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65章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65章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看到嬴政唰的一下,就把边上立着的茅草人一分为二。

    子婴在边上一边呱唧呱唧鼓掌,一边大声夸赞!

    “棒!棒!棒!”

    嬴政听了子婴兴奋的夸赞,果然很高兴。

    回首一个神龙摆尾,把另一个茅草人也劈了。

    只是僵硬了一瞬,就收回剑。

    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向子婴。

    看他还在那里兴奋的拍掌,还轻轻舒了一口气。

    把剑放回剑架,走到子婴身边,说道:

    “你的早课练完啦!”

    “还没有,还需要跑五圈。”

    子婴如实回道。

    “那去吧!”

    “我在这看着你跑。”

    嬴政摆摆手,表示搞快点!别墨迹。

    子婴不疑有他,连忙围着演武场跑起来。

    嬴政看子婴跑远了,对候在一旁的小宫人招招手,让他请太医署的了医正等会过来一趟。

    记得避开子婴。

    看小宫人转身要走,又悄悄叮嘱道。

    子婴完全不知道,他大父为了耍帅,一不小心,差点闪着腰。

    。。。。。。

    等跑完圈,回寝殿洗了澡。

    跟嬴政报备了一声,他想去藏书殿看看。

    找找需要的教材。

    好找人抄录一份送去云阳。

    到时候程先生就可以根据字典,教博士们怎么编写新教材啦!

    一边学,一边用。

    一看就是最快的学习方式!

    子婴当做没有看到嬴政微微皱眉忍耐的样子。

    麻溜走人。

    “哎,估计大父是刚刚练剑扭了腰了。”

    “看他瞒着不想让我知道,估计是怕我笑话他。”

    “我就当不知道好了,快快消失,免得耽误了治疗。”

    “哎,谁让我就是这么贴心的崽呢!”

    “所以说,好看有什么用,果然还是《时代在召唤》更适合我。”

    子婴边走边心里逼逼,面上倒是一点不显。

    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有点微胖的高大年轻人,就热情的上去打招呼。

    表示您叫什么名字呀,要去哪里呀。

    还一点不见外的自我介绍,自己叫赢子婴,叫他阿婴就好。

    他想要去藏书殿找书来着,要不要一起呀!

    被他啰里啰嗦拉住的倒霉年轻人终于忍不住停下来打量子婴。

    然后行礼道:

    “子婴殿下,臣张苍。也准备去藏书殿看书。”

    听到这个名字,子婴瞪大了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张苍打量。

    张苍是谁?

    荀子的关门弟子,贾谊的老师。

    那个写下《过秦论》的贾谊的老师。

    因为“楚人一炬,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典籍,刘邦靠着他的脑子恢复了大半。

    这是一位爱读书,还过目不忘的牛人。

    他还精通算术历法,定版了《九章算术》。

    收集整理了二百多个数学问题,而这些算法比欧洲同类算法总总早了1500多年。

    至于早这么多年,数学最后却那么落后,这里暂时不表。

    等以后有机会写刘猪猪的时候再去批判他。

    干什么不好,独尊儒术!

    他还精通音律,会吹律管,能把乐调调整得和五声八音完美契合,

    然后再用这个类推别的,制定律令。

    以此定出了各种器物的度量标准,给天下的工匠们当规范用。

    他还做了大汉十五年的丞相,是西汉担任丞相最长时间的人。

    整个汉代研究音律和历法的学者都师从张苍。

    子婴没想到,随便唠嗑的年轻都有这么牛逼的未来。

    哎,过目不忘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一个。

    子婴再次发出了羡慕嫉妒恨的感慨。

    也不知道现在张苍开始研究《九章算术》没有。

    不然问他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试试?

    张苍看着这个小殿下,边走,边目光炯炯的打量着自己。

    被盯得有些发毛。

    忍不住问道:

    “殿下是有什么想要问臣的吗?但说无妨!”

    “嗯,这可是你说的啊”

    子婴笑眯眯的回答道。

    “一块草地,草地上的草匀速生长,如果放5头牛,8天可以把草吃完。

    如果放14头牛,2天可以把草吃完。

    那请问,如果放10头牛,多少天可以把草吃完?”

    子婴当然不会拿九章算术里面原有的题来问。

    那多没意思啊。

    至少也应该是奥数启蒙题目才配得上他的逼格啊。

    子婴得意的想着,准备看看张苍为难的样子。

    如果能反过来问他,那他的形象必须拔高到一米八才够。

    “三天。”

    张苍想了想,飞快答道。

    子婴:。。。。。。

    可恶,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

    做工程连草稿纸都不需要的地步。

    是谁狠狠嫉妒了,我不说。

    “那您能给我讲讲怎么算的吗?”

    子婴不死心的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知道每天新生草够多少头牛吃。”

    “再算出原来草地上有多少草,这些草够多少头牛吃。”

    “再10头牛减掉新生草喂的牛,就能知道原有草够剩下的牛吃多少天啦!”

    子婴:。。。。。。

    思路居然丝毫不差。

    张苍看子婴一副震惊的样子,以为他还没听懂。

    还准备再讲一遍。

    这个时代对算术感兴趣的人本就不多,懂的人就更少了。

    没想到堂堂大秦皇室,

    居然能出一个对算术略懂的孩子。

    必须不能错过。

    张苍看着子婴沉思着。

    “看来这大秦,果然有些天命所归的意思。”

    不过还是需要确认一下。

    “听殿下的问题,莫非殿下对算术有兴趣?”

    张苍试探的问道。

    “那当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子婴一不小心又秃噜了嘴。

    哎,你真的不能指望一个4岁小孩,他能时刻保证让脑子待在固定的地方。

    “哦?什么是数理化呢?”

    张苍对于未知的事情是很感兴趣的。

    这大概是聪明绝顶的人的通病,平平无奇是不会让他们有兴趣的。

    莫名其妙才值得他们探索。

    “数,就是算术。学会了,出去行走。就不怕被别人哄骗了钱财去啦!”

    “理,就是万物之理,就如《大学》里面讲的:

    致知在格物。而后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化,就是这万物的变化啦。比如,这陶罐烧水,水开后为什么陶罐的盖子会被吹起来呢?”

    “那如果我们用房子那么大个壶烧水,却只给他一个小小的口子用活塞塞住,会发生什么事呢?”

    子婴貌似异想天开的天真发问道。

    张苍听后,果然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