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325章 商定
赵老夫人携孙女素芝告辞回家后,不过两日,一封措辞委婉却暗示明确的帖子便由谢府管事亲自送到了赵府。帖上言明布政使夫人将于后日午后,亲至赵府拜访老夫人,叙谈家常。
赵老夫人接到帖子,心中便知亲事有望。那日赏荷宴上,布政使夫人对素芝的和蔼亲切,以及李家公子频频落在孙女身上、带着欣赏的目光,早已让她有了七八分把握。她立刻唤来儿子儿媳,将帖子递给丈夫赵老太爷:“布政使夫人后日过府,想来是为那李家公子的亲事。老爷看,如何?”
赵老太爷接过帖子细看,脸上难掩喜色:“这是天大的好事!能与布政使大人的先生家结亲,于素芝、于我们赵家,都是极好的前程!”
赵老夫人也连连点头:“素芝这孩子性情好,模样也出挑,那日布政使夫人看着她就喜欢。”
赵老太爷沉吟道:“只是……李家公子是李尚书之后,又得谢大人夫妇视如己出,婚事由谢夫人操持,但我已致仕,家中后辈也无官身。谢大人年纪轻轻便官至布政使,深得王爷信重,手握实权。李公子是他恩师的亲孙,情同子侄,如今在辽东军中掌管粮草要务,得宣王信任。谢大人肯亲自为他操持婚事,其前程岂会止步于此?这门亲事,结的是李家的潜力,更是谢大人的情面!素芝嫁过去,我们家本就势弱了些。儿媳和你定要把素芝教好,要敬着谢大人夫妇如父母。”
素芝父母听罢,连忙郑重应下:“父亲放心,定当如此。”赵老夫人笑道:“这是自然,咱们赵家虽不似从前是官家身份,但素芝这孩子懂事,礼数教养不差,定不会失了分寸。”
赵老夫人随即吩咐儿媳:“后日府中定要准备周全,上下打扫干净,茶点务必精致。素芝那边,让她好生准备,衣裳首饰挑稳重得体的,既不可过于招摇,也不能失了体面。说话行事,更要大方得体。”
赵夫人躬身应道:“娘放心,儿媳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两日,赵府上下精心准备。素芝得知消息,小脸羞得通红,心中却是欢喜雀跃。那日赏荷,她第一眼见到李公子,便觉他温润如玉,气质清贵,谈吐有礼,正是她心中所慕的翩翩君子模样。且他虽身份特殊却前途可期,姐姐裴夫人知礼大方,布政使夫人和蔼可亲,婉宁妹妹活泼友善,这门亲事怎么看都是极好的归宿。
到了约定的日子,布政使谢大人的马车准时抵达赵府门前。规格并不铺张,却透着官家的沉稳气度。小桃今日特意穿了身杏黄色罗裙,发髻簪了一支红宝石步摇,既显身份,又不失亲和。水生则是一身深青色云纹直裰显得温和儒雅,彰显对这场婚事的看重。
赵府中门大开,赵老太爷夫妇率儿子儿媳亲自在二门处迎候,礼数极为周到。一番寒暄见礼后,众人被迎入正厅落座。
厅堂窗明几净,紫檀木桌椅锃亮,博古架上陈设雅致。丫鬟奉上香茗,茶香袅袅。
小桃端起茶盏,含笑开口:“老太爷老夫人精神矍铄,府上清雅齐整,难怪能教养出素芝这样灵秀的好姑娘。”
赵老夫人连忙谦逊:“夫人谬赞了。素芝不过蒲柳之姿,性情跳脱,当不得如此夸赞。倒是夫人治家有方,婉宁小姐小小年纪便知书达理,老身见了便心生欢喜。”
水生在一旁沉稳接话:“老夫人过谦。那日赏荷,令孙女举止大方,言谈得体,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家师李尚书在世时,常言‘娶妻娶贤’,观令孙女之品性,甚合此言。”
这话分量极重,将素芝品行与李尚书择媳标准相连,也点明布政使大人代表李家长辈的身份。
小桃顺势将话题引入正题,语气温和郑重:“今日我与大人冒昧登门,实有一桩喜事想与府上商议。我家大人恩师李尚书之孙宏文,老夫人那日也是见过的。这孩子品性纯良,如今在辽东宣王帐下效力,掌管粮草调度。他年纪渐长,终身大事亦该定下。我与大人怜他家中无长辈操持,视他如子侄,便厚颜替他留意。”
她顿了顿,目光真诚看向赵老夫人:“宏文对贵府素芝小姐,印象甚好。我与大人思量再三,深觉素芝小姐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与宏文颇为相宜。不知老夫人与赵老爷、赵夫人意下如何?若蒙不弃,我们愿为宏文求娶素芝小姐为妻,结秦晋之好。”
一番话,既点明宏文心意,又强调谢家夫妇的操持身份和诚意,姿态谦和,给足赵家体面。
赵老夫人心中熨帖,满面笑容,看向儿子赵老爷。赵老爷起身拱手道:“承蒙布政使大人、夫人如此抬爱,看得起小女!李公子龙章凤姿,前途无量,能得此佳婿,实乃小女之幸,我赵家之福!母亲,您看……”
赵老夫人含笑点头:“李公子温润如玉,气度不凡,更难得是得布政使大人与夫人如此看重。素芝能许配给李公子,是她的福气。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允了!”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顿时轻松愉悦。赵夫人因为女儿得了门好亲事更是喜形于色。
水生脸上露出笑意,拱手道:“多谢老太爷、老夫人、赵老爷、赵夫人成全!宏文得此良缘,恩师在天之灵亦当欣慰。待他下次到沂州,定让他亲自登门拜谢长辈。”
亲事口头应下,接下来便商议细节,敲定了官媒上门的吉日。
水生温声道:“宏文身份特殊,需在辽东军中效力。聘礼一项由我和夫人操持,待官媒行‘纳吉’礼后,我们再拟单子送来,请府上过目,若有增减,尽可提出。”这番安排,充分展现诚意与尊重。赵家众人连称“大人夫人考虑周全,我等无异议”。
小桃又道:“至于婚期,宏文职责在身,恐不能久离辽东。我们想着,待秋后辽东粮草事务稍缓,或可告假月余。具体时日,还需看辽东军情及宣王恩准。不知府上……”
赵老太爷通情达理:“李公子身负军务,自当以国事为重。婚期之事,待秋后看情形再定便是。只要两个孩子情投意合,早晚都是喜事。”
小桃含笑看道:“素芝温婉可人,我见了便心生亲近。日后若得空,老夫人不妨常带她过府走动,与婉宁作伴,也让我这做婶娘的,多亲近亲近未来的侄媳妇。” 赵老夫人听出来了,谢夫人称呼从“赵小姐”变为“素芝”,亲近之意明显。
赵老夫人自然满口答应,心中欢喜。
正事议定,气氛轻松。小桃笑道:“今日来了,还未见素芝。我家婉宁在家扦插了牡丹花枝,说是要送给素芝姐姐呢。”
赵老夫人忙让丫鬟去请素芝。
不一会儿,素芝款款而来。她身着浅粉色绣花夏衫,清新脱俗,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红晕,进门后规规矩矩行礼:“小女素芝,见过布政使大人,见过夫人。”
小桃笑着招手:“好孩子,快不必多礼。来婶子这儿。” 素芝落落大方上前。
小桃拉着她的手:“婉宁在家念叨你呢,说是给你扦插牡丹花枝。”
素芝含笑应道:“是,婶子。请婉宁妹妹得空也来我家玩,我带她挑花枝。”声音清脆,带着真诚欢喜。
小桃看着她,愈发满意。这姑娘模样性情皆好,更难得自然真诚,应对得体。她温言道:“好,婶子回去就告诉她。日后常来府里玩,婉宁就缺个能说话的姐姐。宏文在辽东,你若有想知道的,也只管来问婶子。”
“是,多谢夫人。”素芝乖巧应下,脸上红晕更深。
又闲话片刻,水生与小桃起身告辞。赵家众人直送到二门外,态度更为恭敬热络。
送走布政使夫妇,赵府上下喜气洋洋,只待官媒上门。
三日后,官媒唐娘子手持大红拜帖,到了赵府,行“纳采”之礼。
赵老夫人率儿媳在正厅等候。唐娘子满面笑容,高声贺喜:“给老夫人、夫人道喜了!今日受布政使谢大人、谢夫人所托,特来贵府为辽东李公子,求娶贵府千金赵素芝小姐!李家公子品貌双全,前程远大,与贵府小姐实乃天造地设!”
赵老夫人满面春风:“有劳唐娘子!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应下了!能得此佳婿,是老身孙女的福分!”
唐娘子取出内装庚帖的红封:“此乃李公子生辰八字庚帖,烦请老夫人赐下小姐芳辰,以便合婚问卜,择定吉期。”
赵夫人早已备好素芝庚帖,郑重交给唐娘子。唐娘子收好,说了吉利话,收了谢媒红封,欢天喜地前往谢府回话。
至此,“纳采”、“问名”礼成。谢府接到回禀和庚帖,亦是欢喜。小桃请城中有名八字先生合婚,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上上大吉”。赵老夫人得知,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果然是佳偶天成!”
小桃与水生私下商量聘礼。赵家虽非显赫,但素芝是正经官家小姐,聘礼太薄不好。宏文虽在军中领俸禄一年有四百多两,但才领了一年多,积蓄有限。小桃思虑周全,想着在边境为宏文置办一栋宅院。彼时边境乡绅出逃,王爷手中收有不少宅院,从前两三千两的宅子,现下几百两便能购得。商议整晚,方定下聘礼清单。
水生安排长平回辽东置办宅院,并向王爷求购六颗宝石用于聘礼。王爷管事汇报时,王爷思索道:“把边境位置、格局最好的那栋给他。宝石……就从上次匈奴大战缴获的战利品里,挑六颗成色上乘的。”
管家躬身问:“王爷,那栋大宅当初作价八百两,六颗宝石在江南也值四千两了。收谢大人管事多少银钱?”
王爷挥挥手:“就当赏谢大人了。光是夫人为打井募捐,就自掏了五千两。” 管家领命,将宝石交予长平,并安排人过户地契。
长平拱手道谢,奉上五千两银票:“大管事,我家老爷临行前严嘱,宅子、宝石皆需按市价付与王爷公账,银钱请一定收下。否则,我家大人便不能买。” 态度恭敬而坚决。
王爷管事只得回禀。王爷听后默然片刻,交代:“收下吧。” 心下对谢大人的公私分明更添敬重。
宏文随长平去过户时,方知谢叔谢婶为他置办了宅院,心中感激万分,暗自发誓日后定当孝顺。
长平办妥差事,回自家小院照顾即将临盆生二胎的春月。夫妻商量,打算在沂州另置一小院,待孩子满周岁,春月再回夫人身边当差。得把祖母接回来,眼下虽有丫头伺候,但孩子教养终究需长辈帮衬。
三丫见长平归来,思及如今水生常驻沂州,夏嬷嬷年事已高难得见孙子,且春月即将生产,正是含饴弄孙之时。她备下三百两谢银赠与夏嬷嬷,又给春月未出生的孩子打了一个精致的长命锁。
三丫拉着夏嬷嬷的手,诚心道谢:“嬷嬷,我们一家幸得您多年悉心指点照料。如今你年纪大了,也该享享天伦之乐了。”
夏嬷嬷见孙媳即将生产,重孙绕膝之乐在望,笑道:“那老奴就谢过夫人恩典了。夫人也请多保重身体。”
三丫又吩咐晨熙带着云湛来向夏嬷嬷郑重行礼道谢。夏嬷嬷慈爱地摸摸两个孩子头,温声道:“好孩子,以后可得好好听你们娘的话。”
长平接了祖母回自家小院。老爷体恤,许他待春月生产后再回沂州复命。长平遂安排老爷可靠随从,将购得的宝石先行送回沂州。
小桃与水生将边境带回的宝石妥善装盒,聘礼齐备后,一同前往赵家行“纳吉”之礼正式下聘。水生对赵老太爷和赵老夫人郑重道:“聘礼单子已拟好,请二位过目。”示意管事递上泥金大红礼单。
赵老夫人和赵夫人接过细看,不由得暗自心惊。单子所列,远超预期:
珍宝:红宝石六颗,辽东五十年老山参两对。
皮货:上等狼皮十张。
金银:赤金头面一套,聘银三千两。
绸缎:上等绫罗绸缎共十六匹。
礼俗: 活雁一对,六式喜饼糕点。
这份聘礼,贵重且用心,既显诚意,又给足赵家体面。一看便知是谢大人夫妇精心备办。
赵老夫人感动道:“大人、夫人……这,这实在太厚重了!素芝何德何能……”
小桃握住老夫人的手,温声道:“老夫人快别这么说。宏文视我们如父母,素芝进了门,便是我们的亲侄媳。这点心意,只盼他们小夫妻日后和和美美。只要您和赵夫人觉得不失了素芝的身份便好。”
“不失不失!这是天大的体面!”赵夫人激动接口。素芝早已羞得低下头,心中对谢大人夫妇充满感激,真切感受到这份重视。她深深福礼:“谢夫人厚爱。” 小桃暗赞素芝心内有数,更觉清雅眼光精准,想着日后也让婉宁多跟清雅学学。
接着商议婚期。水生道:“辽东秋收粮草入库后,事务稍缓。我已去信询问宣王,看能否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初,允宏文告假一月回沂州完婚。具体吉日,待宣王回信,再请先生择定,行‘纳征’过大礼、‘请期’之礼,老夫人看如何?”
赵老夫人自然无异议:“全凭大人夫人安排,切莫耽误了宏文差事。”
小桃又笑着对素芝道:“好孩子,婚期定了,你也该开始绣嫁衣了。”
素芝红着脸,小声道:“我在家也是有空的,叫婉宁妹妹得空来玩。”
小桃水生回府后,婉宁雀跃道:“娘,素芝姐姐真好!又好看又和气,宏文哥有福气!以后我是不是要叫她嫂子了?”
小桃笑着道:“等过了门,自然就是嫂子了。”
晚间,水生搂着小桃,温声道:“总算把这桩大事落定了。宏文知道了,必定欢喜。小桃,谢谢你,为宏文置办下如此体面的聘礼。”
小桃依偎在水生怀中,柔声道:“若没有先生当年倾心教导,你也难有今日。先生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待他孙辈好些,是应当的。” 她眼波流转,带着一丝娇俏,“我这可都是为了你,所以你以后得一直对我好才行。”
水生认真道:“我定会一直待你好。”
小桃轻叹一声,:“希望宏文和素芝能好好过日子。只是……”她想起乔姑娘,“乔姑娘那边,苏夫人怕是要失望了。真心疼那姑娘。”
水生轻拍她的手:“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乔姑娘那样的性子,或许真需要个更坚韧、更能理解她苦难的人。宏文和素芝性情相投,便是最好。我已给宏文去信告知此事,让他安心办差,秋后成亲。也给王爷去了信说明缘由,恳请准假。”
数日后,辽东军营。宏文接到谢叔的来信。展开信笺,看到“赵家已允婚”、“合婚大吉”、“聘礼已备”、“待秋后择期迎娶”等字句,巨大的喜悦涌遍全身。攥着信纸,脸上绽开充满期待的笑容,心中更是感激谢叔谢婶。
赵老夫人接到帖子,心中便知亲事有望。那日赏荷宴上,布政使夫人对素芝的和蔼亲切,以及李家公子频频落在孙女身上、带着欣赏的目光,早已让她有了七八分把握。她立刻唤来儿子儿媳,将帖子递给丈夫赵老太爷:“布政使夫人后日过府,想来是为那李家公子的亲事。老爷看,如何?”
赵老太爷接过帖子细看,脸上难掩喜色:“这是天大的好事!能与布政使大人的先生家结亲,于素芝、于我们赵家,都是极好的前程!”
赵老夫人也连连点头:“素芝这孩子性情好,模样也出挑,那日布政使夫人看着她就喜欢。”
赵老太爷沉吟道:“只是……李家公子是李尚书之后,又得谢大人夫妇视如己出,婚事由谢夫人操持,但我已致仕,家中后辈也无官身。谢大人年纪轻轻便官至布政使,深得王爷信重,手握实权。李公子是他恩师的亲孙,情同子侄,如今在辽东军中掌管粮草要务,得宣王信任。谢大人肯亲自为他操持婚事,其前程岂会止步于此?这门亲事,结的是李家的潜力,更是谢大人的情面!素芝嫁过去,我们家本就势弱了些。儿媳和你定要把素芝教好,要敬着谢大人夫妇如父母。”
素芝父母听罢,连忙郑重应下:“父亲放心,定当如此。”赵老夫人笑道:“这是自然,咱们赵家虽不似从前是官家身份,但素芝这孩子懂事,礼数教养不差,定不会失了分寸。”
赵老夫人随即吩咐儿媳:“后日府中定要准备周全,上下打扫干净,茶点务必精致。素芝那边,让她好生准备,衣裳首饰挑稳重得体的,既不可过于招摇,也不能失了体面。说话行事,更要大方得体。”
赵夫人躬身应道:“娘放心,儿媳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两日,赵府上下精心准备。素芝得知消息,小脸羞得通红,心中却是欢喜雀跃。那日赏荷,她第一眼见到李公子,便觉他温润如玉,气质清贵,谈吐有礼,正是她心中所慕的翩翩君子模样。且他虽身份特殊却前途可期,姐姐裴夫人知礼大方,布政使夫人和蔼可亲,婉宁妹妹活泼友善,这门亲事怎么看都是极好的归宿。
到了约定的日子,布政使谢大人的马车准时抵达赵府门前。规格并不铺张,却透着官家的沉稳气度。小桃今日特意穿了身杏黄色罗裙,发髻簪了一支红宝石步摇,既显身份,又不失亲和。水生则是一身深青色云纹直裰显得温和儒雅,彰显对这场婚事的看重。
赵府中门大开,赵老太爷夫妇率儿子儿媳亲自在二门处迎候,礼数极为周到。一番寒暄见礼后,众人被迎入正厅落座。
厅堂窗明几净,紫檀木桌椅锃亮,博古架上陈设雅致。丫鬟奉上香茗,茶香袅袅。
小桃端起茶盏,含笑开口:“老太爷老夫人精神矍铄,府上清雅齐整,难怪能教养出素芝这样灵秀的好姑娘。”
赵老夫人连忙谦逊:“夫人谬赞了。素芝不过蒲柳之姿,性情跳脱,当不得如此夸赞。倒是夫人治家有方,婉宁小姐小小年纪便知书达理,老身见了便心生欢喜。”
水生在一旁沉稳接话:“老夫人过谦。那日赏荷,令孙女举止大方,言谈得体,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家师李尚书在世时,常言‘娶妻娶贤’,观令孙女之品性,甚合此言。”
这话分量极重,将素芝品行与李尚书择媳标准相连,也点明布政使大人代表李家长辈的身份。
小桃顺势将话题引入正题,语气温和郑重:“今日我与大人冒昧登门,实有一桩喜事想与府上商议。我家大人恩师李尚书之孙宏文,老夫人那日也是见过的。这孩子品性纯良,如今在辽东宣王帐下效力,掌管粮草调度。他年纪渐长,终身大事亦该定下。我与大人怜他家中无长辈操持,视他如子侄,便厚颜替他留意。”
她顿了顿,目光真诚看向赵老夫人:“宏文对贵府素芝小姐,印象甚好。我与大人思量再三,深觉素芝小姐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与宏文颇为相宜。不知老夫人与赵老爷、赵夫人意下如何?若蒙不弃,我们愿为宏文求娶素芝小姐为妻,结秦晋之好。”
一番话,既点明宏文心意,又强调谢家夫妇的操持身份和诚意,姿态谦和,给足赵家体面。
赵老夫人心中熨帖,满面笑容,看向儿子赵老爷。赵老爷起身拱手道:“承蒙布政使大人、夫人如此抬爱,看得起小女!李公子龙章凤姿,前途无量,能得此佳婿,实乃小女之幸,我赵家之福!母亲,您看……”
赵老夫人含笑点头:“李公子温润如玉,气度不凡,更难得是得布政使大人与夫人如此看重。素芝能许配给李公子,是她的福气。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允了!”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顿时轻松愉悦。赵夫人因为女儿得了门好亲事更是喜形于色。
水生脸上露出笑意,拱手道:“多谢老太爷、老夫人、赵老爷、赵夫人成全!宏文得此良缘,恩师在天之灵亦当欣慰。待他下次到沂州,定让他亲自登门拜谢长辈。”
亲事口头应下,接下来便商议细节,敲定了官媒上门的吉日。
水生温声道:“宏文身份特殊,需在辽东军中效力。聘礼一项由我和夫人操持,待官媒行‘纳吉’礼后,我们再拟单子送来,请府上过目,若有增减,尽可提出。”这番安排,充分展现诚意与尊重。赵家众人连称“大人夫人考虑周全,我等无异议”。
小桃又道:“至于婚期,宏文职责在身,恐不能久离辽东。我们想着,待秋后辽东粮草事务稍缓,或可告假月余。具体时日,还需看辽东军情及宣王恩准。不知府上……”
赵老太爷通情达理:“李公子身负军务,自当以国事为重。婚期之事,待秋后看情形再定便是。只要两个孩子情投意合,早晚都是喜事。”
小桃含笑看道:“素芝温婉可人,我见了便心生亲近。日后若得空,老夫人不妨常带她过府走动,与婉宁作伴,也让我这做婶娘的,多亲近亲近未来的侄媳妇。” 赵老夫人听出来了,谢夫人称呼从“赵小姐”变为“素芝”,亲近之意明显。
赵老夫人自然满口答应,心中欢喜。
正事议定,气氛轻松。小桃笑道:“今日来了,还未见素芝。我家婉宁在家扦插了牡丹花枝,说是要送给素芝姐姐呢。”
赵老夫人忙让丫鬟去请素芝。
不一会儿,素芝款款而来。她身着浅粉色绣花夏衫,清新脱俗,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红晕,进门后规规矩矩行礼:“小女素芝,见过布政使大人,见过夫人。”
小桃笑着招手:“好孩子,快不必多礼。来婶子这儿。” 素芝落落大方上前。
小桃拉着她的手:“婉宁在家念叨你呢,说是给你扦插牡丹花枝。”
素芝含笑应道:“是,婶子。请婉宁妹妹得空也来我家玩,我带她挑花枝。”声音清脆,带着真诚欢喜。
小桃看着她,愈发满意。这姑娘模样性情皆好,更难得自然真诚,应对得体。她温言道:“好,婶子回去就告诉她。日后常来府里玩,婉宁就缺个能说话的姐姐。宏文在辽东,你若有想知道的,也只管来问婶子。”
“是,多谢夫人。”素芝乖巧应下,脸上红晕更深。
又闲话片刻,水生与小桃起身告辞。赵家众人直送到二门外,态度更为恭敬热络。
送走布政使夫妇,赵府上下喜气洋洋,只待官媒上门。
三日后,官媒唐娘子手持大红拜帖,到了赵府,行“纳采”之礼。
赵老夫人率儿媳在正厅等候。唐娘子满面笑容,高声贺喜:“给老夫人、夫人道喜了!今日受布政使谢大人、谢夫人所托,特来贵府为辽东李公子,求娶贵府千金赵素芝小姐!李家公子品貌双全,前程远大,与贵府小姐实乃天造地设!”
赵老夫人满面春风:“有劳唐娘子!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应下了!能得此佳婿,是老身孙女的福分!”
唐娘子取出内装庚帖的红封:“此乃李公子生辰八字庚帖,烦请老夫人赐下小姐芳辰,以便合婚问卜,择定吉期。”
赵夫人早已备好素芝庚帖,郑重交给唐娘子。唐娘子收好,说了吉利话,收了谢媒红封,欢天喜地前往谢府回话。
至此,“纳采”、“问名”礼成。谢府接到回禀和庚帖,亦是欢喜。小桃请城中有名八字先生合婚,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上上大吉”。赵老夫人得知,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果然是佳偶天成!”
小桃与水生私下商量聘礼。赵家虽非显赫,但素芝是正经官家小姐,聘礼太薄不好。宏文虽在军中领俸禄一年有四百多两,但才领了一年多,积蓄有限。小桃思虑周全,想着在边境为宏文置办一栋宅院。彼时边境乡绅出逃,王爷手中收有不少宅院,从前两三千两的宅子,现下几百两便能购得。商议整晚,方定下聘礼清单。
水生安排长平回辽东置办宅院,并向王爷求购六颗宝石用于聘礼。王爷管事汇报时,王爷思索道:“把边境位置、格局最好的那栋给他。宝石……就从上次匈奴大战缴获的战利品里,挑六颗成色上乘的。”
管家躬身问:“王爷,那栋大宅当初作价八百两,六颗宝石在江南也值四千两了。收谢大人管事多少银钱?”
王爷挥挥手:“就当赏谢大人了。光是夫人为打井募捐,就自掏了五千两。” 管家领命,将宝石交予长平,并安排人过户地契。
长平拱手道谢,奉上五千两银票:“大管事,我家老爷临行前严嘱,宅子、宝石皆需按市价付与王爷公账,银钱请一定收下。否则,我家大人便不能买。” 态度恭敬而坚决。
王爷管事只得回禀。王爷听后默然片刻,交代:“收下吧。” 心下对谢大人的公私分明更添敬重。
宏文随长平去过户时,方知谢叔谢婶为他置办了宅院,心中感激万分,暗自发誓日后定当孝顺。
长平办妥差事,回自家小院照顾即将临盆生二胎的春月。夫妻商量,打算在沂州另置一小院,待孩子满周岁,春月再回夫人身边当差。得把祖母接回来,眼下虽有丫头伺候,但孩子教养终究需长辈帮衬。
三丫见长平归来,思及如今水生常驻沂州,夏嬷嬷年事已高难得见孙子,且春月即将生产,正是含饴弄孙之时。她备下三百两谢银赠与夏嬷嬷,又给春月未出生的孩子打了一个精致的长命锁。
三丫拉着夏嬷嬷的手,诚心道谢:“嬷嬷,我们一家幸得您多年悉心指点照料。如今你年纪大了,也该享享天伦之乐了。”
夏嬷嬷见孙媳即将生产,重孙绕膝之乐在望,笑道:“那老奴就谢过夫人恩典了。夫人也请多保重身体。”
三丫又吩咐晨熙带着云湛来向夏嬷嬷郑重行礼道谢。夏嬷嬷慈爱地摸摸两个孩子头,温声道:“好孩子,以后可得好好听你们娘的话。”
长平接了祖母回自家小院。老爷体恤,许他待春月生产后再回沂州复命。长平遂安排老爷可靠随从,将购得的宝石先行送回沂州。
小桃与水生将边境带回的宝石妥善装盒,聘礼齐备后,一同前往赵家行“纳吉”之礼正式下聘。水生对赵老太爷和赵老夫人郑重道:“聘礼单子已拟好,请二位过目。”示意管事递上泥金大红礼单。
赵老夫人和赵夫人接过细看,不由得暗自心惊。单子所列,远超预期:
珍宝:红宝石六颗,辽东五十年老山参两对。
皮货:上等狼皮十张。
金银:赤金头面一套,聘银三千两。
绸缎:上等绫罗绸缎共十六匹。
礼俗: 活雁一对,六式喜饼糕点。
这份聘礼,贵重且用心,既显诚意,又给足赵家体面。一看便知是谢大人夫妇精心备办。
赵老夫人感动道:“大人、夫人……这,这实在太厚重了!素芝何德何能……”
小桃握住老夫人的手,温声道:“老夫人快别这么说。宏文视我们如父母,素芝进了门,便是我们的亲侄媳。这点心意,只盼他们小夫妻日后和和美美。只要您和赵夫人觉得不失了素芝的身份便好。”
“不失不失!这是天大的体面!”赵夫人激动接口。素芝早已羞得低下头,心中对谢大人夫妇充满感激,真切感受到这份重视。她深深福礼:“谢夫人厚爱。” 小桃暗赞素芝心内有数,更觉清雅眼光精准,想着日后也让婉宁多跟清雅学学。
接着商议婚期。水生道:“辽东秋收粮草入库后,事务稍缓。我已去信询问宣王,看能否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初,允宏文告假一月回沂州完婚。具体吉日,待宣王回信,再请先生择定,行‘纳征’过大礼、‘请期’之礼,老夫人看如何?”
赵老夫人自然无异议:“全凭大人夫人安排,切莫耽误了宏文差事。”
小桃又笑着对素芝道:“好孩子,婚期定了,你也该开始绣嫁衣了。”
素芝红着脸,小声道:“我在家也是有空的,叫婉宁妹妹得空来玩。”
小桃水生回府后,婉宁雀跃道:“娘,素芝姐姐真好!又好看又和气,宏文哥有福气!以后我是不是要叫她嫂子了?”
小桃笑着道:“等过了门,自然就是嫂子了。”
晚间,水生搂着小桃,温声道:“总算把这桩大事落定了。宏文知道了,必定欢喜。小桃,谢谢你,为宏文置办下如此体面的聘礼。”
小桃依偎在水生怀中,柔声道:“若没有先生当年倾心教导,你也难有今日。先生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待他孙辈好些,是应当的。” 她眼波流转,带着一丝娇俏,“我这可都是为了你,所以你以后得一直对我好才行。”
水生认真道:“我定会一直待你好。”
小桃轻叹一声,:“希望宏文和素芝能好好过日子。只是……”她想起乔姑娘,“乔姑娘那边,苏夫人怕是要失望了。真心疼那姑娘。”
水生轻拍她的手:“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乔姑娘那样的性子,或许真需要个更坚韧、更能理解她苦难的人。宏文和素芝性情相投,便是最好。我已给宏文去信告知此事,让他安心办差,秋后成亲。也给王爷去了信说明缘由,恳请准假。”
数日后,辽东军营。宏文接到谢叔的来信。展开信笺,看到“赵家已允婚”、“合婚大吉”、“聘礼已备”、“待秋后择期迎娶”等字句,巨大的喜悦涌遍全身。攥着信纸,脸上绽开充满期待的笑容,心中更是感激谢叔谢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