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余世蓉华 > 第194章 赈灾

余世蓉华 第194章 赈灾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拓跋于荣从县衙回来。

    他见到了县令大人。但县令大人说,衙门没有银子、也没有粮食,他们想赈灾,但心有余而力不从。

    邵母道:“他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拓跋于荣苦笑,摊了摊手:“想了,他们让我赈灾。”

    邵母生气摇头:“他们这是在推诿!”

    “倒也不是推诿,”拓跋于荣替县衙辩解:“这个时节,衙门收的税银已经上交,秋粮还没到缴粮的时候。就算他们手里有银子、有粮食,也得先上报朝廷,批准了才能用于赈灾。”

    拓跋于荣说的是客观事实。有的地方能够及时赈灾,前期他们靠的是当地有钱商户、士绅拆借。之后朝廷批准,拨下赈灾银和粮食,他们又再还给商户士绅。

    邵母想想也是,这里不是京城,任何事情都没那么快。

    她问:“那县衙上报朝廷了吗?”

    “没有。”拓跋于荣道:“目前灾情正在发生,最终有多少人受灾、损失多少,现在无法统计,衙门也不好上报。”

    邵母问:“现在那些灾民怎么办?”

    拓跋于荣摊了摊手:“没办法。”

    邵母深深叹了口气,她也知道朝廷办事的流程。

    她道:“既然前面走不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少华听到母亲终于要回去,暗自窃喜。

    拓跋于荣道:“我打算留在这里赈灾。”

    邵母疑惑:“你真要替官府赈灾?”

    拓跋于荣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看到那么多百姓受灾,我也替他们感到难过。”

    少华讥诮道:“那你之前还送信出去,让你手下屯粮,囤货居奇。”

    拓跋于荣表情自然:“这并不矛盾啊!我若不屯粮,哪来粮食赈灾。”

    邵母听出点意味,问道:“你是别有所图吧?”

    拓跋于荣笑笑:“自然有所图,但也不会亏了他们。”

    邵母想问:你图什么?但是想想,这是别人的事情,过分打听很没礼貌。

    她问:“那你打算在这里留多久?”

    拓跋于荣想了想:“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

    听到这么长时间,邵母道:“那我就不陪你了。我打算明天走。”

    说完她望向少华道:“你跟拓跋一起留在这,等能走了,你自己去武县。”

    之前少华说过,他可以自己一个人去武县,只是被马车拖累。

    他点了点头,答应母亲。

    拓跋于荣问:“夫人是回岩脚村?还是直接回京城?”

    “回京城。”

    邵母去岩脚村,是因为儿子在那里。儿子不在,她去那里干嘛。

    拓跋于荣道:“那我派人送夫人回去。”

    邵母摆手:“不必。”

    拓跋于荣道:“反正我也要派人去江州运粮,顺便送夫人。”

    听到只是顺便,邵母没有拒绝。

    当天晚上,邵母跟姚湘云商量,让她留下来,之后跟儿子去武县。

    姚湘云不敢直接拒绝,于是去找少华,跟他哭诉,痛陈自己知道错了,知道少华不喜欢自己,娶她是不得已。她求少华,不要让她去武县,她知道少华也不想看见自己。

    少华讥讽:“你是不想去武县吃苦吧?”

    姚湘云哭道:“如果我俩是两情相悦,我陪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可是,我俩不是。我知道你不想看见我,那你就让我找个清静地方好好躲着,永远都不要来烦你。”

    不得不说,姚湘云是真的有些害怕少华。当初他说让姚家人第二天来收尸,这句话在姚湘云心中成为阴影。她相信少华可能真的会杀了她。毕竟少华就是因为杀人才被流放的,他本身并不是个善类。

    少华听了姚湘云的哭诉,觉得这个女人还是懂点事的,于是去跟母亲说,让她把姚湘云带走。如果不带走,他就让姚湘云“死于意外”,反正这里的悬崖峭壁很多。

    邵母知道儿子只是说说而已,但也看得出儿子的态度。想了想,她答应带走。

    第二日,邵母启程。拓跋于荣派了两名手下一起出发。

    望着远去的马车,少华放松心情吐了口气。

    拓跋于荣揶揄道:“说来奇怪哈,你怎么不跟你母亲一块回去?”昨天他还表现出很想回岩脚村的样子。

    少华道:“如果我回去,我母亲一定会跟我回岩脚村。说实话,其实蓉儿跟我母亲相处不太融洽。”

    “不融洽?”拓跋于荣疑惑:“一点没看出来啊!”

    “那是因为蓉儿识大体,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我也是外人吗?”

    少华瞅他一眼:“只有我是内人。”

    拓跋于荣哈哈笑道:“内人?哈哈哈哈,内人!”

    “内人”一般是丈夫对妻子的指称。少华说自己是内人,由不得拓跋于荣不笑话。

    少华强调:“内人!屋内之人!”

    他当然知道“内人”指的是妻子。徐蓉对邵母不满,是两人躺在床上说的。他要表达的是:只有躺在一张床上的,才是亲密内人。拓跋于荣虽然不算是外人,可还没亲密到那个程度。

    少华觉得这话不好笑,拓跋于荣却笑了老半天,直到笑到咳嗽才停下来。

    “咳咳咳!”拓跋于荣清了清嗓子道:“好了,现在你母亲走了,我们开始说正事。”

    “什么正事?”少华有点摸不着头脑。

    “赈灾啊!”拓跋于荣道:“现在客栈里的灾民,都是无家可归之人,我有个主意……”

    拓跋于荣欲言又止,少华问:“什么主意?”

    “我想把他们送去岩脚村干活。”

    少华一脸问号。

    拓跋于荣道:“以工代赈,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少华点点头。

    拓跋于荣道:“我不能白供给他们食物,他们得干活。”

    少华一副识破的样子:“切!你一定是跟衙门说好,你先给灾民提供粮食,之后衙门得到朝廷拨粮,再把粮食还给你。这期间,你还可以白白用人。”

    拓跋于荣摇头:“我没说过。不过你这么一说,好像真可以诶!走,我们去找县令大人商议商议。”拓跋于荣要拉少华走。

    少华褪开他的手:“你还当真呐,我只是说说而已。”

    “你这算计非常好,就照此办了!”

    “哪里好了,哎呀,我不去。”

    少华想要挣脱,拓跋于荣非要拉着他。

    少华道:“我不能去衙门。”

    “为何不能?”

    “万一认出我来怎么办?”

    “认出便认出,这里是邵州,你怕什么!”

    “可这里不是武县。”

    “反正离武县也不远了,走吧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