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250章 包管叫那些富户豪强都羡慕到傻眼。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250章 包管叫那些富户豪强都羡慕到傻眼。

    有了不停增加的临时工,天下第一百货大楼的工程越发迅速。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占地将近一亩,层高高达五层的大楼就拔地而起了。

    与边上,大部分两层的商铺相比,算是个庞然大物。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楼。

    下面三层是用灰色的泥浆,灰砖和竹木修建而成,宏伟大气。

    上面两层采取的是错落有致的木质小楼结构,檐牙高啄,钩心斗角,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下面三层还好,除了刷了雪白雪白的墙壁,就只在外墙贴了一种光滑的,像是陶碗质地的白色方砖。

    好看,却不失庄重。

    上面两层的木制小楼,却极尽奢华。

    虽没有雕梁画栋的繁复的花纹,横梁和外墙上,取而代之的是贴了一片一片的各色琉璃。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再配上屋顶反光的琉璃瓦,不小心看过去,简直要亮瞎眼。

    咸阳人民:。。。。。。

    这要遇上太阳天,怕不是,十里地之外都能看到这栋大楼。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大楼的正中间,最高的屋顶上,还顶着一个镀金的大铜球,球上还竖着一根极尖极尖的金针。

    咸阳人民:。。。。。。

    这么个大金球,怕不是进入函谷关就能看到了。

    你问为啥他们知道是铜球镀金,而不是纯金的?

    你怕不是傻,这么大个球顶在那。

    如果真的是金的能没有大队人马守卫?

    不过,就算没人守卫,这会那边也没有小偷敢关顾就是了。

    只因,大楼里面,日以继夜都是灯火通明的。

    白天晚上都不少人在进进出出的忙碌。

    只是,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

    这屋顶都盖好了,内里的货架,桌椅,都摆了不少。

    门窗却还没有装上去。

    石墩忍不住问一起抬货架的陈胜道,

    “陈右校,这货架摆进去之后,是不是就开始装门窗啦?”

    虽说他们是看着这个大楼建起来的。

    但是,真正见到建好后的大楼后,感觉自己还像是在做梦。

    这么好看的楼,居然真的是他们建成的吗?

    这段时间的做工,算是真让他开了眼了。

    正式加入工程队后,才知道。

    吸引他过来做工的那些,在他看来以为是天上掉钱的待遇,其实只是最表面的好处。

    那些说说1钱十个的馒头,虽说看起来跟外面卖的一个价,实际上却比人家商铺卖的大了快一倍。

    像他们这种壮劳力,一顿四个也吃了溜圆饱。

    配上菜和蛋花汤也很美味,正好能填饱胃里的最后一点缝隙。

    饭量小的妇人和孩子,甚至可以打包回去一个馒头。

    而像他们这种,来做工的临时工。

    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工头那里报名,买上十个或二十个大馒头,第二天,下工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

    为了准备他们订的这些馒头,司马司空还特意多招了两个帮厨。

    司马昌也没想到,他们秦岭一号工业区建了那么多工坊,子婴殿下计划了那么老多的赚钱小妙招,结果,最先开始赚钱的居然是庖厨。

    司马昌:。。。。。。

    他们的豆麦馒头个大,其实,那完全是因为庖厨们舍得琢磨,

    发面用的酵母和时间的把控更好一些。

    总是能把面发得更大,蒸出来的馒头更软乎,好得到子婴殿下的夸夸。

    用料其实跟外面的商家差不多。

    甚至更省。

    “哎,为了不与民争利,他只得含泪赚了他们这份钱了。”

    司马昌摸摸自己隐隐发烫的良心,漫无边际的想着。

    ------

    除了能买到好吃的馒头之外,为了让他们能听懂,看懂要做的工作。

    陈右校还每天早晨领着他们读几遍操作手册。

    不管是死记也好,学会认字也好。

    总之,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做工的注意事项给记得牢牢的。

    一个字都不许错。

    否则,当天的伙食就得降到二等。

    原本二等的人,就得少个馒头。

    石墩:。。。。。。

    这可真是要了他老命了。

    看他潦草的名字就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家门口以前有一个大石头,最后被他爹打磨好久,才打磨成一个石头桌子,

    他们吃饭就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所以,他生下来后,他爹就给他们取名叫石墩。

    在此之前,别说认字,带字的竹简他都没摸到过。

    为了不少个馒头,不少人除了做工,就是铆足了劲的记自己的工作手册内容。

    偏偏那个内容,它写得极细致。

    连运灰袋子怎么摆放在车上的角度比较省力,都给写得清清楚楚。

    还有什么姿势扛灰能更省力,什么姿势砌墙能更快捷,更省力。

    杂七杂八,都给写上。

    务必把每本操作手册都写满一百字以上。

    咸阳临时工:。。。。。。

    我们自己做工,能不知道怎么省力?

    为啥要写这么详细呢?

    真的背不下来这么细致的条条框框啊!

    在连着少了两天的馒头后,石墩一群实在脑子记不住的大人,只得找那些个记忆力好,认字快的小孩开小灶。

    以每天一个馒头的工钱,让他们带着多补补课,把字给认全咯。

    毕竟,陈右校考核的时候,是允许对着手册念的。

    只要每个字都认得了,自然就不用担心扣伙食的问题了。

    而那些每天都考核优秀,认字多,背诵的条款更多的小孩,除了每天的固定伙食,还能得到一个鸡蛋的奖励。

    石墩:。。。。。。

    虽然他很想要得个鸡蛋回家,

    但是,算了,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就不去钻这个牛角尖了。

    ------

    把货架送进仓库,停下来,陈胜才回答石墩的问题。

    “门窗还在等材料。”

    “这可是咱大秦独一无二的新式门窗。”

    陈胜神秘兮兮道,

    “等装上后,包管叫那些富户豪强都羡慕到傻眼。”

    石墩:。。。。。。

    他觉得,他们现在的待遇,就足够那些富户们傻眼了。

    他都很担心他们之后还能不能在咸阳招到人。

    除非之后,陛下或者子婴殿下没有这种大工程招人的需求了。

    他们这些人才会考虑去找其他的工。

    否则,是想都不要想的。

    问题是,就他打听到的。

    司马司空接下来准备组织人修一条从咸阳贯通云中郡,北地郡,上郡和陇西郡的官道。

    这不得有几千里呢?

    需要的人海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