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308章 诡计
景宇一家回到家后,敏月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小桃姐又不是公爹的亲生女儿,都能留下照顾公爹,而且公爹在沂州病倒都是小桃姐在伺候。自己半句话不提留下照顾公爹,夫君定会在心里恼怒她。现在已经定下来了在小桃姐家,她也得在夫君面前说几句孝道的话。敏月温柔对景宇道:“夫君,要不我们照顾公爹吧?”
景宇听得眼里亮起光,高兴道:“你留下照顾爹爹?”
敏月愣了片刻,笑道:“照顾公爹是应该的,我们接到远山县书院去照顾,书院地方大,也清净,适合养病……”话未说完,就见夫君只是定定的看着她,看得她心里发毛。
景宇平静道:“敏月,你好好仔细瞧瞧我,你看我像傻子么?”
敏月小心翼翼道:“夫君,怎的了?妾身说错话了?”
景宇盯着茶杯淡淡道:“你以后别耍这些小聪明了,幸好这话你今天没在小桃姐家说,我听了都替你害臊。水生哥在沂州当差,小桃姐为了照顾我爹爹,特意带着昊昀留下来在边境照顾爹爹,想等到爹爹身子大好后再去沂州,你怕是不知道,小桃姐向来几个铺子都是交给掌柜做主,她只需要对账半天就好了。她是一年到头都不大去铺子巡视的,因为爹爹要当差,所以小桃姐才留在边境,若是爹爹可以去远山县,小桃姐还留下做甚,你这些自以为是的场面话以后别说了。”
敏月张了张口,对上夫君看她淡淡的眼神收了声,低声道:“要不我留下照顾爹爹?”
景宇没有搭理她半句就准备起身,敏月忙拉住景宇,孩子已经半岁多了,夫君未有再疼惜过她,敏月咬着唇柔声道:“夫君,我错了,夜深了,该歇息了。”
景宇一言不发的脱了衣衫上床就躺好,半夜听到孩子蹬着腿知道是孩子尿憋醒了,景宇还是起身自己准备把孩子尿布换了,敏月忙要自己来,景宇平和道:“我都已经起身了,你睡你的,你白天还要照看他。”
敏月心里好受了些,夫君这么体贴她,到了书院,就她们一家三口,她会好好和夫君相处。
第二天一早,大家先把水生、水生娘、婉宁送上去沂州的马车后,又把看上去和睦的景宇三口还有云谨、昊良一起送上了马车去书院。
把人都送走后,小桃扶着周叔回了院子,摸了摸周叔的披风,轻声问道:“周叔,在院子里站久了,冷么?”
周叔拍拍小桃手:“不冷。我一会儿也得去点卯了。”
小桃把周叔送上车后,对有根叔轻声道:“辛苦有根叔照顾好周叔,有事让人回来告知我。”
有根叔对谢夫人很是恭敬,“谢夫人放心,有老奴在,定会照顾好老爷。”
周叔到了王爷的议事厅,王爷很照顾周大人,对周叔温和道:“周大人身子觉得如何?现在政事不忙 ,你在家多歇息几天也无妨的。
周叔起身恭敬道:“下官已经耽搁好几个月政事了,多谢王爷体恤老臣。”
王爷忙道:“别多礼,快坐,你若是觉得身子不舒服,就直接回家歇着就是,需要让你定夺的,我让人去巡抚府就是。”
周叔坐下道:“已经无碍了。剩下就是慢慢养。”
宣王见周大人精气神尚可,让亲兵去叫了自己的幕僚来,见幕僚来了,宣王喝了口茶水,年轻但是已满面风霜又锐利的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沉静深邃。他放下茶盏,指节在檀木案几上轻轻叩击,沉思了一番才声音低沉道:周大人,正好你今天来了,我有事和你商议,三州初定,谢大人把三州治理得也安定了下来,本王已经二十七了,却膝下空虚,思虑再三,为固辽东根本,收拢诸将之心,纳侧妃一事……恐需提上日程了。”
周叔心下觉得今天这事和他商议,他有些难办,王爷若是更进一步,今日入选的侧妃先诞下的长子,以后就可能是太子。
王爷顿了顿,“尹指挥使,其女尹氏年方十五尚未定亲,贾指挥使,其妹贾氏正值妙龄十四,李指挥使的孙女(云峰之妹)年芳十六……周大人以为,是在十几个指挥使里挑选,还是每家都纳一个?以安其心?”
周叔沉思良久,他深知此事关乎辽东军政平衡,更牵涉王爷后嗣传承。王爷正妃之位空悬多年,侧妃人选便是未来王府内院的主心骨,亦是联结军中势力的重要纽带。
“王爷思虑周全。”周叔缓缓开口“只是十几个指挥使家的人都进府,这谁若是抢先诞下王爷长子,其他的十几个指挥使心思浮动怎么办?会不会军心不齐?觉得在战场拼杀也是为有外孙是王爷长子的指挥使做嫁衣?若是只在里面挑选两三个,王爷要怎么挑?没挑中的会不会心生不满,在战场上不尽力……”
王爷蹙着眉,“这事本王也知,人选需慎之又慎,需细细斟酌。一个选不好反坏了辽东大局。我让人去查了才知道,各个指挥使家里都留了没定亲的适龄女子,看来大家都是有心人。本王实在难办。”宣王最后叹口气“只能再等等,我这么些年都等过来了。这几年抓紧时间把粮屯好,我有上万铁骑,到时候可与朝廷一战…… ”他话未说完——
“报——!!!”风尘仆仆的斥候奔进厅里。
“王爷,朝廷派了您以前交好的苏大人来送圣旨。快马加鞭可能再有两日就到了。”
宣王顿时心里一沉,朝廷让苏大人来,看来是被被逼来的了。苏大人是她舅母表妹的儿子,也算是表兄了。他以前在京城时还带着他认识科举下场的谢大人。
周叔等斥候下去后,却担忧对王爷道:“王爷,这苏大人来恐怕是大事了,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皇上下旨也不可能有用,还特意选了苏大人来,看来这圣旨肯定能牵制住王爷。”
宣王也是心下一凛,还是冷静安排道:“周大人去安排你的政事去吧,下午事不急着处理的,你早日回家歇息,过两天可能就要找你来商议了。”
周大人去了军营里让人把去年各户所屯田收的粮食记录找了给他看,他得算算除了户所屯田收的粮,军营里一年还需要补多少粮食出来。眼下要有计划的存粮了。
小桃中午安排了人给周叔送炖的鸡汤饭食。另外给泡了一盅参汤来。想到天寒还给周叔送了个汤婆子来。
晚上周叔回家对小桃有些担忧道:“朝廷派的苏大人来送圣旨,恐怕是圣旨上的内容会激怒王爷,所以挑了王爷的远亲来,而且这苏大人和水生还是同科进士,以前在京中常跟随在王爷身侧。料定王爷为了旧日情谊都不会杀了苏大人。”
小桃疑惑道:“皇上下圣旨也无用啊,王爷又不会遵旨。再说王爷有一万多铁骑,朝廷对上又没有胜算。朝廷有什么能拿住王爷的?”
周叔细想了下,王爷的母妃是先皇保下来替先皇诵经的,王爷以前的王妃侧妃早已经由国舅爷逼迫揭发王爷获得了赦免回了娘家,王爷在京城又没有孩子,没有能拿住王爷的地方。
小桃劝解周叔道:“周叔这两天别忧思,等苏大人来了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这两天先养身体,免得苏大人来了你还得操心。”
周叔现在老了,就愿意听小桃的。小桃早上给他带上汤婆子,中午送饭食来又给换了新的汤婆子,到家也是让他穿的新做的轻巧又软和的新棉鞋。处处把他照顾得周到细致。
过了两天果然是苏大人一行人冒着寒风来了,王爷和苏大人表兄弟多年未见,一见面都有些唏嘘感慨。送圣旨的另有三人,苏大人不好和王爷诉说旧日情谊,只能先把公事办了。
苏大人清了清嗓子,一副对不住王爷的神情宣读:
皇弟刘哲盘踞辽东,拥兵自重,割裂疆土,罔顾君臣之恩,实乃大逆不道!朕念及手足之情,特下诏劝谕,望尔迷途知返,归还三州之地,束甲来归,尚可保尔性命富贵。限一月之内,亲奉降表,将辽东及三州之地尽数交还朝廷,若敢逾期不从,朕便以谋逆之罪, 赐死尔生母——叶太妃,以儆效尤。
守在王爷身边的亲卫统领一个箭步上前,接过那卷触目惊心的帛书,迅速检查了印鉴,确认无误后,脸色凝重地呈给王爷。
王爷大怒,一把扯开帛书。死死盯着那卷黄帛。
厅内死一般的寂静,王爷愤怒得脸色发青,握紧帛书的手背上青筋暴起,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中,阴狠的扫了一遍来宣圣旨的几人,里面有两个国舅爷的亲信。宣王咬着牙怒目圆睁“本王母妃是父皇亲自下旨替父皇诵经,皇上这是不敬父皇!”
来宣旨的国舅爷亲信语气恭敬中含了七分威胁“王爷,您也好歹替叶太妃想想。一直听说王爷孝顺至极,若王爷迷途知返,还可返京与太妃共享天伦之乐。”
这话让宣王更加愤怒,他的母妃!温婉娴静、一生与世无争,在深宫中如履薄冰只为护佑他平安长大!皇上和国舅爷居然用母妃的性命来威胁他!手足相残尚可理解,可祸及深宫妇人,还是先帝的太妃!此等卑劣行径,简直禽兽不如!
苏大人适时开口,劝道“王爷,请息怒。”国舅爷的两个亲信道:“苏大人和王爷是亲戚,多年未见,想必要述说情谊。下官就先退下了。”
周叔陵州府的同乡陆大人退出厅里的时候抬眼看了眼周叔。随即就赶紧收回了目光,周叔见苏大人有话要和王爷私谈也避了出去。
苏大人见没了旁人,才一把抓住王爷手,愤怒道:“表兄息怒,眼下国舅爷势必要逼你答应的。你好好考虑考虑。我也是被逼着来的,国舅爷知你我情谊,硬逼着我来,只是表兄也知道我也有一大家子人还有老家族人好几百人都被国舅爷要挟,若是只我一人,我这条命定不会屈服于国舅爷,表兄让我在这待几天,让国舅爷的人知道我在劝解你,我回去好交差。”
王爷见表兄一副累虚脱了的样子,声音沙哑道:“表兄也是被逼无奈之举,本王不怪你,你累极了,先吃点热饭食,沐浴后先歇歇。你就在这住几天。”随即赶紧安排人给苏大人备了饭食来。
小桃晚上听到周叔说陆大人也来了,询问周叔:“这是苏大人劝服不了王爷,想让陆大人通过你,让你劝王爷吗?”
周叔摇摇头“按道理国舅爷应该了解王爷,这种劝降圣旨有甚用,王爷总不可能遵旨。最多就是让王爷气愤而已。”
小桃道:“周叔,国舅爷还有两个亲信你不方便出面和陆大人联系上,他从前在远山县做县令的时候我亦让人给他送过礼,他应该也知道我是同乡,明儿我想了法子在外面看看能不能碰到国舅爷亲信和陆大人,看看有没有点收获?”
周叔点点头“只有苏大人住在王府,国舅爷的两个亲信和陆大人都住在酒楼里面。明儿一早我去当值的时候你在我后面,看看能不能碰上?”
第二日周叔去当值的时候,小桃坐在周叔的马车里,见周叔已经下车,她静静的坐在马车里,没过多久国舅爷的两个亲信和陆大人就来了,陆大人走在后面,小桃掀开了车帘,陆大人一直警觉的注意着四周,见到不远处的马车里探出一个美妇人,立马就认出来是他同乡,那个写字和他五分像的谢夫人。他抬眼深深看了眼谢夫人后,用左手连着在右边胳膊的衣服上连扑了两下,然后也没有回头就跟着国舅爷进了总督府。
小桃见三人已经进了总督府后,回家坐在书房里百思不得其解,陆大人肯定认出来了她,眼神看她的时候带了些提示,只是特意扑胳膊上的衣服是甚用意?陆大人要提示她什么呢?
小桃闭着眼把见到陆大人的场景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陆大人看她那一眼是认出来了她,接着就扑衣服,没必要早不扑晚不扑,看她一眼就扑。再说一早衣服上干干净净的。小桃想了好半天才发觉出不对来 ,陆大人居然穿的是黑色衣衫,其实应该说是青色衣衫,这种颜色讲究点的人是不会穿这种死气沉沉的颜色去上别人家门的,陆大人做官多年,怎会不知,为啥特意带了青色衣衫来辽东。陆大人是认识周叔的。小桃在心里琢磨,青色,恍然大悟,老人去世了就会有带青色臂孝的,男左女右,陆大人扑的右胳膊处正是带臂孝的地方,特意穿了青衣进总督府,就是提醒她总督府的王爷家已经有丧事了。
小桃不解的是既然叶太妃已死,为何国舅爷要搞这一出拿叶太妃威胁王爷?对了,周叔说苏大人请求要在总督府在王爷的地方住几天好回去交差,那肯定是想拖住王爷。毕竟他可是有几百族人的,对于陆大人则不同,给了她们提示就是给王爷示好,王爷以后赢了,放他家一命,他面上肯定是要来替国舅爷办事的。
小桃想通了这个,忙叫厨房给周叔熬了碗补药,赶到总督府,让丫鬟下去对总督府的守卫说,家中给周大人送药来了。
周叔听到送药来了,心里一惊,面色平静道:“王爷,下官家里送药来了,先退下了。”
王爷心里也有些疑惑,昨儿周大人都没有当差时候吃药。面上关心道:“周大人快去,免得药凉了。”
国舅爷亲信倒没有怀疑,周大人一直在沂州病倒,到了过年才回了辽东,国舅爷是知道的。
周叔精神不济的出了议事厅,在马车上见到小桃后,小桃把她的猜想说了以后,周叔面色凝重道:“你别露面,快家去。我会找王爷商议。”周叔喝了药后回了议事厅,国舅爷亲信见周大人嘴角有喝过药的痕迹倒是没有怀疑。
小桃听话的赶紧回了家。
周叔忙找了机会说了陆大人传递的消息,把小桃的猜想告诉了王爷。王爷想到自己的母妃愤怒又伤心的红了眼眶。咬着牙发誓:“母妃,儿子会替你报仇。”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母妃若是得知国舅爷会拿她威胁他,定会自己了结。看来他表兄是想拖住他了,在他这住几天假装劝解他,实为绊住他,为啥要拖住他几天呢?他对表兄还有情谊,可表兄呢?表兄有儿有女,孩子一大群,族人好几百,自然要听从国舅爷安排了。只是他和周叔想不明白的是,拖几天又能如何?
王爷对着舆图看了半天才看出来,越州、沂州、宁州、营州全是大州,周边也是大州,去年地动,国舅爷没有安排人救灾,想着三个大州人口太多,所需粮食也多,没有料到他会没有守着边境去打下了几个州,现在几个州都稳定下来了,国舅爷自然是想收回来,要不朝廷百官知道这么容易就丢了四个州朝廷都不收回,百官也会心思浮动了。现在国舅爷收回也不用赈灾了,让苏大人绊住自己,王爷猜想国舅爷定是想趁这几天收复几个州,堵他不敢离开边境,他要防着匈奴。识破了国舅爷诡计,王爷马上下令:
“令裴崇安:铁骑营,全员整装,马匹加喂精料!即刻启程前往沂州!”
“令李指挥使:领兵五千六百人!张千户弓箭营配发双倍箭矢,即刻启程”
景宇听得眼里亮起光,高兴道:“你留下照顾爹爹?”
敏月愣了片刻,笑道:“照顾公爹是应该的,我们接到远山县书院去照顾,书院地方大,也清净,适合养病……”话未说完,就见夫君只是定定的看着她,看得她心里发毛。
景宇平静道:“敏月,你好好仔细瞧瞧我,你看我像傻子么?”
敏月小心翼翼道:“夫君,怎的了?妾身说错话了?”
景宇盯着茶杯淡淡道:“你以后别耍这些小聪明了,幸好这话你今天没在小桃姐家说,我听了都替你害臊。水生哥在沂州当差,小桃姐为了照顾我爹爹,特意带着昊昀留下来在边境照顾爹爹,想等到爹爹身子大好后再去沂州,你怕是不知道,小桃姐向来几个铺子都是交给掌柜做主,她只需要对账半天就好了。她是一年到头都不大去铺子巡视的,因为爹爹要当差,所以小桃姐才留在边境,若是爹爹可以去远山县,小桃姐还留下做甚,你这些自以为是的场面话以后别说了。”
敏月张了张口,对上夫君看她淡淡的眼神收了声,低声道:“要不我留下照顾爹爹?”
景宇没有搭理她半句就准备起身,敏月忙拉住景宇,孩子已经半岁多了,夫君未有再疼惜过她,敏月咬着唇柔声道:“夫君,我错了,夜深了,该歇息了。”
景宇一言不发的脱了衣衫上床就躺好,半夜听到孩子蹬着腿知道是孩子尿憋醒了,景宇还是起身自己准备把孩子尿布换了,敏月忙要自己来,景宇平和道:“我都已经起身了,你睡你的,你白天还要照看他。”
敏月心里好受了些,夫君这么体贴她,到了书院,就她们一家三口,她会好好和夫君相处。
第二天一早,大家先把水生、水生娘、婉宁送上去沂州的马车后,又把看上去和睦的景宇三口还有云谨、昊良一起送上了马车去书院。
把人都送走后,小桃扶着周叔回了院子,摸了摸周叔的披风,轻声问道:“周叔,在院子里站久了,冷么?”
周叔拍拍小桃手:“不冷。我一会儿也得去点卯了。”
小桃把周叔送上车后,对有根叔轻声道:“辛苦有根叔照顾好周叔,有事让人回来告知我。”
有根叔对谢夫人很是恭敬,“谢夫人放心,有老奴在,定会照顾好老爷。”
周叔到了王爷的议事厅,王爷很照顾周大人,对周叔温和道:“周大人身子觉得如何?现在政事不忙 ,你在家多歇息几天也无妨的。
周叔起身恭敬道:“下官已经耽搁好几个月政事了,多谢王爷体恤老臣。”
王爷忙道:“别多礼,快坐,你若是觉得身子不舒服,就直接回家歇着就是,需要让你定夺的,我让人去巡抚府就是。”
周叔坐下道:“已经无碍了。剩下就是慢慢养。”
宣王见周大人精气神尚可,让亲兵去叫了自己的幕僚来,见幕僚来了,宣王喝了口茶水,年轻但是已满面风霜又锐利的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沉静深邃。他放下茶盏,指节在檀木案几上轻轻叩击,沉思了一番才声音低沉道:周大人,正好你今天来了,我有事和你商议,三州初定,谢大人把三州治理得也安定了下来,本王已经二十七了,却膝下空虚,思虑再三,为固辽东根本,收拢诸将之心,纳侧妃一事……恐需提上日程了。”
周叔心下觉得今天这事和他商议,他有些难办,王爷若是更进一步,今日入选的侧妃先诞下的长子,以后就可能是太子。
王爷顿了顿,“尹指挥使,其女尹氏年方十五尚未定亲,贾指挥使,其妹贾氏正值妙龄十四,李指挥使的孙女(云峰之妹)年芳十六……周大人以为,是在十几个指挥使里挑选,还是每家都纳一个?以安其心?”
周叔沉思良久,他深知此事关乎辽东军政平衡,更牵涉王爷后嗣传承。王爷正妃之位空悬多年,侧妃人选便是未来王府内院的主心骨,亦是联结军中势力的重要纽带。
“王爷思虑周全。”周叔缓缓开口“只是十几个指挥使家的人都进府,这谁若是抢先诞下王爷长子,其他的十几个指挥使心思浮动怎么办?会不会军心不齐?觉得在战场拼杀也是为有外孙是王爷长子的指挥使做嫁衣?若是只在里面挑选两三个,王爷要怎么挑?没挑中的会不会心生不满,在战场上不尽力……”
王爷蹙着眉,“这事本王也知,人选需慎之又慎,需细细斟酌。一个选不好反坏了辽东大局。我让人去查了才知道,各个指挥使家里都留了没定亲的适龄女子,看来大家都是有心人。本王实在难办。”宣王最后叹口气“只能再等等,我这么些年都等过来了。这几年抓紧时间把粮屯好,我有上万铁骑,到时候可与朝廷一战…… ”他话未说完——
“报——!!!”风尘仆仆的斥候奔进厅里。
“王爷,朝廷派了您以前交好的苏大人来送圣旨。快马加鞭可能再有两日就到了。”
宣王顿时心里一沉,朝廷让苏大人来,看来是被被逼来的了。苏大人是她舅母表妹的儿子,也算是表兄了。他以前在京城时还带着他认识科举下场的谢大人。
周叔等斥候下去后,却担忧对王爷道:“王爷,这苏大人来恐怕是大事了,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皇上下旨也不可能有用,还特意选了苏大人来,看来这圣旨肯定能牵制住王爷。”
宣王也是心下一凛,还是冷静安排道:“周大人去安排你的政事去吧,下午事不急着处理的,你早日回家歇息,过两天可能就要找你来商议了。”
周大人去了军营里让人把去年各户所屯田收的粮食记录找了给他看,他得算算除了户所屯田收的粮,军营里一年还需要补多少粮食出来。眼下要有计划的存粮了。
小桃中午安排了人给周叔送炖的鸡汤饭食。另外给泡了一盅参汤来。想到天寒还给周叔送了个汤婆子来。
晚上周叔回家对小桃有些担忧道:“朝廷派的苏大人来送圣旨,恐怕是圣旨上的内容会激怒王爷,所以挑了王爷的远亲来,而且这苏大人和水生还是同科进士,以前在京中常跟随在王爷身侧。料定王爷为了旧日情谊都不会杀了苏大人。”
小桃疑惑道:“皇上下圣旨也无用啊,王爷又不会遵旨。再说王爷有一万多铁骑,朝廷对上又没有胜算。朝廷有什么能拿住王爷的?”
周叔细想了下,王爷的母妃是先皇保下来替先皇诵经的,王爷以前的王妃侧妃早已经由国舅爷逼迫揭发王爷获得了赦免回了娘家,王爷在京城又没有孩子,没有能拿住王爷的地方。
小桃劝解周叔道:“周叔这两天别忧思,等苏大人来了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这两天先养身体,免得苏大人来了你还得操心。”
周叔现在老了,就愿意听小桃的。小桃早上给他带上汤婆子,中午送饭食来又给换了新的汤婆子,到家也是让他穿的新做的轻巧又软和的新棉鞋。处处把他照顾得周到细致。
过了两天果然是苏大人一行人冒着寒风来了,王爷和苏大人表兄弟多年未见,一见面都有些唏嘘感慨。送圣旨的另有三人,苏大人不好和王爷诉说旧日情谊,只能先把公事办了。
苏大人清了清嗓子,一副对不住王爷的神情宣读:
皇弟刘哲盘踞辽东,拥兵自重,割裂疆土,罔顾君臣之恩,实乃大逆不道!朕念及手足之情,特下诏劝谕,望尔迷途知返,归还三州之地,束甲来归,尚可保尔性命富贵。限一月之内,亲奉降表,将辽东及三州之地尽数交还朝廷,若敢逾期不从,朕便以谋逆之罪, 赐死尔生母——叶太妃,以儆效尤。
守在王爷身边的亲卫统领一个箭步上前,接过那卷触目惊心的帛书,迅速检查了印鉴,确认无误后,脸色凝重地呈给王爷。
王爷大怒,一把扯开帛书。死死盯着那卷黄帛。
厅内死一般的寂静,王爷愤怒得脸色发青,握紧帛书的手背上青筋暴起,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中,阴狠的扫了一遍来宣圣旨的几人,里面有两个国舅爷的亲信。宣王咬着牙怒目圆睁“本王母妃是父皇亲自下旨替父皇诵经,皇上这是不敬父皇!”
来宣旨的国舅爷亲信语气恭敬中含了七分威胁“王爷,您也好歹替叶太妃想想。一直听说王爷孝顺至极,若王爷迷途知返,还可返京与太妃共享天伦之乐。”
这话让宣王更加愤怒,他的母妃!温婉娴静、一生与世无争,在深宫中如履薄冰只为护佑他平安长大!皇上和国舅爷居然用母妃的性命来威胁他!手足相残尚可理解,可祸及深宫妇人,还是先帝的太妃!此等卑劣行径,简直禽兽不如!
苏大人适时开口,劝道“王爷,请息怒。”国舅爷的两个亲信道:“苏大人和王爷是亲戚,多年未见,想必要述说情谊。下官就先退下了。”
周叔陵州府的同乡陆大人退出厅里的时候抬眼看了眼周叔。随即就赶紧收回了目光,周叔见苏大人有话要和王爷私谈也避了出去。
苏大人见没了旁人,才一把抓住王爷手,愤怒道:“表兄息怒,眼下国舅爷势必要逼你答应的。你好好考虑考虑。我也是被逼着来的,国舅爷知你我情谊,硬逼着我来,只是表兄也知道我也有一大家子人还有老家族人好几百人都被国舅爷要挟,若是只我一人,我这条命定不会屈服于国舅爷,表兄让我在这待几天,让国舅爷的人知道我在劝解你,我回去好交差。”
王爷见表兄一副累虚脱了的样子,声音沙哑道:“表兄也是被逼无奈之举,本王不怪你,你累极了,先吃点热饭食,沐浴后先歇歇。你就在这住几天。”随即赶紧安排人给苏大人备了饭食来。
小桃晚上听到周叔说陆大人也来了,询问周叔:“这是苏大人劝服不了王爷,想让陆大人通过你,让你劝王爷吗?”
周叔摇摇头“按道理国舅爷应该了解王爷,这种劝降圣旨有甚用,王爷总不可能遵旨。最多就是让王爷气愤而已。”
小桃道:“周叔,国舅爷还有两个亲信你不方便出面和陆大人联系上,他从前在远山县做县令的时候我亦让人给他送过礼,他应该也知道我是同乡,明儿我想了法子在外面看看能不能碰到国舅爷亲信和陆大人,看看有没有点收获?”
周叔点点头“只有苏大人住在王府,国舅爷的两个亲信和陆大人都住在酒楼里面。明儿一早我去当值的时候你在我后面,看看能不能碰上?”
第二日周叔去当值的时候,小桃坐在周叔的马车里,见周叔已经下车,她静静的坐在马车里,没过多久国舅爷的两个亲信和陆大人就来了,陆大人走在后面,小桃掀开了车帘,陆大人一直警觉的注意着四周,见到不远处的马车里探出一个美妇人,立马就认出来是他同乡,那个写字和他五分像的谢夫人。他抬眼深深看了眼谢夫人后,用左手连着在右边胳膊的衣服上连扑了两下,然后也没有回头就跟着国舅爷进了总督府。
小桃见三人已经进了总督府后,回家坐在书房里百思不得其解,陆大人肯定认出来了她,眼神看她的时候带了些提示,只是特意扑胳膊上的衣服是甚用意?陆大人要提示她什么呢?
小桃闭着眼把见到陆大人的场景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陆大人看她那一眼是认出来了她,接着就扑衣服,没必要早不扑晚不扑,看她一眼就扑。再说一早衣服上干干净净的。小桃想了好半天才发觉出不对来 ,陆大人居然穿的是黑色衣衫,其实应该说是青色衣衫,这种颜色讲究点的人是不会穿这种死气沉沉的颜色去上别人家门的,陆大人做官多年,怎会不知,为啥特意带了青色衣衫来辽东。陆大人是认识周叔的。小桃在心里琢磨,青色,恍然大悟,老人去世了就会有带青色臂孝的,男左女右,陆大人扑的右胳膊处正是带臂孝的地方,特意穿了青衣进总督府,就是提醒她总督府的王爷家已经有丧事了。
小桃不解的是既然叶太妃已死,为何国舅爷要搞这一出拿叶太妃威胁王爷?对了,周叔说苏大人请求要在总督府在王爷的地方住几天好回去交差,那肯定是想拖住王爷。毕竟他可是有几百族人的,对于陆大人则不同,给了她们提示就是给王爷示好,王爷以后赢了,放他家一命,他面上肯定是要来替国舅爷办事的。
小桃想通了这个,忙叫厨房给周叔熬了碗补药,赶到总督府,让丫鬟下去对总督府的守卫说,家中给周大人送药来了。
周叔听到送药来了,心里一惊,面色平静道:“王爷,下官家里送药来了,先退下了。”
王爷心里也有些疑惑,昨儿周大人都没有当差时候吃药。面上关心道:“周大人快去,免得药凉了。”
国舅爷亲信倒没有怀疑,周大人一直在沂州病倒,到了过年才回了辽东,国舅爷是知道的。
周叔精神不济的出了议事厅,在马车上见到小桃后,小桃把她的猜想说了以后,周叔面色凝重道:“你别露面,快家去。我会找王爷商议。”周叔喝了药后回了议事厅,国舅爷亲信见周大人嘴角有喝过药的痕迹倒是没有怀疑。
小桃听话的赶紧回了家。
周叔忙找了机会说了陆大人传递的消息,把小桃的猜想告诉了王爷。王爷想到自己的母妃愤怒又伤心的红了眼眶。咬着牙发誓:“母妃,儿子会替你报仇。”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母妃若是得知国舅爷会拿她威胁他,定会自己了结。看来他表兄是想拖住他了,在他这住几天假装劝解他,实为绊住他,为啥要拖住他几天呢?他对表兄还有情谊,可表兄呢?表兄有儿有女,孩子一大群,族人好几百,自然要听从国舅爷安排了。只是他和周叔想不明白的是,拖几天又能如何?
王爷对着舆图看了半天才看出来,越州、沂州、宁州、营州全是大州,周边也是大州,去年地动,国舅爷没有安排人救灾,想着三个大州人口太多,所需粮食也多,没有料到他会没有守着边境去打下了几个州,现在几个州都稳定下来了,国舅爷自然是想收回来,要不朝廷百官知道这么容易就丢了四个州朝廷都不收回,百官也会心思浮动了。现在国舅爷收回也不用赈灾了,让苏大人绊住自己,王爷猜想国舅爷定是想趁这几天收复几个州,堵他不敢离开边境,他要防着匈奴。识破了国舅爷诡计,王爷马上下令:
“令裴崇安:铁骑营,全员整装,马匹加喂精料!即刻启程前往沂州!”
“令李指挥使:领兵五千六百人!张千户弓箭营配发双倍箭矢,即刻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