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拿琦玉金手指,从西游修仙开始 > 第49章 南瞻部洲!

拿琦玉金手指,从西游修仙开始 第49章 南瞻部洲!

    唐王进京后,他的部下也立马接管了京都。

    王信交出兵权。

    他一介武夫,也不懂管行政方面的事,等着唐王册封就行。

    京城里一片忙碌。

    百姓们对于谁当皇帝,并不在意,反而在意的是能否吃饱肚子,能否过好自己的生活。

    唐王进京第一件事便是放开皇宫的粮仓,救济天下。

    “爹,你这种被刺主子的人,会不会最后不得唐王信任,事后清算啊!”

    王信给了王六脑袋一下,骂道:“怎么说话的,我这叫顺应民心,你看看城中百姓的脸上,哪个没有笑容!”

    “至于我们王家的事,放心吧,镜先生答应的事,绝不会食言!”

    一个月后,各地传来消息,大夏各地均被唐王的部队征服。

    整个大夏版图,全部改旗易帜。

    三天后,便是唐王入京后的第一次朝堂大会!

    王六本不想参与,但王信说了,唐王说他们王家立了大功,要全家一起进殿面圣。

    没办法,王六只得将体内真气排干净,命令它潜伏起来,白天都不准回来。

    这才随父进宫。

    太极殿。

    这里已经修复如初。

    毕竟王信当初放火的地方离这儿远,这里被破坏的不多。

    文武百官已经来的差不多,其中有一大半是原大夏的官员,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唐王带来的。

    王信带着王六站在右边靠前的位置。

    不多时,唐王驾到。

    换了一身龙袍后,唐王的帝王之气浑然天成,令人望而生畏。

    与之前病殃殃的大夏皇帝形成鲜明反差。

    唐王坐下后,百官行礼。

    平身之后,唐王站了起来。

    一个眼神,两个太监便取来一幅巨型地图。

    “三年时间,朕北驱匈奴,西定魏,南灭夏,如今终于一统中原,完成高祖遗愿!”

    “此等伟业,岂会少得了诸位爱卿的贡献?”

    “尤其是王将军……”

    唐王很会说话,在上面滔滔不绝,但王六的注意力却完全被太监手持的地图给吸引了。

    地图上,是一个很简略的大陆板块,大多数地位什么都没有标准,只画了一些山河。

    唯独中原大唐的版图标注详细。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地图的左上角,写了四个字:

    “南瞻部洲!”

    王六有点懵!

    他一直以为这里是一个普通的玄幻世界。

    结果一点都不普通。

    唐王不会就是李世民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存在于南瞻部洲的唐朝,一定不是历史中的唐朝,而是西游世界那个唐朝。

    这可就不得了了!

    有点打乱王六的计划。

    因为西游世界的战力是十分恐怖的。

    且不说高高在上的圣人,就是地上的各种大妖,天庭的各路神官,都是极其可怕的存在。

    就像一个月前遇到的牛头马面,在孙悟空面前只是喽啰的存在。

    但是它们只是一个眼神,就让王六的腿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不行,我还得苟!

    没有实力之前,绝对不能冒头,尤其参与西游主线,万一被大佬盯上就完蛋了!

    “王将军,可愿随朕去长安?”

    “臣愿意!”

    什么?老爹就同意搬家了?

    王六突然反应过来。

    长安可去不得啊,至少他去不得,天上各路大神都盯着那儿,就连观音要去那里coS老和尚。

    这时,王六突然感觉腰上被人掐了。

    “陛下叫你呢!”

    王六立马站了出来。

    唐王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笑着说道:

    “王六,听国师说你擅长写诗作赋,朕想听听你最近的佳作!”

    啊?

    原来镜先生是国师。

    王六一时有点卡,他以为今天就是来走个过场,没想还要吟诗。

    就连王信都很意外,上次是提前准备了,这次可真没准备。

    既然如此,那只有来一首千古绝句了!

    “长亭外,古道边……额……一行白鹭上青天!”

    等等,好像背串了!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王六看所有人都盯着自己,没办法,瞎背吧,反正挺押韵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轻舟已过万重山。”

    听完王六的诗,就连李世民都沉思了半天。

    每一句听起来都不错,但连在一起就完全感受不到诗中的意境,和想表达的意思。

    这时,李世民终于理解,为什么国师说不用卸磨杀驴,王家可以重用!

    王信虽然有点智慧,但毕竟一介武夫,年岁也不小了。

    而王家子嗣,优秀的都死于仙途。

    仅剩一个王六,庸才一个,虽是青云门弟子,还是走的后门。

    看着王六绣花枕头般模样,李世民甚至有点欣赏他的自信。

    一般人就这水平,都不好意思开口作诗!

    “嗯,诗不错!”

    李世民给了一个和镜先生一模一样的评价。

    “我大唐官员的不少子嗣也在青云山寻道,不过最近几年鲜与家中联系,你可知原因?”

    上次向家隐瞒向小洁之死,王信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

    王信暗中打听过,不少同僚的子嗣,在青云门当杂役的都断了联系。

    甚至外门的,也没听说谁寄回家书。

    不单单一个向家,大多数家族,都默契的选择隐瞒。

    如果此刻说出了真相,必然会得罪朝堂中的众多人。

    王信盯着王六,急的直冒汗,不断眼神暗示。

    但以王六的聪明才智,才不会想那么多,直接脱口而出:

    “青云门遇到点事,死了不少人,或许他们死了吧!”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当然了。

    有些是真惊,有些是假惊,有些是跟着大家一起惊!

    此刻,王信立马也感受到了不少敌意的目光。

    李世民脸上却没有任何惊讶,反而十分满意点头道:“原来如此!”

    王信为官多年,虽是武将,但察言观色能力早就锻炼出来。

    看到李世民的表情,思维立马转了过来。

    原来儿子的回答才是正确答案啊!

    王六回到队伍。

    王信低声对他说道:

    “答的不错!”

    “必须的!”

    父子俩一个在第三层,一个在第五层!