他还没付钱,银钱要留着政事上开支。去年在营州知州家里抄家的好东西不少,这不他看小丫头年纪大了,快到插钗的年纪了,提前趁着新年给小丫头,免得到了插钗时候他一个男子给也不合适。
叶太医略带不满的匆匆赶来,婉宁赶紧拉着昊良给叶太医行礼,王爷看小丫头着急的样子,挥挥手“家去吧。里面的有个长命锁是给你小弟的。”
婉宁恭敬道“多谢王爷。”赶紧带了叶太医急匆匆赶去师公家。
一进师公屋子,就见到裴家三兄弟都在,顾不上打招呼,忙把叶太医引到师公床前。
水生先生看到两个孩子带了叶太医来,有啥不明白的,费力的抬手向婉宁昊良招招手,婉宁忙带着昊良疾步上前,蹲在床边,握着师公的手,看师公一副欣慰感动的样子,眼角渗出泪来,忙掏出帕子,替师公擦了,轻声道:“师公别担心,出门天就要亮了,再说赶车的是爹爹随从有功夫又衷心,我和昊良身边有秋霜和红叶,两人功夫都好,路上不会出事。让叶太医给您好好瞧瞧。”
师公抬手摸了摸孩子头,费力道:“昊良,以后得听你大姐话。”
昊良这个时候只会顺着师公,使劲点头赶紧也握着师公手:“师公放心,以后听大姐话。”
叶太医上前,替水生先生号了号脉,二人以前在京中也是认识的,只不过当年水生先生位高权重,不过再位高权重的人也都看重太医的,毕竟是人都会生病,也都怕死。水生先生抽着气道:“麻烦叶太医跑一趟,你我到了辽东多年,最后能得旧友相送也是幸事。”
看来这李尚书对自己身子有数,叶太医点点头,“我替李尚书扎一针,你有什么话可以慢慢和家中孩子交代。”
清雅一听叶太医说“交代”背过身掩面而泣。叶太医随即安慰李尚书“李尚书也算是福气,谢大人对你好,你孙子仕途通达,孙女也有了好归属。”
李尚书知道叶太医是王爷专用大夫,亦是信任之人,“叶太医,我那学生最是憨厚老实,若是有不妥之处,老夫求你看在旧识一场,多提点一下他,他只会一根筋的苦干,不懂官场上的弯弯道道,若是有说错话的时候,还请你在王爷面前替他转圜一下。”
就是在有事的时候让自己在王爷面前帮着说几句话,人这谢大人能把官做得这么大,能是憨直的?无非就是官场险恶,希望有事能帮把手,叶太医道:“李尚书放心,王爷十分看重信任谢大人,若真用的上老夫的地方,老夫收了谢夫人不少人参衣料,也会替谢大人说几句好话的。”边说边给水生先生扎上针。“喝点参汤,和孩子们好好说说话。”
叶太医带着孙子去了外间,崇仁也带了崇青退出去,水生先生对清雅宏文道:“你俩给你谢叔谢婶跪下,以后要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他们,若是没有他们,你们姐弟不一定能活着。”起码宏文这种军户是上了战场只能做肉盾。
水生和小桃忙把两个孩子扶起来,小桃道“先生,您放心,清雅宏文都是好孩子,我和水生会看顾他们的。”
清雅宏文抹着泪道:“祖父放心。”宏文赶紧又跪在祖父床前,“祖父您不说我也会孝顺谢叔谢婶。婉宁妹妹和昊良昊昀还小,以后我也会看顾他们的。”
水生上前,哽咽道:“先生别担心我们。”
水生先生道:“宏文你的亲事让你谢叔和谢婶子做主,我走了你不是长孙你和谢叔都不用给我守孝,当好你们的差,宏文你这官职来之不易,这是边境,若是有了战事,你在家守孝,别人就能替了你去。你和谢叔都好好的,我才能放心走。”
水生没有应声,水生先生喘着粗气道:“水生我不许你糊涂,给我守孝。”水生怕先生气急攻心忙道:“我听先生的。”
“宏文的亲事不要在将领当中找,一个管粮草,一个掌兵,王爷怎会放心。替宏文找一家知书达礼的就行。宏文也能撑起家了。”
宏文泣不成声“都听祖父的。”
水生见先生上不来气,赶紧喂了小口参汤替先生顺着气,水生先生急促的喘息渐渐平复,浑浊的眼中似乎清明了一瞬,他用力回握了握孙子的手,目光扫过床前跪着的清雅、宏文,以及守在一旁、眼含热泪的水生小桃和婉宁昊良。
“水……水生”水生先生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释然,“都……安排好了……我便安心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婉宁和昊良身上,带着无限的慈爱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师公没法看着你们长大了。”
水生见先生气越来越弱,轻声道:“先生,再喝口参汤。” 小心地扶起先生,水生先生就着水生的手,勉强喝了几口。参汤的热力似乎暂时驱散了身体的冰冷,他精神略振,看向宏文,“宏文……你谢叔……待你如亲子……他的恩义……你要记得……凡事多斟酌和你谢叔商量……” 宏文含泪叩首:“孙儿明白,谢叔就是孙儿的再生父母,孙儿此生不忘!”
“清雅……” 水生先生的声音越发微弱,看向孙女的目光充满怜惜,“你跟着……祖父来辽东受苦了……好在你如今熬出来了,祖父也放心了。”又看着裴崇安“崇安,你要善待清雅。”裴崇安忙道:“祖父放心。”清雅早已泣不成声。
水生先生又转眼看着小桃,“以后宏文的事还得你操心,你办事我放心。”小桃上前握住水生先生枯瘦的手,声音哽咽却清晰:“先生,您就放心吧,宏文的亲事我会放在心上,有我和水生一日,定护他们姐弟周全,看着他们成家立业。”
水生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缓缓闭上眼睛,气息变得悠长而微弱,握着宏文的手也渐渐松了力道。
被叫进来的叶太医上前探了探脉息,对着众人沉重地摇了摇头。
水生忍了泪,叫了宏文赶紧趁着先生还是热的,给先生换了寿衣。小桃安排人送了叶太医回去。
水生一家要帮着操持丧事,就留下住在了水生先生家,虽然水生先生严令不许守孝,但作为至亲和弟子,必要的丧仪还是要办。
好在先生摆脱了罪臣身份,可以办得体面一些,停灵三日,供亲友吊唁。王爷得知消息,派人送来了奠仪,并特许了水生和宏文处理丧事期间不必点卯。边境和三州的官员将领都前来吊唁。清雅知道这都是看在谢叔面上,来给祖父体面。
丧事办完,已是初七。按照水生先生的遗命,宏文和水生脱下孝服,初九王爷宴请官员将领,家里有孝,水生和宏文自然不能去,宏文初十便回去了军营粮仓当差。
水生和宏文商量,他会在三州留意着适合宏文的人家。
水生初十回了边境以前的郡守府,王爷把这个宅子赏给了谢大人。
等回来了自己家,初十晚上婉宁吃过饭食后,拿了王爷给的压岁礼去爹爹书房,水生娘看了昊良婴儿拳头大的金马,高兴道:“王爷手里果真有好东西,马都有金的,老天爷,这得多少金子啊?以前在陵州老家见到有钱人家带副金耳环都觉得了不得,这么大个金马得打多少副耳环?昊良,你看跟着你大姐出门得了多大好处。”
这东西昊良也稀罕,他认真点点头,确实是跟着大姐才能得到,听说初九去王爷家的小孩,都是荷包里装两个二两的金元宝。他们师公才走了,初九不能登王府。他要不是跟着大姐去请叶太医,就得不了金马。
婉宁忙道:“娘,王爷说盒子里有个是长命锁是给昊昀的。”
小桃和水生看着一堆盒子有些隐隐不安,这给的也太多了,等盒子打开,一家人惊得呆住了。第一个盒子里是一套赤金镶红宝石的钗,做工极其精致,宝石虽不大,但色泽纯正,一看就不是营州能有的东西,倒像是京城或江南的工艺。这绝不是给小女孩的玩意儿,分明是及笄用的贵重首饰。
第二个盒子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水头翠绿,没有一点棉质。
第三个盒子是一支细腻如脂的珍珠钗,
第四个盒子是金长命锁,正是王爷口中给小弟昊昀的。
第五个盒子装着一支通透的白玉钗。
第六个盒子则让婉宁有些意外,里面是几本装帧考究的农书。
看着这些价值不菲的赏赐,婉宁的心怦怦直跳。不单盒子多,盒子里的东西也太值钱了些。
小桃和水生一脸凝重,崇安儿子和云谨初九去了王爷府上,都是给的两个金元宝,在闺女这里简直天上地下。
水生娘一看儿子和儿媳不安的神色,她倒是高兴得合不上嘴,她孙女以后去了京城也能像权贵人家一样头上的钗换着戴了。赶紧打听道:“小桃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婉宁也想知道。
小桃摇摇头“我也估不好值多少,但是这么些首饰没有七八千两买不着。”
水生娘也抽了口气,转头更高兴了“这两年的稻谷钱好歹收回来了一半多。哎呀,明年再去给王爷拜一次年,我们婉宁的稻谷钱不但收回了本,还能赚一些。”
小桃和水生闻言倒是松了口气,水生沉思片刻道:“这些东西应该就是营州知州抄家抄出来的,营州是大州,以前的知州主政营州多年,家底厚。让王爷一锅端了。银子王爷要留着发军饷和官员将领俸禄,还有军中开销。这些首饰估计王爷没想着带出辽东处理,知道小桃还有点家底,家里暂时不缺钱,赏首饰给婉宁大概就是拿来抵稻谷钱的,王爷哪里有账本。”水生这一说,小桃才把心落了下去,幸好闺女还小,大了王爷赏这些,只怕要吓死他们夫妻。
过完正月十五上元节,水生就要去沂州了,正月十二清雅一家人来看望谢叔一家,崇仁和崇青也来了。
水生娘看到崇仁吃惊了一下,怎么一段时间不见,崇仁长得比水生都略冒头了,由不得仔细打量了一番,穿着鸭青色锦缎袍子,身姿如松,虽说有些消瘦但是又带着硬朗,眉骨略高,鼻梁高挺,长相俊美,肤色带了些边境染了风霜的小麦色。水生娘暗道:这长得快和景宇有的一拼了。水生娘如今是进士娘,也搞清楚了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听说崇仁就是解元,有才学,长得好,关键是比景宇身体好啊而且现在也不是军户了,水生娘是越看崇仁越眼热,想到自己孙女虚岁才十二,人家崇仁十七了,肯定是要想成亲了。一想到崇仁头上没有娘,哎呀,水生娘越想越觉得这亲事打灯笼都难找,去哪里去找死了娘,有本事又长得好的男子,就是水生都比不上崇仁的条件,水生只是死了爹,人家崇仁可是爹娘都死了的,光是没有婆婆就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忍不住就给崇仁招手,崇仁早就看到谢老夫人在盯着他看,谢老人向他招手,他还是彬彬有礼带笑拱手道:“谢老夫人,叫晚辈可是有事?”
水生娘抓着崇仁手,看得不挪眼,想到是新年,要给压岁礼,可惜压岁礼都是儿媳在安排,她身上没有备着,这回大方的摸出身上的一荷包碎银子,起码六七两全塞在崇仁手里,崇仁眼睛含笑,恭敬道“多谢谢老夫人疼崇仁,只是晚辈大了,这压岁钱心意领了,老夫人留着买糕点吃。”
水生娘笑得一脸慈爱,“给你拿去卖糕点,你在军中当值饿了可以吃,对了崇仁,读书不能扔知道不,等着有了机会考状元……”她孙女最起码配状元郎是配得起的。话没有说完,在一旁早看不下去的婉宁赶紧过来打断祖母,把祖母荷包捏在手里,笑道:“糕点我们小孩子喜欢吃,崇青明儿我们去炤炤姐铺子里买糕点,这是我祖母给你和崇仁哥的压岁礼,你拿着我们明儿就阔一回,都买了点心如何?”说完把荷包放在崇青手里。祖母可真是行,崇青站一旁,分文未有关键是把荷包都取了全给了崇仁哥。
崇青正要推迟 ,婉宁狡黠的给崇青眨眨眼,小声道:“我祖母轻易不给我买糕点,你拿着这个压岁礼请我好么?”
崇青笑道:“婉宁姐,我也有钱的,明儿我二哥休沐,叫他一起我们请你和昊良吃。”
“你有钱是你的,这是压岁礼收着。”不由分说的塞在崇青手里。
水生娘心道六七两呢,哪能给个小孩这么些,不过看了眼崇仁觉得既然是崇仁弟弟,她也还是舍得。
祖母看崇仁哥就像看金元宝不挪眼,婉宁只得去把崇仁哥救出来,赶紧笑道:“崇仁哥,正好我爹爹在家,你读书上有不甚明白的地方,正好爹爹能给你讲讲。”
水生娘还是抓着崇仁不松手,笑道:“不用去让你谢叔讲,我到时候让周大人给你讲,他是榜眼,讲得更好。对了崇仁我看你个子长得快,你看我们婉宁也是长得快。”心道,你但凡长眼看看我孙女就知道我孙女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