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385章 小黑,上!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385章 小黑,上!

    老汉听了子婴的话,沉默了一瞬,才不确定的开口道,

    “这个,老朽也不太清楚了。”

    “老朽能认出那是匈奴马,盖因年轻的时候,也曾去边军服过役。”

    “主要负责就是养马。”

    “所以,对军马比较熟悉,也能分辨出匈奴马与我们军马的区别。”

    “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匈奴的马匹皮毛更厚,更耐寒。”

    “牙口也好,就算在大冬天,也能自己刨开雪层,找枯草根啃食。”

    说到这,老汉回忆了一下刚刚一闪而过的马的特征。

    “刚刚的马,躯干粗壮,四肢结实,头部宽大,是匈奴马,没错。”

    老汉看了眼甲一,笃定的说道。

    问题虽然是小郎君问的,但是,毕竟他还太小,也许并不能明白匈奴人危害。

    这护卫虽然看着平平无奇,但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

    还敢带着这么小个孩子出行,想来应该有点本事。

    总比他一平头百姓说话管用。

    甲一:……

    您老,老眼昏花了。

    这里没人说话能比您面前这小郎君更管用。

    不过,殿下这会本来就是微服出行,他自然不能戳穿咯。

    “您老提醒得是,我随后就去县衙禀报这个发现。”

    “您老自可放心。”

    说着,还不着痕迹的悄悄瞟了一眼子婴。

    是这么说的吧?

    他一暗卫,多少年没有正经跟自己排位兄弟以外的人搭话了。

    子婴殿下是怎么做到看谁都能聊上两句的。

    子婴:……

    你说就说,看我做什么?

    让你跟人说句话,能杀了你么?

    拿自家的锯嘴暗卫没办法,子婴只得轻轻点了点头。

    不过,在云阳都能见到匈奴人,显然不是小事。

    等会他就让晨风带封信回去给扶苏再说。

    一行人走了一路,因老汉着急回家,都走得比较快。

    不多时,在前方的一个十里亭,又见到了刚刚的那队骑马的人。

    这会,正跟一队商队在一起,边喂马,边补充些食水。

    老汉的村子就在前面,这会只想着快点到家,根本没准备在十里亭耽搁。

    更何况,这会那里还坐着些可疑的人。

    见子婴朝十里亭走去,便开口告辞道,

    “小郎君,前面就是老朽的村子了。”

    “你们要去到下个镇子,沿着这条路直走,再有十里就到了。”

    “老朽就在此告别。”

    说罢,朝子婴点了点头,朝官道边上的一条小路拐去。

    刚转身,想了想又转回来,对子婴提醒道。

    “小郎君,那些人身份不明确,为安全起见,你还是带着护卫快点回家吧。”

    “免得节外生枝。”

    毕竟,这小郎君长得敦实又可爱,还这么小,正是最适合人贩子下手的年纪。

    万一这些人临时起意,顺手抱走了可就糟糕了。

    子婴听了他话,连连点头,乖巧道,

    “老伯,您放心吧,我大父就在下个镇子等我,我出门就是去找他的。”

    “我这就直接去,绝对不会耽搁的。”

    说完,甜甜一笑,朝老汉挥了挥手。

    至于会不会去打听这些人的来历。

    那当然是要去的。

    不过,就没必要跟这第一次见面的老伯说了。

    老汉:……

    哎,这小郎君一看就没有说实话。

    小孩子总是这么充满好奇心,他是管不了了。

    老汉边叹气,边朝子婴挥了挥手,往自家走去。

    告别了老汉,子婴朝甲一使了使眼色。

    边饶有兴趣的朝十里亭探头探脑,边随口说道,

    “等会你假扮我阿父,咱们上去探查探查。”

    “看看这些人到底是不是匈奴人?”

    “或者是北边来的商队?”

    “他们怎么搞到匈奴马的?”

    甲一:……

    殿下,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就算是刚刚那老眼昏花的老头,都能看出我就一护卫。

    要怎么假装你阿父啊。

    而且,给他一百个胆子,他敢假冒扶苏公子吗?

    没事打打排位就算了,他可不想重新投胎啊。

    又不好直接拒绝,甲一只得面无表情道,

    “殿下,微臣还未成婚呢!”

    生不出您这么大的崽啊。

    子婴:……

    你单身,你好棒棒哦!自豪个鬼啊。

    “那要不,当我阿兄?”

    这大秦皇长孙的位置给你来当?

    甲一:……

    除了这些找死的身份,咱就不能是普普通通一护卫么?

    “臣就不能是殿下家的管事么?”

    甲一委委屈屈道。

    谁家管事的,会选个面瘫呐。

    子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他这么小带个管事出门,不是更可疑吗?

    想来想去,还是护卫比较合适。

    就当他离家出走好了。

    “那等会,你就当是我护卫好了。”

    “至于我的身份。”

    “就当是蒙内史家的小郎君好了。”

    所以,蒙毅应该结婚了吧?

    都年纪一大把了。

    甲一:……

    蒙内史家的公子才两岁,走路,说话都还磕巴呢。

    当谁跟您似得,明明才四岁,就能活蹦乱跳的到处溜达。

    “殿下,蒙内史家的公子还不太会走路。”

    子婴:……

    怎么一个个的结婚生子都这么晚。

    算了,还是当李信家的儿子算了。

    虽然上次就被李信调侃了。

    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那我还是当回陇西侯李信家的公子好了。”

    “想来,陇西侯远在陇西,他家的公子应该没几人认识。”

    “就不会有人怀疑了。”

    反正,一般人也不知道李信来了咸阳。

    甲一:……

    行吧,反正李将军也不是第一次当殿下的阿父了。

    ------

    两人商定好各自的身份,甲一抱着子婴朝十里亭慢慢走去。

    用内力给自己逼了些汗出来,一副疲累的模样,走进十里亭歇脚。

    子婴:……

    这不脑子还是好使的么。

    做什么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大秦的十里亭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标建筑。

    严格按照每十里一亭,每十亭一乡。

    甚至,还会设置有亭长,亭卒和亭父等设置。

    亭长可以佩剑持戟,掌管治安。

    亭卒还要负责追捕盗贼。

    亭父就是杂役。

    总共加起来的配置,大概五到十人不等。

    有些亭,还兼顾着驿站的功用。

    相当于是驿站的中转地。

    历史上最有名的亭长,就是就职于沛县之外十里左右,泗水河畔的泗水亭。

    今天子婴和甲一碰上的这个十里亭,正好位于泾水沿岸。

    因此,亭门廊上写着泾水亭几个大字。

    子婴:……

    所以说,自古以来的取名规则都是这么直白的吧。

    十里亭,本身就有供给来往行人落脚和饮马的地方。

    因此,子婴和甲一走进去,也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顶多的是觉得子婴长得可爱,多瞧了瞧他。

    至于甲一。

    除非盯着他看,否则根本记不住他的脸。

    存在感极低。

    两人找了一处离那队商贾不远不近的桌子坐下。

    朝杂役招了招手,等杂役上前,才开口吩咐道,

    “来一壶白开水,外加两碟馒头,还有什么菜,都来一份。”

    这里到底只能算是驿站,提供的饭食也很简陋。

    一般有馒头搭配上咸菜和白开水就是比较标准的配置。

    如果十里亭的位置比较重要,建得比较宽敞,可能还会配置上客舍,马厩和庖厨。

    那饭食就能更丰富一点。

    当然,也会更贵一些。

    两人在等饭食上桌的间隙,甲一边装模作样的给子婴喂白开水喝,边竖起耳朵听隔壁桌的谈话。

    不过,对方说话的声音极小,甲一都要通过内力才能听到,更别说子婴。

    还好,子婴有自己的外挂小能手。

    于是,在心里默念道,

    “小黑,上!”

    系统:……

    请不要用招呼狗一样的来招呼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