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 第280章 谋划!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第280章 谋划!

    听了祁天正的这番话,龙文章深表赞同,他完全明白祁天正的意思。自古以来,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选择离开,那么结局往往只有两种:要么双方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要么就是放弃抵抗,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他人手上。

    都是扛枪卖命的军人,如果有的选,谁又真的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呢?那些阵前倒戈的,别说什么民族大义,他们不过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审时度势之举罢了。

    龙文章深吸一口气,换上了一脸严肃的表情,他的双眼凝视着祁天正,认真地开口说道:

    “需要我做什么?师座,您下命令吧!”

    这句话说得异常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而这,也正如他在原时空所说的那句话一样:

    “把命交在一个信得过的人手里,那是一件多么省心的事!”

    听到龙文章如此干脆利落地回答,祁天正不禁感到有些好奇。他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开口问道:

    “这么痛快?就不怕我坑你们?”

    龙文章自然知道祁天正是在故意打趣,但他的表情却依旧严肃,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得了吧,师座,咱们可都是从缅甸那鬼地方一步一个血脚走回来的,您是个什么样的人,弟兄们心里那是再清楚不过了,要是没有您,咱们这些人啊,恐怕大部分都得留在缅北丛林里喂蚂蟥,您一直以来都是带着弟兄们求活,所以弟兄们才会如此信任您,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性命都交到您的手上,因为大家都知道,您是绝对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弟兄的!”

    龙文章的这番话,让祁天正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他心里暗自感叹,龙文章这可真是一语道破了他的心思啊!的确,他所做的一切,简单来说,无非就是想尽办法带着这些弟兄们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活下去罢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祁天正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老龙啊,我是这么考虑的,由你亲自带队,再从咱们的队伍里挑选出一些有文化的弟兄,然后和时家运货的商队一起走一趟。这一路上,你们不仅要仔细地侦查一下越南北部山区的地形地貌,还要从侧面去了解一下那边的势力分布情况。”

    听了他的话,龙文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眉头微皱,追问道:

    “师座,那咱们为何不考虑往缅甸发展呢?据我所知,英国人刚刚撤离那里,现在正是一片混乱,局势动荡不安。这无疑是个乱中取栗的绝佳时机啊!”

    祁天正听后,缓缓地摇了摇头,似乎对龙文章的想法并不认同。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耐心地解释道:

    “老龙啊,你所分析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要拿下缅甸确实并非难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拿下之后又该如何呢?你有没有想过,到那个时候国内方面会对我们这个潜在的威胁坐视不管吗?别忘了,现在国内的主要补给来源,可全靠这条滇缅公路啊,如果我们此时在缅甸自立为王,必然会引起国内的警觉和不满。到时候,恐怕我们迎来的不是安稳的日子,而是国内的围剿和打压。而且,就算将来天下易主,我们恐怕也很难过得安稳啊!”

    龙文章听着祁天正的分析,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简单和片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后果。

    龙文章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所在,他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

    “师座,是我考虑不周了。如此看来,我们确实不能轻易涉足缅甸。”

    不过,瞬间他又领悟到了祁天正话语中的深意,不禁心生疑虑,有些迟疑地开口问道:

    “师座,您的意思难道是说,国府有可能会输掉这场战争吗?”

    祁天正微微颔首,表示默认,接着缓缓说道:

    “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倘若我们始终遵循中山先生所倡导提出的主义,即民主、民生、民权,秉持天下为公的理念,那么如今的国内必定会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只可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或许当年大多数国府高层都曾是满腔热血、一心报国的有志青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被权力所侵蚀,思想也变得僵化。如今,他们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底层民众的生存问题,而是在想着如何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相较而言,新兴崛起的势力在这方面显然做得更为出色,他们坚定地站在了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底层民众们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扛枪打仗。至于最终能否避免重蹈国府的覆辙,那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听了祁天正的解释后,龙文章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他走过很多地方,也见识了过无数为富不仁、官商勾结的丑恶现象。

    像他这种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和想法,最能感同身受。

    就如同他们这群弟兄一样,他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踏遍了无数个生死边缘的战场,但最终,他们依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命交到祁天正手上,这其中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曾经,龙文章也像许多人一样,天真地认为所有的苦难都是由日本人带来的。他坚信只要把日本人赶走,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社会会重回正轨。

    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思考的深入,他渐渐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日本人,而是在于他们自身。

    即使没有日本人的侵略,即使没有这个新兴势力的崛起,社会的矛盾和不公依然会存在。总会有其他的人站出来,奋起反抗这种不合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