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余世蓉华 > 第59章 好巧

余世蓉华 第59章 好巧

    徐蓉从河东村坐马车去县城。车上,她听到两个女人对话。

    “一会儿到县城我带你去看,那家店生意可好了!”

    “他们那东西是叫什么来着?”

    “韭菜盒子。跟你那面饵也差不多。只是你包的是苋菜,她们包的是韭菜鸡蛋;你的是煮的,她们是煎的。”

    女人若有所思。她跟一个夏国人学的手艺——做面饵,想靠此赚点钱,结果这里的人不喜欢吃面饵,卖了一段时间生意不好,她便不做了。

    邻居在县城吃过韭菜盒子,看人家生意那么好,便好心来告诉她,让她去看看,学一学。

    徐蓉听到她们说“面饵”跟韭菜盒子差不多。好奇“面饵”是什么东西?于是开口询问。

    女人很友善,跟她描述面饵。

    听完,徐蓉恍然大悟:原来是饺子!

    女人道:“夏国的正宗做法,面饵里包的是羊肉。我们这里不养羊,如果换成猪肉,成本又太高。唉!反正最后就是没人吃。”

    羊肉饺子,说实话,徐蓉也不喜欢。她是南方人,还是喜欢韭菜、荠菜馅,要不就鲜肉虾仁馅。

    那位热心邻居问徐蓉:“你不是我们村的吧?”

    从村子出发去县城,车上全是本村人,就只有徐蓉一个陌生面孔。

    “对,我是岩脚村的,今天一大早来你们村买肉。”徐蓉道。

    “今天来买?”热心邻居纳闷:“你干嘛不去县城买?”她知道村里有两家屠户,专门杀猪卖肉。

    “我买整头猪,去县城买不划算,来你们村买划算。”徐蓉明白她的意思,赶集日县城卖肉的人多,价格也便宜。

    “买整头猪!”热心邻居惊讶:“你们家要办事?”

    “嗯。”徐蓉含糊点头。

    “办红事还是白事?”热心邻居追问。

    “红事。”徐蓉敷衍回答。

    “你们村那边办红事一般请多少桌?”

    “看各家情况吧,亲戚多就多些,亲戚少就少些。”

    “你们家亲戚一定很多吧?”

    “嗯,还好。”

    “你们岩脚村,是哪个家门人最多?”家门指的是姓氏宗族。

    “岩脚村以前就只有几户人家,大部分是后面迁来的,好像哪个家门人都不多。”

    “岩脚村大部分是迁去的?”

    热心邻居好奇,一路追问。真不负她“热心”之名,刨根问底,徐蓉被问得有些招架不住。

    终于,马车到县城,徐蓉逃也似的赶忙告别。她后悔自己不该认真回答她第一句,结果捅了个话匣子马蜂窝。

    本来到县城,徐蓉打算先去杨月灵那里看看,但是为了不与那位热心邻居同路,她准备先去百花楼。

    刚走几步,小石榴从后面追过来。

    “徐娘子,等一下!”

    徐蓉从来没有听过别人喊她徐娘子,不认为是有人在喊她,只是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

    “徐娘子!”

    小石榴跑到她面前,徐蓉这才发现:原来是小石榴在喊她。

    “这么巧?”徐蓉有些歉意的笑笑。小石榴好歹也是在她家住过一晚的人。

    “徐娘子是要去百花楼吗?”小石榴稍微有点喘。

    “是。”

    “甜香姐在那边马车上。”小石榴回头一指。

    徐蓉去百花楼只会是去找甜香,而她要找的人此时不在百花楼。

    徐蓉跟着小石榴走到百米开外的马车上,她还以为她们是刚好擦肩而过,没想到马车已经走出去那么远。

    “前会儿我就觉得马车上那个人好像是你,还好让小石榴返回去看看,要不然我们就错过了。”

    甜香身披一件赭红色斗篷,里面一身粉色对襟襦裙,看起来端庄典雅,完全没有平常的风尘气。

    “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徐蓉问。

    “去白文卿舅舅家。”

    “他真把他舅妈介绍给你啦?”徐蓉想起上次他们来岩脚村,白文卿说的话。

    “不是,”甜香娇嗔的一挥手:“他们今天在家里组织个诗会,邀请我去参加。”

    “诗会?”徐蓉嘴角扯了扯,心想:你会作诗?

    甜香似乎看出她心中所想,说道:“遇见你正好,陪我一块去。他们作诗,我俩聊天。”

    “你不参与他们作诗,还去干嘛?”

    “白公子亲自邀请,总要给他点面子嘛。”

    徐蓉看她一脸模棱两可的娇羞样,感觉她和白公子之间似乎有点不寻常的关系。

    两人说话间,马车在前行,徐蓉想不去都不行。如果此时下车,那就是不给甜香面子。不过她也有点好奇,白公子住在舅舅家,居然能在别人家组织诗会,看来他舅舅应该是个很包容的人。

    马车往县城西郊走了大约八九里,停在一户大宅院门前。

    这所宅院,徐蓉老远就看见。因为它的围墙很长,估计至少占地三十亩地,在一片农房中十分显眼。

    三人下车,甜香付了车钱,马车走了。

    徐蓉疑惑:“不是你们楼里的马车?”

    甜香白她一眼:“我们楼里什么时候有马车?”

    “哦,我以为你们楼里有马车。”徐蓉忽觉得自己这么问有点不礼貌。

    “楼都要卖了,还要什么马车!”

    甜香说着,示意小石榴前去叩门,递上请柬。——邀请做客,为表郑重,一般会送上请柬;客人来时,出示请柬,表示是被邀请的。

    徐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说道:“我这一身,他们会不会不让我进去?”

    甜香瞥她一眼:“我给你的衣服,你为何不穿?”徐蓉身上还是一身寒酸。

    “姐姐!你给我的是夏天衣服,今天这么冷,我会冷死的。”

    “哦,稍后回去我再给你找两件。”

    “不用找了,等过年我会做身新衣裳。”

    这里的“过年”是正月初一,又称“岁首”“元正”“元旦”。

    【注:“元旦”是华夏古已有之的词,代表一年的开始。“春节”在古代则是在“立春”时节这一天。古代“过年”和“春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日子】

    甜香斜她一眼:“你看不上我的衣服?”

    “没有。你个子比我高,你的衣服我穿着有些大。”

    徐蓉身高一米六,体重八十多斤。甜香身高一米六五,体重大约一百一十斤。两人体型差异还是有些大的。

    两人说话间,门内下人出来引路。有白文卿的请柬,无论她俩穿成啥样,杨家人都不会拦着不让进。

    对,这里是杨家。

    白文卿的母亲姓杨,二十年前嫁给个寒门秀才,当时遭家里反对,她是强硬出嫁的。

    现在寒门秀才通过自己努力,成为朝廷官员,而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杨家越来越没落,二十年没有出过位举人。此次杨氏携儿子回家省亲,是她二十年来第二次回娘家。上一次,是十八年前她父亲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