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 > 第119章 冠军侯可否为朕作诗一首?

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 第119章 冠军侯可否为朕作诗一首?

    苏铭转头问道:“这位大人是?”

    “吾乃大鸿胪李盛!”

    “原来是李大人,李大人知道黄巾军作乱期间有多少难民涌往幽州吗?”

    “这......本官不知!”李盛眉头紧锁道。

    “李大人不知道,那本侯可以告诉你,有统计的人数就已高达五十八万,还有陆续过去避难的,不知道李大人的一千石粮食可以支撑多久?”苏铭淡淡道。

    李盛闻言脸色涨红,憋了半天找不到一句话反驳,看到刘宏威严的眼神,连忙出声道:“是本官的不是,还请冠军侯见谅。”

    苏铭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朝堂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不可能和对方一直耍嘴皮子。

    “李爱卿以后发言还是要贴合实际,朕都知道许多难民逃往幽州,你这个九卿做的不称职啊!”刘宏淡淡道。

    “请皇上恕罪,是微臣孟浪了。”李盛慌忙下跪。

    他方才也是接到了袁隗的目光,出声试探一下罢了。

    “嗯......起身吧,朕也没想把你怎么样。”

    李盛闻言擦了擦额头的细汗,高声道:“谢皇上!”

    接下来众人谈了一些国事,包括战后生产,百姓安置等问题。

    良久,刘宏忽然说道:“冠军侯,朕对你的诗可是时常研读啊!越看朕越是喜爱。”

    “多谢皇上赞赏,微臣感激不尽。”苏铭拱手道。

    “冠军侯的诗才当世一绝,老臣曾有幸得赠一首,至今记忆犹新。”刘虞出声道。

    “刘大人谬赞了,苏某与刘大人一见如故,方才有感而发罢了。”苏铭笑道。

    “冠军侯谦虚了。”

    “爱卿快快到来,容朕好好欣赏一番。”刘宏急忙说道。

    刘虞闻言微微拱手,将苏铭之前赠予的诗朗诵了出来:

    “伯安镇幽州,风烟望广阳。”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刘虞的声音在整个大殿回荡,经久不息,所有人闻言都在细细品味这首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刘宏嘴里反复喃喃这一句,随即大笑道:“好好好,不愧是苏凌云,写的好。”

    “是啊!是啊!这首诗一出,其他描写友谊的诗在它的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不错,苏凌云不愧是大汉第一才子,每次出手都惊世骇俗。”

    “刘大人真是好运啊!仅凭这一首诗里面的名字就足以留名青史了。”

    ......

    其余大臣闻言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言语间都是对苏铭的推崇。

    苏铭始终保持着微笑,他原本想低调行事的,没想到又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冠军侯,可否为朕作诗一首?”刘宏开口道。

    他听到刘虞的表字在诗句里,内心极为羡慕,这可是足以名传千古的绝句啊!

    “承蒙皇上喜爱,微臣甚是惶恐,微臣愿为皇上作诗一首。”

    苏铭虽然这样说,但内心却很是为难,因为在他眼里刘宏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只能昧着良心夸对方了。

    “好好好,朕很是期待冠军侯的诗。”刘宏连连点头。

    所有人屏息以待,看着正在思索的苏铭。

    刘宏满脸期待,希望苏铭可以作出一首流芳千世的诗。

    苏铭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圣主临天下,仁德布八方。恩泽润黎庶,贤明耀百世。”

    此诗一出,众臣先是一愣,随后齐声高呼:“好诗!好诗!”

    他们表面虽然在赞赏,但内心却直呼对方也是个拍马屁的主,而且还拍的这么响亮。

    刘宏更是龙颜大悦,“哈哈哈,冠军侯果真是大才,朕之仁德竟被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

    “多谢皇上认可,相信有皇上在,大汉必将蒸蒸日上。

    苏铭心中暗自苦笑,这不过是些浮夸之词罢了,但只要把刘宏哄高兴就可以了,其他的无所谓了。

    他寻遍脑海的诗词,根本找不到可以描述刘宏的诗,要么就是不符合,要么就是太假了。

    所以他只能讲一些虚头巴脑却又能让他们一下子就认可的。

    即使那些大臣知道刘宏没什么仁德,也不敢说出来。

    苏铭再次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带来了军师以及两员大将,他们在平乱黄巾军以及攻打马韩以及辰韩都立下了不少功劳。”

    “哦?快快让他们出来,让朕见见!”刘宏笑道。

    “奉孝、恶来、仲康,出来见一下皇上!”

    “典韦!”

    “许褚!”

    “郭嘉!”

    “参见皇上......”三人闻言从后面走了出来,恭敬道。

    刘宏仔细打量了三人,大笑道:“三位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此次立下大功,朕要奖赏你们。”

    “就封典韦为中坚将军、许褚为骁骑将军,郭嘉为......冠军侯,幽州还有空闲的太守吗?”

    “回皇上,上郡、上谷郡......辽西郡都没有太守。”苏铭拱手道。

    “那就封郭嘉为辽西郡太守吧!”

    “多谢皇上......”三人齐齐拱手道谢。

    典韦和许褚虽然只领到了杂号将军,但脸上依旧挂着满足的笑意。

    苏铭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现在的目标是幽州牧,不过这个事情还得靠刘焉来推动才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一刻钟后早朝解散,大臣们纷纷走出宫殿。

    苏铭和郭嘉等人刚走出不久,后面便响起了袁绍的声音。

    “凌云兄,好久不见!”只见袁绍一身官服,气宇轩昂地走了过来。

    “本初兄,当初一别,已有数月了吧?”

    “不错,虽然绍未曾与凌云兄谋面,但凌云兄的事迹可是在洛阳广为流传啊!”

    “本初兄现在在大将军手下做事?”苏铭问道。

    “是的,在大将军那里谋了一个职位。”袁绍笑道。

    “之前在豫州倒是见到孟德了,哪天吾等再聚一聚啊!”

    “那是自然,不知道凌云兄晚上有没有空?晚上吾等去天仙楼畅饮一杯如何?”袁绍邀请道。

    “苏大人,你走的好快啊!老夫差点都赶不上。”

    这时身后又响起了一道声音,只见刘虞大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