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143章 哎。真是太难了!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143章 哎。真是太难了!

    等子婴看完半欣喜半糟心的伴手礼,就跟着吴广一起去看他运回来的石炭。

    看它的品质如何。

    这才是他这次过来的重点呢,才不要看什么作业。

    忘掉,赶紧忘掉。

    ------

    这石炭能被村民捡回去燃烧,品质自然是极好的。

    燃烧起来烟气很小,甚至还不如柴火的烟气大。

    火焰看着短小,实则发热量很大。

    小小一块就能烘热周围一圈的地方,一看就是居家旅行,工业制造的必备好原料。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在完全密封的房子里燃烧,连烟气都没有。

    自然就很容易忽略毒气的问题,一旦吸入过量,就会造成缺氧性休克直至死亡。

    不过,这么好的石炭用来直接燃烧,就太浪费了,很难燃烧完全就算了,热能的利用率也不高,不适合普通黔首使用。

    子婴是准备把它碾碎了,加上一些黄泥,再做成蜂窝煤的。

    这样既能提高利用率,又方便运输。

    正好,司马昌这会挖地基挖出来不少黄土,也省的到处去找黄土了。

    从后世的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就知道,咸阳这里是不缺黄土的。

    虽后世说黄土高原的形成是砍伐和开荒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才会形成。

    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大秦的陇西郡,九原郡,北地郡和云中郡本来就位于中纬西风带范围内。

    从楼兰,大月氏,匈奴,到大秦的地势是逐步降低的。

    直到秦岭都毫无阻挡。

    大月氏和楼兰本就多是流沙地貌,匈奴因为过度放牧,也有部分地区已经是流沙地貌了。

    西北风一刮过来,自然就携带了大量的沙尘。

    由于有秦岭,吕梁山脉,太行山脉的阻挡,西风吹到上党就过不去了。

    这大量的沙尘就全落到秦岭以北的这几个郡县里面了。

    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

    水土保持得当,加上郑国渠浇灌,这里就是关中平原的千里沃土。

    只是,自殷商开始,墓葬文化就大肆兴起,王宫贵胄的陵墓更是规模宏大。

    除了埋葬了大量的陪葬品,自然也要消耗大量的木材。

    而大周定都镐京就是位于上林苑的沣河东岸和滈河西岸的位置,

    再到大秦几次迁都,都在这一片范围内。

    几百年的皇陵,加上宗亲的陵墓建设,又没有专门的种植维护,想不秃都难。

    森林覆盖率自然大大的缩减。

    甚至等到后期,始皇想建阿房宫还得从蜀郡运木材过去。

    才有了着名的“蜀山兀,阿房出”。

    其实,这哪里又都是始皇的错呢?

    他只是普普通通想搞个像样点的基建工程而已。

    要不是周边郡县的大木材都被砍完了,他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子婴边嘀嘀咕咕的回忆历史,边指挥刑徒用独轮车运两车石炭出来。

    运到一个石碾边上,边跟司马昌讲制作蜂窝煤的方法。

    “先把石炭碾碎,再与黄黏土混合,之后再捏成一个圆柱体的形状,在上面戳上孔,看上去像一个蜂窝一样,就是蜂窝煤啦”

    “黄土的比例不能加太多,最多百分之二十,不然就不好烧了。”

    “如果有石灰石的话,可以一起碾碎,拌百分之五左右就差不多了。”

    “石灰石能帮助石炭燃烧更充分,还能减少毒气的排放。”

    司马昌:。。。。。。

    好专业!

    好的,一个石碾根本不够。

    他马上命人再凿几个石碾出来。

    司马昌边走,边听,看到不远处的水车工坊。

    他想着,要不干脆再建个水车工坊?

    专门用来碾这些石块,土块之类的。

    毕竟,碾了这石炭的石碾都变黑了。再拿去碾粮食就不太合适。

    司马昌心里想着事,抬头一看,才发现。

    子婴已经指挥着刑徒,先把石炭用锤子敲碎,再均匀的铺到石碾的碾道上面。

    又指挥子骞帮忙推石碾,他和胡亥两个则站在石碾的木把手最末端,吭哧吭哧的推起来。

    而周围,除了刑徒,还围了一圈的公子和公主。

    在一个劲的帮推石碾的三人加油鼓劲。

    好似这是一件多好玩的事情。

    等子骞推完一圈,其他几个大点的公子都争相上前。

    子婴都被阿嫚用一碟果脯,收买了长工位置。

    司马昌:。。。。。。

    真搞不懂你们小孩子的喜好,拉个石碾都这么兴奋。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也省了他去另外安排,就让子婴殿下带着他的叔叔和姑姑们一起碾石炭好了。

    ------

    等石炭和石灰石都被碾得粉碎,又担了两筐黄土过来。

    按比例哐哐哐一顿搅拌,再加上水。

    很快湿度合适的蜂窝煤粉就拌好啦。

    子婴又指挥人找来一个大点的竹筒,钜成十来公分的样子。

    等竹筒准备好,子婴还想亲自上手跟他们示范用竹筒印泥巴柱子的方法,就被子骞一把抱开了。

    好家伙,这是完全没把那黑不溜秋石炭泥放在眼里啊。

    这要真上手了,他只怕要被父王胖揍一顿都是小的。

    只是,子骞手快的拦住了一个,就漏了另外一个手更快的。

    胡亥已经非常开心的捧起一个竹筒,使出吃奶的劲朝混好的泥土堆里面推挤。

    他还机灵的懂得用一个小木板,先堆一个小土堆出来,正好能卡主竹筒,等竹筒完全压下去。

    又用木板把竹筒顶上多出来的泥土抹平,再用木板把竹筒底下的泥巴切割开。

    一个圆柱的石炭土块就做好了。

    “阿婴,你看是不是这样的?”

    胡亥抽开竹筒,顺手摸了一把头上冒出来的小汗珠,兴奋的朝子婴喊道。

    子婴:。。。。。。

    子婴看着那额头上的三条黑杆,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完蛋了,他十八叔今天回去又要被胡夫人一顿胖揍没跑了。

    还好,他机灵。没有跟着一起动手,不然今天回去也不知道怎么跟大父解释。

    他今天又没有保持住君子仪态了。

    哎。。。。。。

    真是太难了。

    为了尽力保住十八叔的屁屁,子婴让蒙颖带胡亥去收拾干净,就再也不敢让他靠近土堆了。

    他自己则找了一根笔直的木棍,在胡亥压出来的模型上,顺着米字的方向压了八个孔。

    然后才转头对司马昌道:

    “司马司空,你看,这个就是蜂窝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