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针破苍穹 > 第576章 九囊突袭,潮簇未明

针破苍穹 第576章 九囊突袭,潮簇未明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赤焰的天色像一张被反复揉搓的旧布,灰烈中透着湿冷。方拙在炉台前开了简短的布置会,把昨夜从殷家账册里扣出的要点列在一块残破的铜板上:三个高优节点,若无法在次旬之前全部封断,“合三”将如期而至——且规模明显在扩大。最令他皱眉的是账册里几处被标注为“备用仓”的座标,一处名为“殷·第九囊”的地点赫然在列,位置偏向内陆,却由海运与陆路两头供给,犹如条密不透风的黑色输血管。

    “第九囊是殷家在版图里留的保险箱,”方拙把铜针在地图上点出,“他们会把最敏感的器具、残核碎片和备用名录放在那里。若我们能在他们将这些东西拼运出去前夺回,等于斩去他们再起的一只手。”

    陈浩听着,胸膛里像被钉上一根细针。他知道自己的状态并不允许再背负过多的代价,但此时此刻,他没有权利退缩。昨夜裂星的残核仍在他的脑海里像未愈的伤口跳动——那影像、那哭喊,像是有人在心底用火点燃了旧日的痛。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白霜雪,看到她眼角的血丝与腰间剑柄上尚未干透的海盐,心里一沉。

    “我带夜烬去第九囊,”他声音不大却有分量,“白霜、青月,你们与方拙留守赤焰,稳固城中防线与审账。流光布海域封锁,若殷家派人偷运海路,那便由她截断。方拙——若第九囊里有比账册更危险的东西,请在我命令未下前不要轻举妄动。”

    方拙点头,手边的阵卷和封印符缓缓叠好:“我们会在城内做最厚的护盖。你那边小心,殷家的人不止一面相,他们的内圈有人会在临界时刻做出极端选择。”

    出发前,凤茗站到陈浩面前,眼里有不舍也有决绝:“师兄,我昨晚参与代枢的那段记忆在部分时刻会闪回,若你去第九囊需要有人替你分担,我愿意随行做守阵的针力承载者之一——只是我不保证回来后还能完整地记住自己是谁。”

    陈浩看着她年轻却坚定的脸,心里一刺。他知道每一次有人自愿把记忆换做盾牌,都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做抵押。最终他没有收下,也没拒绝,只轻握她的手:“若你觉得必须,那就去;但若你是自愿,不要把承担当成赐予。记住,回不回得来都不是衡量勇气的尺度,谨慎比勇敢更昂贵。”

    凤茗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终还是随行名单上签了名。夜烬在一旁笑得苦涩,却也把自己的匕首换成了更长的背刀:“我陪你走,若有必要,我做那个不怕死的人。”

    ——

    东西两队同时出发。陈浩和夜烬由小舟绕过海岬,靠近第九囊的陆路入点;凤茗、两名术师从另一条山径迂回,准备从空隙处切入仓内的地宫。夜色给行动提供了掩护,风声则是最不可靠的盟友,每一阵风都像在询问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第九囊坐落在一处被荒树包围的旧仓场,外墙上爬满了厚厚的地衣,门扉沉重,似乎多年未有人进出。陈浩与夜烬在暗处观察,夜烬伸手摸到门框的一处凹槽,低声道:“这里有残余的潮纹压痕——他们曾用海盐与符墨在此建立小型的潮印传输点,意思是这家伙平常靠海路补给,现在用陆路密运有变动的可能。”

    陈浩点针:“绕后,我与凤茗在正门同时扰动阵脚,夜烬在侧翼切断会合点。方拙若在远处有变,势必以回讯令我们退路。”

    一切按计划进行。凤茗如同一只敏捷的猫,借着夜色从屋脊跃入,藉着她在代枢时学来的“净脉步”掩护脚步。术师们在屋内点燃微弱的护印,慢慢探查到地宫入口的符阵——那些符阵与殷家账册上的记号高度吻合,显然第九囊正是殷家登记网络的补给点之一。

    可是好景不长,正当凤茗准备以回路镜读取第一道印纹时,地宫深处传来一阵低沉的钟鸣,像是由山腹传出的应答。那钟声不属于人的乐器,而更像是器物在回应被撬动的节律。陈浩的心紧缩:有人在仓内设下了“响应链”,只要有人试图扰动其中一点,链条的另一端将立即发出信号——极可能通报殷家其他节点。

    “有人在守夜!”夜烬一声低喝,随后黑影如雨般从瓦缝与石隙中窜出。守夜者身法灵活,手中带着短令,且在衣饰的边角缝着小型的铭纹——他们并非普通卫士,而是被训练为“巡查者”,一旦有外力接近,便能把触动者的印迹以符丝投向远方。

    陈浩与夜烬对上那些巡查者,短兵相接间,他以轮回之针在空中织出一张细网,把巡查者的符索一根根拽断,断裂处喷出如同枯叶的名字片段。夜烬翻身夺得一枚巡查者的符环,眼里闪过一丝复杂:“他们并非嗜血盗匪,而是被某种契约绑缚的手足。拿下符环便能斩断他们与主机的联络——一举两得。”

    终将符环摘下,局势却更糟:地宫深处传来更深一层的机械低鸣,伴随而来的是一股从地底升腾的潮气。那潮气像清泉般冷,却在接触空气的瞬间变得锐利,阵阵刺入人的神识,令人几欲昏厥。陈浩这回没有退,却把匣中的裁决之针取出,在地面劈出一道小道,借着裁决的锋利把潮气切割成碎片,同时把那股冲击导向两侧的废墟,使其无法直扑到阵内。

    凤茗趁乱窜入地宫,更深处的景象令她眼中闪出惊惧:一个小小的内殿被摆成祭坛,祭坛上并非单纯陈列着匣片或铭纹,而是有一个半透明的案台。这案台由黑晶与骨片相交织,案台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玻璃般物质,内部漂浮着一圈圈写着名字的光圈,正缓缓被一根根符索牵引向中心。更为可怖的是,中心处有一件形似“刺针”的器物,其柄处系着一根细小的链索,链索的另一端竟然直接连着仓外的一枚沉重的铁钟。

    “他们把案台与地外的钟联动,”凤茗几乎低语,“一旦钟鸣,案台里的名录将瞬间被投送到他们的外环阵点,远在他乡的节点会同步应声,这就是他们的‘响应链’。”

    陈浩的心骤然一揪。案台若一旦完成激活,不仅仅是第九囊本身的力量放大,而是把整张登记网的多个孤立节点瞬间合流,使“合三”提前在更多地方同时触发。要是那根铁钟敲响,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将被瞬时抹平——死亡名单将在数十处同时应声。

    “切断钟索!”陈浩喝道,他明白这是一场时间与距离的赛跑。夜烬带着几名突击者直奔仓外沉重的铁钟,陈浩与凤茗在内殿以针与阵压制案台的光圈,方拙若在远处就绪的回讯符此时成了唯一的后备。

    夜烬在月夜下像只猎犬般敏捷,他挥刀撬开铁链的锁扣,却发现铁链表面刻着与钩索同样的符纹——那符纹并非普通的锁扣铭,而是被灌注了名字共振的褪色符咒,若以蛮力强拆,符咒会以逆震方式把破损的余波反射回拨者。夜烬没有犹豫,他用脚尖稳住身形,手指在匕首与连环上舞出一道微妙的法印,才慢慢把锁扣打开。

    就在锁扣咯噔一声松动的瞬间,内殿深处的仪式出现了反扑——案台里的光圈猛然升起数尺,数条符索像活物般迸射而出,企图以超频率把案台外的钟索连回更远的节点。陈浩与凤茗被一股强烈的压迫推得连退数步,阵眼颤动,阵法险些崩散。

    “退!”方拙的回讯从远方传来,但已显得踉跄。流光在海面以潮印试着截断一些可能的海路呼应点,然而潮印的光芒在远海的黑暗中显得脆弱而不足以完全屏蔽对方的远距回路。时间像一把刀在他们头顶划过:若钟响,他们便输一切;若控制住钟,尚能争回一线。

    陈浩硬生生把裁决之针和归元之意合一,以“返照断链”之法对准那些冲来的符索。他的手指在空中画出既锋利又柔和的纹路,像用钢丝在夜色中割出一道裂隙。符索触及那裂隙便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撕裂,断头处溅出一些光屑与低语。然而就在最后一条符索被撕断的刹那,仓外的铁钟发出了一声微颤,一道细小的裂纹在钟体上扩散开来——那是被夜烬强拆锁扣时触发的逆震。

    那微颤似乎并未完全成响,却已足以让案台中那圈名字光影乱舞,像被惊动的蚁群纷纷乱窜。陈浩一边用针继续稳固阵眼,一边感到胸口处又一次传来隐隐的疼痛,他知道,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把钟彻底沉默,那么案台将以钟的残振为媒介,把这处节点的喊声远传至未被封锁的其他节点。

    夜烬在风中一记翻跃,跳到钟体边缘,用匕首划下一条精确的切口,钟体沿着切口缓缓剥落出一片薄片,薄片被削断的瞬间发出刺目的白光。钟体并未完整落下,却也失去了继续传声的连贯结构。随即,沉重的铁钟像一只被割断喉管的兽,发出一阵令人心碎的低鸣,然后沉默。

    那沉默令人松口气,却也如更深的海洋,压在胸头。案台里的光圈慢慢褪色,符索一根根垂落为灰絮。凤茗气喘吁吁地靠在案台旁,她的掌心被微光灼出几道细纹痕迹,但她的眼中有波涛般的疲惫与胜利。

    “暂时封住了。”方拙的回讯带着疲惫的喜色,“但那钟只是他们众多应声器中的一个。账册里提到的‘第九囊’不过是骨架,真正的网络由数十个这样的案台与铁钟交织而成,哪怕这只是一环被断,他们立刻会用备用链条继续连通。”

    陈浩把那枚刚被削开的钟片握在手中,钟片上有被刻去的一段符纹,凹槽里残留着潮气的腥甜。他看着夜烬、凤茗与陪同的术师,心里有一种复杂的感激与难过。他们赢得了这一战,但代价是每个人胸口都刻下了新的裂纹:记忆的蒙尘更深了,体力更薄了,而真正的敌人还在远方。

    他们把从地宫取出的匣片、残核与账册碎页一并装箱,按照方拙的要求用多层封印与回路镜锁定,准备即刻送回落针崖加固封炉。陈浩走出第九囊,夜色已被晨光推回山隙,天边出现了一抹不寻常的血色——海面那头,仿佛有一团暗红的霞在沉浮。

    “那是——”流光的回讯还在,但声音里多了警报的意味,“东礁那边出现异常潮簇,频率与刚才第九囊里被破坏的响应链有相似之处。我怀疑他们已经用了一部分备用链条,在远海设下诱饵,若我们把物件带回,可能会引来更大的合流。”

    陈浩眼神一冷。第九囊的灯火在他身后像一处孤城,但远处更大的风暴在来。他看着手中被削开的钟片,像是看到了一只被割破喉咙的鸟,声音微弱却还在抽动。

    “把东西先带回落针崖,”他低声下令,“方拙马上封炉,流光我需要你在东礁海域把潮印加固,尽量拖延那边的应声。夜烬,你与我一同回东礁侦查,看看他们到底想用什么样的祭期把合三提前。”

    夜烬收刀入鞘,嘴角带着那种游走者特有的冷笑:“你现在是要去补洞,还是直接把自己丢进更大的火堆?反正我随你,至少你的针比我更会挑事。”

    陈浩苦笑一声,插好针匣,回头望了一眼第九囊的方向——那里的人影已经被晨雾吞没,像是一处刚被剥去鳞片的旧伤,血色在缝隙里闪动。他知道,他们夺回了物件,却激活了更远的网眼;他们扑灭了一个火星,却引来了更多未见的火苗。真正的试炼,仍在海的那头等待着他们。

    船队合围,匣与账册被密封,方拙在落针崖燃起更多的符火,阵眼再三加固,像在给这世界缝一层保护膜。陈浩站在船头,风把他披风翻得猎猎作响,眼里有风雨未歇的决绝。他把手贴在胸口那处旧伤,像是把一根断裂的线作最后的扣合。

    “无论合三什么时候来临,”他低声说,“我们都要站在它面前,哪怕代价是我失去自己的名字。若需牺牲,我愿是那把先刺破枷锁的针,而不是任凭被记名的人继续成为别人的筹码。”

    船队向东礁驶去,海面在晨光下闪成碎银。远处,海浪里似有更深的声响在集结,像一头巨兽在苏醒。合三的倒计时,隐隐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