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罢免是你,我去对家你哭 > 第279章 日记!

四合院:罢免是你,我去对家你哭 第279章 日记!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

    四合院里就响起了“哗啦——哗啦——”的扫地声。

    是易中海和刘海中。

    两人穿着最破旧的棉袄,戴着狗皮帽子,一人拿着一把大扫帚,正有气无力地清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和尘土。

    他们的动作,充满了屈辱和不甘,但一想到昨天林毅那冰冷的眼神,和那箱血淋淋的“证物”,他们就一个哆嗦,手里的扫帚挥舞得更加卖力了。

    贾张氏则被分配了最“艰巨”的任务——刷厕所。

    她捏着鼻子,拿着一把破刷子,对着公共厕所里那黄腻腻的污垢,一边干呕,一边使劲地刷着,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当然,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院子里的其他邻居,看到这“三巨头”落魄的模样,都是绕道而行,连个眼神都不敢多给。

    他们现在看林毅家那扇门,都觉得像是在看某个衙门的入口,充满了敬畏。

    林毅家的窗帘,悄悄拉开了一道缝。

    丁秋楠看着院里那三个忙碌的身影,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天积攒的恶气,仿佛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她知道,丈夫这是在为她出气。

    而林毅,此刻却早已不在家中。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周卫国,坐上了那辆军用吉普,直奔一个许多人都已经遗忘的角落——红星轧钢厂的旧址。

    红星厂倒闭后,大部分有用的设备和技术工人都并入了新成立的大兴厂。

    剩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如同鬼城般的巨大厂区。

    吉普车停在锈迹斑斑的大门前,门上的五角星红漆已经剥落,露出了底下灰色的铁皮,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首长,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周卫国看着眼前这片破败的景象,有些不解。

    “找东西。”林毅跳下车,目光在偌大的厂区里逡巡,“找一个,失落的幽灵。”

    他要找的,是红星厂的档案室。

    按照他的记忆,当年红星厂与大兴厂合并时,由于场面混乱,加上很多档案被认定为“无用”,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转移,而是被就地封存了。

    他要找的,就是那份涉及特种钢材项目的,最最原始的,未经任何人“优化”的,技术评审档案!

    那份被篡改为0.5毫米圆弧的图纸,必然有一个替换过程。

    而这个过程,最有可能留下蛛丝马迹的,就是档案交接和存档的环节。

    在周卫国的帮助下,两人很轻易就撬开了档案室那把早已锈死的铁锁。

    一股沉闷的,纸张与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档案室里,光线昏暗,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档案柜,像沉默的巨人一样,静静地伫立着。

    地上,桌上,到处都覆盖着厚厚一层灰尘,有的地方,甚至结了蜘蛛网。

    “分头找。”林毅对周卫国说道,“所有跟‘军工’、‘特钢’、‘西北项目’有关的卷宗,一个都不要放过。”

    “是!”

    两人像两台高效的机器,开始在这片被时间遗忘的故纸堆里,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搜寻。

    翻找,比想象中更加困难。

    大部分卷宗的标签早已模糊不清,纸张也因为受潮而变得脆弱不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就在林毅快要将整个档案室翻个底朝天时,他的手指,触碰到了一个,被塞在档案柜最底层角落里,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牛皮纸档案袋。

    这个档案袋,没有贴任何标签。

    林毅心中一动,将它抽了出来。

    档案袋很薄,入手的分量,却让他感到了一丝异样。他打开封口的棉线,从里面,倒出来的,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图纸或文件。

    而是一张照片,和一本,小小的,红皮工作证。

    照片,是一张黑白合影。

    照片上,是两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他们并肩站在红星轧钢厂的大门前,脸上都带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矜持而又自豪的笑容。

    其中一个人,林毅一眼就认了出来。

    正是“戈壁之心”的负责人,钱振华!只不过,照片上的他,要年轻得多,头发还是乌黑的。

    而另一个人……

    林毅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张脸,他同样认得!

    正是那个,在西北基地,由罗振华的嘴里,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却又被他强行咽下去的名字!

    那个国内冶金界的泰山北斗,那个几乎参与了建国后所有重大钢铁项目评审的,权威专家——

    王博年!

    四九城钢铁研究总院的,副院长!

    那个亲自将伪造报告,送到罗振华手上的,“王专家”!

    原来,他就是王博年!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林毅拿起那本小小的红皮工作证,打开一看,上面的名字,赫然也是“王博年”,而他的单位,写的却是——红星轧钢厂,技术科,顾问。

    林毅瞬间明白了。

    王博年,早年,竟然也在红星厂待过!他和钱振华,是老同事,老朋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能如此轻易地,获得钱振华的信任!

    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对红星厂的技术家底,了如指掌!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身为国家顶级的科学家,位高权重,名利双收,他为什么要去当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徒?

    林毅压下心中的震惊,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张照片。

    这一次,他注意到了一个,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

    在照片的背景里,红星厂大门旁,一个年轻的学徒工,正推着一辆自行车经过,恰好被镜头捕捉了进去,留下了一个模糊的侧脸。

    那个侧脸……

    林毅总觉得,有些眼熟。

    他努力地,在记忆的深处搜寻着。

    突然!

    他的脑海中,如同闪电划过!

    他想起来了!

    这个侧脸,和那个,在戈壁滩上,被他用火攻烧死的,光头领头的侧脸轮廓,竟然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只不过,照片上的他,还很年轻,头发茂密,脸上带着青涩。

    这个发现,让林毅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

    他立刻翻看照片的背面。

    只见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隽秀的小字:

    “赠吾友博年,愿我们的友谊,如新生的钢铁般,百炼成钢,永不生锈!——振华,一九五八年,秋。”

    而在另一侧,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潦草而又有力的笔迹,写着另一个名字,像是一个人的签名。

    那个名字,只有一个字。

    一个用繁体字写就的,龙飞凤舞的——“佛”。

    佛!

    那个光头死前,吐露出的,代号!

    原来,他早就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王博年!佛爷!那个光头的年轻人!

    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张尘封多年的老照片,一本不起眼的工作证,像两把钥匙,为林毅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黑暗的,地狱之门!

    他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个巨大的阴谋核心,已经越来越近了。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谜团。

    这个自称“佛爷”的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用这个代号?他和王博年,又是什么关系?是上下级,还是合作者?

    林毅将照片和工作证,小心翼翼地,收回怀中。

    他知道,红星厂这条线,已经挖到了尽头。

    接下来的战场,将会是——四九城钢铁研究总院!

    他必须,想办法,接近王博年!从这个位高权重的“大学阀”身上,撕开一道,真正的口子!

    然而,就在林毅准备离开时,周卫国那边,也有了发现。

    “首长,您来看这个!”

    周卫国从一个破旧的档案柜顶上,拿下来一个同样落满灰尘的木箱子。

    箱子没有上锁,打开后,里面,却不是文件。

    而是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衣服。

    一套,洗得发白的军服和一本日记。

    林毅的目光,在那套叠得整整齐齐的旧军服上停留了一瞬,眉头立刻紧紧地锁了起来。

    这绝不是什么寻常的“纪念品”。

    这套军服的款式和布料,属于几十年前那支早已覆灭在白山黑水间的精锐部队。

    衣服被洗得很干净,甚至还能闻到一丝淡淡的皂角味,但领口和袖口处那磨损的痕迹,以及胸口处一个细微的弹孔修补痕迹,都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的主人,经历过何等残酷的战场。

    一个战败的士兵,珍藏着自己昔日的军装,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不甘与执念。

    林毅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本日记。

    日记的封皮是硬质的黑色人造革,没有任何文字,显得低调而又坚固。

    他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却不是想象中的异国文字,而是苍劲有力的汉字,并且是用毛笔小楷书写,字迹工整,力透纸背。

    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士兵能写出来的。

    日记是从几年前开始记录的,断断续续,内容庞杂。

    有对日常工作的记录,有对国内外时局的分析,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在字里行间,几乎要破纸而出的,怨毒与不甘。

    林毅的目光,飞速地扫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

    很快,他的视线,被其中一段记录,死死地吸引住了。

    * “……今日,是我儿‘建军’的忌日。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若不是当年那个姓赵的庸医,为了争功,贸然手术,我儿何至于离我而去!大仇未报,我心难安!赵家满门,当以血偿之!”*

    赵庸医?

    林毅的心猛地一跳!

    他想起了红星厂那位对他有知遇之恩,后来却因病早退的赵厂长!

    他不就姓赵吗?

    而且,他早年就是厂医务室的主任,后来才转的行政岗!

    难道……

    林毅继续往下翻,后面的记录,证实了他的猜想。

    日记的主人,将他儿子死亡的全部责任,都归咎到了当年为他儿子主刀的赵厂长身上,字里行间充满了疯狂的仇恨,甚至诅咒赵厂长“断子绝孙”。

    而另一段记录,则让林毅的后背,彻底被冷汗浸湿。

    * “……王博年此人,看似道貌岸然,实则内心与我辈无异,皆是失意之人。其父曾是前朝巨富,一夕之间,家财散尽,沦为布衣。他虽凭才学身居高位,然心中之恨,未尝消减。此人,可用,可为我‘复仇’大业之利刃!”*

    王博年!

    日记的主人,竟然与王博年有如此深的纠葛!并且,他对王博年的家世背景、内心阴暗面,了如指掌!

    这本日记,就像一把钥匙,瞬间将王博年叛国的动机,解释得清清楚楚!

    他不是为了钱,也不是被胁迫。

    他是为了“复仇”!向这个让他失去万贯家财的“新世界”,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