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 第145章 未来的帝师!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第145章 未来的帝师!

    赵桓夜宿琼华殿,第二天清晨,仍是规律的起床晨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功贵在持之以恒。晨练结束,赵桓和完颜琳一起吃了早饭,他才返回垂拱殿。

    赵桓坐下处理政务,没过多久,太子来了。

    太子在殿内站定,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赵桓道:“坐!”

    太子上前坐下,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我是好孩子的模样。

    这和太子性格不符合。

    太子聪明孝顺,做事情很沉稳,少有毛毛躁躁的时候。可是,太子的性格却很活泼,很少这样不苟言笑,一副我是好孩子的模样。

    是孩子,自然要活泼些。

    赵桓也希望儿子活泼些,所以虽然让李纲和杨时教导,也嘱咐两人,任由太子骑马学武,希望他不会太压抑。

    赵桓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太子嘿嘿笑道:“父皇,儿臣有一件事求您。”

    赵桓道:“什么事?”

    太子回答道:“目前东宫的护卫教导儿臣骑射,当初儿臣不怎么会,他们能教导。”

    “现在儿臣会了很多,他们就畏畏缩缩的,胆子小根本放不开,也不让儿臣真正习武。”

    “我想有一个真正的武术老师,请父皇允许。”

    太子乌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赵桓迈着卖惨的太子,问道:“和你李师傅、杨师傅说了没?”

    “说了!”

    太子一副我早就想到的样子,回答道:“父皇,李师傅、杨师傅都同意我习武,说只要不影响读书,按时完成师傅们布置的课业,其他时间随我安排。”

    赵桓点头赞许。

    李纲和杨时的教导的确不错,不像一些教导太子的人,巴不得把太子掌控在手中,希望太子按照他们的规划来。

    这样的官员稍有不满意,就向皇帝上书弹劾,借此邀功。

    最后,逼得太子抵触。

    赵谌是太子,终究是半大的孩子,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

    赵桓沉声道:“你是大宋的太子,通过练武塑造强健的体魄,朕不反对。”

    “可是真正的习武,就不是小孩子练骑射,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习武强身健体,也磨练意志,更贵在持之以恒,不能随意放弃。”

    赵桓一副质疑神情,问道:“你,撑得住吗?”

    太子梗着脖子,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一定能坚持。您当初送我一匹马,儿臣也天天练习骑术。”

    赵桓说道:“既如此,朕给你找一个武术师傅。”

    太子道:“儿子要很厉害的人。”

    赵桓吩咐道:“传旨,召周同入宫觐见。”

    周同担任武教头,一直在内殿直训练精兵。

    内殿直是杨再兴负责,借着赵桓的命令,从各军初选了三千精兵,周同再负责遴选,最终只选出一千合格的精锐。

    一千人是周同在负责训练,以及杨再兴负责统率。

    秉承着宁缺毋滥的结果,目前只有一千余人,等有了更多精锐再补充。

    内殿直精兵扩充,有条不紊的训练,而大军的封赏,因为涉及留在地方上的边军,涉及许多人的抚恤很复杂,至今都还在统计,耽搁了时间。

    赵桓也没有催促。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时间给足,宗泽和种师道会办妥的。

    事情通知下去,没过多久,周同进入垂拱殿,行礼道:“臣周同,拜见陛下。”

    赵桓笑问道:“周教头在内殿直练兵,习惯吗?”

    “臣很习惯!”

    周同眉宇间意气风发,精神矍铄,半点不显老。

    隐居在山野,周同每天练武,却没太多的事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有些无聊,仿佛就是人老了等死。

    如今在禁军,每天要训练选拔出来的士兵,要根据士兵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策略,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日子很是充实,也更有盼头。

    赵桓很满意周同的精神,继续道:“朕请你来,是太子要习武,缺一个武术师傅,打算让你教导太子,你意下如何?”

    呼!!

    周同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当了禁军的第一武教头,周同内心有些激动,可是都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当太子的武术师傅,就不一样了。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现在是太子的武术师傅,未来就是帝师。

    教书的老师是帝师,难道教武术的就不是帝师了?

    周同心情澎湃,却没有立刻答应,反而神色慎重,郑重说道:“陛下,太子要习武,学到什么程度呢?”

    赵桓直接道:“你是武术宗师,武艺高强,更有教导弟子的经验。”

    “朕把太子交给你,你根据他的天赋教导。如果太子有练武的天赋,就多教一点。”

    “如果太子没有习武的天赋,就让他强身健体。”

    赵桓说道:“总之,你权衡安排。”

    周同心中也松了口气。

    没要求就好。

    太子是国之储君,事情繁忙,万一忙不过来,或者承受不了练武的苦就很麻烦。

    周同肃然道:“臣谨遵陛下吩咐。”

    赵桓看向太子,继续道:“太子,周教头是岳飞的老师。之前杨再兴和周教头交手,也以落败告终。”

    太子顿时眼前一亮。

    原本,太子还有着担心,怕周同上了年纪教不好。没想到杨再兴这样的军中猛将,竟然也败给了周同。

    太子神色激动,拱手道:“见过周师傅。”

    周同连忙避开,拱手回礼道:“太子折煞老臣,请太子放心,老臣会倾尽所能教导的。”

    太子一副谦逊有礼的模样,说道:“辛苦周师傅。”

    周同道:“臣不辛苦。”

    赵桓对太子的礼贤下士很赞赏,身为太子,连身段都不愿意放下,始终高高在上,就无法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赵桓敲定周同教导太子的事情,就让两人离开。

    周同教导太子,是太子的师傅。

    在某种程度上,太子和岳飞是同门师兄弟,有了这一层关系在,就看太子会不会利用起来。

    赵桓继续处理政务,下午申时,周瑾走进来,行礼道:“陛下,淑妃娘娘在殿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