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371章 这位小郎君,我看你与我颇有缘分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371章 这位小郎君,我看你与我颇有缘分

    邹耀,看上去也就刚到及冠之龄。

    头顶用玉簪简单固定了一个发髻。

    身穿曲裾深衣,配琵琶袖,袖口绣有云气祥云。

    外袍用银色丝线勾勒出各种星宿隐纹。

    乍一看,看不出银线的模样。

    随着他挥动衣袖,阳光通过银线折射出一派流光溢彩的模样,显得整个人有些神秘。

    他脸型比较圆润,看上去更显年幼。

    让人有点怀疑,他家父母是否真的敢放他独自出门。

    没想到,一开口就又是游历,又是星宿的。

    让人更加将信将疑了。

    不过,程先生同意让他上台。

    就说明这年轻人应该是有点本事的。

    他们就姑且相信一下他好了。

    而且,他说的事,涉及农耕诶。

    如果真的有用,那他们之后不就能更加好的把握农时了么?

    众人秉着不听白不听的原则,都安静下来,等着听邹耀的课。

    “正所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大家都认识北斗七星吗?”

    见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意见不一,邹耀继续道,

    “不认识也没有关系,今晚就可以抬头到天上找找,七颗星星连起来像个勺子。”

    “那就是北斗七星了。”

    “它们分别是斗身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和斗柄的玉衡,开阳,瑶光。”

    “每年的六月二十一到二十二日,瑶光指向东南偏南的时候,麦芒饱满,就说明到了收麦子最好的季节了。”

    “大家最好在这两天就尽快收割。”

    “一定要趁,天上出现层层叠叠的云层之前,将麦子抢收回来,晒干入仓。”

    “当出现这样的云象之后,往往表示,之后的天气都将会出现连绵的阴雨天。”

    “正是下一季良种下播的好时机。”

    “否者,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说到这,邹耀还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朵。

    众人也因为的他的话,纷纷抬头。

    今天天气不错,万里无云,是个晒麦子的好天气。

    显然,不是会下雨的天象。

    北斗七星他们倒是听说过,只是,没想到每颗星星还有名字。

    学到了,学到了。

    至于挂天上的星星,位置变化和时间的关系。

    他们都没有怎么注意过。

    不过,今天已经是六月十八了。

    如果真如这位邹先生所推算的,大概三天后,就是最佳的收麦时间?

    他们平时收麦,都是靠自己或者村中年长者的经验,判断最佳的收麦时间。

    等麦叶慢慢变黄,麦粒按压有痕,不易碎,就是好的收麦时机。

    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麦子的产量。

    如果按照邹先生所讲,这两日的日子很准确,

    那之后,哪怕是家中没有长辈支应,也可以按照这个日期,开始准备起来。

    大秦这会,是没有日历的。

    只能由朝中的钦天监的官员,按照往年的日期,推断出每一年的‘历谱’。

    再下发到各郡县的官府。

    官府根据这个‘历谱’,劝课农桑,并组织底下的县城村落开始每一季度的种植。

    县衙没有及时宣传,黔首们就只能根据各自的经验,或者村中长者的经验。

    如果这位邹先生所说,根据星星的位置,就能推断出大概的日期 。

    那对他们来说,可不止是看准时时间收麦子这么简单。

    还有其他的作物呢。

    “邹先生,您说的用星星判断日子的方法是好学的吗?”

    如果,他们都能根据星星判断日期,

    往后,他们不都可以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啦?

    听到有人提问,邹耀立马感兴趣的看过去,爽快点回道,

    “很好学的。”

    “只要学会辨认岁星一年四季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并把他们等分成十二份。

    还有北斗七星中的瑶光,一年四季所指位置变化。”

    “再配合上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变化,就能准推算出每一天在这一年中所处的位置了啦。”

    众人:……

    你在说什么?

    天那么高,那么大。

    咱普通黔首要怎么去把岁星轨迹分成十二份啊?

    还有不少人,只怕连岁星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么,岁星又是指哪颗星星呢?”

    果然有人提出了疑问。

    邹耀:……

    唔,师父让他下山找贵人的同时,教化百姓。

    从而壮大他们阴阳家一派的势力。

    迟早要和儒,法,墨,并驾齐驱,成为大秦的顶级学说之一。

    他觉得他可能要倒在第一步了。

    普通黔首连星星都不认识几颗,更别说还要记什么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啦。

    他当年还被师父夸过聪慧过人。

    他还不是学了整整一年,才学会。

    这还得是他记忆力比较好的原因。

    更别说,还要背诵并熟悉运用各类阴阳五行相关的书籍。

    黔首们连字都不认识。

    所以,他想要在大秦壮大阴阳家的势力,得先从认字教起。

    邹耀:……

    果然,孔夫子能被称为圣贤,不是没有道理的。

    光是这份教化百姓的耐心,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想这么多,实际时间其实就过了眨眼一瞬。

    邹耀认真的看着提问的前后,回道。

    “岁星,就是你晚上仰望星空,最明亮的那颗橙黄色的星星就是啦。”

    “它稳定不闪烁,甚至在白天也能隐约看到。”

    “那就是岁星。”

    说罢,抬头找了找,指着东南方一个稳定不动的小黄白点,正好今天天气晴朗,没有云层遮挡。

    “那颗就是岁星啦”

    众人:……

    这么简单 ?

    想学。

    不知道邹先生当上学宫的教俞后,他的课叫什么名字。

    他们觉得,如果是这种程度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啦。

    他们包能学会的。

    子婴:……

    这不就是木星吗?

    没想到还有这么高级的名字和用途。

    子婴还在想,二十八星宿都分别代表后世的那个星座。

    还没想完,就听到邹耀继续介绍道,

    “除此之外,还需要背诵《阴阳二十一家》,《邹子》等。”

    众人:……

    算啦,他们还是等县衙和村里的里正推广好了。

    读书识字这些,对他们来说,可太难了。

    邹耀看大家伙有些蔫蔫的,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连忙安抚道,

    “记不住也没关系。”

    “之后,我还会在云阳待一段时间,我带了不少关于观云识雨的书籍都捐献给了学宫。”

    “你们可以凭借,学宫的学生卡去借阅誊抄的。”

    众人:……

    那个只有入学的小孩子才能拥有的。

    邹耀见众人表情不一,他退后一步站起来道,

    “好啦,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说罢朝众人行了一礼,走下了台阶,朝程先生走了过来。

    走到近前,恭恭敬敬的唤了声,

    “程先生。”

    “这就是今天耀分享的内容了。”

    “嗯,坐吧。”

    程先生指了指身边的位置。

    谁知,邹耀并没有坐下,反而朝子婴走了过来。

    笑嘻嘻的看着子婴道,

    “这位小郎君,我看你天资聪慧,与我颇有缘分。”

    “不知可愿拜我为师?”

    教化百姓,壮大阴阳家势力什么的,他感觉他大概率是做不太好啦。

    不过,

    还好他运气好。

    这不,才找了一年不到,就找到了他命中注定的贵人。

    顺便把徒弟也收了。

    子婴:……

    怎么?

    他看上去像个很好骗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