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寒思记 第137章 蒲州饿殍遍野,树食草食人食
热门推荐:
特战队长的官场风云
哈利波特之会魔法的我
高考前,废柴醒来成为道家天师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都市修仙:我以一剑证长生
双穿:达到人生巅峰太容易!
重生后,我继承了世界五百强
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
王者历3771年9月1日
次日一早,夜无寒依旧早早地起了床,随后穿上一件灰黑色简朴圆领袍衫,带上几瓶能量储存器,腰挂钱袋,又带上夜煞剑与无离刃便出了门。
刚出夜王府大门,便见一辆黑色汽车已然在门口等候。
走至上前去,车窗便被摇下,只见一个面容威武豪迈,一身侠气,平头小样黑幞头,身着窄袖右衽上衣、脚履紧腿靴,好不潇洒。
来人恭敬道:“夜大人,我乃天策府下公孙武达,受殿下所托,此次全程护送辅佐你完成工作。”
“公孙武达?嗯,我听说过你,江湖上传闻你侠肝义胆,正义豪气,名誉长安。”夜无寒道。
“大人过奖了,此次我为你下官,如有吩咐,尽管开口,请上车吧。”公孙武达邀请着笑道。
夜无寒轻轻一点头,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行驶过程中。
“夜大人,需要我跟你提供蒲州的一些相关情报吗?”
“说来听听。”
“蒲州的治所设在河东县,下辖的县包括河东、河西、临晋、解、猗氏、虞乡、永乐、安邑、宝鼎、襄陵、稷山、万泉和龙门等十三县,此次饥荒不仅仅只是蒲州,连累其周围的其他州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遭受了饥荒,可谓百年天灾。”
“那我这次需要先前往哪里?”
“根据殿下的安排,我将直接送你到蒲州城去。”
“我知道了,但愿一切顺利吧。”
……
王者历3771年9月2日上午9点2分
夜无寒与公孙武达在蒲州城门下车,城门口早有官员在此等候。
二人一下车,那一众官员便上前欣喜迎接。
“你就是夜大人吧!幸会幸会!”
“早听闻长安城夜家家主气度不凡!如今一看,更胜传闻!”
“夜大人可有吃过?我已备有酒席,不妨先去吃饭?”
夜无寒瞳孔微沉,冷冷开口道:“如今饥荒遍野,百姓食不饱腹,你们还在此开设酒席?”
众官员面面相觑,那人瞬间改口道:“不是,不是备好了,是打算准备,哈哈哈,打算准备!”
仅是一眼,夜无寒便大抵能够猜出为何朝廷救济无果了,不过他现在最需要做的还不是处置他们,随后开口问道:“赈灾使何在?”
有人回道:“他如今不在城中,今日一早便去西厢村工作了,大人你若是要找他的话,我们可以为您代劳。”
“不必了,我亲自去寻,他名叫什么?”
“邵烕衢。”
“给我备辆马车。”
“我们马上去!”
……
公孙武达驾驶着马车,不禁疑惑问道:“大人,你为何不让他们去寻?这样我们也可以腾出时间展开蒲州城的工作。”
夜无寒冷笑一声:“不,就是要如此才好,蒲州城内多少会被其修饰,唯有乡村之况才是真实,我们要先考察的话,必定是从真实入手。”
“属下懂了。”
二人一路行驰至西厢村口。
“就在这儿下车吧,把马车去藏好。”夜无寒道。
“是,大人。”公孙武达唯命是从地驾车而去。
夜无寒抬头众观了一下这个村庄,却只看得飞沙走石,草木过街,暂时还看不到人影。
待公孙武达回归之后,夜无寒便与之一同走进了村庄。
然则没行多久,这座寂静的村庄便暴露了它的本相——
天空低垂,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幕布笼罩,阳光无力地洒在干裂的土地上,却无法驱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
田野里,庄稼早已枯萎,只剩下一片片焦黄的残枝败叶,在风中瑟瑟发抖。
村庄里,往日的喧嚣与热闹早已消失殆尽。
破旧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仿佛随时都会被掀翻。
屋内,昏暗的光线中,人们蜷缩在角落里,眼神空洞而绝望。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脸上满是尘土,他们不再有往日的欢笑,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偶尔发出几声微弱的啼哭,却无人理会;大人们坐在门槛上,面如死灰,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无奈。他们的双手枯瘦如柴,指甲里满是污垢,却无力去清理。
饥饿让他们失去了力气,也失去了希望,只能无力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饿之极者,树皮可啃,草根可嚼,人食之。
夜无寒挨个进出了每个房屋,所见之景便是如此,那群饥民总是愕然地看他一眼,再惊喜看他一眼,再绝望看他一眼,最后看也懒得看了。
“大人……”公孙武达心有同情,“这些都是……”
夜无寒仰天长叹道:“这就是,真实。”
突然,一个满面尘土,皮肤粗干裂,穿着一身红色破布衫的妇女迎面跑来,一把抓起夜无寒的手,声音嘶哑而激烈:“你,你,官人,你又吃的吗?一个馍,一个馍就睡一次……一个馍就好!”
说罢便是欲要脱衣。
“畜生!你是个什么东西!”公孙武达发愤一脚将其狠狠踢倒在地,痛骂道,“也不看看自己何等模样!也敢来攀附夜大人!”
夜无寒眸色幽深地瞥了公孙武达一眼,心中轻蔑一声:正义吗?
“大人,我们还是快些离开此等是非之地吧!”公孙武达劝道。
可夜无寒只是沉默着缓缓走向那倒在地上痛苦地捂着肚子的妇女。
“大人……你……”公孙武达眼闪过一阵惊讶与自责。
那妇女见夜无寒走来,身体因恐惧而不断颤抖,哭喊道:“别!你别过来!我,我现在就走!”
而夜无寒只是轻叹一声,蹲在她的面前,柔声道:“不要怕,一切都会过去。”
这声音宛若一缕温暖的春风,拂过她那颗冰冷而绝望的心,在这无尽的黑暗与饥荒中,他的声音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甘霖,滋润着她干涸的心田,给予她一丝久违的慰藉。
“一切……都会过去吗……”妇女垂眼自语道。
“嗯,一切都会过去。”夜无寒起身道,“明日一早,至蒲州城门取粮。”
说罢便转身而去,公孙武达紧随其后。
那妇女的眼神一颤,随即便再也无法恢复冷静,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取粮……取粮……取粮……”
……
“大人,我想你是个好人。”公孙武达忽然开口道。
“为何这么说?”
“我曾听城中百姓评价说‘夜家家主一脸冷面凶相,定是个天煞孤星,不得近人,克父克妻。’可如今我才知事实并非如此,我还从未见过有天煞孤星心系黎民百姓,灾民难童的。”
“是吗?”夜无寒轻笑一声,“诚然,这世间万象不得以眼观之。”
“谢大人赐教。”
“无需多礼。”夜无寒看向不远处的又一间破旧木屋,道,“我们且去那儿看看吧。”
“好。”
二人一路来到木屋门前,发觉这扇门已然青苔满布,缺了半块,从屋里竟是飘出缕缕炊烟。
二人心生疑惑,遂进。
这间木屋很小,一进去二人便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有一中年男子,正坐于地,其前有一木架,架上置一铁锅,锅中正煮着物食。丝丝血迹,自锅边黏黏而下,蜿蜒至不远处之床榻,榻上卧一妇人,身覆薄被,四仰八叉,气息奄奄。
此等场景实属诡谲。
那男子似乎也察觉到了二人,抬头一看,见身着不菲,下意识地慌乱往后倒去,不断后退,脸上满是恐惧,声音颤抖:“你……你们是!你们是谁?!怎么闯进了我家!”
“莫要慌张,我们只是此次前来救灾的小官罢了,特地来此考察情况。”夜无缓声道。
“救灾?”那男子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发作狂笑道,“哈哈哈!什么狗屁救灾?救谁?谁被救了?哈哈哈!都死了!全都得死!一个也活不了!”
“你不要激动。”公孙武达抬手劝道。
“啊,我不激动,你们也快出去,出去。”那男子极力压抑了情绪,深深吸了几口气,连连摆手道。
夜无寒却有些好奇地走近那口锅,可那男子突然一个暴起,挡在锅前,脸上满是疯狂,呵斥道:“滚开!这是我好不容易生的!都给我滚开!不要碰!”
公孙武达闻言瞳孔一缩,眉头一皱,惊愕又愤怒:“什么!你竟然……!”
“住手。”夜无寒抬手将其挡下,声如止水道,“我们走吧。”
公孙武达无奈,只好忿哼一声与之离去。
再度踏上这条乡间小路,公孙武达只觉得一切都变了,这条小路不再那般悠长而娴静,反而是无尽的血液般的红,死一般的寂静。
“大人,这普天之下,到底何来太平安定?”公孙武达眼神迷惘,不禁发问道。
“你于江湖打打杀杀,杀的是何人?”夜无寒反问道。
“自然杀得是伤天害理之匪徒!贪赃枉法之奸佞!”
所以,你才少有见得底层百姓之苦,匪徒奸佞之不尽,百姓之殇以无尽,但可笑的就是,普天之下,匪徒奸佞者多是,故而战不休,民不平。”
“那我,又能为之做些什么呢?”
“做你现在所做之事便好。”
“我现在所做之事?杀人?”
“杀什么人?”
公孙武达恍然大悟:“你是说要让我像如今这样,将所有的匪徒奸佞杀光?!”
“不,那样并不够。”夜无寒道,“只有天下再多些像你这般的人,才能换取真正的永世太平。”
公孙武达喜形于色,恭敬鞠躬道:“谢大人指点!此后我定当多与天下有义之士多多结交!多多劝人为侠!”
“如此,我想天下之平可得矣。”夜无寒道。
然而夜无寒却并未将心中真言告知于他:可这般众志成城,几乎无成功之率。
仅是接触不过一天,夜无寒也大抵能够看出,公孙武达是一个立场不坚定,思想矛盾之人,这样的人,时而恤民,时而求贵,终不可能有所成。
“欸欸欸!让一让让一让!”
一道稚嫩的声音自二人身后响起,他们忙侧身让出道路,却见那是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孩童,他正抱着几个颜色鲜艳的蘑菇急冲冲地跑来,随后一把钻进东北方向的一处树洞里。
“走,我们跟上去看看。”夜无寒道。
二人一路跑进了那个树洞。
走进树洞,树洞里什么也没有,就一张不平的石床,上面铺有茅草,树洞中央有一土瓮,搭了石头在那儿烧着。
只见那男孩儿一股脑地把怀中的蘑菇尽数倒入了其中,用木棍搅拌着,他疑惑地看向两位不速之客,声音天真而单纯地问道:“你们是谁啊?怎么进了我家?”
夜无寒回道:“我们只是路过的大侠。”
“大侠?!”男孩一听,瞬间兴奋地站起来,跑至二人跟前,“你们真是大侠!那种惩恶扬善的那种!”
夜无寒微笑着点头。
得到确定,男孩儿欢呼雀跃:“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大侠来的话,那么麦子也就要长了!大家也都不会饿了!”
“我们会做到的,你那锅里煮的什么?”夜无寒问道。
“肉汤!”男孩儿得意地叉起腰。
“肉汤?哪里来的肉?”夜无寒挑眉道。
“蘑菇啊!加了蘑菇就是肉汤!有肉味儿!来!我请你们吃!还有菜!”男孩儿热情地邀请他们前去。
夜无寒这才看清了那瓮中肉汤——上面漂浮着刚下的五颜六色的蘑菇,这就是肉了,以及一些似乎煮了许久的树皮,这就是菜了,最后就是那深紫色的浓稠液体,这就是汤了。
“这……这是给人吃的吗?”公孙武达噘嘴一诧。
“怎么不是给人吃的呢?来,我吃给你们看!可香了!”男孩儿说罢就把满是泥土的手掌放入瓮中,掏出一块被煮得软烂的树皮,就要放入口中。
夜无寒一把拍掉他手中的树皮。
“哎呀!你干什么啊!真是的!浪费食物可不好!”男孩儿气愤地就要去捡。
“这些不能吃,吃了就会死。”夜无寒声音严肃道。
男孩儿哪里见过这般凶的人?一时之间也不敢去捡了,低着头沉默着。
夜无寒又瞥了他那一锅汤,随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名字?那是什么?可以吃吗?”男孩儿语气真诚。
身旁的公孙武达手指一颤,眼中似有晶莹闪动。
“你这里不错,我打算常来。”夜无寒道。
“啊?我肯定是欢迎大侠的,可是床太小,好像也睡不下……”男孩儿丧气道。
“我们有我们的方法。”夜无寒指向那土瓮,“把他们倒掉吧,一会儿我会给你带些吃的。”
“啊?倒掉啊……”男孩儿脸上流露出不舍。
“对,你倒掉,后面就有好吃的,你倒掉,就吃不了了。”
“那好吧,一会儿我灭了火就倒。”男孩儿这才答应了下来。
夜无寒随即转身离去道:“等着我们。”
“嗯!”
次日一早,夜无寒依旧早早地起了床,随后穿上一件灰黑色简朴圆领袍衫,带上几瓶能量储存器,腰挂钱袋,又带上夜煞剑与无离刃便出了门。
刚出夜王府大门,便见一辆黑色汽车已然在门口等候。
走至上前去,车窗便被摇下,只见一个面容威武豪迈,一身侠气,平头小样黑幞头,身着窄袖右衽上衣、脚履紧腿靴,好不潇洒。
来人恭敬道:“夜大人,我乃天策府下公孙武达,受殿下所托,此次全程护送辅佐你完成工作。”
“公孙武达?嗯,我听说过你,江湖上传闻你侠肝义胆,正义豪气,名誉长安。”夜无寒道。
“大人过奖了,此次我为你下官,如有吩咐,尽管开口,请上车吧。”公孙武达邀请着笑道。
夜无寒轻轻一点头,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行驶过程中。
“夜大人,需要我跟你提供蒲州的一些相关情报吗?”
“说来听听。”
“蒲州的治所设在河东县,下辖的县包括河东、河西、临晋、解、猗氏、虞乡、永乐、安邑、宝鼎、襄陵、稷山、万泉和龙门等十三县,此次饥荒不仅仅只是蒲州,连累其周围的其他州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遭受了饥荒,可谓百年天灾。”
“那我这次需要先前往哪里?”
“根据殿下的安排,我将直接送你到蒲州城去。”
“我知道了,但愿一切顺利吧。”
……
王者历3771年9月2日上午9点2分
夜无寒与公孙武达在蒲州城门下车,城门口早有官员在此等候。
二人一下车,那一众官员便上前欣喜迎接。
“你就是夜大人吧!幸会幸会!”
“早听闻长安城夜家家主气度不凡!如今一看,更胜传闻!”
“夜大人可有吃过?我已备有酒席,不妨先去吃饭?”
夜无寒瞳孔微沉,冷冷开口道:“如今饥荒遍野,百姓食不饱腹,你们还在此开设酒席?”
众官员面面相觑,那人瞬间改口道:“不是,不是备好了,是打算准备,哈哈哈,打算准备!”
仅是一眼,夜无寒便大抵能够猜出为何朝廷救济无果了,不过他现在最需要做的还不是处置他们,随后开口问道:“赈灾使何在?”
有人回道:“他如今不在城中,今日一早便去西厢村工作了,大人你若是要找他的话,我们可以为您代劳。”
“不必了,我亲自去寻,他名叫什么?”
“邵烕衢。”
“给我备辆马车。”
“我们马上去!”
……
公孙武达驾驶着马车,不禁疑惑问道:“大人,你为何不让他们去寻?这样我们也可以腾出时间展开蒲州城的工作。”
夜无寒冷笑一声:“不,就是要如此才好,蒲州城内多少会被其修饰,唯有乡村之况才是真实,我们要先考察的话,必定是从真实入手。”
“属下懂了。”
二人一路行驰至西厢村口。
“就在这儿下车吧,把马车去藏好。”夜无寒道。
“是,大人。”公孙武达唯命是从地驾车而去。
夜无寒抬头众观了一下这个村庄,却只看得飞沙走石,草木过街,暂时还看不到人影。
待公孙武达回归之后,夜无寒便与之一同走进了村庄。
然则没行多久,这座寂静的村庄便暴露了它的本相——
天空低垂,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幕布笼罩,阳光无力地洒在干裂的土地上,却无法驱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
田野里,庄稼早已枯萎,只剩下一片片焦黄的残枝败叶,在风中瑟瑟发抖。
村庄里,往日的喧嚣与热闹早已消失殆尽。
破旧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仿佛随时都会被掀翻。
屋内,昏暗的光线中,人们蜷缩在角落里,眼神空洞而绝望。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脸上满是尘土,他们不再有往日的欢笑,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偶尔发出几声微弱的啼哭,却无人理会;大人们坐在门槛上,面如死灰,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无奈。他们的双手枯瘦如柴,指甲里满是污垢,却无力去清理。
饥饿让他们失去了力气,也失去了希望,只能无力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饿之极者,树皮可啃,草根可嚼,人食之。
夜无寒挨个进出了每个房屋,所见之景便是如此,那群饥民总是愕然地看他一眼,再惊喜看他一眼,再绝望看他一眼,最后看也懒得看了。
“大人……”公孙武达心有同情,“这些都是……”
夜无寒仰天长叹道:“这就是,真实。”
突然,一个满面尘土,皮肤粗干裂,穿着一身红色破布衫的妇女迎面跑来,一把抓起夜无寒的手,声音嘶哑而激烈:“你,你,官人,你又吃的吗?一个馍,一个馍就睡一次……一个馍就好!”
说罢便是欲要脱衣。
“畜生!你是个什么东西!”公孙武达发愤一脚将其狠狠踢倒在地,痛骂道,“也不看看自己何等模样!也敢来攀附夜大人!”
夜无寒眸色幽深地瞥了公孙武达一眼,心中轻蔑一声:正义吗?
“大人,我们还是快些离开此等是非之地吧!”公孙武达劝道。
可夜无寒只是沉默着缓缓走向那倒在地上痛苦地捂着肚子的妇女。
“大人……你……”公孙武达眼闪过一阵惊讶与自责。
那妇女见夜无寒走来,身体因恐惧而不断颤抖,哭喊道:“别!你别过来!我,我现在就走!”
而夜无寒只是轻叹一声,蹲在她的面前,柔声道:“不要怕,一切都会过去。”
这声音宛若一缕温暖的春风,拂过她那颗冰冷而绝望的心,在这无尽的黑暗与饥荒中,他的声音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甘霖,滋润着她干涸的心田,给予她一丝久违的慰藉。
“一切……都会过去吗……”妇女垂眼自语道。
“嗯,一切都会过去。”夜无寒起身道,“明日一早,至蒲州城门取粮。”
说罢便转身而去,公孙武达紧随其后。
那妇女的眼神一颤,随即便再也无法恢复冷静,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取粮……取粮……取粮……”
……
“大人,我想你是个好人。”公孙武达忽然开口道。
“为何这么说?”
“我曾听城中百姓评价说‘夜家家主一脸冷面凶相,定是个天煞孤星,不得近人,克父克妻。’可如今我才知事实并非如此,我还从未见过有天煞孤星心系黎民百姓,灾民难童的。”
“是吗?”夜无寒轻笑一声,“诚然,这世间万象不得以眼观之。”
“谢大人赐教。”
“无需多礼。”夜无寒看向不远处的又一间破旧木屋,道,“我们且去那儿看看吧。”
“好。”
二人一路来到木屋门前,发觉这扇门已然青苔满布,缺了半块,从屋里竟是飘出缕缕炊烟。
二人心生疑惑,遂进。
这间木屋很小,一进去二人便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有一中年男子,正坐于地,其前有一木架,架上置一铁锅,锅中正煮着物食。丝丝血迹,自锅边黏黏而下,蜿蜒至不远处之床榻,榻上卧一妇人,身覆薄被,四仰八叉,气息奄奄。
此等场景实属诡谲。
那男子似乎也察觉到了二人,抬头一看,见身着不菲,下意识地慌乱往后倒去,不断后退,脸上满是恐惧,声音颤抖:“你……你们是!你们是谁?!怎么闯进了我家!”
“莫要慌张,我们只是此次前来救灾的小官罢了,特地来此考察情况。”夜无缓声道。
“救灾?”那男子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发作狂笑道,“哈哈哈!什么狗屁救灾?救谁?谁被救了?哈哈哈!都死了!全都得死!一个也活不了!”
“你不要激动。”公孙武达抬手劝道。
“啊,我不激动,你们也快出去,出去。”那男子极力压抑了情绪,深深吸了几口气,连连摆手道。
夜无寒却有些好奇地走近那口锅,可那男子突然一个暴起,挡在锅前,脸上满是疯狂,呵斥道:“滚开!这是我好不容易生的!都给我滚开!不要碰!”
公孙武达闻言瞳孔一缩,眉头一皱,惊愕又愤怒:“什么!你竟然……!”
“住手。”夜无寒抬手将其挡下,声如止水道,“我们走吧。”
公孙武达无奈,只好忿哼一声与之离去。
再度踏上这条乡间小路,公孙武达只觉得一切都变了,这条小路不再那般悠长而娴静,反而是无尽的血液般的红,死一般的寂静。
“大人,这普天之下,到底何来太平安定?”公孙武达眼神迷惘,不禁发问道。
“你于江湖打打杀杀,杀的是何人?”夜无寒反问道。
“自然杀得是伤天害理之匪徒!贪赃枉法之奸佞!”
所以,你才少有见得底层百姓之苦,匪徒奸佞之不尽,百姓之殇以无尽,但可笑的就是,普天之下,匪徒奸佞者多是,故而战不休,民不平。”
“那我,又能为之做些什么呢?”
“做你现在所做之事便好。”
“我现在所做之事?杀人?”
“杀什么人?”
公孙武达恍然大悟:“你是说要让我像如今这样,将所有的匪徒奸佞杀光?!”
“不,那样并不够。”夜无寒道,“只有天下再多些像你这般的人,才能换取真正的永世太平。”
公孙武达喜形于色,恭敬鞠躬道:“谢大人指点!此后我定当多与天下有义之士多多结交!多多劝人为侠!”
“如此,我想天下之平可得矣。”夜无寒道。
然而夜无寒却并未将心中真言告知于他:可这般众志成城,几乎无成功之率。
仅是接触不过一天,夜无寒也大抵能够看出,公孙武达是一个立场不坚定,思想矛盾之人,这样的人,时而恤民,时而求贵,终不可能有所成。
“欸欸欸!让一让让一让!”
一道稚嫩的声音自二人身后响起,他们忙侧身让出道路,却见那是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孩童,他正抱着几个颜色鲜艳的蘑菇急冲冲地跑来,随后一把钻进东北方向的一处树洞里。
“走,我们跟上去看看。”夜无寒道。
二人一路跑进了那个树洞。
走进树洞,树洞里什么也没有,就一张不平的石床,上面铺有茅草,树洞中央有一土瓮,搭了石头在那儿烧着。
只见那男孩儿一股脑地把怀中的蘑菇尽数倒入了其中,用木棍搅拌着,他疑惑地看向两位不速之客,声音天真而单纯地问道:“你们是谁啊?怎么进了我家?”
夜无寒回道:“我们只是路过的大侠。”
“大侠?!”男孩一听,瞬间兴奋地站起来,跑至二人跟前,“你们真是大侠!那种惩恶扬善的那种!”
夜无寒微笑着点头。
得到确定,男孩儿欢呼雀跃:“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大侠来的话,那么麦子也就要长了!大家也都不会饿了!”
“我们会做到的,你那锅里煮的什么?”夜无寒问道。
“肉汤!”男孩儿得意地叉起腰。
“肉汤?哪里来的肉?”夜无寒挑眉道。
“蘑菇啊!加了蘑菇就是肉汤!有肉味儿!来!我请你们吃!还有菜!”男孩儿热情地邀请他们前去。
夜无寒这才看清了那瓮中肉汤——上面漂浮着刚下的五颜六色的蘑菇,这就是肉了,以及一些似乎煮了许久的树皮,这就是菜了,最后就是那深紫色的浓稠液体,这就是汤了。
“这……这是给人吃的吗?”公孙武达噘嘴一诧。
“怎么不是给人吃的呢?来,我吃给你们看!可香了!”男孩儿说罢就把满是泥土的手掌放入瓮中,掏出一块被煮得软烂的树皮,就要放入口中。
夜无寒一把拍掉他手中的树皮。
“哎呀!你干什么啊!真是的!浪费食物可不好!”男孩儿气愤地就要去捡。
“这些不能吃,吃了就会死。”夜无寒声音严肃道。
男孩儿哪里见过这般凶的人?一时之间也不敢去捡了,低着头沉默着。
夜无寒又瞥了他那一锅汤,随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名字?那是什么?可以吃吗?”男孩儿语气真诚。
身旁的公孙武达手指一颤,眼中似有晶莹闪动。
“你这里不错,我打算常来。”夜无寒道。
“啊?我肯定是欢迎大侠的,可是床太小,好像也睡不下……”男孩儿丧气道。
“我们有我们的方法。”夜无寒指向那土瓮,“把他们倒掉吧,一会儿我会给你带些吃的。”
“啊?倒掉啊……”男孩儿脸上流露出不舍。
“对,你倒掉,后面就有好吃的,你倒掉,就吃不了了。”
“那好吧,一会儿我灭了火就倒。”男孩儿这才答应了下来。
夜无寒随即转身离去道:“等着我们。”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