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437章 楚国,庸国怎么办?晋文侯姬仇说,小意思!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第437章 楚国,庸国怎么办?晋文侯姬仇说,小意思!

    (我靠,我靠,这都是什么神仙局?郑国竟然是这么用的?)

    (博主不但给我解释了,晋文侯姬仇当时为什么要囚禁郑国国君,还给我解释了郑国国君郑武公,为什么最后要投靠晋文侯姬仇的阵营,哪怕晋文侯姬仇他们是郑武公的杀父仇人。)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纵横权谋,这里面全都是利益算计呀!这就是古代人说的,诱之以利,驱之以害。)

    (什么叫智谋的天花板,这特么的就是!晋文侯姬仇囚禁郑国国君郑武公是什么时候?哪个吊大的给咱算一下,晋文侯姬仇这步棋到底布局了多少年?)

    (郑国第一代国君,郑桓公死的那一年,到晋文侯姬仇死的这一年,大概经历了25年,也就是说,晋文侯姬仇这部棋大约就布置了二十五年,他是在杀死了郑桓公之后,就囚禁了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

    (牛逼!真是牛了个大逼!一步棋布局了25年,在25年后开花结果,郑国成为了召公鲁公进攻晋国的最大障碍!)

    (在权谋算计这一块,晋文侯姬仇可以自豪骄傲的向世人宣布,还有谁?回答我!)

    ………………

    大秦

    胡亥,扶苏,公子高,赢阴嫚,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吞咽着唾沫。

    他们全都看傻了。

    “人怎么可以恐怖到这种程度?”

    “亏我以为,晋文侯姬仇,是心慈手软,认为他不杀郑国国君是一步臭棋。”

    “原来人家在这里等着呢!”

    胡亥突然觉得自己那种斩尽杀绝的心思,在晋文侯姬仇这种智谋的天花板面前,真就是小儿科了。

    晋文侯姬仇简直把能够利用的一切势力,都用到了极致。

    他不榨干了这些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的价值,都舍不得对方去死。

    在胡亥眼中可有可无的郑国,却成了压死召公鲁公的最后一根稻草。

    厉害!简直太厉害了!

    “我终于明白,晋文侯姬仇为什么敢肆无忌惮的变法,因为他根本就不怕其他诸侯来围攻。”

    “甚至到他死后,他还让儿子使用最为激进的手段,去推进改革变法。”

    “人家就觉得不管怎么变,晋国乱成什么样子,他都有能力去解决!”

    “因为晋文侯姬仇早就留下了诸多后手,为了就是等待这一步!”

    赢阴嫚以前觉得他一个女子,学着比兄弟们都繁重的课业,认为自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可是在晋文侯姬仇这种人面前,赢阴嫚终于低下了她骄傲的头,这就是天才和妖孽的差距,你不服都不行!

    人家的高度已经高到了,她连事后都可能看不懂的地步。

    这要不是博主抽丝剥茧的分析,赢阴嫚都觉得自己未必能想到晋文侯姬仇有这么多的算计!

    而且这些可都是隐藏大招,都是没有爆发出来的。

    公子高就比较聪明了,这时候也为自己的阿父鸣不平了:

    “晋文侯姬仇已经算无遗策了,只要他的儿子按部就班的进行,晋国肯定是第一个完成变法的诸侯国。”

    “正是应了博主那句话,在春秋时代,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是人家晋国!”

    “因为晋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可这样的晋国就是因为一个偶然因素,因为晋昭侯姬伯的一念之差,才断送了晋国统一天下的可能。”

    “这叫做历史的必然吗?”

    “这简直偶然的不能不再偶然了!”

    “就是因为一次错误的决策,他就毁了晋文侯姬仇苦心经营的大势!”

    朝堂中,那些持有历史必然论的人,这时候也闭嘴了。

    因为这个反面例子简直太可怕了。

    秦国一统天下,那是打的所有人都服气了。

    但晋国要一统天下可不需要这样难度,人家本来就是姬姓宗族,天下本来就是人家的姬姓的。

    晋国只要实力足够,拥有大义名分的他们,完成历史的进程会比秦国的难度小得多。

    可即使这样,晋国最后也失败了。

    他们还怎么有脸提出历史的必然呢?

    又必然在哪里了?

    …………

    大周,

    晋穆侯,他作为晋文侯姬仇的父亲。

    这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的亲孙子竟晋昭侯姬伯给掐死。

    “败家玩意,真是个败家玩意啊!”

    “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

    “如果你真的完成了姬仇的统一大业,那我晋穆侯高低得是个王!”

    他现在还惦记着自己的王位呢。

    心里对晋昭侯姬伯这个孙子的怨气就更大了。

    儿子儿子不让他省心,你好好的一个男频龙傲天的剧本,你硬生生给演成了女频复仇剧本。

    你的儿子更离谱,表演了一波,什么叫做大聪明。

    真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争气啊,太不争气了。

    ........

    春秋,

    晋昭侯姬伯的脑瓜是嗡嗡直响。

    原来周公鲁公他们真的不敢打过来呀!

    现在就是他再蠢,他都看清了形势。

    一个姜姓齐国和姜姓诸侯小国,

    再加上一个东部小霸王郑国,以及围绕在郑国周围的其他诸侯国。

    这就是两股非常大的势力,但晋国在陕东之地,只有这两个钉子吗?

    不!

    因为作为晋文侯姬仇的儿子,他很清楚,晋国曾经向东部疯狂扩张过。

    也就是说,在河北河南还有很多的附庸诸侯国,比如卫国!

    这些诸侯小国,那也是听晋国的,所以其实在东部,制约着周公鲁公的不是两股势力,而是三股!

    其中一股势力还完全掌控在晋国手中。

    这时候的晋昭侯姬伯然不禁对六卿埋怨道:

    “都是尔等误我呀!”

    是的,其实晋昭侯姬伯采用了分封曲沃桓叔的这个意见时。

    晋国六卿是极力促成这个计划的完成,也是他们各种怂恿和支持晋昭侯姬伯,才让这个计划变成了国策。

    六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背黑锅,有人就站出来说:

    “主君,虽然先主晋文侯很厉害,但你别忘了,咱们不仅仅在陕东之地有敌人,在南部也有啊!”

    “楚国和庸国,咱们晋国怎么对付呢?”

    “不要把先主晋文侯想的那么厉害,他也有算计不到的时候。”

    晋昭侯姬伯听到这话,心中就凉了半截。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六卿的立场,好像出了一些问题。

    他们为什么到了现在,还在狡辩呢?

    他们好像是真想要坐看曲沃一系的做大。

    但同时,晋昭侯姬伯其实也希望六卿的话是真的。

    如果他的父亲算计有问题,那他还可以接受他失败的结果。

    但如果他父亲晋文侯姬仇真的把一切都算计好了,是他把整个事情搞砸了,那他得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才行。

    他晋昭侯姬伯简直成了晋国历史上最愚蠢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他比他祖父晋穆侯都蠢!

    所以此刻的晋昭侯姬伯还是希望六卿的说法是对的。

    起码,起码能够挽尊一点。

    于是他也把问题发在了天幕中。

    ........

    北宋

    司马光看到了晋昭侯姬伯,竟然给他自己老爹找麻烦,嘴角都不由抽着抽。

    这可真是大孝子呀!

    不过这正是他们儒家需要的国君,越孝顺越好。

    “大家都看一看,就连晋昭侯姬伯都觉得他爹晋文侯姬仇有问题。”

    “足以说明,晋文侯姬仇的计划没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大家说对不对啊?”

    司马光想要为儒家摇旗呐喊,可此刻的读书人们却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开什么玩笑,人家晋文侯姬仇在东部诸侯区域,已经连续下了两个钉子,而且每一个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甚至有人隐隐觉得,晋文侯姬仇在东部应该还有第3个钉子,因为卫国,以及周围的小诸侯,那就是他们的小弟呀。

    而且还是晋国的直系小弟,跟郑国不一样的那种。

    我们觉得还是应该让箭头再飞一飞。

    总感觉南部也有大问题,起码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博主,赶快说一说,南边的庸国和楚国,这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现在都可以想象,晋文侯姬仇绝对在这里安插了后手。)

    (要是晋文侯姬仇连庸国和楚国都不准备防备的话,那我觉得有点太掉价了。)

    陈勇笑了,自己读者的水平越来越高了。

    【看来大家对晋文侯姬仇的能力已经比较认可了。】

    【但一些人还是担心楚国和庸国会加入举世伐晋的队伍中。】

    【庸国和楚国的实力有多强呢?

    先看庸国,庸国是牧野八誓,也就是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最大的几个外援之一, 楚国在西周有多强,自己给自己儿子封王,就可见势力有多大了。】

    【可之后周公旦是怎么对付庸国的呢?】

    【周天子又是怎么对付他的呢?】

    【那就是不遗余力的削弱庸国。】

    【在这种情况,矛盾最后还是爆发了。】

    【那么在西周灭亡之后,南部疆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第1点,庸国开始对褒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因为周武王和周公旦不讲信用,前脚借了他们的兵去灭殷商,后脚就在他们周围分封了很多个姬姓小国,来蚕食中国的领地。 】

    【甚至姬周一度把庸国赶到了巴蜀附近,庸国可是被姬周压了足足三百年,这300年的怨气,终于在姬周灭亡的时候爆发了。】

    【他们当时不敢对姬周出手,那么只能对姬周的盟友撒气了,谁让褒国跟周宣王联姻了呢?所以庸国开始了他的灭亡褒国的大战。】

    【因此,这个时候的庸国根本就不可能,联合其他人一起来攻打晋国,因为他正忙着呢!】

    【说完庸国,你是不是还想说,还有楚国呢!楚国难道不打晋国吗?】

    【他也没空。】

    【那么楚国现在在干什么呢?】

    【这哥们也是一个人才,你庸国不是要去打褒国吗?】

    【那楚国就来打你!】

    【在庸国的势力向着汉中平原上游进军的时候,势必会让庸国在荆蛮之地的势力显得薄弱,楚国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呢?】

    【楚国现在的实力也在膨胀,膨胀的实力就急需要最重要的资源,铜矿!】

    【而原本的铜矿,是掌控在庸国和楚国控制的区域,现在楚国独自吃下这口肥肉。】

    【所以南方这时候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庸国打褒国,楚国又在屁股后面抢庸国的地盘。】

    【而与此同时,周公旦当年留下的姬姓小国,看到了西周灭亡,他们也有了非常强大的危机感,他们在这个时候,也要急于扩张自己的势力,以求得在乱世之中的生存。】

    【但你以为姬姓小国加入了南方地盘的争夺,这就只是四方混战吗?】

    【不不不!还有第五方势力,这就是姜姓南申国。】

    【姜姓南申国,本来就是申侯一脉,把势力伸向姬周南部疆域的一个棋子,在这种乱世下,他们肯定要抢夺更多的地盘!】

    【于是姜姓南申国就开始攻打了楚国,也跟楚国要抢夺荆蛮之地的铜矿。】

    【这也是最后楚国为什么要灭南申国的原因,因为这哥们敢抢他嘴里的肥肉,那不是找死吗?】

    【你以为只是褒国,庸国,楚国,姬姓小国,以及南申国参战吗?】

    【你别忘了,还有巴国和蜀国。】

    【他们也会打一打秋风的。】

    【于是当时的整个南方,那简直比三国还乱!】

    【七股势力,在姬周的南方,上演了一场长达五十多年的大乱斗。】

    【你说就姬周的南方疆域都乱成这样,他们有可能分兵去打晋国吗?】

    【他们连自己的账都打不明白!】

    【再敢分兵去远征进国,那不是等死吗?】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