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 > 第75章 瑶光:隐藏的全球主宰

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 第75章 瑶光:隐藏的全球主宰

    五角大楼的地下掩体里,汉密尔顿正看着北约各国的军费分摊承诺,嘴角的笑容还没散去,就被国防部长的紧急汇报打断:“伊朗向俄罗斯求援,普京宣布将向其提供S-400防空系统。”

    他猛地站起来,碰倒的咖啡杯在“星链盾牌”的部署图上晕开褐色污渍,恰好遮住了德国的位置。直播镜头里,美军的AI无人机仍在波斯湾巡逻,的主播正滔滔不绝地讲解“米国式和平”的优越性。

    而在匹兹堡的罢工现场,钢铁工人们举着“军费该用在民生”的标语,与防暴警察对峙。

    这场用鲜血和金钱堆砌的霸权秀,就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看起来触手可及,实则转瞬即逝。

    当第一颗S-400的组件运抵伊朗时,汉密尔顿正在波兰参加“星链盾牌”的启用仪式。

    礼炮轰鸣中,他的手机收到国内舆情报告:支持率又涨回45%。

    白宫的玫瑰园被改造成露天发布会现场,汉密尔顿站在“全民福利包”的巨型模型前,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瑶光集团的“生物威胁”宣传片。

    模型里,汉堡、胰岛素和子弹被精心排列成星条旗的形状,某公关顾问在他耳边低语:“民调显示,62%的选民认为‘共同敌人’比‘经济问题’更重要。”

    欧盟总部的投票大厅里,法国代表举着瑶光集团的基因编辑专利文件,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们在非洲测试的‘抗病种子’,实际上是基因武器的载体!”

    这份由五角大楼“提供”的报告,用模糊的电镜照片和拼凑的实验数据,将瑶光的生物科技描绘成“威胁人类存续的潘多拉魔盒”。

    最终,欧盟以17:2的投票结果通过制裁决议,禁止瑶光在欧洲的所有研发活动。

    的专题报道《瑶光:隐藏的全球主宰》创下收视纪录。

    某“前瑶光员工”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声称公司“用纳米机器人控制政要大脑”,尽管他连纳米机器人的基本原理都讲错。

    而在暗网,陆沉舟看着这些拙劣的指控,突然给关瑶发去消息:“他们把我们包装成了新的‘共济会’。”

    关瑶的回复只有四个字:“随他们去。”

    米国的宣传更具煽动性。

    沃尔玛的电视屏幕上,瑶光的实验室被pS成中世纪的炼金术作坊,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被换成戴面具的巫师。

    某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撕碎瑶光的产品手册:“难怪美元贬值,都是这帮黄皮猴子在背后搞鬼!”

    台下的欢呼声震碎了玻璃杯,而观众席里,三个暗锋队员正用隐形摄像头记录这荒诞的一幕。

    反对声浪像泡沫般迅速破灭。

    麻省理工的生物学家联名发表声明,称“瑶光的技术是全球公器”,却被网友骂作“美奸”。

    某前驻华记者回忆“关瑶推动非洲疫苗普及”的往事,评论区瞬间被“收了多少钱”的质问淹没。

    当最后一家敢于质疑的独立媒体被贴上“瑶光喉舌”的标签时,汉密尔顿知道,这个“共同敌人”的叙事已经深入人心。

    底特律的救济站外,黑人青年马库斯攥着刚领到的“全民基本物资包”,塑料包装上印着汉密尔顿的签名。

    包里的汉堡已经有点变味,胰岛素的保质期只剩三个月,而那颗9mm子弹的弹壳上,赫然刻着“made in USA”。

    某社工对着镜头解释:“子弹是为了让公民保护自己——毕竟,治安恶化不是政府的错。”

    发放现场的混乱远超预期。

    休斯顿的贫民区里,人们为了争抢物资包大打出手,某孕妇被推倒在地,鲜血染红了包上的星条旗图案。

    而在华尔街,分析师们正兴奋地讨论“福利经济新模型”:“用最低成本稳住底层,用子弹转移他们对贫富差距的注意力——这比罗斯福新政高效多了。”

    最讽刺的是子弹的“妙用”。

    得州的牧场主用它来驱赶闯入的移民,芝加哥的黑帮把它当作“硬通货”,甚至有牧师在布道时说:“这是上帝赐予的自卫权。”

    当报道“某老太太用福利包子弹击退劫匪”时,陆沉舟在瑶光大厦的屏幕上冷笑:“他们正在把社会变成丛林,还美其名曰‘自我保护’。”

    福利包的代价藏在国债数字里。财政部的内部报告显示,每月发放这些物资将多花87亿美元,而这笔钱来自对瑶光的“制裁罚款”——尽管米国从未真正冻结过瑶光的资产。

    某审计官在匿名信中写道:“这不是福利,是用未来的税收,购买现在的安宁。”

    国会山的投票大厅里,汉密尔顿突然举起《跨性别运动员保护法》的法案文本,对着镜头宣布:“平等是米国的灵魂。”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就在上周,他还在保守派集会上宣称“男人不能进女厕所”。

    当法案以微弱优势通过时,某共和党议员气得撕毁西装:“他背叛了所有红脖子!”

    社交媒体瞬间分裂成两个战场。

    红脖子们在Facebook上发起“抵制跨性别”运动,某乡村歌手烧掉自己的格莱美奖杯,嘶吼“米国完了”。

    而觉醒派则在twitter上狂欢,#汉密尔顿转性了#的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

    两派的骂战像海啸般吞噬了所有关于通胀和失业的讨论,某经济博主无奈地关掉直播:“没人关心50万亿美元国债了。”

    街头的冲突更具戏剧性。

    肯塔基州的教堂外,抗议者举着“上帝造男造女”的标语,与支持跨性别权益的示威者爆发肢体冲突。

    而在加州的中学,家长们因“是否允许跨性别学生用厕所”差点打起来。

    的评论员们兴奋地讨论“文化战争的新战线”,完全忘了一周前他们还在报道钢铁厂的罢工。

    这场转向的算计藏在民调数据里。

    汉密尔顿的团队发现,支持跨性别权益能争取70%的年轻选民,而激怒的保守派“除了骂娘也不会真的投票给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