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奇壤 > 第811章 丛林并非唯一法

奇壤 第811章 丛林并非唯一法

    原本黎木是不愿意将伊莱娜给放出去的。

    毕竟,她也算见识过自家部落真实情况的存在了。

    但,一味地留着她也不是个好事。

    在编的“灭绝小队”,如果真人太久不回去报道,哪怕你信件回复的再勤快也无用,灭绝总队那边肯定会派人沿踪迹寻找的。

    到时候发现树洞驻地,甚至顺藤摸瓜,潜行到自家部落本部里来都不是没可能。

    而且,部落现在保密部门也逐渐成熟。

    地表虽然东西不少,可关键的东西异族就很难接触,甚至了解到了。

    反正部落已经逐渐出现在诸多异族的视野中了,也就可以适当的放开一些。

    所以,当伊莱娜提出要离开部落,前往参与哥布林王庭围剿这种大项目的时候,黎木并未表露出任何阻拦。

    相反。

    黎木甚至会按照派人跟随伊莱娜。

    保护其安全的同时,也是试着接触别的兽人,开发搜集些外界信息。

    还有一件事。

    在伊莱娜告别之前,黎木也尝试向伊莱娜询问一些有关“特斯拉异族”的事情。

    可惜,并没能获得任何有用的相关信息。

    只是听她的口吻,似乎并不需要黎木太担心,这种事情,她归队后也会申请调查的。

    蟠龙大溪林区与魔素林区接壤线还是很长的,这种异常的存在的消息,兽人也同样会重视,必要时圣国会派遣军队进行镇压,就像当初的白纹王庭一样。

    虽然黎木并不觉得兽人会像自己这么重视,但有外界势力会加入进来,却总是让人稍些安心的。

    ......

    刺季一月上旬。

    光线愈发刺眼,环境逐渐开始变化。

    有皮肤本身就敏感的族人开始出现不适症状,例如身上携带类白化病、隐性狼疮病之类的缺陷病的族人,反应更加明显。

    这些族人,以前差不多的季节,大多住在洞穴、树洞里,所以这些问题还显现不出来。

    可现在。

    随着部落的大发展,一个个的都住到了地表。

    房子质量差的,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问题就出现了。

    老萨萨作为类似问题的第一道处理线,要为黎木拦下大部分杂事。

    现如今,出现类似病症的族人并不多,而且黎木又在忙更重要的几件事,老萨萨更不能随意放任这种事情被呈递上去了。

    黎木这种关键时期,分心处理一件事情,就有可能导致核心工作延期甚至崩溃,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老萨萨明白,这是部落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他必须尽快解决。

    他知道,自己哪怕延寿许久。

    但终究年纪大了,恐怕并不能伴随黎木走到最后。

    如今精人的这副景象,他实在是太...连带着期盼也越来越高。

    作为部落“老祖宗”一样的存在,所谓隔代亲隔代亲,他对部落的心情,就像是对自己的小孙子一样。

    他想,在自己真的干不动之前,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出来。

    于是,老萨萨越来越少的露脸。

    能在自己这边解决的事情,基本不会往黎木那边跑。

    这次的事情也是如此。

    他召集了部落里的年龄较大的智者们和医师,共同商议对策。

    智者们提出,可以用特殊的植物纤维编织成遮阳布,为那些敏感的族人遮挡阳光。

    医师们则建议,调配一些草药膏,帮助族人缓解皮肤不适。

    可老萨萨却觉得这些办法不可行。

    遮光服饰的确有用,可终究只是一件薄薄的衣服。

    拉尔光流层的穿透性远比地球上的太阳强多了,除非是穿着一堵厚厚的墙,否则怎么弄都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

    至于药膏。

    部落目前对皮肤疾病涉猎太少,先不说短时间能不能研究出来。

    就现在白胡子攻坚的那几个大课题,就不可能有多少精英人员能参与项目。

    而且,就算捣鼓出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就像前世,涂再好的防晒霜,在工地上晒一段时间也照样变黑。

    更何况这才第一个月,后面几个月得多折磨人?

    这些有疾病的族人,如果疾病一直在,再怎么防晒、缓和也终究起不了大用。

    “怕是啊,目前也只能给相关人群一定关怀,将他们的工作换到地下洞穴去了...”

    无名老人有些叹息的说道。

    他自从步入二集后,凭借着有关“真气理论”的贡献,一路做到了功法部门高层。

    如今开联合会议,功法作为部落如今的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自然也会派人前来。

    可惜。

    这种事情,怕是也只有擅长《传世医法典》的白胡子那一群人,才能找到有效功法手段了。

    自己这边,也只能提供“退一步”的解决方案了。

    老萨萨看着无名老人这边也没能提供什么“奇招“,心里也是了然。

    这事情,级别不够,却又非常棘手。

    若是放到马尔提雅这种国家,谁会管你这少数群体,自己不适应环境早早淘汰了好,别污染自家奴隶的基因才是重点。

    部落会管这种事情,完全就是黎木慢慢构造的管理框架,为了“道德”,为了“凝聚力”,为了“可能性”。

    有些行为看似“高效”,看似“聪明”,其实本质只是在“趋利避害”,在“逃避”。

    人性如此,总会选择“收益比”最高的路。

    电子如此,总会选择低电阻的通路前进,选择更高“比例”的能量表达。

    引力如此,总会贪婪地吸引一切,质量越大,就越迫切。

    这是人类的认识的规律,也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遵从。

    可这世界,真的百分百如你所看、所感、所验证的那般?

    整个人类看似有唯心、唯物之分,可实际上,只是一个“我思故我在“套在另一个“我思故我在”之上。

    层层剖析之下。

    不过是,是大的“我思”,还是小的“我思”。

    又或者说,是上层规律,还是下层规律。

    但目前,至少以人类的角度看来。

    越是上层的规律,越是成长出“芽尖儿”,对人类的促进越大。

    虽然下层的“趋利避害”的确也符合逻辑。

    但更高层的“趋利避害”带来的远瞻利益,同样符合逻辑,且能带来更多财富。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会让部落成长,会让人员成长,也会保留一部分特殊的基因,基因丰富,人才会丰富,可能性才会丰富。

    优胜劣汰是规律,但保护同族弱者,保护基因的可能性,又何尝不是一种欲望,一种需求,一种规律?

    这便是群居动物,他们会让“丛林法则”,不再那么的“丛林”,转而变得更加“社会”。

    无论“丛林法则”,还是“社会法则”,都遵循着“人类认识的自然法则”。

    孰优孰劣?

    或许在自然面前没什么区别。

    可比起那些一直宣扬丛林法则,企图让群居智慧的逻辑倒退回野蛮版的弱肉强食,或是故步自封的。

    以黎木的角度来看,作为从“丛林法则”上长出来的“社会新芽”,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