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 第289章 干脆面

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第289章 干脆面

    干脆面厂的机器都装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剩把面的口味定下来然后开始量产 。

    不过真正量产投入市场也肯定要到年后了,现在学生已经快放寒假了,最大消费群体快回到自己家了,加上又没了每天上学的零花钱,现在投进去肯定事倍功半。

    要等到过年之后,小学生自己刚拿到过年的零花钱,加上又无所事事,就是他小熊猫干脆面投入市场的时机。

    小熊猫公司的总经理见到书记过来,立马小跑过来。

    “书记,我们现在已经选出四款口味的干脆面,根据您的指示。

    直接把调料喷在面饼上,和现在市场上的干脆面形成差异化竞争。”

    最早做干脆面的还是弯弯那两家方便面巨头,不过现在他们也还没玩成熟,面饼和调料还没有融合为一。

    面饼还是要自己捏碎了,然后自己把调料撒进去。

    不过现在的方便面厂家实在太多了,内地厂家也是一大堆,尤其是陈平波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款面,锦丰排骨鸡面,陈平波一度觉得是最好吃的方便面,想着以后要是一直有就好了。

    那时候排骨鸡面卖6毛然后7毛,又涨到8毛好长时间,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就退出市场了。

    成年之后的陈平波再想买,幡然回首却发现童年的味道早已远去,再也找不回来了。

    穿越之后他也再次买过,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

    “卫生一定要做好,要是你们连基本的卫生食品标准都做不到,那你们要做好被我送进监狱的打算。

    这都是要给小孩子吃的东西,他们都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

    拿几袋过来,我都尝尝,看看做到怎么样。”

    听到书记的吩咐,马上让一边的人把干脆面拿过来。

    小熊猫公司的员工直接把一大箱搬过来,满满的一箱堆积在那。

    陈平波过去翻看了一下,总共有四款,而且面饼都偏大,是跟随着市面上的同类竞品做的。

    陈平波看着眼前的四款口味干脆面,皱起眉头。

    因为现在满满的一箱都是香辣口味的干脆面。

    “你们虽然说是根据学生都反馈来定味道,但是也要考虑到地区的口味问题。

    我们南香省是喜欢口味重一些,也喜欢辣一些,但是其他省份的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却跟南香省不一样,哪怕是南香省里也有不少人手不吃辣的。

    你们选出来的都是香辣麻辣类型的,你们是准备放弃那些口味清淡的人吗?

    另外你们做的面饼也稍大了,稍微减小一些,不然利润太低了。”

    现在吃辣的人远没有后世吃辣的人多,为什么红烧牛肉面卖那么多,还不是因为很多人吃不了辣。

    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他们比内地的省份更加有钱,但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是清淡为主。

    你不能让最重要的市场为自己改变,那是最蠢的行为。

    就像现在的湘菜那真是辣的要死,到了后来不还是为了各地的客人开始改变自己的辣度。

    实际上自己人很多也受不了现在的辣度,只是现在的辣椒都辣的很,不那么辣的辣椒品种还没有流传开。

    “我们也有一些清淡口味的,只是吃的人不多,所以我们就没有把它拿过来。

    面饼等下午就让人去调小一点。”

    小熊猫干脆面干啥的总经理也委屈,清淡口味的干脆面根本就没什么人选,所以他们就直接给忽略了。

    “你是不是傻,你不会把辣味和清淡口味的分日子让他们去选啊。

    一定要一窝蜂的一起拿去试吃啊,你是公司的总经理,这种问题都还要我教啊。

    能干就干,不行就换人,想当官的人有的事,做事用点心!”

    小熊猫公司的总经理低着头接受陈平波的开喷,还一边承认错误。

    离开不愿意做,那是不可能的,挨骂算什么,书记指导的打火机厂和农机厂现在那个红火的劲头就是小熊猫厂的未来,他哪里会傻到自己提桶跑路。

    现在不少人知道干脆面厂是书记指导的,已经准备安排人过来进厂了。

    “我们马上改正,一定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不会耽误书记的安排。

    现在机器已经安装调试的差不多了,我们是不是开始试生产?”

    现在才一月份,今年二月六号才到除夕,时间还有些长。

    “现在开起来的产能是多少?”

    先了解一下产能,好确认是否需要提前先生产。

    “书记,我们买的都是别人的二手生产线,班产3到5万包(一班8小时),一共8条生产线,如果只是白班的话估计30万包左右”

    旧的二手生产线,都从其他破产的方便面生产厂家买来的,价格也很便宜一条才60万出头,8条生产线才刚刚500万,连贷款都不用了直接就由县财政拨款就完事了。

    现在的方便面行业是谁都想进来踩一脚,一年能新增一堆的厂家,有统计的生产线有两千多条,如果开足马力生产那根本就消耗不完,已经变成当初的电视机产业一样,到了红海厮杀的阶段。

    记得华丰曾经喊出年销量百亿包,是不是真的那就难说了,也许是新闻瞎编。

    但是也写出现在方便面产业的火热,陈平波在体改委的时候看资料,光燕京地区就有30家方便面企业。

    “也就是说,不分两班倒的话,8条生产线不出什么问题一天就能生产30万包?”

    一个月的话也就是生产900万包,一包的成本就算做是4毛钱,一个月也就是不到四百万的成本。

    这样算的话,还行还在承受的范围的之内。

    更何况现在过年了,也生产不了一个月了,过完年之后就要马上铺上市场,现在8条生产线全开也没什么。

    “直接全开吧,每天加两小时的班,反正现在距离过年已经没多久了。

    对了你把前面那家公司的技术员都给拉过来了没有。”

    “书记,有些人嫌弃我们这地方太偏僻,不愿意过来,我只拉过来一半的技术员。

    不过我们又从其他地方把人挖过来,现在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