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 第302章 投石机!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第302章 投石机!

    “你说的没错,抛石机确实可以摧毁土丘。”

    逢纪冷冷地看着辛毗嘲讽道:“可是你别忘了那抛石机是刘晔造出来的。”

    “大耳贼身边没有刘晔,你以为他就造得出那种东西来对付我们吗?”

    辛毗顿时哑口无言。

    事实上,曹操之所以能拥有那样的装备是因为背后有智谋之士相助。

    刘备尽管实力远超曹操却没有类似的技术支持。

    袁绍心中的顾虑一扫而空,嘴角浮现出冷笑,“说得对,大耳贼没有刘晔根本没办法做出抛石机!”

    “好,就这么办,马上开始动员人力修筑土山。”

    逢纪提议被采纳后得意地瞪了辛毗一眼,仿佛自己已经是袁家首席谋士了。

    无奈之下辛毗也只能憋着一口气默默忍受逢纪的嘲讽。

    随即袁绍派出一万多士兵搬运泥土石头夜以继日地开始建设高地。

    魏军这些小动作很快就被齐军探知,并迅速传回了刘备大本营。

    ……

    齐军指挥部内。

    “袁绍听信逢纪的话想通过建立高地来迫使我们后撤!”

    “各位,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刘备挥着手中的报告看向周围的将士们征求意见。

    “主公,我觉得那些土丘没什么可怕的。”

    老将黄忠满不在乎地说道,“我记得早年官渡之战时袁绍也曾尝试过这样做,结果被曹操用抛石机轻易击破。”

    “咱们也学着他那样大量制造这种武器即可。”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黄忠的看法。

    “汉升将军只猜对了一部分。”

    诸葛亮平静地指出问题核心,“其实曹操当时的抛石机是由刘晔回来进献并指导完成的,它比普通同类武器威力强大得多。”

    “正是凭借这一点才让曹操战胜了袁绍的土坡。”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模仿,可能无法取得相同效果。”

    此话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黄忠皱起眉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孔明先生说得对啊,如果没有那种特殊的抛石机,想破坏敌人的计划恐怕很难。”

    “难道真的要被迫向南迁移么?”

    见状刘备也开始焦虑起来。

    “谁说没有特制抛石机我们就无法应对袁老儿的诡计。”

    蒋华强自信满满的话语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在场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看向这位智者。

    关键时刻总是得靠蒋令君解决麻烦…

    这个念头几乎在同一时间浮现在每个人心头。

    刘备目光如炬询问道:“文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克服目前的困境?”

    然而蒋华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主公能不能先给我一些纸笔?”

    刘备、诸葛亮等人互相对视,显然不明白蒋华强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这么大动静的工程,还要纸笔做什么呢?“快,给文韬拿纸笔来!”

    老刘心中疑惑,但行动毫不迟疑。亲卫迅速拿来了笔墨。

    蒋华强摊开一幅图卷,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始动笔。刘备和大臣们充满了好奇,围了上来。

    只见蒋华强手中的笔不停地挥动,并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着什么东西。

    看样子,像是某种器械的图样。刘备、黄忠这些将领一脸迷茫,完全看不懂蒋华强在画些什么。

    就连一向聪明的诸葛亮也是眯起了眼睛,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门道。

    直到图样大半完成,诸葛亮才眼前一亮。

    “投石机!”

    “主公,蒋令君画的是投石机!”

    诸葛亮对机械略有所知,第一个认了出来。

    刘备听了他的话,仔细看了一会儿,确实看起来像是一台投石机。

    “难道文韬画的是霹雳车的制造图?”

    “莫非除了刘晔外,文韬也掌握了制造这神兵的方法?”

    想到这里,刘备的目光变得更加兴奋。他的这位谋士是仙人的徒弟,懂得的东西非常多。

    最后一笔落下,蒋华强将笔一丢,指着图纸说:“主公,您只需要让工匠连夜建造这个东西就行了。”

    “我们用这东西,一定能攻破袁绍的土山。”

    刘备拿着图纸,满心欢喜地说:“没想到文韬你不仅精通谋略,还能设计出这样的利器。”

    周围的将领们都惊叹不已,向蒋华强投去钦佩的目光。诸葛亮看着图纸许久,却提出了疑问:“主公,虽然我听闻过霹雳车的威力,但这幅图画上的并不是霹雳车。”

    刘备愣住了,再次细看这张图纸,还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蒋华强微微点头,笑道:“卧龙果然厉害,能看出这不是霹雳车,真是不容易。”

    既然不是霹雳车,那怎么对付袁绍的土山?

    “这东西叫做神雷炮。” 蒋华强笑着解释,“它比霹雳车强大十倍。”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诸葛亮,无不感到震惊。

    原来这是传说中能轰开坚城的神雷炮!

    “赶紧把这张图纸传达下去,命令工匠们连夜打造!” 刘备高兴地吩咐道。

    就这样,上千名工匠连夜工作起来,赶制这种新武器。而在另一边,袁绍正在不断加固自己的土山防御。

    十天过去了,官渡周围已立起了三十多座土山。

    某日正午,袁绍登上了其中一座高地,俯瞰着齐军营寨,发现对方已经配备了足够的盾牌以防箭雨攻击。

    “这家伙准备得很周全嘛,不过他们不可能整天都举着盾牌吧。” 逢纪在一旁嘲讽道,“咱们可以轮换射手从高处放箭,让他们寝食难安。”

    袁绍笑了笑,命令道:“弓箭手,登上土山,开始射击!”

    号角声响起,成千上万的弓箭手爬上土坡,朝着不远处的敌军营地开始了攻击。

    突然间,无数支箭矢同时射出。像暴雨般密集的箭矢,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向着敌人营地方向倾泻而去。

    齐军士兵早有准备,要么藏身于墙下,要么举着大盾抵挡。

    偶尔可以听到零星的惨叫,但真正受伤的齐军士兵并不多。

    尽管魏军发射的箭雨密集,却没有给齐军带来太多的伤亡。

    袁绍对此并不在意,眼中依旧充满了轻蔑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